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1306

  甚至于,他对杨锐反而有一种不能明言的顶礼膜拜,就好像,你在石器时代,看到有人用恐龙的尸骨做了一台蒸汽机似的。
  达尔贝科深吸了一口气,道:“杨锐先生,我是达尔贝科,美国人……”
  “诺贝尔奖的达尔贝科?”杨锐的声音终于带上了惊喜的味道。
  达尔贝科更是欢喜的简直要掉下眼泪了,打一个这样的电话得多难呀,他高兴的用少见的自报家门的方式,说:“是的,我是得过诺贝尔奖的达尔贝科,你是杨先生吗?PCR的作者?”
  他知道杨锐知道自己承认他是PCR的作者会高兴。
  果然如此。
  杨锐的声音轻快的传了过来:“是的,我是PCR的作者杨锐……达尔贝科先生,您好……”
  达尔贝科眼中带着笑,享受的眯了起来。
  艰苦的劳动以后,吃到的饭菜会更香甜。长时间的等待以后,得到的崇拜更甘甜。
  达尔贝科不想一下子吃光杨锐的顶礼膜拜与惊慌失措,因此温言笑道:“我收到了你的信,几封信我都收到了,不得不说,你的研究工作极有成效,而且极具预见性,我和我的同事一致认为,你的工作有着超乎想象的意义,也许是最近两年里,最有价值的生物学技术革新,另外,你的演讲也非常的棒,我得说,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演讲之一,它非常的,怎么说呢,你给出了现实的想象空间,有很强的指导性……”
  将前面的赞扬的话说完,达尔贝科喘了一口气,准备说“but(但是)”了,话筒突然传来“嘟嘟”的声音。
  达尔贝科瞬间愣住。
  “hello?”达尔贝科试探的喊了一声,话筒内的嘟嘟声突停。
  “对不起,先生,到河东省的线路断了,我们很快为您转接,请稍等。”不太纯熟的英语,消灭了达尔贝科最后一丝幻想。
  断线了……达尔贝科突然意识到一点,重新连接,莫非还要再去一次噩梦般的石器时代?
  这种想法,让达尔贝科恨不得立即挂掉电话。
  但是,另一个念头阻止了达尔贝科。如果不再次通话,杨锐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恭维他?
  达尔贝科回想了一遍自己刚才说的话,又低头看看提纲。
  是的,如果不加上“but”,那他适才说的话,的确会变成恭维杨锐。
  甚至,称得上是顶礼膜拜了。
  达尔贝科欲哭无泪的攥着话筒,等着石器时代重连。
  诺贝尔奖获得者伤不起呀。
  达尔贝科不希望自己明天一觉醒来,看到报纸的标题写着“达尔贝科面对中国年轻科学家卑躬屈膝”。
  所以,电话是一定要重打的。
  哪怕还要hello很多次……达尔贝科含泪打开免提键,再次向石器时代发起进攻。
  杨锐一脸喜感的放下电话,他猜得到,肯定是电信暴露了自己糟糕的线路水平。
  然而,坐在杨锐对面的捷利康的代表们,尤其是来自英国的先生们不知道呀。
  这一次,重回西堡镇的有韦尔斯,还有杨锐的老朋友,胖嘟嘟的弗兰奇,他们都是为了解决西捷工厂之事而来,此时,也都一脸震惊的望着杨锐。
  自从杨锐问出“诺贝尔奖的达尔贝科?”的时候,房间内就很静了,关键是80年代的中国式听筒的声音还很大,仿佛专供没有助听器的老干部使用似的。
  因此,所有人都听到了达尔贝科的话。
  或者说,是他对杨锐的恭维。
  又或者,是顶礼膜拜?
  谁都不敢确定。
  1984年的当下,达尔贝科的名气还是很大的,杨锐之所以寄信给他,多少也是受此影响。
  身为人体基因组计划的推动者,达尔贝科最近几年在媒体上出现的很频繁,而且多次参加了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大辩论,以至于频繁的在全国电视网刷新形象。
  普通人对达尔贝科的印象或许还会弱一点,捷利康的代表们却是生物业内人士,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位活跃的诺贝尔奖得主。
  要说起来,别看诺贝尔奖年年都有,可要说活跃于业内的,数量还真是不多。
  六七十岁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是活跃不起来的,50岁拿到诺贝尔奖就算是年轻有为了,但也就活跃个十几年的样子。
  如此算下来,只要有一年,诺贝尔生物学奖授予一名70岁老头,当年活跃的诺贝尔奖得主就很可能少了一位。
  达尔贝科也是因为得奖的时候年轻,才能经过十年左右的酝酿,缓缓拉开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大幕。
  现在,这样一位生物业界顶端的学者,特地打电话给杨锐,就为了表示他的崇敬之情吗?
  “我感觉自己上一次到中国,还是不久前的事,但是……究竟发生了什么?”弗兰奇声音很低,仿佛害怕吵到杨锐似的。
  杨锐自然不去解释,笑笑道:“我和达尔贝科先生有几次通信,向他介绍了我的工作。”
  他说的如此简短,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弗兰奇小声道:“您这是中国人的谦虚吧?”
  “哪里有什么中国人的谦虚。”杨锐笑着摆摆手,道:“我就是实话实说。走吧,咱们去会议室坐着好了,我这里乱糟糟的。”
  他是猜测达尔贝科有可能再打电话过来,因此将人都给遣走了。
  弗兰奇、韦尔斯,还有捷利康代表团里另外两名英国人,都以看狐仙的表情默默的注视了一会杨锐,方才依言前往会议室。
  李章镇在旁听的分明,真真正正的崇拜的看着杨锐,道:“没想到捷利康兴师动众的来问罪,让您一个电话就给吓跑了,您有诸葛亮的风范。”
  杨锐也认认真真的谦虚道:“都是电信的功劳。”
第674章
天才你知道吗
  弗兰奇和韦尔斯坐在圆桌后,小声的交流着。
  时隔两周,他们再次来到西捷厂所在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放弃西捷工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市场上有西捷工厂的产品流通。
  这样的事对跨国公司并不稀罕,他们在向亚洲国家投资以前,就已经在非洲和大洋洲进行跨国投资了,而无论在哪个国家,当地的土霸王们都有着相近的行径——占据或借助公司的资源进行生产活动。
  即使是杜邦或陶氏化学那样,在国外做大型的化工联合体,不能度让工厂和车间的,他们也会允许当地的权力人士开设一些依附于本厂的小车间,赚取相对于当地来说丰腴的利润。
  没有哪家跨国公司能真正的按照法律来生产和经营的,就算真的有哪个脑子烧掉的经营者想这样做,当地也得有涵盖所有生产和经营行为的法律条文才行。84年的津巴布韦没有这样的法律条文,84年的巴林也没有,84年的中国同样没有……当然,若是需要的话,很多当地的权力人士都能轻松的修改法律……
  捷利康到中国是来赚钱的,既不是来交朋友的,也不是来帮助中国完善法律的,更不是来搞移风易俗的。
  跨国公司拥有最适应当地环境的机制,他们会在澳洲大跳草裙舞,也会在缅甸双手合十,只要能赚到钱,做跨国公司的与做跨国毒品运输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捷利康再次派出一支代表团,一方面是想要了解西捷工厂目前的状况,并竭力避免源源不断的低价辅酶Q10冲击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也尝试着继续履行与杜邦的密约,避免送钱到杨锐手里。
  然而,到达的第一天,杨锐就给了他们听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头。
  “你觉得是真的吗?我是说,电话另一头的达尔贝科,有点夸张了不是?”韦尔斯低声的问弗兰奇。
  弗兰奇道:“就是因为夸张了,我才相信,作假的话,用不着说成这样吧。”
  韦尔斯摇头:“他或许并不知道达尔贝科的意义。”
  “是吗?”弗兰奇笑着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本《自然》放在桌上,道:“这是我准备送给杨锐的礼物,刚刚出版的《自然》杂志。”
  “嗯?”
  弗兰奇点了点封面右上角的小字不说话。
  韦尔斯拼了一下“ruiyang”,想了一下,猛抬头:“是杨锐?”
  “他已经在Cell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是他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而且,他在不久之前刚刚去参加了美国的国际会议,认识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吧。”弗兰奇对杨锐再熟悉不过了,他这次重回中国,也是因为他与杨锐的关系。
  “所以说,他是个天才?”韦尔斯上一次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甚至没有注意过杨锐。
  弗兰奇叫了一声“耶稣基督”,道:“韦尔斯,看看窗外,这里是中国,每一个能读完大学的都是天才。”
  “好吧。”韦尔斯耸耸肩,道:“我们拿这个天才怎么办?”
  “以我的观点来看?”
  “嗯。”
  “以我的观点来看,天才会指导我们的。”
  “什么意思?”韦尔斯被弗兰奇的哲学给击败了。
  弗兰奇与杨锐太熟了,他摊开手,道:“你很快就知道了。”
  如果是一个小时前,韦尔斯大约会嗤之以鼻,但现在,他就不那么确定了。
  诺贝尔奖对英国的刺激与中国人其实一般无二,这是自然科学界第一的奖项,意味着自然科学界的桂冠,没有哪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本国元首的座上宾,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置若罔闻。
  韦尔斯再自负,也不敢用自己草率的判断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分庭抗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