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1306

  他是得过杨锐特别嘱咐的,也拿过杨锐特别嘱咐的奖金。
  这时候,老窦虽然能出去驱赶,却是没什么意思。
  他按照杨锐说的,第一时间就拿起了内线电话,拨到里面,说:“中科院的人找过来了,这次是找黄茂的。”
  一会儿,黄茂就过来接了电话,问清情况,不禁叹了口气:“还是找来了啊。”
  “找不到杨主任,肯定要找你的。杨主任之前都说过了,你做的那个啥是挺重要的,你收拾收拾回去吧。”
  黄茂心存侥幸的道:“他们或许就是问两句话。”
  老窦呵呵的笑两声,道:“老黄,这种事我经历的多了,第一次或许真的就是问你两句话,还认真照顾你的情绪,但等你开口了,人家就不一定照顾你情绪了。”
  黄茂在电话里不吭声了。
  老窦觉得自己有责任,于是再次提醒道:“老黄,我多说一句。做研究,你擅长,搞审讯,我擅长,你以为我们抓的贼娃子,都是怎么关进去的。你知道我们都是怎么挖积案的?打人是办法,但不能动不动就靠打啊,还得想尽办法让你开口,让你说话,让你承认,说的多了,只要有一条能把你弄住了,呵,你想刹都刹不住,非得竹筒倒豆子……”
  “这是两件事,不一样。”黄茂心虚的笑两声。
  “差不了太多。”老窦劝够了,嘿嘿笑两声,道:“是我就小心为上。我见过有的人,就为10块钱杀人的,还有人,给他几百块钱,他就什么都敢干,你是重要人物,杨锐之前可是说了的,你自己别把自己给看低了。”
  “不会……”黄茂捏着话筒,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挂掉。
  老窦也没挂电话,过了会儿,才道:“我觉得杨主任是个聪明人。”
  完了,老窦才挂上电话。
  下班时间,两辆公爵王依次驶出华锐实验室。
  黄茂坐在深色玻璃的公爵王后座,与章乐山等人擦肩而过。
  他随身带着一个挎包,里面装了两万块钱。
  这年月,两万块钱能把中国名山大川游遍了,吃喝玩乐买买买以后,还剩一半。
  按照之前的计划,黄茂是准备放个大假去了,不过,就这样不战而逃,还是令黄茂有些沮丧和失落。
  他隔着深色玻璃,一直看着章乐山和张土改,直到看不见了,才默默的思考起自己的研究来。
  他是做科研的,安身立命的资本,永远是科研,要想日后减少沮丧和失落,也只有做出更强的成果来才行。
  章乐山和张土改也渐渐的体会到了沮丧和失落。
  他们一直等到了晚上,都没有见到黄茂出来,眼望着华锐实验室熄灯落锁,不得不怏怏折返。
  “怎么办?”张土改问章乐山想法。
  章乐山却是神情有些恍惚,将脑海里想了许久的思路倒了出来,道:“实在不行,就看能不能从美国能源部弄到钱,自己做了。”
  这是章乐山最不愿意的选项,然而,他的面前,似乎也没有其他选项了。
第825章
合作
  为了要不要继续做PCR,查院长组织五个项目组,频繁讨论了两天。
  最后一天,大家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做”。
  这个结论,其实并不出乎任何人的意料。
  或者说,所有人都期待的是这样一个结果。
  要说起来,包括章乐山和赵主任等人在内,所有五个项目组的负责人和组内成员,也都是很有自信的有为中老年研究员,在第三世界的科研圈子里,大家也都算是各自领域内的人物。
  大家是指着杨锐的PCR混点国际影响力没错,但这并不是说,离开了杨锐,大家就没自信做研究了。
  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项目,谁手底下没做过啊。
  无论是逆向工程也好,重复试验也罢,做到研究员或者教授的研究者,都是熟练透了的工作。
  “没有杨锐,我们也不过就是将PCR重做一遍罢了,我看这样还好,能帮助我们的人吃透PCR,有助于研究下一步的二代PCR。”老李说话总是高屋建瓴,善于寻找到理论支点,这也是从动荡年代过来的人历练出的重要经验。
  章乐山则是赞同的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自己做PCR,也能起到锻炼队伍的作用。”
  他们的目标,本来是让杨锐直接教,然后就越过了PCR阶段,直接奔着二代PCR而去。
  现在,在没人能重复一代PCR的实验的情况下,二代PCR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只能一个个的做下来。
  “这样子的话,经费要加哦。”赵主任脑子里想的,就和章乐山等人不同了,不过,目标是相同的。
  不是每个人都满脑子的建功立业,譬如赵主任,他就爱钱呀。
  对做科研的人来说,贪污科研经费的最好办法,就是做科研,而且要做出成绩的科研。
  同样是一篇SCI,别人平均花两万,你愣是花了四万,领导就是不调查,也会对你多看一眼。
  所以,想要贪污经费的,你就得用一万发表SCI,然后报个一万八的经费——这里所说的贪污经费,是确确实实把经费拿到自己家里去了,和挪用经费做的研究的又不同了。
  一般的学者,在挪用经费方面都是比较大气的,多报多销也比较少有心理负担,可真到拿钱回家的时候,往往还是要找一些好项目大项目来动手的。
  像是赵主任,他就看上了PCR。
  至于其他人,就算不想贪污经费,也需要经费来做实验。
  而能决定经费的,只能是查院长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查院长。
  查院长很有压力的道:“院长那边,每天都在砍项目砍预算,PCR项目也是特殊情况下才上马的,说好的80万的经费,转眼间就增加,不好说的。”
  “查院长,要是能找到杨锐,我觉得不用80万,50万说不定就能把PCR复制出来,但现在不是找不到人嘛。”
  “重做PCR不是一件小事情……美国方面,联络的怎么样了?”查院长还是不敲定。
  “美国人对合作二代PCR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他们只肯出二代PCR的研究经费,咱们要先把一代PCR做个八九不离十的,才能拿到美国人的经费。”
  “出多少?”
  “那边没说,但是挺好谈的。”说起此事,章乐山颇为振奋的道:“我听美国人的意思,只要咱们愿意给他们一定的份额,他们起码愿意出几百万。”章乐山顿了一下,道:“美元!”
  不止查院长,几个人的目光都亮了起来。对中科院的研究员来说,几千万元人民币挺吸引人的,但也是经常能见到的。几百万美元就不同了,若是能全部落到项目组,可就不止是难得了,简直像是有了一份新工作似的。
  赵主任有些不安心的道:“华锐实验室做PCR的时候,据说就花了几十上百万美元。”
  “那也划算,再说,咱们现在有研究方向,有资料有文章,不可能花的比他还多。”章乐山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PCR难做是难做在创意上了,抛去创意,PCR的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反而是耐热聚合酶的难度要高一些——当然,这样的分析,是以世界一流的水准要求自己的。
  曾经的西斯特公司,也就是PCR的原作者,在拥有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下,这家公司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PCR完整的做出来。
  实验最难的是细小的部分难以掌握,而数据往往会因为细小的部分而发生偏差。
  最麻烦的是,细小的部分往往是你从文献中看不到的。
  杨锐也是因此而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前,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做了相当的针对性练习,可以说,在重复PCR的技术的时候,杨锐的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
  然而,实验室里的工作向来容易被人忽视。
  杨锐的辛苦工作并没有落在章乐山等人的眼里,他们只知道杨锐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人多仪器多,重做一次实验,一定会做的比杨锐好且快。
  几名项目组的组长们的自信影响到了查院长,查院长终于下定决心,道:“你们去做预算,我去找院长说,无论如何,要把美国人的经费留下来。另外,还是要抓紧时间。”
  “杨锐用了半年就做出来了,咱们五个组合作,两三个月就能有眉目,到时候,只要吃透了PCR,二代估计也能有点看头。”赵主任听到经费和预算,立即变的坚强起来。
  章乐山咳嗽一声,道:“美国人说的份额问题,咱们怎么说?”
  “他们要多少份额?”
  “没谈,听他们的意思,份额给的越多,他们愿意出的钱就越多。”
  “卖给他们也不是不行,你就参照维生素C的方案来做。”查院长顿了一下,又道:“能出口创汇最好。”
  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是中国生物工业的一个世界级发明。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维生素片,一片的成本要几块钱,中国人做的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以全合成,而且是便宜的全合成的方式,瞬间将维生素片的成本拉低到几毛钱,不是一片的成本几毛钱,而是100片的成本几毛钱。
  在中国保健业重新发明维生素C,区分出植物维生素C,矿物维生素C或者天然维生素C以前,两步法生产的纯粹的无杂质的维生素C,将几个制药巨头,尤其是罗氏制药吓出了一身冷汗,面对十亿级的市场沦陷,几家制药巨头不得不提着湿裤裆开会。
  这不是中国式的演义小说,但结局却是中国式演义小说式的。
  通过种种手段,罗氏制药等公司将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的生产专利和方法全部买了下来,紧接着,他们并不是将之投入生产,而是毫不犹豫的将之雪藏,并继续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昂贵的维生素C片,继续享受这个十亿级市场的红利,直到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的专利到期。
  不过,对中科院这样的研究机构来说,他们是很难得有出口创汇的机会的。
  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的技术能卖出上百万美元的价格,在他们眼里,几乎泛着泡沫的白色,截至目前,罗氏公司也并未显露出要雪藏专利的意思。
  以查院长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卖法,自然已经是很划算了。
  章乐山也如此认为,信心十足的道:“我会和他们好好谈的,争取给院里创造价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