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7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5/1306

  等出酒店一看,得,刘院长带着几位工作人员,又将他给堵在了大堂。
  “刘院长,您晚上都不睡觉的啊。”杨锐看到刘院长也是无奈,这位做行政做的也是高端了。
  刘院长嘿嘿的笑几声,道:“我听达尔贝科教授的属下说,你们正在讨论一篇文章,准备共同署名?”
  “是有这回事。”
  “还有冷泉港的沃森教授,要联合署名?”刘院长说到这里,口水险些没流下来。
  是的,沃森就是大名鼎鼎的冷泉港的主任。
  而冷泉港,也是在他的任上,成为了世界顶级的实验室,等到基因组计划开始以后,这个实验室将成为世界第一的生物学实验室。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种牛魔王,简直就像是全身雪花肉,连牛蹄子都是肥瘦相间的——再诱人不过了。
  杨锐虽然也羡慕牛魔王,却不至于流口水,于是就五十步笑百步的裂开了嘴,道:“的确是有说联合署名。”
  “敲定了吗?是发表到《科学》上?”刘院长赶紧的问。
  杨锐笑笑,道:“文章没发表,谁说得上。”
  “是是是,总是有些情况是咱们不好掌握的。哎,要是发表在国内的期刊上就好了,怎么样都不能少了咱的名字。”刘院长有些遗憾。
  杨锐一笑,心想:要是在中国的期刊上发表,我是无所谓,达尔贝科和沃森怎么可能同意。
  他弄的这篇文章,不管是原版的,还是被改的面目全非版的,核心都可以说是向全世界发起的倡议书,是向癌症发起的缴文,自然要在最显眼的期刊上发表,才有意义。
  历史上,这篇文章是由达尔贝科独立发表的,现在,达尔贝科没有了独占的好事,又拉上了沃森,自然是效果更强。
  刘院长看着杨锐,好是羡慕,又道:“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您说的是。”
  “能把北大的名字加上吗?”刘院长说的小心翼翼。
  “这我不能决定。”
  “说的也是啊。”刘院长搓搓手,想了想,道:“其实加上各自单位的名字没坏处,冷泉港还是很好听的。”
  杨锐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有一点点感动。
  刘院长这种为了学校,能见缝插针的求人,想起来还真是不容易。
  求人从来都不是什么轻松简单的事。
  但刘院长从来都是不耻于求人的。
  其实,就杨锐所接触的学者来说,虽然大部分人都算得上好打交道,可有怪癖的讨厌家伙也实在不少,即使是好打交道的学者,在惜时如金的时候,也会变的不好打交道。
  想想刘院长一路走来,或者说,想想北大生物系一路走来,刘院长的付出,也着实不易。
  一所学校的前行,犹如陆地行舟,最快的方式,也不过是在地面铺上铁轨,大家推着拉着巨舟走。
  刘院长这样的人,就如同润滑剂一样,将自己的脸蹭在地铁上,就为了巨舟走的轻松一点。
  “我可以和达尔贝科教授说一下,虽然没有决定权,但我想,他应该还是能够理解的。”杨锐轻轻的说了一句。
  刘院长的眼神瞬间亮起,转瞬又有些犹豫的道:“你提一下很好,但不要因此失了署名权。”
  “怎么会。”杨锐失笑:“达尔贝科教授想用这篇稿子,不能稿子写成,就把原作者丢了吧。”
  “说的也是,他现在邀请了沃森,更不能放弃了。”刘院长边想边点头,很是振奋。
  杨锐也笑着点头。
  “杨锐,学校要感谢你……”刘院长握住杨锐的手。
  “我是学校的一员,应该的。”杨锐停了一下,又看看天色,道:“再说了,我总不能让您白跑一趟,都这么晚了。”
  “没事,大不了睡沙发嘛。”刘院长豪气干云的挺起胸膛。
第866章
GMP委员会
  《癌症研究的转折——人体基因组的测定》的文章,并没有花去杨锐和达尔贝科多长时间,倒是与沃森的交流,花费了好几天。
  一方面,是因为沃森本身就是个很认真的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双方通讯条件的困难,中美时差限制了时间,糟糕的跨洋电话线路更是雪上加霜。
  不过,三人人依旧做的极认真。
  短短的一篇倡议书,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检过来的,所谓斟词酌句,在中国的文化里,在欧美文化里也是少不了的。
  像是这样的文章,以后五十年都要被人拿出来说,就像是独立宣言一样,每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宪法,而宪法里的每句话都可能影响实际法条。
  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华锐实验室的科研猿们,在近一周的时间里,全都不敢打扰杨锐。
  对他们来说,达尔贝科这样的超级大犇已经够厉害了,再加上沃森这只牛魔王,谁也说不清他们讨论的东西有多重要。
  事实上,也确实是够重要的。
  杨锐很清楚的知道,沃森日后是要做人体基因组计划的项目主持人的。换言之,现在正在撰写文章的两个美国人,达尔贝科将是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者,而沃森将是第一代项目的掌舵者,两人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前后任。
  只是两人目前还不知道。
  大家现在仍然是一条战壕里的朋友,共同面对生物界的其他大犇们。
  毕竟,30亿美元的计划,意味着将吸走生物学方向的大量资金和人才,不是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许将因此而利益受损也说不定。
  甚至生物学以外的一些学科,也可能因此被削减经费。
  杨锐突然有种旁观乃至于演绎历史剧的感觉。
  杨锐看着达尔贝科一句句的修改得到那句经典的句子:如果我们希望更多的认识癌症,那么我们现在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喜报的基因组。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
  杨锐与达尔贝科和沃森一起商量,继而亲手修改出另一个经典的句子: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尝试逐个地去发现对恶性肿瘤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要么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
  文章里的每句话,几乎都是对反对者的回答,又构建出了基因组计划的方向和目标。
  杨锐甚至不禁遐想,待过几年,也不知道大家会怎么形容今天的文章,再过几年……不知道人们再说起这篇文章的联署者的时候,是说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一名中国人,还是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来负责发表文章吧,运气好的话,还能赶上下一周的《科学》。”在最后一句话敲定以后,沃森主动将发表文章的工作从达尔贝科手里要了过来。
  比起达尔贝科,他的底气更足,《科学》就像是自己家开的一样。
  其实也相差不远,冷泉港每年能发表在CNS上的论文以百计,比第三世界国家的所有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系加起来都要多,《科学》期刊要是不能满足沃森的合理要求,影响因子说降低就降低了。
  达尔贝科也不会去和沃森抢,只道:“如果不能下周发表的话,也一定要保密起来,在正式发表之前,不能让人知道我们的文章内容。”
  “当然,我会向汤姆森说的。”沃森一口叫出人家的名字。
  达尔贝科和杨锐一点都不觉得人家吹牛。牛魔王要吹啥牛啊,人家吸一口气就有山那么大。徒子徒孙都有资格掌控CNS了。
  敲定了此事,杨锐才算是轻松下来,回到北苑小区,好好的冲了个热水澡,直把热水器里的水都用光才算做罢。
  一个澡洗了大半个钟头,杨锐随手裹上浴巾走出来,再摸摸肚皮,翻找了一遍冰箱,拿出四五样食物,决定给自己做一份——泡面。
  他煮方便面的技术还是有的,任何一名研究生煮方便面的技术都应该不错,除非有女朋友。
  细分一下,本科生吃方便面,通常只能用泡的,研究生宿舍的条件宽松一些,往往就能用煮的。
  杨锐读研的时候,就经常从小卖铺买点火腿肠和鸡蛋之类的东西备着,读书写实验报告的时候饿了,便给自己煮一碗加料的方便面。
  火腿肠、鸡蛋、白菜、榨菜、青菜、萝卜,几乎任何食物都可以往泡面里丢,味道起码是差不多。
  将两包曾经风靡全国的华丰三鲜伊面撕开,水烧开,丢入面饼,杨锐的眼睛就红了。
  他现在正是最能吃的年纪,又逛过了晚饭,肚子都饿憋了。
  扑通。
  面饼下水还鼓上来几个泡。
  杨锐眼睛盯着锅中间,眨都不眨一下。
  咔!
  厨房后面门锁,发出了轻轻的响动。
  杨锐转过身的同时,门也被推开了。
  “啊……”景语兰发出轻轻的叫声,赶紧将门关上,然后看着杨锐健壮的上半身,羞道:“你怎么不穿衣服。”
  “我裹了浴袍了。”杨锐表情镇定,是真的镇定。
  “浴袍……算了,你快点去穿衣服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