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1306

  “没错。离子通道实验室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我们现在还有国际一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另外,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工作补贴也更多,每个月的加班补贴就有数百元,总而言之,北大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条件更好。”杨锐停了一下,又道:“我个人比较欣赏你在反转录酶方面的研究,反转录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很重要,这样的背景和经历,能够帮助你迅速适应我们目前的研究。”
  如果说杨锐所说的“条件问题”有10分吸引力的话,杨锐对田兵的能力分析,就有50分的吸引力。
  田兵的脸色也变的凝重起来:“这不是件小事情。”
  “我知道,所以才专门找你谈,你稍等,我喊我们生物系的主任过来。”
  “啊?等等,我还没说……”田兵伸手去抓杨锐,又哪里能抓得着,眼看着杨锐将蔡院士给叫了过来。
  在场的还有清华的老师和领导,三人的碰面,很快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田兵恨不得钻到地底下藏起来,但这里没有给他藏匿的空间。
  好在现在的人正常来说,并不会想到挖角之类的事,再多的目光也只是好奇而已。
第763章
记在心里
  蔡院士向来支持杨锐,但还是对他当众挖人的举动惊呆了。
  与田兵简单的说上几句话,蔡院士拉着杨锐站到一边,气道:“你这是干什么?当着清华领导的面拉人,这怎么行!”
  “我以为我是打广告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缺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然,您从北大给我派几个人呗。”杨锐也是理由充分的不行。
  蔡院士果然说不出话了。做领导的,想要一碗水端平太难了,而杨锐尚未毕业的学生身份,又让他成了最歪的那边。
  按道理说,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北大下属的实验室,人员配置根本不用杨锐操心,他的实验室有资格扩大,自然要由北大派员填充。
  但是,面子和能力的问题让杨锐的实验室扩大变的困难起来。
  一方面,杨锐现在只要小牛和能干活的实验汪,他甚至不需要许正平这样的普通级别的副教授了,另一方面,看得出前途的小牛,也不想到杨锐的实验室里工作。
  老师给学生干活,放在外面并不好听,解释起来太复杂,以至于根本不会有人听你的解释。
  除此以外,杨锐的年龄和身份也有现实的问题,首先,他尚未拿到长期固定的实验室经费,而他是否能拿到长期固定的国家经费,也是未知数。
  再以杨锐的年龄和身份,他就是想拿临时的经费,也是比较复杂的。
  能被杨锐看上的北大小牛,目前并没有景况非常糟糕的,事实上,这些小牛虽然不一定有自己的实验室,但就是在别的教授的实验室里工作,条件也不比杨锐的实验室差多少,再到杨锐的实验室里工作的动力就小之又小了。
  这样的事情,蔡教授也只能劝说和敦促了,尤其是杨锐看中的小牛,没有一个好随意命令的。
  这种情况下,杨锐自力更生的招人进来,蔡教授还真是反对不了。
  当然,蔡教授也不想反对,对学者来说,顶级学者的数量从来都不闲多的,有一个顶级学者就是一个顶级实验室,有一百个顶级学者就是一百个顶级实验室——在欧美国家,这种规模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不在少数,都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杨锐要的都是招之能战的精英,那就更符合北大的利益了。
  蔡教授唯一有点不乐意的地方,其实也是抹不开面子。
  “不管怎么说,不要当着人家领导的面来挖人嘛。”蔡教授有点脸颊发热。清华北大也算是同气连枝了,互相之间的交流频繁,他也三五不时的到清华走动一番,因此想要杨锐顾忌着大家的面子。
  杨锐愣了愣,笑道:“我考虑着,反正大家都是要知道的,不如就公开出来,说明咱们的力度嘛。”
  “力度是强了,也得顾着面子。”蔡教授看杨锐的表情,知道他没听进去,也是无奈。
  杨锐嘿嘿的笑:“尽量尽量。”
  说着,杨锐又将蔡教授拉回到了田兵身边,道:“不管怎么说,咱们拉回来一个算一个,我总共要三个就行了。田兵,蔡院士是我们生物系的主任,你有什么要求,直接向他提就行了,能满足的,我们一定满足。”
  田兵眼睛发直,从来没见过大庭广众之下挖人的。
  清华的领导也没见过啊,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人走过来,虎视眈眈的望着杨锐和田兵,让后者更不好开口。
  杨锐却是没什么顾忌,笑呵呵的拉着田兵不让他走,又将先前的条件说了说,再道:“你别小看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今年发表论文的数量,肯定比你现在的实验室多,另外,我们的补贴也是实打实的,你加班一个小时,实验室就补一个小时的工资出来,节假日还会翻翻,你算一算,一个星期要是工作110个小时,那要拿多少钱。”
  “两倍多的工资?”田兵的眼睛亮了亮,工资翻倍这种事,现在只有外企才可能有,普通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两年加5块钱工资才是正常的。
  “不止,周末都算节假日,算下来三倍还多,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进度更快更新,目前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流的。”杨锐一边说话,一边冲着清华的几位领导笑,其中就有颇为熟悉的金教授。
  “老蔡。”金教授打个招呼又叹口气,道:“你说,我们好不容易决定重建生物系了,你们这就过来挖人,不地道啊……”
  他这么说一说,蔡教授和田兵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田教授目前在清华做什么?”杨锐却是早有准备。
  田兵一怔,说:“主要还是教学……”
  “只是教学的话,田教授的才华岂不是浪费。”杨锐看着金教授道:“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实验室之一,请田教授到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来,才是对生物学最负责的行为吧。”
  金教授被杨锐说的直摇头:“不行不行,而今正是用人之际,田教授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全国到处都需要用人,我不都帮你们上课了。”杨锐撇撇嘴,道:“现在应该说的是怎么对田教授来说最好,我觉得吧,离子通道实验室是最适合田教授的……”
  杨锐再次拿出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条件,听的周围诸人瞠目结舌。
  蔡教授也算是看出了杨锐打广告的心思了,此时唯有苦笑两声,任由杨锐发挥。
  杨锐挥洒自如的与金教授等人争辩着。蔡教授和田兵不好说的话,他说起来没什么顾忌。
  归根结底,他就是一名研究员,除了在经费上有点畏惧感以外,他还真不用伺候谁。至于外校的领导就更无所谓了,勾引小牛显然是更重要的事。
  田兵教授的内疚感,随着杨锐的争辩,也渐渐的消散了大半。
  有些问题,第一次说的时候会觉得羞涩,但说的多了,羞涩自然会散去。
  人体的生物机能就是如此,在双方说开了之后,田兵教授的选择也就会更加理性。
  其他人也是如此,对跳槽的羞涩感渐去,对槽里的草料质量和数量的关心,就见见增长了。
  “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最近都是开放日,欢迎大家来参观、指导。”杨锐在出版介绍会结束前,一个劲的宣传离子通道实验室。
  华锐实验室目前做PCR的相关扩展研究就做不完了,杨锐短时间内也不准备扩展它,因为PCR将会带来的庞大利益足以消化很长一段时间,但离子通道实验室不一样,它是北大的实验室,理论上除了研究以外,不用负担其他的工作,以至于能够迅速的扩展。
  而在杨锐的计划里,无论是基因学还是克隆学的准备,都需要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大量储备。
  在场的学者并没有人响应杨锐的话,大家只是将之记在心里。
第764章
新书排名
  出版介绍日的第二天,是个大晴天。
  苏帆赶了个大早,来到离子通道实验室。
  他一向喜欢早起工作,早起的好处也是极多,但苏帆在乎的并不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什么的,他在乎的是实验室里的仪器,都能尽着自己先用。
  这可是相当重要的条件,也是苏帆自北燕农学院毕业以后,反超许多名校生,站在科研前沿的主要原因。
  除了些微的天赋和日常的努力,苏帆的秘诀就是这么简单一点,永远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
  事实上,在实验室里工作,这是非常非常有利的一个秘诀。
  除非成了杨锐这样的实验室负责人,或者许正平这样的实验室大拿,否则,普通的研究员总是要与人分享实验仪器和器皿,比如相对便宜的培养基、枪头什么的,数量是多的很,也不值几个钱,像离子通道实验室里,能堆好几个柜子,谁想用拿就行了,普通的一二流实验室里稍微紧张些,但想用总是有的,问题在于,使用之前你总得灭菌吧,灭菌也不能头天灭,否则又沾上杂菌了,只能是用之前的时候做灭菌,这就让灭菌锅之类的仪器有了繁忙期,若是来的晚了,等到九点十点,大家都在灭菌了,等待的时间就长了,有时候浪费两三个小时的都有。
  除了灭菌锅,超净工作台之类的东西,也是生物系学生到了实验室以后首先要用的东西,它们同样也有交通拥堵期,谁到的早了谁先用,谁先用就先节省时间。
  苏帆甚至有凌晨五点钟到实验室抢仪器的经历。
  若是有需要的话,凌晨四点他也愿意干,这样到了下午,别人还在浪费时间排队的时候,他就可以将时间抽出来干些别的事了。
  进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苏帆依旧维持了他的好习惯。
  不过,相比以前北燕农学院的实验室,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条件好了太多太多,仪器设备的数量更多,而抢实验室的研究员更少,苏帆也用不着天不亮就起床了。
  尽管如此,苏帆到达实验室的时间,也往往在六点半以前。
  之所以是这个时间,在于学校食堂六点开门,他更愿意填饱了肚子再来。
  今天也是如此,苏帆将肚子塞的饱饱的,再骑着自行车来到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往常一样,大门虽然开了,但他所在的实验室,并没有其他人来的更早。
  “不错,今天也是第一个来。”苏帆很得意的看看手表,在实验室门的后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到实验室的时间。
  “你好。”身后的黑暗中,突然传来沙哑的声音。
  苏帆吓的几乎跳了起来。
  “别害怕,我是来参观实验室的。”沙哑的声音一点安抚作用都没有。
  苏帆神情不属的道:“参观什么实验室?”
  “离子通道实验室,你们的主任杨锐说的,离子通道实验室最近是开放实验室,欢迎参观。我和保安说了,他把我放进来的,外面有点冷。”黑暗中的男人走了出来,穿了一件厚外套,一个劲的搓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