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1306

  李冲不禁悄悄的问小崔道:“崔老师,这间实验室的规模,在北大是怎么样的?”
  “中档往上吧。”小崔也没排过名,只能这样说。
  李冲当真的佩服道:“我看国外的实验室也不过如此了吧,像是那个显微镜,好大个……”
  小崔想说,内行看技术,外行看大小,有些东西不是看个头大小来决定性能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确是看个头大小的。
  小崔咽下好为人师的一面,道:“杨锐组建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时候,情况比较特殊。”
  “怎么个特殊法?”李冲眼前一亮,表情都生动起来,就差说“老子就喜欢玩特殊的”了。
  小崔踟蹰片刻,因为有上级如实回答的叮嘱,他就斟酌着语气,道:“杨锐比较喜欢高端仪器,所以,他买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仪器设备,你现在看到的仪器,基本在国际上也是高端仪器,有些是咱们学校甚至全国独有的,所以样子比较少见……也比较大个……”
  李冲不以为然,道:“东西谁不喜欢用好的。不过,照你这么说,杨锐的实验室应该是很厉害了吧,都是国内独有的仪器了,还是配置中档?”
  “主要是它普通仪器比较少。”小崔想了想,觉得这个可以说,遂道:“当时组建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时候,杨锐是先买单个仪器,再买整套设备的,所以,你看到实验室里有些仪器特别先进,但有些仪器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实验室,是要其他实验室帮忙配合的,它的独立工作能力一般。”
  李冲明白了过来:“就是不管配不配套,先买好仪器?”
  “也不是这样……是只买单个仪器。”小崔修改了一下他的说辞,然后大略的说了杨锐组建离子通道实验室时候的任性。
  李冲这下子明白了小崔所言的特殊,然后好奇的看了一圈实验室,道:“我看大的仪器设备也挺多的,哪个是他单买的仪器?剩下的是借的?”
  “都是买的。”小崔说着开始一个个的介绍隧道显微镜,氨基酸自动合成仪,原子吸收仪……连说了七八样才停下来。
  李冲听的满脑子浆糊,道:“这些都是?”
  “都是。”
  “这么多仪器,还不成体系?”
  “他买的有些仪器太好了,成体系更难。”小崔停口,想了想,又道:“说起来,杨锐一件件的买回来,好像也快凑成套了。”
  李冲翻翻眼皮,道:“敢情你们买仪器设备,都是成套的买?”
  “哪能呢,但新建实验室嘛,一般都是先建好实验室的基础,再慢慢的购买好仪器来改建,杨锐这样做的还是很少见的。”小崔说到这里,总算是将该说的实话说完了,转头开始系统性的夸奖:“当然,这也说明杨锐的决定很有前瞻性,现在再看这个实验室,它比其他学校的高级实验室花费更少,建成的更快,而且,配套实验室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李冲微微点头,这些问题太复杂了,他不爱听,观众估计也不爱听。
  不过,相比买哪些仪器,李冲对于谁决定买仪器更关心,于是问:“你们院建了这个实验室以后,难道就让杨锐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至少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有院系领导参与吧。”
  小崔怎么敢把院系领导陷进来,断然道:“没有,这个实验室是杨锐独立弄起来的。”
  “这样子……”李冲沉吟着看向杨锐,又问起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建设细节。
  对于这间实验室能做什么,建成了以后有什么用,李冲并不关心,但这个筹建的过程,却让李冲很是感兴趣。
  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杨锐到了晚上,才抽出时间来,给李冲做了一个简短的采访。
  采访结束,李冲带着数盒录像带返回电视台,直接进入了剪辑室。
  这里,有的人已经忙活了一天,因为围观的人多,忙的人汗多,整间屋子都散发着奇怪的味道。
  李冲顾不得这些,将录像带塞进机器里,就要看效果。
  其他人也很好奇的跟着看。
  杨锐的脸庞,很快出现在摄像师的镜头下,然后是半身和全身。
  “这杨锐生的好呀。”一位女同志突然感慨了一句。
  李冲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但剪辑室里的气氛,已经被彻底歪掉了。
  “是长的像电影演员一样啊,有点像那个谁……”
  “侧脸看着有点哦,尤其是做实验这个样子,有范儿。”
  “哪里像了,别的不说,就看杨锐的个头,我看就没有几个能比得上的,还有这个皮肤,对了,李冲,你给杨锐化的妆,还是他们学校给画的,手法不错呀。”
  李冲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拍来的录像带,竟然变成了选帅,也是无可奈何,叹口气道:“没人给他化妆,我是临时去的,他们学校里也没这个概念。”
  “杨锐自己化的?这么厉害。”
  “没化妆,人家就长这样,天生的。”
  “真的假的?”
  “真的。”
  “哎呀,太不公平了!”在场的女同志们都不甘心的哀嚎起来,有捧着脸的,哀嚎的尤其大声。
  “咱们今天要看的不是这个吧。”李冲想要将歪掉的话题给正过来。
  然而,此时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们不同意,挥手按了暂停,一帧一帧的找合适的影像,且道:“就杨锐这个外型,只要没有什么错误,拍个纪录片都行了。”
  女人们纷纷点头。
  男人们无言以对。
  “再去多拍点,别太省录像带,对了,胶片机我也给准备好了,到时候,把胶片机也带去,还有照相机,拿德国人的那部,多拍几幅清晰大图。”管后勤的女主任热情的叮嘱李冲,以前所未有的大方腐蚀他。
  李冲甘受腐蚀,忙道:“一定,我一定把胶卷拍完了再回来。”
  “你明早先去找王导演聊聊,到时候配合着来。”总编将话给接了过来,又道:“也别太浪费胶卷。”
  “是,是。”李冲回答了,想想又道:“我们再去,兴师动众的,人家北大恐怕要问为什么吧,到时候,我怎么说?”
  “达尔贝科?”总编用人名代替事件。
  李冲点头。
  “确实问到了,你可以单独给北大的领导汇报一下情况。”总编考虑到北大的级别,稍微松了一点限制。
第700章
徒呼奈何
  李冲连着三天来采访杨锐,并没有引起院系领导的重视,大家都忙着呢,谁有空天天盯着一个实验室看有几个人采访。
  但是,当李冲带着王导演,还有他的胶卷摄影机进入北大,所有领导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领导又不是傻的,看你兴师动众的一堆装备,当然得问个清楚。
  李冲早有预料,抢在领导来之前几个小时,先让王导演拍了足够多的校园场景,以备未来取景。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小崔接到领导的命令,李冲就顺势叫王导演等人收工,然后笑呵呵的等待北大的领导们驾临。
  同来的方亚男不甘心的道:“我们有自由的采访权,干嘛一定要等他们的领导来?”
  李冲笑笑,道:“如果能争取人家领导的同意再拍摄,不是更好?”
  “这是我们的权利,他们没有资格干涉,要是大家都这样做,他们还以为决定拍摄与否的是自己了。”方亚男振振有词,颇为不满。
  80年代的中国,稍微年长一些的是群体性的癔病,稍微年轻高一点的是群体性的中二病。
  李冲平时自个儿就喜欢炫耀,对中二病患者很能理解,耐心的劝道:“咱们是有采访的权利,但咱们毕竟是在人家学校内不是?有采访的权利,总不能想进人家的实验室就进人家的实验室,想什么采访就什么时候采访吧?你自己出去采访就知道了,你和对方单位的领导沟通好,采访的时候是各种顺利,不沟通好,那就是各种麻烦。”
  “现在的单位都是报喜不报忧,你这样子做,不就等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方亚男很是不满。
  李冲问:“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什么不好的?”
  “我们是记者哎,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方亚男几乎都要跳起来了。
  她是大院出身的女生,对于国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简而言之,就是认定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的一代人——就80年代的环境来说,差不多也就是这样。
  方燕南毕业以后的选择很多,成为记者是她自己的梦想,因此,她也是努力实践之。
  从理想的高度来看,方亚男是很完美的记者,她的外形不错,知识面宽广,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心,为了新闻采访,她甚至连闺蜜的男人也是毫不犹豫的就给卖了,虽然这是中国好闺蜜的本质,但说到底,还是因为方亚男有一颗中国好记者的心。
  然而,中国社会赞颂的往往都不是人,理想高度的记者在现实中往往并不受欢迎。
  李冲在北京台呆的久了,没少见过方亚男这样的记者,太知道他们的毛病了,也知道对付他们的办法,所谓疏不如堵而已。
  “这样吧,你和王导演沟通一下,看他愿不愿意继续拍摄,我去门口等北大的领导过来。”李冲一石二鸟,顺便把方亚男从自己身边打法走,免得一会北大的领导过来了,她又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方亚男只当自己的话起了效果,心情大好的去找王导演,拉着他再去拍摄杨锐了。
  然而,采访人从李冲变成了方亚男,杨锐却变的不那么配合了,她甚至没进到实验室,就被在外面给拦住了。
  小崔守在实验室里好几天,就是来做看门汪的,现在有了机会,积极的像是在家憋了两天没出门的汪,撒欢似的跑了过来,挡在摄影师前面,道:“不好意思,实验室忙起来了,咱们今天暂且结束吧。”
  “咦?刚才不是还能拍摄吗?”方亚男不乐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