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1306

  原本坐在杨峰对面的乡镇干部们齐齐向后退了一步。
  要说多肉型美国人托拜尔斯也不是特别壮硕,但相比西寨子乡的干部们来说,他的身材和体型还是要大上一两圈的,最重要的是从未见过的白种人的模样,令人心中怪异。
  杨峰愣了一下,笑呵呵的与托拜尔斯握起手来,通过翻译做亲切交谈状。
  托拜尔斯随意的聊了两个话题以后,就谈起了能源部和PCR的重要性来,并且,有意无意的暗示,自己有权利赞助政府的一些项目。
  杨峰顿时有了兴趣,他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先不说要或者不要,却是仔细的问了起来。
  杨锐笑眯眯的站在边上,思路很快就飞出了房间。
  解决了查院长的问题以后,杨锐在国内的道路其实已经很宽敞了。
  现在,支持杨锐的蔡教授和伍洪波教授等人,不能说是一手遮天,但也掌握了国内生物界的大部分能量,这意味着,杨锐可以轻易的申请到大笔的经费,其金额和要求,都是任何时代的教授跪下都求不来的。
  然而,杨锐却不愿意自己去申请这样的经费。
  这就好像伍洪波教授不会随意拿这些经费,蔡教授也不会将北大生物系的经费全部用掉,反而不止一次的拨付杨锐数十万元经费。
  原因很简单,到了蔡教授和伍洪波教授这样的地位,他们已经是国内学阀一名了。
  而要成为门阀的关键不是你有多厉害,而是你的门下有多厉害。
  你自己把钱都花了,那叫什么事。
  而杨锐如果一个劲的去拿国内的经费,去从蔡教授和伍洪波教授那里拿经费,那不管他的学术能力有多强,他终究就是蔡教授和伍洪波教授的门人而已——虽然没什么不好,就曾经的杨锐而言,别说给院士级的人物当门人了,随便来个委员会级的教授,能做门下走狗都要感天谢地。
  但杨锐的目标并不止于此。
  他都拿到诺贝尔奖提名了,要不是资历太浅,现在也应该是学阀才对,总不能天天为了几百万人民币的经费写申请。
  当然,这些经费也是要的,但给自己的实验室,要比自己拿更强,就像是蔡教授和伍洪波教授做的一样。
  而让渡经费只是成为学阀的充分条件之一,创造经费才是必要条件,只让渡不创造的不叫学阀,叫学雷锋。
  托拜尔斯手握500万美元的额度,用来换取PCR的权益,杨锐是一点都不愿意。
  可要说杨锐对他手里的500万美元一点兴趣都没有,那又不尽然。
  礼物都送到家里了,总不好意思让他拿回去。
  眼见托拜尔斯为了诱惑杨峰同志,已经提出了10万美元的捐助,杨锐缓缓开口道:“托拜尔斯,能源部,主要是达尔贝科先生,主要是希望做好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准备,对吧?”
  “是,人体基因组计划是世纪项目……”
  “我知道,我知道。我是支持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但二代PCR的权益不能让给能源部……不过,除了PCR,人体基因组计划需要做的项目还很多吧,如果有资金的支持的话,我也是能帮得上忙的。”杨锐说的比较谨慎,实际上,就是除了PCR这种学术兼具商业性的项目以外,纯学术无商业的项目,杨锐也是有兴趣做的。
  当然,不能自己掏钱。
  托拜尔斯迟疑道:“达尔贝科先生是希望尽快完成二代PCR的项目,如果您只做一个项目……”
  “如果我只做一个项目的话,我可能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在其他事务上。因此,如果美国能源部能支持几个其他的项目,我反而能将精力和时间集中于二代PCR的项目上。”杨锐用英语说话,表情则是“我说的就是政治”的模样。
  托拜尔斯突然心领神会,而且认真考虑了起来。
第842章
表忠心
  做科研的做到高端水平,也就不得不讲政治了,因为社会资源的分配就是政治。
  因此,不管是美国的科学家还是中国的科学家,一年到头都忙的发疯。
  若是有人做一个科学家的起居录,就会发现,科学家们的忙碌并不仅止于是科研,事实上,越是顶级的科学家,他们就越是将更多的时间耗费在科研以外的地方。
  就比如达尔贝科想从美国国会里要钱,他就要说动有资格拨款的国会议员或者参议员,并亲自向他们解释人体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性。
  实际上,又有几个国会议员或者参议院听得懂人体基因组计划?
  随便拉一名生物专业的学生丢给国会议员,都够给他们讲清楚人体基因组计划了。但达尔贝科想要资金,他就必须亲自去给国会议员做科普。
  不仅如此,议员们还可以提出相应的交换条件。
  例如一名阿拉巴马州的议员,为了让自己愚蠢的侄子进入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读书,就可以要求达尔贝科在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的实验室挂名,每年花费三五天的时间即可。
  这样的交换,一次两次可以,十次八次以后,可以想象顶级学者的时间飞去了哪里。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出现在中国。遍及中国的院士实验楼,长江学者共建实验室之类的东西,每一栋都代表着一年三天或者五天的时间消耗。
  但为了拿到地方的资金,或者不管是什么渠道的资金,这些时间和名声是必须要出售掉的。
  名气越大的学者,就越能将自己的时间和名气卖出越高的价格,从而用这些资金争取更大的名气和时间,这个循环,与体育明星或者娱乐明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杨锐也有这样的需求。
  他需要资金来做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他需要资金维持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高水平运作,他需要资金来分给自己的助手们,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将失去自己的项目,失去完成项目的实验室,或者失去完成项目的科研汪。
  实验室的助手们用每周110个小时来为杨锐工作,杨锐在享受到他们的劳动成果的同时,就有义务为他们提供上升通道。
  而杨锐向托拜尔斯提出的要求,就等于是让他支持自己的所需,从而让自己能将时间集中到二代PCR的研究上来。
  只不过,这样做,不管是能源部还是其他什么机构,都不能从投资中获得好处了。
  尽管科研投入在很多时候都是无回报的,可杨锐的要求,还是比较少见的。
  托拜尔斯却是拼命的动着脑筋。
  人体基因组项目的规模不是少见,而是极其罕见的。
  在这个背景下,有可能独当一面的学者,都是非常特殊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比起杨锐,一些欧洲的学者要求可能更古怪,更难以达成,且耗费更多。
  “杨锐先生,如果不是直接向PCR上的投资的话,我只能批准20万美元的款项。”托拜尔斯想了很久,给出了这么一个数字。
  翻译照例是给翻了过来。
  杨锐微微摇头,道:“你刚刚还说有500万美元的限额,一下子就落到20万美元了。”
  “500万美元是向PCR的投资。”托拜尔斯多肉的脸像是含羞草似的蜷起来,道:“这20万美元原来是能源部给我公关经费,我可以全部拿出来,您不管用在什么地方都可以。”
  “我的确是想要些不管用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的资金,但20万太少了。”
  “我或许还能帮您找到一些企业投资,是不要求回报的那种,总数不会太多,也许……10万美元,总数30万美元,先缓解一下您这边的需要怎么样?”托拜尔斯稍微提高了一些数量。
  而他隐含在话里的意思,其实也是让杨锐做出些成绩看看。
  毕竟,如果是投资二代PCR的话,不管是签署何种文件,都会有类似里程碑的支付条款。
  杨锐的大曲线要求,却是天然的断绝了这种条款。
  鉴于此,托拜尔斯或者他的上级,也不可能给予大额的一次性支付,否则,杨锐要是拿了钱不做PCR,或者做了PCR不与其合作,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所以,这种钱只能是做手动限制了。
  就像是很多慈善组织或者个人对大学的捐款一样,很多大学都拒绝接受制定目的和研究方向的捐款,前者为了看到自己的钱发挥作用,就只能做手动限制。
  杨锐想了想,道:“虽然30万少了点,但也只能这样了,春节前能把钱打过来吗?”
  “我一会就去打电话。合作愉快。”托拜尔斯停了一下,接着道:“如果您能在春节后推动PCR的研究的话,我或许能帮您争取到更多的无限制资金。”
  这是杨锐有信心去做的事,而且,无论有没有托拜尔斯,有没有达尔贝科,杨锐都是要将PCR的技术更新下去的。
  托拜尔斯所说的春节前后,对普通的学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指不定连年都过不好了,但对杨锐来说,无非就是个几个验证试验的事,和开胃小菜也差不了多少。
  杨锐笑笑,道:“可不要再是十万二十万美元了。”
  “不会了,如果您能推进二代PCR的研究进度,任何一个机构都会愿意给您投钱的。”托拜尔斯在杨锐的影响下,也莫名的感觉十万二十万美元很寒碜。
  当然,就PCR来说,十万二十万确实是挺寒酸的。
  这已经不是PCR刚刚面试的时期了,现在能看到PCR前景的人,比使用它的实验室还要多,而后者已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托拜尔斯告辞离开,旁边的乡镇干部们立即将杨锐围拢起来,大声询问。
  因为老爹也在旁边,满脸的好奇模样,杨锐于是就给解释了一番。
  当大家听到杨锐说500万美元的款项,一下子变成了30万美元,不禁纷纷摇头。
  乡长更是义愤填膺,感同身受的道:“我就说做生意的人小气,30万够干什么,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说,吹牛皮的时候厉害的很,还500万,还美元,到最后,要钱的时候就吹破牛皮了,30万美元也好意思说。”
  “这美国人就和以前的老地主一样,见人就说我们家只吃细粮,一泡屎拉出来,满地的玉米粒。”此言一出,把几个人都给逗笑了。
  “吃玉米就是吃玉米,说什么500万,最后还不是只能拿出30万……”乡镇再次重复了一遍数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