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306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杨锐画的两张图纸虽然是一台世界80年代科技水平的机器,可它在国内的普及实际上已经到了90年代,是一种看似简单成熟,实际上颇具技术含量的产品——其实,以国内80年代的技术水平,拿什么蒸发器出来,都是颇具技术含量的。
  结晶热力学之于结晶器就像是空气动力学之于飞机,流体动力学之于潜艇一样,除非你想生产一战水平的产物,否则都得算。
  要是正常的研究机构,结晶动力学虽然麻烦,也不过是一份需要脑袋的体力活罢了,随便扯个有水平的研究员都懂。
  然而,此时国内的研究机构,又有几个是正常的。
  杨锐很快也就发现了,尽管国内有一些大牛能用纯手算的方式解决这种许多人用计算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奈何他眼前的两只,并非大牛啊。
  贺海川的程度好一点,也就是后世及格万岁的本科生的水平,宁民却是个技术员类型的,看到数学公式就头疼,解释工艺要点还能听进去一些。
  于是,原理说了两分钟以后,杨锐也懒得回答基础性问题了,拍拍贺海川,道:“行了,别记了,你们要不就按照我说的方式去做,别管原理了。”
  贺海川不好意思了,小声说:“是我太笨了……”
  “没啥笨的,动力学本来就是折腾人的玩意,100个大学生里面,有95个考完试都不知道学了个啥,剩下五个里面,能有一个人熟练应用就算没浪费课时了,你们能把东西做出来,不就完成任务了?”杨锐读书的时候,在这方面是比较有天份的,属于百分之一的小天才,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在计算机上核算动力学公式,他因此才坚定了读研之心。
  可惜,21世纪的中国,一年有六七百万的本科生毕业,有五六十万的研究生毕业,而研究职位的总数也不过200万,百分之一的天才这条大河中,连碎石子都算不上。
  相比之下,80年代自然再幸福不过了,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才二三十万人,还极少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侵袭,前辈要么死绝在了沙滩上,要么就是贝壳伪装的石块,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别说是大学生了,西堡肉联厂也算是地厅级的国企了,贺海川这种小中专的学生就能凭着聪明搞研究,这是到私企工作的研究生都没有的待遇。
  此刻,贺海川却用佩服的目光看着杨锐,连连点头,说:“我们回去就做初步实验。有几样设备没有,但应该能借来。”
  杨锐颔首:“做这个东西,比理解它要简单。”
  “没想到您看了这么多……课外书。”贺海川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杨锐哭笑不得,摸摸脑门,说:“大概是有点不务正业。”
  “就您的水平,等过几年回了西堡,肯定得我们领导出来迎接。”贺海川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杨锐听的倒挺舒服的,被拍马屁是会分泌多巴胺的,要是被拍了以后反而觉得不爽,那就得从两方面找原因:马屁拍的不好,或者,我是个变态啊!
  贺海川显然是懂得马屁技巧的,顺势又是一记:“当时在阅读室里见您,我们就猜是省城来帮忙的大学生呢,您长的高,像电影演员似的……”
  杨锐继续分泌多巴胺,爽罢道:“你还想说什么,直接说吧,别绕弯子了。”
  贺海川不好意思的笑,说道:“我就是想让您帮我写个简单的说明,您知道,自制蒸发器也得经费,要是没个说明,上面不认。”
  真想做出东西来的图纸,再简单的说明也要两页纸。
  杨锐不想太麻烦,思忖片刻,伸手要了笔,刷刷的写了一个公式。
  公式很长,里面光是代表不同变量的英文字母就有八九个,还有代表变化量的三角形和各种大中小括号一串。
  杨锐几下写完,道:“谁要说明,你就给他这个。”
  “这是?”
  “蒸发器里的结晶动力学基本都在里面了,看得懂的自然知道对错,看不懂的,你说看不懂他要什么说明,是不是?”杨锐促狭的笑了。
  贺海川失笑,又道:“再要是有不懂的,能来问您吗?”
  “可以,不过,你们要是再这样长时间的问问题,我也有要求。”
  “您说。”
  “我也想做一个结晶,但和这种不太一样,就是我画的另一张图纸上的。你们要是能给我做一个出来,我肯定是全程帮忙。”杨锐没提钱,这个年代缺钱却不讲钱。
  但是,要是以为人们都是活雷锋那就错了。简单的说,80年代的企业与个人,都喜欢以物易物。
  给罐头,给粮票,给水果,给棉布,不管给什么,其实都比钱实惠,因为现在是票证制,10公斤白面的全国粮票比大团结还好使。
  所谓的福利,秘诀也在于此。福利不仅有粮油米面等物,还有给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如西堡肉联厂这样的国企,春天派车去东边买带鱼买大黄鱼,夏天派车去西边买哈密瓜买葡萄干,秋天派车去北面买羊买牛,冬天派车去南边买柑橘买柚子,个顶个的都是挑出来的又大又厚的有机产品,一些利润丰厚的工厂几乎每个月都有东西发,厂里的汽车队也是川流不息的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论生活质量,80年代除了电器和住房条件差一些以外,比后世的月薪过万要舒服的多。
  正因为如此,80年代利润好的国企都是一等一的好单位,是县委区委都不换的好地方,属于社会上层阶级。
  可另一方面,你要是想让国企出钱给个人,即使是几十几百块,也是非常困难的。
  杨锐估计,自制一台实验室用的结晶器的物料成本要一千元以上,他自己也掏得起,但买不到,而且材料、设备和人工都难以解决。
  他会摇烧瓶,可不会用焊机。
  再者,即使他开口要钱,西堡肉联厂也是不会给的,说不定要价100元都得上会讨论,弄不好就影响到了大舅。
  但要东西就不一样了,尤其这种一看就没法出售的机器,对方很可能会同意。
  贺海川也没有觉得太为难,点点头道:“您画的图纸,给您做一台也是合情合理,这样,我回去就向领导汇报,要是领导不同意,我私下里找人,帮您焊。”
  工厂买材料要花钱,可搬进车间的材料,没人把它算钱。
  杨锐也挺高兴,实验室里总是需要结晶器的,这也能省下好大一笔。
  贺海川和宁民恋恋不舍的告辞,未等离开学校,就被等待已久的学生家长们逮了个正着。
  这些来自西堡肉联厂的职工,有太多的问题要问了。
  贺海川和宁民也终于体会到了问题不断的感觉。
  ……
第79章
争议与合作
  贺海川担心的问题,果然成真。
  在外购蒸发结晶器方面,西堡肉联厂内是有统一的认识的,他们确实需要一台蒸发结晶器,最好是较为先进的半连续蒸发结晶器以取代用了将近20年的老家伙,从而提高目前脏器生化制药班组的水平。用市场经济的话来说,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好办法。
  没有立刻采取行动的原因是外汇问题。肉联厂每年卖出的白条肉能赚得上百万卢布,在苏联搞休克疗法以前,这些卢布的价值超过等值的美元。但是,这些外汇都被外贸部门拿走了,肉联厂得到的是官方汇率的人民币,要用外汇,还得向外贸部门打报告,说明用途且被批准以后,才能有相应的额度。
  如果是能够直接赚取外汇的理由,外贸部门通常也不会卡着他们,比如屠宰车间目前使用的一些分割机器,还有最重要的冷库,就是从捷克和东德整体进口的,花费不菲。
  但像是蒸发结晶器这种仪器,要想审批通过就非常麻烦,为了尽快落实此事,西堡肉联厂内也有购买国产仪器的倾向。
  然而,无论是购买外国货还是国产货,都需要中介机构,肉联厂门路不熟,找也找不到人。
  给他们做中介的是生物器械所,一个挂靠在平江生物研究所名下的承包单位。
  正如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公司一样,生物器械所是纯粹的皮包公司,一手拉上游,一手拉下游,自己既不进货也不生产,更不负责售后。
  所长夏侯欢就是平江生物研究所下海的研究员,借着自己对行业的熟悉,承揽了许多购买仪器的生意。
  为了做成这门生意,他很容易从本院找来了两名专家,试图说服西堡肉联厂购买德国货而非国产货。
  贺海川原本是为了驳斥他关于“德国货”的观点,现在,携笔记而归的贺海川却是要自制结晶器,这就等于将夏侯欢彻底丢开了。
  后者自然据理力争,找来的专家也很有分量,有一名平江生物研究所的副所长,属于本省的行业权威。
  这要是21世纪的工厂,两名年轻技术员的意见自然是没人理的,可在1982年,贺海川和宁民这两名中专生却是脏器生化组的技术骨干,找遍肉联厂几千号人,比他们更懂蒸发结晶器的,一个都没有。老工人和老技术员不懂,厂长和领导干部也不懂。
  换言之,贺海川和宁民实际上代表的是甲方。
  因此,虽然他们年轻又缺乏权威,却让厂长摇摆不定。
  对技术人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美妙的时代,你用不着熬20年,熬死领导熬死老人,熬死师兄打败师弟,干掉试图谋权篡位的小新人——只要大学毕业,只要大学毕业,不用998,不用668,一张四毛三的文凭,再加上一两年的资历,就能成为一个工厂的技术大拿。
  后世能够与之相比的,也就是军校毕业生了。
  只是如此一来,矛盾不可避免。
  贺海川听了杨锐一节课,像是被洗脑了一样。
  夏侯欢不甘心到嘴的兔子跑了,可他又不能硬来,这种感觉,就像是刺猬交配似的,一边被母刺猬扎的呲牙咧嘴,一边还要勉励坚持,不坚持,这交配就进行不下去了。
  搞了两天时间,还是敲不定此时,夏侯欢咬牙将西堡肉联厂的几个相关人员请到了平江,又将平江生物研究所的所长沈平辉请来作陪。
  80年代不敢贪污的官员比较多,不敢吃喝的官员一个都没有。
  西堡肉联厂总厂的厂长等一票人,为了这一顿饭,毫不客气的坐火车前往平江。
  贺海川紧随左右。
  到了餐桌上,他先吃了一肚子的凉菜,就开始与夏侯欢辩论。
  夏侯欢喝酒都喝不下去,无奈之极,他本来是想用旅游加酒饭打通关系的,没想到还得争辩,却也只能勉力继续。
  平江生物研究所的所长沈平辉本来就当是自己是个陪客,听了一会,觉得有意思了,突然道:“你们说的公式,拿给我看看?”
  夏侯欢不想横生枝节,连忙道:“不知从哪本书里抄来的公式,纯粹是浪费时间,要是一个公式就能做出结晶器来,人家德国人的公司早都玩完了。”
  “这是结晶器的结晶动力学公式,是根据我们的图纸来做的,怎么是抄处来的?”贺海川很不服气,却将公式拿出来给沈平辉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