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1306

  杨锐颔首:“而且能够穿透组织细胞膜,现在还不知道它在细胞中的表现会怎么样,但从较好的方向来想象,它应该能螯合细胞内的铁原子。”
  正常的婴幼儿吃奶粉都要注意补铁,但对地中海贫血症的孩子来说,每减少一点铁,都意味着能延长一段时间的寿命,提高一定的生活质量。
  雍晓东兴奋的快走了两步,可没多久,又停了下来,懊恼的道:“可惜没有药厂生产你说的口服去铁剂,哪怕基础条件都有了,外国药厂还是不愿意开发的。”
  之所以只说外国药厂,是因为中国的药厂根本没有原创药的能力。
  世界上的医药公司是分成两类的,一类是原创药公司,包括耳熟能详的强生、辉瑞,德国拜耳,又或者捷利康等等。
  而在原创药公司之外,也有专业的仿制药公司。
  仿制药公司是在原创药公司的药品专利失效以后,进行仿制生产的公司。比如伟哥是辉瑞的,但伟哥的专利到期了,金戈就可以卖了,而且并不一定卖的便宜,反而省去了风险难测的药品开发过程,艰辛无比的临床试验,等于减少了数亿美元的成本,省去了平均十五年的研发时间。
  在欧美国家,仿制药公司的数量是原创药公司的数十倍,许多公司的规模和实力也不可小觑——你想山寨人家,也得有一定的水准的。
  一些仿制药公司的规模也很大,比如以色列的迪瓦制药,德国的山德士,美国的迈兰,都是年销售额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大药厂。
  而在中国,原创药公司基本是不存在的,就是仿制药公司的规模都很小。除了一些常用的热门产品,国外60年代生产的药品,国内目前都来不及仿制。
  这种情况下,指望国内医药企业,自然是很不靠谱的。
  杨锐拍拍雍晓东,道:“我来想想办法。”
  “你能想到办法?”雍晓东明显是不相信的表情。
  王思胜忍不住道:“我们杨主任和英国的捷利康关系很好的。”
  雍晓东嘴唇动了动,还是忍不住道:“没用吧,英国人是不得地中海贫血症的。”
  “不靠英国人,我们靠自己。”杨锐目光凝重的看向旁边的病床,病床上的孩子可怜兮兮的躺着在输液,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醒着,他的胸口和腿瘦骨嶙峋,肚子去高高隆起,坐在边上的母亲低着头,医生来了,也只是抬头看一眼,又沉重的低下去。
  许正平顺着杨锐的目光看一眼,倒吸一口凉气,慌忙道:“杨主任,此事要从长计议。”
  “我知道。”
  “杨主任,杨锐,做药是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咱们从头做起,怎么来得及!”
  “当然要尽快做出来。”杨锐收回目光,心里叹了一口气,却是暗自下定决定,要做一个自己的原创药公司出来。
  即使不赚钱,哪怕是亏钱,也应该先将这个制药公司做起来。
  任何科研产品,从来没有不投入就产出的。
  生物和制药产业,更是其中的典型。
  中国更是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原创药企业。
  如果是工业品和农业品,有没有自己的工厂,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国际分工大合作嘛,你生产精密机床,我生产电冰箱,我需要你的精密机床,你也不可能不用电冰箱吧。
  就是农产品,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美国政府不会刻意让中国人饿肚子的,也没有那个必要,无非是价格贵一点,质量差一点。
  但药品就真的不一样了。
  正如雍晓东所言,英国人是不得地中海贫血症的,因此,英国制药公司,是很难有冲动去做地中海贫血症的药物的,之所以说是很难,在于印度是英国的传统市场,而印度所在的南亚地区是地中海贫血症的重症区,因此,最终才有印度公司,坚持将去铁酮给做了出来。
  而同为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挪威丹麦,就连“很难”这样的形容词都不用加了,他们是完全不可能去做地中海贫血症的药物的,因为他们国内根本没有地中海贫血症的患者,与其花费十几年的时间研究该药物,还要冒着人生地不熟的风险去国外做临床试验,不如选择一种本国常见的疾病去攻克。
  归根结底,本国人常见的遗传疾病,是需要本国的医药公司来攻克的。
  这也将是后基因时代,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所面临的冷酷现实。
  不投入科研,你想山寨都没有参照物。
  如果本国都不愿投入,其他国家的人,或许会同情的捐款,但绝不会捐款一流的科研团队十五年的时间,和无底洞一样的研究经费的。
第770章
罕见病
  杨锐不是个信口开河的人,事实上,因为他年龄小又是学生的缘故,他在实验室里有意追求严谨的,说出来的话再夸张,也都有迹可循,并极力实现。
  因此,当杨锐说要尽快做去铁酮出来,许正平整个人都不好了,忙道:“杨主任,咱们先回去了解一下情况吧,去铁酮什么的,我都没见过呢。”
  “许主任说的是。”王思胜也一个激灵的反应过来了,这是要耗费资源的事啊,而且是极大的资源。
  杨锐想了一会,道:“你们如果都不同意的话,我就交给华锐实验室去做,华锐算是香港的公司,地中海贫血症的话,香港也是有的吧。”
  最后一句问话,杨锐看向雍晓东。
  雍晓东抿起嘴来,有些消瘦的身形颤动两下,道:“香港的确有地中海贫血症,不过,香港的制药公司的水平……”
  “只要有实验室就行了,对吧。”
  “也是……希望能等到吧。”雍晓东是临床医生,并不是研究员,他并不清楚制药的复杂过程,但他知道一款新药投放所需的时间。
  大多数药品,能用10年时间做出来,那就算是天之幸了。
  那些简简单单的化合物,给你合成式和关键点去做的时候,实验狗多试几次都能做出来,但要是没有公式和关键点说明,呵呵,合成化学专业的大拿们死掉的脑细胞拢起来,能一次勒死300个爱吹牛的本科生。
  和正常的制药公司发际线后退的研究员不同,杨锐满脑子都是各种化合物的合成式和关键点。
  80年代和90年代的药品专利,到了2000年或者2010年以后基本都失效了,国内的仿制药公司早都不知复制出了多少个版本。比如而今最红火的头孢类抗生素,不管是头孢克洛还是头孢克圬,其合成法不仅在论文中和各种专著中找得到,网上也遍地都是,杨锐读书的时候,随便一扫都能遇到。
  当然,国内仿制它们的公司也实在是太多,以至于上万元每公斤的原料药,到2000年以后的售价急转直下到千元乃至于数百元……
  去铁酮的合成在杨锐眼里也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他终究是搞生物学的,对化学合成并不是非常熟练,估计需要一段时间练习。
  “我找香港华锐问一下吧。去铁酮再怎么说都是一种药品,如果做出来的话,应该是有利润的,他们应当会考虑一番。”杨锐没有把话说死,免得泄露出太多信息来。
  雍晓东听了反而更相信杨锐了,连忙道:“对对对,如果生产出去铁酮的话,肯定是能赚到钱的,需要它的患者还是很多的,咱们中国人比较穷,但东南亚国家还是有富人的,对吧。”
  “看吧,如果能做出来,就算赚的不多,但长期算下来,也是一笔钱了。”杨锐看向许正平,道:“咱们要是做的话,以后的科研经费就有保障了。”
  “算了吧,咱们实验室里就算是成果有了收益,那也要上缴给学校的,要不然,学校的拨款,以后就别想了。”许正平生怕杨锐要离子通道实验室来做,那他的时间和精力就得全投进去了。
  如果是生物类的基础工作也就算了,许正平也不是一定要指着相互作用蛋白来过日子的,相互鸡蛋或者相互鸵鸟蛋也能做一辈子的研究。但制药领域离他就太远了。
  许正平的年龄和资质,都不允许他转向其他领域了。
  杨锐能猜到许正平的回答,虽然略有些失望,但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点点头道:“既然许主任不赞同,那就这样吧。”
  雍晓东不在乎是谁做的,见两个人说完了,又道:“杨……主任,我有些资料,你可以拿给香港人看。”
  说着,雍晓东就拉着杨锐等人去办公室,从各种文件柜里开始翻资料,并将找出来的东西堆在房间中央。
  一会的功夫,房间里就堆起了一个椅子高的小山包。
  杨锐随手捡起几份资料看了起来。
  大部分都是雍晓东做的临床记录,除此以外,似乎也有一些地中海贫血症的介绍和相关信息。
  而所有这些,除了极少数是油印和剪报以外,大部分都是手抄的。
  所有资料的字迹都是相同的,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出微弱的差别,再分析一下纸张,能够认得出,这些记录贯穿的时间可能很长了。
  “我做了十几年的地中海贫血症的研究了,从去铁胺出现,我就开始做了,国内第一批。”雍晓东注意到杨锐的表情,勉强笑了笑,道:“老实说,我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地中海贫血症,没什么成果,如果再没什么希望的话,我准备整理一下资料,再发表几篇论文,就停下来了。”
  杨锐愣了一下,没说话。
  “有用没用,就是这些了。”雍晓东弄了一身的灰尘,到门外拍了拍,又回来,道:“去铁胺刚出来的时候,60年代吧,我们弄到一份资料,当时血液内科的同僚都沸腾了,都说地贫有救了。我是受上级指派,专门加入了地贫工作组,负责额研究和吃透资料,工作组当年还联系了药厂,制作了仿制药,后来,去铁胺在临床上使用了以后,确实是药效突出,以前中间型的患者,都只能活到二三十岁,经过治疗,也都延长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寿命,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大,有的现在还能正常生活,重型地贫患者也算是疗效突出,但从十几年前到现在,我们的工作,产生的变化有限……没有新药,我们就算是忙的累死,最多也就是解决一些小问题,甚至想解除多一点的并发症都做不到……”
  杨锐微微点头,他很能理解雍晓东的无力感。
  就像是大多数遗传类疾病一样,地中海贫血症的治疗其实非常简单,而临床医生们也很难提出更好的治疗方案来。
  输血续命,去铁剂减缓并发症,这个方案从60年代确立,到16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中间无非从切除脾脏变成了干细胞移植,可基本思路依旧是原样的。
  没有新药,再好的临床医生,也无法更好的解决此病。
  假如有一种完美的去铁剂,本身不造成副作用,或者不造成严重的副作用,价格又不昂贵的话,那地中海贫血症其实就可以算是被控制住了。
  因为造成地中海贫血症早逝的原因,骨骼畸形的原因,都是体内铁离子积蓄过多。
  然而,世界总是如此不完美的。
  只有不完美的世界,才令人的存在有了价值。
  杨锐扶住雍晓东,道:“你的资料我会好好看的,到时候,我会复印出来,交给华锐方面,再把原始资料给你送回来。”
  “复印的话,会不会太破费了……”雍晓东也愿意留下原始资料,连续十几年的记录对他来说,既是重要的回忆,也是重要的资源。
  杨锐笑笑说:“香港人有钱。”
  “甭吓到人家了。”雍晓东很在意的说过,又道:“对了,你们知道美国的孤儿药制度吗?”
  杨锐想了会,才醒悟过来:“是说奥芬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