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306

  只能是逗吧。
  出得门来,到了旁边新建的锐学组活动室,夏侯欢已经摆好了架势。
  小小的茶几上,四个大茶杯摆在四角,中间的茶壶却被一瓶茅台给取代了。
  “现在喝酒,有点早了吧?”杨锐闻着空气中的酒味有点发怵。他身体挺好,但酒量却没有练出来,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太想练出酒量。酒精考验可不容易。
  夏侯欢请杨锐坐下,然后给四个茶杯各倒半杯茅台,笑道:“我和外国人谈生意的时候,人家总喜欢倒酒。不过,洋酒名字好听,喝起来真不怎么样,咱们今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坐着聊。”
  杨锐苦笑看着半杯子茅台,道:“我还读高中呢。”
  “您能设计出这东西,还不能喝酒?小贺,你说是不是?”夏侯欢拉了贺海川一把,他和杨锐等于是不认识,需要贺海川搭个桥。
  贺海川笑笑说:“我们厂里的小青工,有的才十五六岁,也照样喝酒。”
  “行了,给我吧。”杨锐把茶杯攥到了手里,抿了一口,就对夏侯欢的劝酒置若罔闻了。
  夏侯欢有求于他,不敢逼迫,自己喝了两口酒,觉得不是味道,摇摇头,道:“老外的喝酒法子不对,这样,先抽根烟。”
  他开了一包新中华,挨个发烟。
  杨锐无奈接过烟,心道:给18岁的我发烟,现在的大人都怎么了?
  “直说吧,我实验正做了一半,挺忙的。”
  “好,痛快,我这个人也不爱绕圈子。”夏侯欢笑着看了身后的沈平辉,说道:“这位是咱们平江生研所的沈所长,他看了你的公式,大加赞赏,我这么一琢磨,就想,既然是沈所长看好的人,那一定厉害,这不是又遇到小贺,我就思量着,把你的这个图纸给做出来,让更多的人用。这不,咱是来请您同意,顺便,请您做我们的技术指导。”
  他没说假话,也没说实话,终究是把杨锐给当中学生了,想用恭维话堆出实惠来。
  杨锐笑笑,像是没听懂似的,问:“你是生研所的?”
  夏侯欢笑笑:“算是吧。”
  “研究所也做生意啊。”杨锐故作惊讶的看向沈所长。
  夏侯欢顿时面露尴尬。
  沈所长哈哈一笑:“他是我们所的下属单位,生物器械所。”
  “这样啊,我还以为是国家要征用我的设计呢。”杨锐一句话就把夏侯欢给堵住了,又道:“我把图纸给了贺海川,是因为我大舅在西堡肉联厂,他们缺钱,又想做一套结晶器,这个正好。其他人,我不太熟,你们现在拿到了图纸,要做结晶器,我也没办法,但我自己很忙,给你们做技术指导的事,恐怕不行了。”
  “一来二去不就熟了。”夏侯欢笑着敬酒,恭敬的道:“这个技术指导的位置,非您莫属,有您参与,这个结晶器做出来才像样嘛。”
  “我今年复读,再考不上大学,家里面也说不过去。所以,我就不参与此事了。”杨锐说什么都不答应。
  夏侯欢好话说尽,都被高考给搪塞住了。
  想了想,夏侯欢道:“要不然,我和您父母谈谈?”
  “您和我父母谈也没用啊,他们又不懂结晶器。”杨锐摊开手笑了。
  夏侯欢这才有点醒悟,连忙问:“您的意思呢,你说,我能满足的都满足。”
  话是这么说,是不是真的能满足,还不是看他。
  杨锐微微摇头,道:“现在说没意思,你要是真的决定要做,就自己组织人手研究一下。你是请我做技术指导,不是做苦工吧?”
  夏侯欢“啊”的一声,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其实就想杨锐帮忙做工,什么技术指导之类的都是名义而已。他的器械所原本就是个皮包公司,总共三个半人,除了自己,没有一个技术员。不过,生物研究所有自己的工厂,他原本计划承包下来,工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全部交给杨锐,哪知道被杨锐一眼看穿。
  “技术指导就是技术指导,就是指导一下。”夏侯欢不由的重新评估杨锐,沉吟了一下,问:“这个,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杨先生也没遇到过吧,不如,咱们约个时间,一起到厂里讨论?”
  “没时间。”杨锐这次回答的更快了。他是准备让夏侯欢先体会一下难度,再谈合作。如果夏侯欢因此而放弃,他也无所谓,反正是没损失的事。
  夏侯欢就挠头了,承包工厂是要花钱的,到时候要是生产不出东西,可就抓瞎了。
  他本来是想确定了产品再承包工厂的,现在换了过来,难度何止倍增。
  沈平辉有点好笑,在椅子上扭了扭,道:“杨锐,你这个公式,是怎么算出来的?”
  ……
第81章
外国期刊
  夏侯欢怏怏的回了平江,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承包生物研究所的下属工厂。
  因为是生物研究所的员工,他只要承诺未来分批偿还债务,并负担人员工资和福利就可以了,承包费少的可怜,相当于一个零首付的长期贷款。
  夏侯欢手里的钱不多,可胆子够大,他嘴里念叨着“没有张屠夫,吃不了带毛猪”的话,在沈平辉面前把承包的单子给签了。
  接着,夏侯欢又请了几名相熟的研究员,开始攻关蒸发结晶器。
  他也考虑过选另一种仪器来生产,然而,仪器市场终归是个小众市场,抄袭已有的国产货,天然就有一个更强的竞争对手,而抄袭已有的外国货,天然就有技术瓶颈。
  最终,找来找去,夏侯欢手里最适合的图纸还就是杨锐的蒸发结晶器。这东西出乎他意料的先进——假如确实如图纸标识的那样。
  为了证明它的先进,夏侯欢等人彻夜研究,批量生产可不同于少量自制,机器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据可循。
  然而,四五个专业人士研究了一个星期,却是越研究越颓废。
  结晶器内部要形成螺旋形循环,进料必须是切线方式,设备的高度和直径的比值要大,同时还要注意液面高度,一环扣着一环的结晶器看似简单,最终的成品却要求具有二重循环,一个是物料形成的螺旋主循环,一个是下部溶液被加热而产生的气泡返回液面形成的涡流循环……
  任何一点的变动,都会影响到结晶器制造的结晶质量。
  夏侯欢等人有自信做出一台70%或者80%设计水平的结晶器,但这种结晶器和国内目前的主流产品已无甚区别,显然是不划算投放市场的。
  又坚持了三天时间,夏侯欢还憋着一口气,他请来的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却放弃了,说:“重新算一遍太复杂了,得请图纸作者把原始公式拿出来,这么多的流体和波形,全用手算,非得几年不可。”
  “咱们自己算的不是也挺好的吗?要不然,我再找几个学生,帮咱们算?”夏侯欢望着桌上的两叠稿子,言不由衷的说。
  他这几天也在回想与杨锐的见面,作为一个会看人的生意人,夏侯欢确信杨锐是有狮子大开口的意图的。
  确定了这一点,他宁愿自己辛苦一些,也想先拿出点成果来。拿出了成果,就证明自己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杨锐的要价应当会缓和许多。
  相反,拖的时间越长,越拿不出成果,杨锐的要价越高。
  卡在这个死循环里面,夏侯欢也有点无可奈何。
  办公室里略有些闷热,挤作一团的研究员都放下了纸笔,一位两鬓发白的研究员揉着太阳穴,道:“你再找20个学生来,也不好说今年能不能算出来,咱们现在才把要算的地方分解出来,你看看,这就等于是全是题目,就这么多。”
  和床一样大的写字台同时供三个人用,上面的草稿怕有数百页。
  另一人也想放弃了,赞同道:“大一大二的学生都没有开始学流体力学呢,懂结晶热力学的就更少了,你要找学生来算,我们还得把这些题目再分解出来,倒成纯粹的数学式子……”
  “说来说去,还是得找杨锐?”夏侯欢问。
  “找他最快,要不然,我们就继续算呗。”两鬓发白的研究员拿出了对付单位的招数。
  夏侯欢立刻妥协,请人是要花真金白银的,低头算什么。
  转念一想,不对啊,找杨锐低头,好像也要真金白银。
  “总得给我点什么吧,随便什么能拿来说的?”夏侯欢哀声。
  几个研究员互相看看,还是年纪大的这位翻出了两页纸,递给夏侯欢,道:“这是主循环分解出来的,不过,人家要是设计者,你可别想靠它蒙混过关。”
  “我知道。”夏侯欢顿了一下,问:“设计者的水平应该很高吧?”
  “肯定啊。”
  “你们估计,能有多高的水平?”夏侯欢试探的问。
  “怎么也得是外国的高级研究员吧。”
  “咱们拿着图纸算都这么费事,你想设计它得多麻烦,怎么都得一个研究所来攻关。”
  “要么就得用计算机之类的,外国的计算机应该好申请一些吧。”
  几个研究员你一言我一语的,给夏侯欢勾勒了一个强大的学术形象。
  再对比自己见过的杨锐,夏侯欢心里有了谱,暗道:虽然长的挺好,但毕竟是个学生,指不定从哪里看来的图样……不过,他应该藏着关键公式吧。
  夏侯欢自觉想明白了,将那研究员给自己的主循环分解仔细看了一会,又问了一些不明白的要点,这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前往西堡中学。
  翌日。
  午后。
  夏侯欢面带笑容的来到西堡中学。他穿了西装,打了领结,像是个参加舞会的翩翩……管家。
  虽然在杨锐看来,夏侯欢穿着这么一身到学校来有点“魏振学”,但以80年代的标准来说,夏侯欢此时穿的是最潮的正装。
  同时,夏侯欢也以自认为最帅的姿势,将手里的两页纸拿了出来,道:“图纸的大部分,我们已经算完了。”
  “恭喜……”杨锐看都没看一眼,自顾自的阅读着信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