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1306

  利奥将他们匆匆喊来,自然是有原因的,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科尔温只希望是好的那种。
  房间内异常的寂静,只有地球仪轻轻转动的声音。
  良久,利奥开口道:“我问你们,你们知道我最喜欢的画家是谁吗?”
  “什么?”聚集起全套气力,准备认真回答问题的科尔温脑门都胀了。
  “我最喜欢的画家是乔托,在他绘画的年代,他的同行都是临摹以前的画家的构图方法和设计的,就是所谓的拜占庭和哥特艺术,那个时代,艺术都是来自于宗教的,但乔托……乔托不一样,乔托将世俗生活引入了宗教主题。”利奥低头看着地球仪,身子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说:“这是什么概念,你们明白吗?”
  科尔温和考伯特大眼看小眼,心里嘀咕:咱是不是开门的方式不对?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乔托吗?”利奥继续说着其他人不喜欢的话题。
  科尔温和考伯特头上转着圈儿,俗称蒙圈。
  “你们不知道。”利奥教授低着头,但如果从下面看他的表情,那是狂热混杂着寂寞的表情:“你们不明白乔托做出的改变的意思,你们不明白乔托的艺术的难度。”
  “是,我们不明白,利奥教授,我们不是来说杨锐的事的?”考伯特心道:我们出版社不搞艺术出版啊。
  “我说的就是杨锐!”利奥的声音突然变的尖锐了。他的脚在地上蹭了一下,地球仪猛的停下,利奥教授抬起头来,却是背对着门口,道:“改变,你们明白吗?这就是改变的艺术。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变吗?”
  “是吧……”在这样的问题上,科尔温和考伯特也实在没有力量去反驳。
  “乔托做出的改变,对欧洲艺术影响深远,但乔托不是革命者,你们或许不知道,乔托在活着的时候,就成为了意大利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他的湿壁画在当时就闻名遐迩,顾客里有教皇,有那不勒斯国王,有圣方济各会的修道士们,也有富商和银行家……放弃现在改变未来的是革命,但比起这个,维持现在改变未来不是更难?提高现在改变未来才是真的难!”利奥教授的声音忽高忽低,听的科尔温和考伯特难受无比。
  “您的意思是,杨锐的专著会提高自己,改变未来?”考伯特总算理解了利奥教授的一部分意思。
  利奥背对着点头:“还不算太笨。”
  “这么说,杨锐的《基因组学》很完美了?”考伯特的心脏怦怦的直跳。
  出版业也是遵循明星经济学的,简而言之,就是赢家通吃的原理,在传播渠道不畅通的年代,人们可能需要大量的明星来满足娱乐需求,比如喜欢听评书的人,通常只会到自家附近的茶楼去听,但在广播变的方便以后,一位单田芳就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人们变的不太需要其他的说书人了。追星和出版也是如此,在传播渠道方便的年代,人们只需要追着一线明星就行了,那些颜不是最正的,胸不是最大的,腿不是最长的,说话不是最幽默的,演技不是最好的,绯闻不是最多的明星,其存在价值就大大降低了,一线明星和二线明星的收入差也就被不断的拉大。
  教育出版业更是如此,在一个教学领域,往往只需要一本最好的教材就行了。只有在一本教材不能覆盖全部领域的时候,其他教材才有生存余地。
  新出版的教材为什么有一千册的销量就很不错了,因为它是在一片血淋淋的红海中杀出来的一千册销量,其存在价值,往往就在于那一点点的创新因素。
  但是,总有一些领域是血红的一点生存空间都没有的,而这些研究领域,通常都蹲踞着一位乃至不止一位的大牛。
  对教育出版业来说,这种情况若是落在自己身上,那就是最幸福的,比如诺顿出版社的《英国文学教程》,全球行销2000万册,堪称商业奇迹。
  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尚且如此,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就跟爽了,因为可以改数字啊。同样的《经济学》,出版社每年都可以出一版新的,区别只在于章节后的习题数字有所变化,但是,为了方便老师布置作业,也为了不混淆讲课的内容,学生们往往只能购买新书而非二手书,于是出版社每年都有大笔的真金白银进账,几乎什么都不用做。
  美国的出版业就是如此无耻。
  但要想坐地收钱,问题的关键就是一本足以每年都被各大学选中的牛系教材,不光要牛人写的,重点还要教材本身够牛。
  考伯特急切的等待利奥教授的回答,急的跳脚,又不敢催促。
  利奥教授却是嗤的笑了出来:“完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是不完美的,乔托的作品也免不了有缺点。”
  “好吧。”
  “你们已经知道乔托的作品强调人物了,这是与宗教画最大的不同,但是,乔托没有解剖学和透视法的知识,他的人物甚至看起来蹩脚,但你要看和什么时候的画家比了。和现代画家比,乔托当年的湿壁画上的人物形象不值一提,但是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比,乔托的人物就变的生机勃勃了,完全不同的圣经故事,你们明白吗?”
  “不明白。”科尔温和考伯特齐齐摇头。
  两人都听的木掉了,今天真的要讨论画家半天时间吗?利奥教授你不是自称很忙吗?
  “你们不觉得杨锐和乔托很像吗?”利奥低着头,声音却是渐渐的洪亮起来:“你们看看杨锐的工作,钾离子通道,PCR,还有现在的《基因组学》,我说,你们干嘛要把基因组学拿给我看,你们难道不知道,我是个无可救药的喜欢骂人总给差评的糟老头吗?你们是太过于自信,还是不看好这本书?”
  “我们……”科尔温和考伯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说利奥太诚实吗?他们的表现,仿佛房间里有三个社交障碍者似的。
  利奥垂下的脑袋使劲的摇动,重新启动地球仪,晃晃悠悠的道:“我看你们是无可救药的白痴,乔托的湿壁画放在你们面前,你们还要拿它和那些屎一样的现代壁画去和他比较……”
  “利奥教授,我们能引用您的评价吗?”科尔温不在乎被骂,找利奥就是一定要被骂的,他只在乎能不能用来宣传,引用利奥教授的话的话,对普通人自然没有影响力,但在学术圈子里的影响就大了。
  而教材出版的核心,其实还是在教授们身上,因为一个学校一门课选什么书做教材,选择权在教授手里,而非学生手里。这也是美国的教材越卖越贵的原因,采购者与使用者不在一条线上,自然会对价格不敏感,在不牵扯灰色收入的前提下,教授们肯定是选择自认为好的教材,而不会考虑价格因素。
  利奥教授的推荐,对生物类教材来说,一定是巨大的利好。
  科尔温和考伯特满心期待的盯着利奥教授看。
  利奥骑在地球仪上转的飞快,想了想道:“不行,我说的话都有用,你们不能引用。”
  本以为一定会得到同意的科尔温傻眼了,哭笑不得的道:“您说的话,还想再用在哪里啊!”
  “我准备专门写一篇介绍文章,推荐杨锐的基因组学,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篇基因学论著,我要用乔托的比喻,你们如果想用,自己想一个。”利奥教授一副护食的样子,就是有些太瘦弱了。
  “这个……太好了!”本来还想争辩一下的科尔温却是从失望迅速转向狂喜。
  利奥教授专门写的介绍文章,这本《基因组学》不火都不行,这可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第749章
不高调
  “今天咱们开始第十讲,《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装》。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部分,目的是归纳出用于定位DNA结合蛋白在DNA分子上的结合位点的各种技术。”杨锐夹着本子进到清华的大教室里,一刻不停的就开始了讲课。
  他现在已经将《基因组学》大部分写完,正是最后总结完善的紧张时刻,所以,上课时间都是争分夺秒,一点都不浪费进度,以期得到有价值的反馈。
  清华的师生们也熟悉了杨锐的做法,早早的坐在教室里等着他开始。
  这里面,老师的数量远远比学生多的多,也要积极的多。
  事实上,杨锐的《基因组学》上到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听不懂了,反而是老师们来听,感觉很好。
  不过,听不懂并不代表就能不仔细听课了。事实上,学生们不仅要仔细听课,而且要比以前更仔细才行,毕竟,周围镇守的老师,一个个都是厉害人物,要是被他们挑出错来,接下来的几年大学生活,是一定不美妙的,而课程结束之后的考试,更是令学生们恐惧万分。
  学渣式的恐惧,从来都无法干扰一堂课的进程。
  清华方面也不觉得让这些学生听杨锐的课程浪费时间。大师授课的事不是每天都有的——就算没有什么奖项到手,但光是《自然》和《细胞》的长篇论文,就足够无限拔高杨锐的身份了——就算听不懂,得到的东西也比消耗的时间值钱。再者说,如果满教室的老师,一个学生都没有,那也不像一回事,若是让人联想到北大学生给清华老师授课这样的句段,清华生物系的脸面也是要丢掉的。
  另一方面,在座的学生里还真有听懂的。
  很明显,为了听懂杨锐的《基因组学》,几位同学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的,看他们的笔记厚度都比其他学生厚一倍以上,上课的专注度更不用说,课后作业经常有将一个笔记本用完的架势。
  这种学霸中的学霸,就是杨锐看到了,有时候也会心惊胆战,心中揣测,若是施一公仍然在清华读书的话,最多也就是这样的水准吧。
  不过,杨锐本来就不指望走个人路线,心惊胆战归心惊胆战,嫉妒远谈不上,各人自有际遇。科研这种东西也是讲积累的,多少学霸学阀级的人物都是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了,仍然在科研一线工作,而且产出颇丰,他们能做出成果来自然免不了助手的贡献,但经验的因素依旧是重中之重。
  杨锐现在就站在生物学的前线,尤其是基因领域的前线,在这块领地上,其他人还没搞清楚季节变化呢,他就已经栽种了好几季的稻子,甚至连水库肥料都搞好了,接下来的时间里,别人想纯靠聪明种出更高的产量,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还不如靠天吃饭背语录靠谱一点。
  杨锐也不在乎谈论自己的经验,《基因组学》对基因学的意义,就像是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意义一样,它极其重要,但只知道节气是种不出粮食来的,依然免不了汗水和付出。
  归根结底,这种东西不是用来藏私的。
  但不管怎么样,一个教室的人听节气听的是如痴如醉,而且,二十四节气听到第十个,正是听的爽的时间,教室内的气氛也是极好。
  好为人师乃人类本性,杨锐其实上课也上的挺爽的,等铃声响起的时候,杨锐还拖堂了两分钟,才挥挥手说:“下课。”
  话音落地,杨锐竟然有点茫然若失。
  怪不得那么多研究员愿意担任教职,传到授业解惑所得到的直接反馈,简直令人欲罢不能。
  “杨主任,辛苦了,今天是先回办公室还是先去吃饭?我让小食堂准备。”在学生们开始收拾东西的时间里,杨锐在清华的联络人孙建冲已经冲上台来,一副准备提包的样子。
  “孙老师,不用忙了,我自己去食堂就行了。”杨锐比对方年轻几岁,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不忙不忙,我的工作就是这样子,赶明儿,要是从美国回来一个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也得上来问,您是先吃饭还是先休息。”孙建冲笑呵呵的说着好听的话。
  杨锐耸耸肩:“我是准备回办公室随便吃点就行了。”
  孙建冲点头:“那我让小食堂烧一个汤给您送过去好了,今天来个什么汤?”
  与杨锐接触了几次以后,孙建冲就摸清了杨锐的脾胃,这位主儿,就是回临时办公室也不是随便吃点的。不过,临时办公室毕竟不是厨房,简单易热的饭菜容易吃到嘴里,稍微复杂一点的菜式或者汤料就不行了,因此,这段时间,孙建冲经常是买份汤送到杨锐的办公室里,所谓征服男人的心,要从征服男人的胃开始。
  杨锐站着考虑了片刻,难以抉择的道:“上次的肉丸汤挺不错的,如果有番茄汤也好,唔……有什么送什么吧。”
  “好嘞,您稍等片刻就行。”孙建冲竖起大拇指表示了解。
  杨锐笑着,一路打招呼回到自己的临时办公室。现如今,整个清华生物系的地盘上,杨锐就是最受欢迎的人,不说清华人自己开会怎么说,就是长的帅对人和善,也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传说中的风云人物,不外如是。
  杨锐因此也很乐意到清华来授课,这种极度受尊重的感觉,是北大不能给予杨锐的。毕竟,在北大的时候,杨锐仍然是一名学生,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要考虑到杨锐的学生身份,否则,同学之间不好相处,老师与杨锐也不好相处,杨锐自己也不会接受太过于热情的招呼。反而是在清华,因为杨锐的外来身份,少了顾忌,更加自在和舒服。
  杨锐回到临时办公室没一会儿,孙建冲就将今日例汤送了过来,而且是肉丸汤和番茄汤各一份。
  杨锐坚持给了钱,就心安理得的笑纳了。
  再过不久,小白牙也掀开门帘,笑眯眯的进到房内来。
  “肉丸汤!”小白牙嗅嗅鼻子,立即叫出了名字,然后积极的坐在火炉旁,从旁边的桌子抽屉下方,拿出自己专属餐具,再取出晶莹剔透的不锈钢汤勺,摆好姿势,道:“真好,小食堂的肉丸汤最好喝了。”
  “还有一样。”杨锐指指炉子边上的另一个盒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