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1306

  姚乐脸一红:“是你说要收下的。”
  杨锐笑笑,转头道:“我准备买几台walkman,你们看看有兴趣没。”
  “walkman?”
  “就是我之前听音乐用的随身听,便携式的,除了能听歌以外,听英语也不错,方便你们练听力。”
  用学习来娱乐是中国的传统项目。姚乐果然犹豫了一下,继而还是摇头。
  杨锐笑笑,没有多劝,而是叫过服务员,道:“我要十台walkman。”
  “十台?”售货员长的还算清新,只是脸上没笑,有点冷冰冰的。
  “对。”杨锐直接掏了钱出来,售货员就不多说什么了。
  姚悦看着被收走的数千元外汇券,讶然问:“你买这么多,用来做什么?”
  “给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发福利。华锐实验室那边有车开,离子通道实验室这里虽然有编制……”杨锐耸耸肩,道:“华锐的待遇会越来越好,离子通道实验室这边,大家很快会发现编制没什么卵用,所以,发点福利安抚一下吧。”杨锐也不能把北大的实验室给搬空了,所以,适当的提高实验室待遇也是应该的。
  “待遇会很差很多?为什么?”姚悦再问。
  杨锐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想了一下,道:“私营部门是追求效益的,比如华锐实验室不一定要获取多少利润,但一定会有不少的收入的,收入和利润不是一个概念,你理解吧?”
  “我知道。”姚悦的声音悦耳。
  杨锐点头,继续道:“私营部门的收入比较高,在工资待遇,还有福利等等方面,也就比较灵活,不能说是想发多少钱就发多少钱,但想发钱的话,至少是有钱可发的。”
  “北大的实验室不行吗?”
  “不行,因为实验室的收入主要来自专利授权和专利收入,北大的实验室属于北大的,所以,专利授权和专利收入不可能完全实验室,甚至不可能完全属于北大,因为实验室有从国家甚至公司里拿到赞助,按道理来说,如果产生收入或者利润,也要分给他们的。另外,有编制的人,管理归人事厅,有国家发钱,实验室给的多了,总有问题,不如不给。这样子下来,华锐实验室的效益越好,自然双方的差距越大。”杨锐一边说着话,一边将walkman结清,继而当场打开盒子来检查。
  售货员瞥了他一眼,也没吭声。
  杨锐全部检查了一遍,这才将walkman全部收起来。现在国内的商店就是这样,离柜概不负责,送人的东西,要是有问题就不好看了。
  “你们拿一个试试看,这个算我给自己准备的。”杨锐说着向后努努嘴。
  姚悦犹豫了一下,目光窥到后面上来的孟加拉国人戈达,将随身听的合资接了过来。
  东西到了姐姐手里,姚乐就积极上前,帮忙拆盒,不一阵子,崭新的walkman就被取了出来。
  刚刚上楼的戈达同志,果然是脸色一变再变。
  他最喜欢送人的礼物就是糖果和糕点了,有时候,衣服也是很好的礼物,但像是walkman这样时兴的电器,戈达自己都舍不得买,又怎么肯送人。
  孟加拉国给外交使馆的经费毕竟有限,就是有报销的权利,戈达也知道自己报不出这么多钱来。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是戈达第一次遇到了。在友谊商店里的中国人,从来都是两类人,一类是好奇的观光客,一类是实力的购物者,购物者的年龄往往偏大,但像是杨锐这样的购物者,在戈达眼里,往往实力更加雄厚。
  以前遇到同样的事,戈达都是转身就走的,可是今天,他是在是舍不得走。
  “我想看CD机,就是能放CD唱片的,但是要小的,像刚才的walkman那种,有吗?”杨锐再次走向柜台。
  只有极少数的商品是陈列在柜台外的,除此以外,大部分的商品,顾客除了看外包装和样品,不能接触实物。
  当然,像是17万日元这种价格的东西,连样品都是没有的。
  大约看在杨锐刚买了东西的份上,售货员皱了皱眉,从后面搬出了一个盒子,道:“这是最小的。”
  “里面的东西有多大?”杨锐看着有自己四个头那么大的盒子,一阵蛋疼。
  “和录音机差不多大吧。”售货员指了一下不远处的国产录音机,并没有特别热情。友谊商店向来不说提成之类的话,所以,他们都是拿死工资的,中国人爱买不买,老外的话——为了不丢人丢到太平洋去,富有爱国主义情操的员工们一般还是相对热情的。
  杨锐扭头看了看她指的录音机,那是有两个卡槽,有两个大喇叭的放录一体机,在80年代属于高科技,能够一边放歌带,一边用空白磁带将之录下来。
  当然,体积也是大的够呛,如果要说随身携带的话,只能抗在肩膀上了。
  “没有更小的?”
  “没有。”
  杨锐略有些失望,他也不知道随身的CD机现在是否生产了出来。比起随身听来说,CD要方便的多,不止音色更好,最主要的是非线性,也就是可以随意切歌,对杨锐来说,随意切歌原本应该是基本配置的。
  售货员狐疑的瞅了杨锐一眼,说:“没有,这就是新出的CD机,很贵的,这么大,怎么可能随身带。”
  “好吧,麻烦你了。”
  杨锐刚刚放下四个头大的CD机器的盒子,两名金发碧眼的老外冲了过来。
  “我能看吗?”老外用半生不熟的中文问了一句。
  售货员立即点头,且用英语礼貌的说:“please。”
  老外点点头,毫不犹豫的撕开CD机的盒子。
  一瞬间,杨锐仿佛看到售货员的脸变绿了。
  没等售货员说话,另一名年轻些的老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机器从破损的箱子里取了出来,并道:“很漂亮的机器,确实是新出的。”
  站在一旁的售货员无言以对。
  这是一台索尼CD机,编号CDP-101,除了价格太贵以外,就台式CD机而言,这台机器接近完美,尤其因为支持HI-FI的原因,直到数十年后,此款机型仍然能卖出不错的价格,也受到一些发烧友的吹捧。
  两名老外显然是音乐爱好者,看机子的同时就聊了起来,却也没有要交钱的意思。
  售货员的眼睛紧紧盯着两个人,如同海鲜黑店的老板娘,随时准备将客人点中的海鲜一把摔死,或者把客人一把摔死。
  “布彻做好决定了吗?他要资助哪个学校?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名义吗?”年轻老外随口说出的问题,却是瞬间吸引了杨锐。
  玩弄CD机的中年老外点点头,道:“名单已经列好了。”
  “有几家?”
  “应该会集中在三到五所学校吧,我们只要做好表就行了。”
  “好吧。”
  有价值的对话转眼间结束,杨锐却在心里寻思开了。
  洛克菲勒可是知名的大户,而对任何科研机构来说,吃大户都属于本职工作。
  欧美的大户们出于种种目的,比如避税,比如扩展影响力,比如参与政治,又或者是纯粹的慈善综合症,都很配合各种机构的吃大户行为。
  洛克菲勒家族这样的老财主甚至会指定专门的预算,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大通银行,在80年代,他们每年都将年度税前净收入的2%捐献给多家经过挑选的非盈利机构。
  学校和研究机构,显然属于非盈利的范畴。
  而且,不像是欧美新生代的有钱人,洛克菲勒家族这样的老财主,往往凌驾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之上,他们甚至在60年代就有投资中国的举措。
  杨锐倒是不指望能从洛克菲勒家族手里直接拿到钱,甚至从学校争取经费都是很困难的,以现在学校的科研模式来说,负责争取经费的基础单位应该是院系。
  “不知道洛克菲勒家族能拿多少钱出来。”杨锐心里痒痒着,却也想不出怎么利用这条信息。
  ……
第573章
友谊
  “你们在哪里购买碟片?CD碟。”杨锐等两名老外将CD机放回包装中,才站出来用英语询问。
  他的英语水平普通,听和写的问题不大,但自己的口音总是免不了各种不准,这是很难改善的问题,就像是从小说方言的孩子,要说准普通话始终很难一样,总是有一些音节要出问题。
  不过,两名老外很高兴能碰上说英语的中国人,笑着道:“我们是在大学附近购买的CD碟,语言大学。”
  “五道口?对哦,我之前有看到过,没怎么注意。”杨锐拍拍脑袋,像是才想到似的,笑道:“你们来中国很久了吧,那么远的地方都给你们找到了。”
  “我们刚来一个月,除了长城和国王的陵墓,我们平时只去语言学校和使馆区。”年轻的老外说着有点冲动的抱怨道:“你们的政府管理太苛刻了,许多地方都不允许我们去,好像到处都是军事禁区似的。”
  中年老外咳嗽一声,道:“汤姆,别说这些,不要给自己和这位中国朋友惹上麻烦。”
  “没关系,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你们说的这些话,不会给我惹上麻烦的。”杨锐说着停了一下,道:“我可以给你们推荐一个地方,就在五道口附近,也就是语言大学附近,那里有一家香港公司建的保龄球馆,里面还有自助餐,在中国来说,是很不错的娱乐地方了。”
  “太好了,具体是在什么地方?你有地址吗?”中年老外似乎对保龄球比较感兴趣,年轻的汤姆则是兴趣缺缺。
  “稍等,我写地址给你们。”杨锐将自己的保龄球馆的地址写了下来,交给中年老外,想了想,又道:“我的名字叫杨锐,我经常会去那个保龄球馆,你如果去球馆找不到对手的话,可以在服务台问问看。”
  一个人打保龄球是很无聊的事,而洛克菲勒基金会总共也就派了几个人到中国来,中年老外很高兴能有杨锐这样一个保龄球爱好者。
  另一方面,好不容易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交一名当地的朋友,也是地球人都喜欢做的事。这就好像中国人去了肯尼亚,如果能与一名肯尼亚人交朋友,甚至打打乒乓球,显然是件不错的人生体验。
  中年老外很高兴的与杨锐握手,又递了一张名片给他,道:“你也可以打电话约我,我每天中午以后就休息了,周末也休息。对了,我叫杰瑞。”
  “汤姆和杰瑞?你是杰瑞?”杨锐为猫和老鼠的名字默默点赞。
  以鼠为名的大叔一点都不机灵,诧异的道:“你知道?汤姆和杰瑞的电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