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5/1306

  然后,基于杨锐的判断,梅奇伟做了一件事。
  他请旧金山本地的调查公司,对律博定在数家医院的使用,进行了调查,并且统计了死亡数字。
  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服用律博定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未服用律博定的患者——由于并不是全面性的调查,调查公司的资质也不足以分辨医疗死亡和正常死亡的区别,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不具有法律和学术上的意义的。
  但这已经足够梅奇伟,来撰写一篇文章了。
  最重要的是,梅奇伟通过采访医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
  服用了律博定的患者,更加难以抢救!
  这个现象极其的重要,在于人们终于找到一种方式,有可能用来区分律博定的副作用。
  律博定之所以能够上市,之所以在数百万人服用以后,都没有被证明有问题,就在于它没有一个明显的副作用——心脏病人死于心脏病,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你不能因此而责怪药物。
  这就好像一名肾衰竭的病人,在多次的透析以后,仍然死于肾衰竭,这时候,你不能说透析是令患者死亡的原因。
  但是,多地出现多名难以抢救的心脏病人,显然不是太正常。
  若是再能统和这些病人的病例,就更能凸显出律博定的存在了。
  尽管这仍然不能作为司法和学术的证据——难以抢救是医生的主观臆断,司法和学术都需要更多的客观数据,而非紧张时刻的“猜测”——但是,这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发现。
  尤其是阅读了《旧金山纪事报》的医生和媒体人,更是将这个现象牢牢的记了下来。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请调查公司的,忙碌的普通人甚至抽不出时间去采访上百名病人及其家属。
  可要是有“难以抢救”这个现象的话,大家要判断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诚然,“难以抢救”是一种主观臆断,它受限于医生的水平,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天气情况,药品和器械的准备情况……要是用数据来描述的话,怎样的抢救是难以抢救,很难说得清楚。
  不过,人类的判断,并不是只有数据完备以后,才会发生的。
  根据各自不同的经验,医生乃至于患者,甚至他们的家属,都能对什么情况是难以抢救,有所判断。
  “难以抢救”这一现象的提出,令梅奇伟在《旧金山纪事报》上的文章,变的更有意义。
  事实上,是上百倍的有意义。
  叮铃铃。
  叮铃铃。
  叮铃铃。
  自中午开始,《旧金山纪事报》编辑室里的电话,就没有停止过。
  梅奇伟有些兴奋,又有些茫然的低着头,他的桌面上,是来自不同地区的读者反馈。
  “圣保罗有人报告,他的姑妈今年60岁,心脏很不稳定,很容易长时间的心跳过速,之前,她有七次发作的经历,一次电击就恢复了正常心率,但是,当她服用了律博定以后的20个小时,她再次出现了严重的心跳过速,而且,医生反复电击也没有效果,最终,他的姑妈因为心脏骤停而逝世。”一名接电话的实习生,用佩服和振奋的语气复述了自己刚刚接到的电话,并且,递给梅奇伟一张手写的纸条。
  梅奇伟将这张纸条贴在了面前的读者反馈的本子上,到时候,将之全部复印一遍,就能得到完整的读者反馈了。
  “hi,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梅奇伟提醒了一句实习生。
  “抱歉,先生。”实习生愣了一下,点点头跑掉了。
  转眼间,又有一名实习生跑了过来,道:“我接到了来自红色多瑙医院的病人家属的电话,一位72岁的男子,服用律博定19个小时,出现了无法中止的心跳过速,电击无效而逝世。”
  紧接着,是一名临时调来接线的助理,她一共带了三张纸条,交给梅奇伟道:“这里有一名俄亥冈州的55岁男子,严重心脏受损,服用了医生开具的律博定两天后,在医院的病床上抢救无效死亡。然后是一名巴尔迪莫的66岁男子,他服用了两个月的律博定,不幸心脏骤停,家属认为,这与医生告诉他们的情况不一致。之后,是旧金山本地的乔治亚,他参加了三木公司的临床试验,没有能挺过来。”
  梅奇伟的心脏怦怦的跳,他觉得自己也要心跳过速了。
  早在采访杨锐之前,梅奇伟就有种找到了大新闻的感觉,在采访了杨锐以后,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但是,与现在相比,那些感觉都不值一提。
  梅奇伟知道,自己就是找到了大新闻。
  他用手指腹轻轻的捋着贴着纸条的读者反馈的本子,纸条发出沙沙的声音,总有上百张之多。
  “这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一角……”梅奇伟默默的心里念叨着。他很清楚《旧金山纪事报》的影响力,这是全美有数的大报,就发型量来说,目前能排在全美前20,但是,它的覆盖面并不是非常广,远不能与纽约时报这样的超级大报相提并论。
  而且,这还只是报纸发行以后的第一天,之后的读者来电或许会减少,但总数肯定是今天的好几倍。除此以外,还有未知数量的读者来信,尚未寄到。
  “我要再写一篇。”梅奇伟心里涌起强烈的冲动,他铺开纸,拿出对杨锐的采访记录,仔细的重读起来。
第937章
记者招待会
  85年的中国,对美国的了解还很少。
  当然,美国依然是中国人最了解的外国,就某种程度而言,美国基本就代表了外国,尽管如此,中国人对美国人的了解依旧是虚幻与想象居多,实时的信息几近于无。
  没有网络,周围也没有人出国的年代,普通人想了解美国,尤其是实时的美国,就只能依靠报刊杂志了。
  然而,报刊杂志也受困于经费,除了新华社有能力派驻记者到国外,任何一个地方报纸、杂志和电视台,都没有相应的配置,就是有,大约也是被当做福利了。
  毕竟,派两名记者到美国的费用总得上万美元,这么多外汇,是任何一家媒体都不能轻易拿出来的,除了领导干部及子女的福利性支出以外,没有任何一条新闻有资格价值上万美元,100条新闻的价值也不可能上万美元。
  此时的中国人,也不关心美国总统是谁,更不关心美国总统说了什么,至于美国总统的经济政策,美国商界和学术界的动向,更是没有什么意义——新华社派几名记者过去,搜集的信息就足够全国数千家媒体使用了。
  相比之下,秦翰池、王阳华、孟星河以及蒋同化起头组建的中华药企自律协会,受到了更多媒体的关注。
  不管是为了红包也好,为了关系也好,为了新闻也好,总之,8月15日的京西制药总厂,聚集了近两百家的全国各地媒体。
  这是真正的全国各地的媒体,许多记者是千里迢迢的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过来的,就为了满足本省本市的药企出风头的意愿。
  没办法,现在的药企财大气粗,又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无冕之王也得陪着小心。
  北京的媒体自然来的更多,而且不乏中字头的大报。
  秦翰池笑容满面,像是年过五旬的新郎官似的。
  而他娶亲的对象,来自广南制药厂的孟星河,来自华北第二药业的王阳华,以及来自制药所的蒋同化,也都是喜气洋洋,春风一度的模样。
  记者们每十人一桌的分散坐于大圆桌上,然后像是小学生似的,听几名厂长在主席台上大发感慨,大放大鸣。
  秦翰池他们可没有新闻发布会的概念,召集记者们来,也是一如既往的开会,开会,再开会的模式。
  好在随后不久,又有满桌的宴席抚慰记者们的心。
  为了招待好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秦翰池也是大出了一次血,全国两百多家媒体,统共有五百号人,再加上厂商代表和自家人,京西制药总厂一口气弄了80多桌的席面,每桌的烤鸭都是片了厚肉以后,两只两只的上。
  现在人都是很缺油水的,哪怕是记者,也难说是顿顿有肉……其实,做无冕之王最大的好处,就是时常能够得到招待,但别人的招待又怎么可能真的囊括一日三餐呢,所以,除了那些有名有姓的大记者,年轻记者们都是甩开了腮帮子猛吃,两只烤鸭,在圆桌上根本站不住,几分钟的时间就消失了,有的人甚至来不及卷,以至于剩下了不少的面饼和面酱。
  当然,面饼和面酱的存活时间也不会太长,紧随其后的鱼香肉丝等俗菜,迅速的被填入其中,胡乱的撕咬掉了。
  唯一能在桌面上站住三分钟的单品是东坡肘子,京西制药总厂精选的大肘子每个都在四斤半以上,又厚又肥,既甜且腻——“腻”在这个年代可是一个好词,许多人吃一顿大餐以后还觉得意犹未尽,而吃一个肘子就能觉得腻,实在是幸福的令人哽咽。说实话,要不是厂长秦翰池重视,想买80多个四斤半以上的大肘子,根本就是做梦,四斤半的大肘子得两三百斤的大猪的后蹄才能出,不找屠宰场的关系,熬夜排三天的队也排不到。
  等记者们吃饱喝足了,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秦翰池让人撤了满桌狼藉,又给大家上了新茶,再起身重说一遍欢迎词,才将众人放走。
  不过,会议并没有就此结束,秦翰池还提供了住宿给大家,而整个招待会,将持续三天时间。
  在慢生活的年代,三日招待会也是够漫长的了。
  在这三天时间里,记者们依次参观了京西制药总厂、制药所和华北第二药业。
  参观药厂,对记者们来说,乏善可陈。
  他们经常参加各种企业,参加的多了,也就没有感觉了。
  京西制药总厂在制药企业中是较大的,但也没什么特别的,更不能与化工类的企业比较工业之美,后者动辄都是数万名员工的规模,企业投资更是京西制药总厂的百十倍。
  要说能够吸引到记者们的,还是秦翰池和他的同僚们的言论。
  “来自美国的律博定,是心脏病人的福音,不仅不应该被禁止,还应该进入劳保医疗名单。”
  “美国专家现身说法,律博定安全有效。”
  “陈部长莅临京西制药总厂参观。”
  这些新闻标题,每一次都伴随着记者们的惊诧。
  要说这些新闻里,最激进的,莫过于秦翰池的“劳保医疗名单”谈,劳保医疗其实也是一种公费医疗制度,但当它和公费医疗一起说的时候,后者是指公务员的公费医疗制度,前者是指国营企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
  在85年的当下,两者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普通人不管是在劳保医疗的保障范围内,还是公费医疗的保障范围内,都是差不多的,无非是掏钱的单位不同,自己总是不用花钱的。
  不过,对制药企业来说,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的区别就大了。
  因为国营企业的人员多,劳保医疗名单里的药品的销量就大,常用药还不是特别明显,能生产的企业多,总体销量大,不代表企业的销量大,但非常用药的差别就明显了。
  像是律博定,若是允许生产销售了,多进一个劳保医疗名单,每年起码能多卖上千万,销售额过亿也不是太奇怪的事。如今养着几千人的大型药企,人均产值都不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