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1306

  而在外国游客的身后,则是更多的中国老百姓看热闹。
  长安街是任何到北京来的游客的必经之处,而来北京的游客,除了老外,还有大把大把的中国人。所以,即使北京的老百姓从73年看到了84年,看热闹看的都不爱看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仍然执意的将友谊商店看做是一个景点,并围拢在四周,一边观察外国人,一边小声的议论。
  对许多中国游客来说,故宫的雄伟壮丽的印象并不深刻,而且不好用来炫耀,天安门广场虽然面积广阔,但除此以外,也乏善可陈,反而是友谊商店门前的外国人,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说了。
  “咦,你看,这个老外是红头发的。”
  “那有啥稀罕的,刚还有一个老外的头发是蓝色的。”
  “蓝色是染的。”
  “你染一个蓝色的给我瞧瞧,人家生下来,头发的颜色就多,黄色的红色的都有,就不兴蓝色的?”
  “还好没有绿色的……”
  此言一出,一群人就哼哧哼哧的笑了起来,逼的门岗不得不派个人过来,像赶鸡似的赶人:“都走了,都走了,别围着看了,注意点影响。”
  有人听话的就走了,有人没看够,往后退两步,依旧踮着脚打量前方。
  每当这种时候,附近的北京人就会用不屑的眼神投向四周,有的人还会直接开口,说:“老外有什么好看的。”
  在北京,能看老外的地方多了,大家看多了也就不稀罕了,不过,友谊商店里的东西就稀罕了。
  站在友谊商店跟前的北京人,多数是等着进去的,当然,没有护照等证件是不能正当进入的,但可以人托人的找关系,把自己带进去。
  不过,商店只要服务的还是外国人,进入的中国人不能太多,以免干扰了尊贵的客人的购物情绪,因此,大家就得等在外面,等里面的朋友出来叫。
  关系好关系硬的,自然可以早点进去,关系不够好不够硬的,往往就是等一整天,也不一定如愿。
  可即使如此,人民群众也是甘之如饴,纷纷表示情绪稳定。
  毕竟,这里面卖的进口货,在80年代的中国,格调可比苹果高大上的多了,排一两天的队,就能买一两件镇宅之宝,而对年轻人来说,进去看一看,开开眼界,也是相当不错的——去不了外国,看看外国货,总是好的。
  江师傅不是第一次来友谊商店了,但有礼物拿,这是第一次。他将车停稳后,兴冲冲的从后车厢拿了一个小包出来,轻声道:“一会儿,你们有要买的东西可以找我,我帮你们看看。”
  杨锐很高兴自己没有成为贡品,心情舒畅的问:“你懂行?”
  “我不懂行,它懂啊。”江师傅说着将小包打开,给杨锐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低声道:“这是我师父留给我的。”
  “这是个罗盘?”杨锐晕了。
  “识货。”江师傅翘起一根指头,道:“我当年为了留住这个罗盘,半夜出去挖坑把它埋了起来,现在就起作用了。过会儿,你们要是有挑中的东西,或者不知道该挑什么的时候,就来找我,我给你们算。”
  “好……”杨锐的声音迟疑,他还能说啥呢。
  姚悦、姚乐和郝玉看着森严的门禁,还有看热闹的人群,稍微有些迟疑。姚悦低声问杨锐:“咱们这么多人,能进去吗?”
  “能,我开了证明。”杨锐说着直接上前,给门岗展示自己的证明。他是请认识的外交部的老头儿帮忙开的证件,当年从德令农场出来的诸人,称得上高官显贵的基本没有,但能办事的中高层官员着实不少。
  “请稍等。”门岗很客气礼貌,但并没有立刻放他们进去。
  须臾,一名工作人员走了出来,细细检查杨锐的证明,并问道:“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北大的学生,她们俩也是学生,这位是人民银行的,这位是司机,英国捷利康公司的。”杨锐一一介绍自己这一行复杂的组合。
  “进去做什么?”
  “进商店当然是买东西了。”
  “买东西……带钱了吗?”
  “带了。”
  “给我看一下。”友谊商店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就像是海关官员一样,礼貌中带着淡漠,而他审核的严格程度,也堪比美国海关官员。
  杨锐依言从口袋里取出一叠外汇券。美元是不允许在中国境内直接使用的,杨锐从捷利康拿到的美元分红,要么在黑市上兑换成人民币,要么就是换外汇券。
  厚厚的一叠100张外汇券全是10元面额的,总计1000元,在普通人看来是多的不得了了,但在友谊商店这种地方,拿着价值四五千元人民币的外汇券来买东西的人虽然不多,但也并不是没有。
  中国人进友谊商店一趟不容易,甚至比后世出国一趟都难,亲戚帮亲戚,同事帮同事,朋友帮朋友的带些东西,实属平常。
  海关官员……不对,是友谊商店的工作人员微微点头,习惯性的问:“还有吗?”
  “要全拿出来?”杨锐很是诧异。
  工作人员同样诧异,还真有……他点头道:“都拿出来。”
  杨锐迟疑了一下,将姚悦叫过来,先将手里的一叠外汇券放姚悦手里,再从上衣左口袋拿出一叠外汇券,加在上面。
  和上一叠外汇券比,这叠外汇券明显厚了两倍都不止,橡皮筋绕了两圈,就紧紧的绷住了。
  杨锐抬头看了一眼商店的工作人员,见他没什么表示,只好继续掏上衣右口袋。这边装着的外汇券的厚度比左口袋的少多了,只有一半的样子,但面额全是100元的,粗粗算一下,接近两万元,差不多价值七八万人民币。
  四叠外汇券摞在一起就蔚为壮观了,有碗口的厚度,站在不远处栅栏后面的群众都伸直了脖子,当西洋镜看。
  杨锐再次抬头看工作人员,左手伸进了裤兜。
  “得,别拿出来了,收起来收起来……我说,你带这么多钱,要买多少东西啊。”
  “这不是听说友谊商店的东西贵嘛。”杨锐也挺无奈的,国内又不能用信用卡,又没有个人支票,而友谊商店内商品的物价可是不低。同样是日本新出的CD机,日本国内售价17万日元,贵的日本人都喊买不起买不起,而在国内,这款相当于700美元的机器在友谊商店要卖到4200元(外汇券),相当于官方牌价的3倍,当然,这比在黑市上直接兑换美元再去国外买却还便宜一些,银行后巷里的倒爷往往要一比七以上的兑换率,国外学校开学的时间甚至高达一比九。
  不过,普通中国人是不会拿着辛苦赚来的,或者辛苦贪来的钞票买CD机的,他们的目标多是几百一千元的冰箱、洗衣机,以及最受欢迎的电视机。
  至于老外,进出友谊商店是不用查验的,人家带一张脸就行了。
  工作人员苦笑着将证件递还给杨锐,道:“你们跟我进来吧,我们把门的也没办法,老有人想偷溜进来,隔三岔五的就要发现一个,对了,你们是大学生,懂英语不?”
  “懂点。”
  “就当自己不懂啊,看到英文报纸,还有说英文的老外啊,就别凑过去了,免得惹事……”这工作人员说着,又给杨锐等人当了一阵子导购,方才摇头离开。
  杨锐无奈的抖抖肩,让重新塞回口袋里的外汇券平整平整。
  站在后面的姚悦、姚乐和郝玉看着移动金库似的杨锐,无语之极。
  ……
第571章
五仁月饼
  友谊商店内,看新鲜的人比买东西的人多的多。
  看新鲜的人大都是商店员工带进来的,这也属于是友谊商店的员工福利之一,从亲戚朋友邻居,一直到邻居的朋友的亲戚的新鲜,都是员工们的责任。
  这年月,普通人聊天,虽然不免要聊到薪水,但大家真正关心的却是福利待遇。给不给奖金,发不发东西,发的带鱼是大是小,买的苹果是红是黄,这属于正常的交流内容。
  如果要炫耀的话,大家炫耀的本钱多数是隐性权力,同样不是薪水。因为薪水都是固定的,大舅哥比小姨子多15块钱,十有八九是因为工龄长一点,职称高一点,年纪大一点,后者再过几年,一样能拿这么多。
  隐性权力就不容易了,在公园上班的,一般能免费让亲戚朋友来玩个公园,亲戚朋友自然纷纷点赞;在学校上班的,一般能帮亲戚朋友的孩子简易入学,亲戚朋友自然感激涕零;在食堂上班的,如果能带着亲戚朋友吃顿免费餐,或者同样价钱的盒饭里多块肉,亲戚朋友们也不会忘了你。
  但是,如果啥权利都没有,这种人在朋友圈里的评价就好不了。
  友谊商店在普通人眼里是好单位,首先,这里的工作环境光洁明亮,工作量不大。其次,在友谊商店工作,能接触到外国人,能学外国话,有时候还能兑换到平价的外汇券;最后,在友谊商店里工作,有机会用低价购买到残次品。
  然而,这些隐性权力都是真对员工自己的,并不能给亲戚朋友们带来好处,想要被点赞,带人进来看新鲜是最起码的。
  不过,商店的面积终究有限,亲戚朋友的数量却是无限的。
  所以,商店的员工们,也会商量着来带人。
  尽管如此,偌大的电器部仍然被围的死死的。
  来自意大利的冰箱,来自日本的电视机,来自瑞士的手表是最为人所关注的。
  聚拢在这里的人,一边研究着进口货的优劣,一边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搬一台回家。
  而在商店的四周,还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国产货。
  自行车、香烟、白酒、金华火腿这些东西,在外面都是要票证的,一辆自行车所需的工业券,往往就得单职工家庭积攒一年的时间,一只几十斤重的金华火腿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人只闻其名不闻其味,而像是菲律宾的马斯克夫人,70年代访华,挥挥手就在友谊商店要走了1000只金华火腿,商店当日没有存货,就派采购员在全市各大百货商店疯狂找货,而他们找到的火腿往往包装粗糙,友谊商店的员工们就用干净的布条擦去火腿上的粗盐,重新抹上金黄色的麻油,再重新捆扎,一直忙到午夜,方才将1000只火腿送上马科斯夫人的专机。
  比起金华火腿这样的半成品,诸如鲜肉月饼、布艺熊猫这样的中国特色商品,更受外国人的欢迎。
  姚悦、姚乐和郝玉开始还跟着杨锐走,没多长时间,就自觉不自觉的站到了蛋糕和零食的柜台前。
  “这就是巧克力啊。”姚乐望着柜台里面的商品,好奇的险些要把口水流下来。
  站在她旁边的亚洲人不知是哪个使馆的,也会说中文,他扭头看看姚乐,不禁眼前一亮,立刻整理情绪道:“这是HERSHEY'S巧克力,你们中国话的话,应该叫好时巧克力,它是北美最大的巧克力和巧克力糖果制造商,它有80多年的历史了。”
  “生产巧克力80年?这个公司的老板的牙齿都要甜掉了吧。”姚乐很为素未蒙面的巧克力公司的老板担心。
  “怎么会,好时先生应该已经不在了。不过,我去过好时镇,也就是好时巧克力的生产地址。那里整个镇都是好时公司的,他们为员工建设了全部的生活设施,非常漂亮,就像小姐你一样。”说着中文的亚洲人忽然一笑,又说:“我叫戈达,是孟加拉国使馆的翻译。”
  姚乐面对自信的孟加拉国人,手足无措。
  “麻烦,给我一包巧克力,送给这位小姐。”孟加拉国仁戈达同志,决定展现自己的优雅和绅士风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