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7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6/1306

  老李苦笑:“我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天津或许能请人找一下,河东省就不行了。”
  “我在河东省倒是认识几个人。”查院长也是打拼多年起来的。
  老李呵呵的笑了两声,道:“那就这样,我请人排查一下天津的情况,你找人看看河东省。”
  “行。”查院长点了头。
  “那我先出去。”老李诡异的笑笑,将抽了一半的香烟拧了拧,重新装回烟盒,离开了查院长的办公室。
  查院长顾不得理会老李怪异的笑容,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通讯录,找到电话号码以后,就拨打了过去。
  人工转接再人工转接,人工转接再人工转接以后,这通电话还算顺利的拨通了。
  听到对面“喂”的一声,查院长立即坐直了,笑道:“老吴啊,我是查绵山,还记得我吧。”
  “啊……绵山啊,记得记得,咱们俩上下铺呀,我怎么能不记得。”老吴在电话另一头爽朗的大笑,他说的上下铺就不是大学的上下铺了,而是党校集中培训时的上下铺。
  二三十天的党校短训班,在学习政治之余的主要作用,就是给了大家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认识的空间。
  这么短的时间,要说有多深的交往是不至于的,但查绵山还是记下了大家的联系方式,就是有备无患,到了需要的时间,至少能了解一下情况。
  查绵山打了两个哈哈,稍微暖暖场,道:“老吴,我印象里,你在河东省法院工作吧,升官了吧?”
  “升了半级,老了,要让位给年轻人了。”
  “咱们都老了。”查院长叹口气,又道:“我本来也是不爱动弹了,不巧遇到一件事,想请你帮我打听一下。”
  “哦?”
  “我们中科院做的一个项目,需要一个学生参与,他现在可能在老家,也可能在跟前的市县,我想请你帮我找一下他。这件事比较重要,我想来想去,就你老吴能帮得上忙,我也不认识河东省司法系统的人了……”查院长放低了姿态,标准求人的架势。
  “小事情。”老吴哈哈的笑两声,道:“我们河东省的公检法关系还不错,找个人都是没问题的。唔,具体叫什么名字,家庭情况和住址有吗?”
  老吴的电话里传来沙沙的声音,是他在拿纸笔,准备做记录。
  “有有有。”查院长没想到这件事办的这么容易,连忙道:“姓名是杨锐,家是河东省南湖市溪县西寨子乡的……”
  “北大的杨锐?”老吴一下子打断了查院长的话。
  “对,你知道?”查院长有些高兴。
  “北大的杨锐,我怎么会不知道。”老吴顿了一下,问:“杨锐怎么会找不到的?你问问他爸……哎,老查,咱们说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呀。”
  “不算好也不算坏吧。”查院长呵呵笑两声,说:“你知道,我就是中科院的,好事轮不到我们,坏事也该不到我们脸上。”
  “得,这个事,我还真管不了。”老吴本能的推拒起来。
  “别啊。”查院长急忙叫道:“您一个大法官,怕什么啊。”
  “怕什么?我怕的多了。”
  “老吴,你总得让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吧,阎王还不判冤死鬼呢。”
  老吴在电话另一头沉默了片刻,道:“实话实说,我不知道你们之间的事,我就介绍一点我知道的杨锐。”
  “嗯。”
  “首先,这个杨锐是我们河东省的大金主。”
  “什么?”
  “招商引资啊,我们省最近一年的任务,有一半和这个杨锐有关系。”
  查院长讶然:“怎么可能!”
  他可是知道招商引资对现在的官员有多重要,说是升官的青云梯也不为过,但凡是有点政绩追求的行政主官,就没有不重视招商引资的。
  但查院长却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问:“杨锐过去一年忙着做实验,他到哪里去给你们招商引资,华锐公司?”
  “什么华锐公司我不知道,捷利康可是全听杨锐的。”老吴啧啧两声道:“百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已经好几笔了。现在,除了制药厂,他们还投了好几个精制茄尼醇的工厂,每间工厂都是高科技,我和省里的领导去看了,里面就几十个穿白大褂的工人,然后就是一堆不锈钢的大罐子,建的早的工厂,去年的产值都过300万美元了。”
  查院长张嘴结舌,想了一会,找到个突破口,道:“这些工厂是不是都引进了?都引进了,和杨锐就没什么关系了呗。”
  老吴轻笑两声,就算和杨锐没关系了,他也不会触这个霉头的,他和查院长又没有什么亲密的关系。
  不过,明面上,老吴只是道:“工厂是引进了,后续的生产还是不能停的。这个道理,你是搞学问的,我给你说个名字你就明白了。烟草专卖。”
  查院长还真的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虽然脱离一线很久了,但精制茄尼醇这种有名的生物制品,他还是印象深刻。
  茄尼醇就是烟草的提取物,精制茄尼醇是从70%含量的粗制茄尼醇里提纯出来的,用途非常广泛,有许多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都会用到精制茄尼醇。
  而对烟草公司来说,从烟草中提取茄尼醇,也是非常重要的生财之道。因为茄尼醇的提取对烟叶的完整度没有要求,换言之,做烤烟剩下的边角料,就可以用于提取茄尼醇了。
  当然,因为茄尼醇的售价高昂,对烟叶的需求量大,为了赚钱,也不止是做过烤烟的边角料,许多土地上的烟叶,都可以直接打包用来加工了。
  不过,即使是完整的烟叶,也是分质量分三六九等的,尤其是不同产地的烟叶,价格更是不同,而茄尼醇的提取,却不受这方面的限制。
  相比直接加工烤烟,粗制和精制茄尼醇工厂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加大烟草销售的稳定性,对有烟草专卖制度的中国烟草公司来说,更意味着大量的盈利和更小的风险。
  早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就尝试着建立各种粗制茄尼醇工厂了,精制茄尼醇工厂因为技术的原因,则始终建立不起来。作为一种下游主导的产业,没有精制茄尼醇工厂,大大降低了整个体系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整个体系的价值。
  杨锐通过捷利康建立的精制茄尼醇工厂,就补上了这个短板。
  然而,不像是普通的工厂,借用烟叶和粗制茄尼醇来进行生产的精制茄尼醇工厂,是80年代的高级生物制品工厂,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维护也很困难。
  所以,通过茄尼醇工厂赚到钱和变轻松的烟草公司,以及上级轻工部门,以及穷的掉地的行政部门,都是比较依赖工厂背后的捷利康和华锐的。
  不仅如此,当初为了避免烟叶收储过程中的矛盾,国内建成的精制茄尼醇工厂,都是合资经营的工厂,为了让这些现金奶牛不停的挤奶,当地政府的态度可想而知。
  查院长不用知道全部的信息,就已经明白了杨锐在当地的地位,这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砰砰。
  敲门声惊醒了查院长。
  “什么事?”查院长抬头。
  “办公室刚刚收到消息,美国能源部又派了人过来,说是来核实项目进度。”
第829章
观赏性多肉美国人
  首都机场。
  章乐山代表学部,迎接了美国能源部一行数人。为了表示郑重,他们还特意邀请了媒体。
  四五台照相机的闪光灯,让美国人自然的露出了笑容。
  唯一可惜的是,中国媒体并不像是欧美媒体那样热情洋溢的进行采访,几位北京本地的媒体记者,例行公事的拍完照片,微微一笑就让开了位置,让美国人绷紧的肌肉无用武之地。
  “中国真是礼仪之邦。”美国人翘起大拇指,说着中国人喜欢听的话。他们在出行第三世界国家的时候,除了要打疫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当地的风俗,知道对方的兴趣爱好,然后说对方喜欢听的话。
  “礼仪之邦”一词,也是美国人的中国差旅手册中特别注明的词汇,落在章乐山等人耳中,立即变成了仙乐,几个人恨不得把一颗小红心笑给几个美国人看。
  美国人看中国人露出了笑容,也松了一口气,领头的托拜尔斯趁机道:“我们能在今天见到杨锐先生吗?”
  打开车门的章乐山笑了笑,说:“杨锐这两天不在。不过,我们中科院的领导会出席见面会,你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我们就是来看二代PCR项目的进度,如果你们能尽快安排,那就太好了。”托拜尔斯身材中等,脸上长的肉却多了些,属于观赏性多肉美国人,倒是比较令人有安全感。
  章乐山点了点头,心下沉重。
  他们连一代PCR都没复制出来,又何谈二代PCR呢?
  不过,这样的问题也不是解决不了。
  一代和二代同时做,这样的事,国内也是没少做过的。
  当然,此类情况多数出现在技术性的产品上,厉害点的比如研发战斗机和发动机,同时开发二代和三代不光在国内,在国外也是常见的,普通点的比如做二代抗生素和三代抗生素,两者齐头并进的做了十几年也很正常。
  然而,PCR说是一种发明,它与普通的技术性产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主要的一点在于,一代PCR是基础平台,谁做二代都不能抛弃一代的平台。
  开发三代战斗机的可以不管二代战斗机是怎么做的,开发三代抗生素的也是从头做起,并不真的以二代为基础。PCR就不行了,要是同时开发二代PCR和三代PCR,在对一代吃透的情况下,倒也没太大的问题。
  可要是没有吃透一代PCR,不管是二代还是三代,都不好做。
  学部下属的五个项目组,之前是极力避免这种两线作战的,但是,吹出去的牛,你总得想办法给它拽回来。
  现如今,美国人来看二代PCR了,总不能连个模子都不行。
  章乐山招待着美国人住下来,学部就赶紧抽调人手,开始强做二代PCR,最起码,要做出个能看的东西出来。
  一支12人的精干小分队,迅速的成立起来,并集中在了条件最好的耐热聚合酶组的实验室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