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1306

  杨锐很快也获得了非洲医生的待遇。
  《华盛顿邮报》率先开腔,盛赞杨锐“不仅是极其出色的学者,而且是青年人的道德楷模。他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顶住了重重压力,保护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
  《洛杉矶时报》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的刊登文章,说“杨锐的表现不仅证明了他的能力,而且证明了学者的良心,FDA应该向中国人学习。”
  更直接的赞誉来自学术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向杨锐约稿撰写律博定问题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学术界。
  学术期刊约稿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事,尤其是在少数人掌握着真理的时代,顶级期刊每期都会刊登专门的约稿。
  比如说阿波罗飞天了,人体基因组计划做出来了,又或者小一点的事件,比如某个转基因种子突然出现了,等等,期刊等不到自动送上门来了的文章,就会向领域内的学者约稿。
  当然,不同等级的期刊要选择不同等级的学者,否则约稿没回信也是常见的。
  不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医学领域的顶尖杂志,他的约稿函,基本是不会遇到回绝的。
  杨锐自然也不会拒绝。
  要说起来,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文章,是不比《Cell》弱的,放在85年的国内,这就是妥妥的院士级的成果了。
  至于约稿,更可以看做是炫耀的资本,哪位院士要是有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约稿,几乎可以吹一辈子。
  然而,在今时今日的情境下,不论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还是华锐实验室的研究员们,竟然都未表示惊讶,仿佛是理所应当的似的。
  杨锐干脆就窝在实验室里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文章,对方要的是短文,总长在2000字以内,最好是1200字,正好三页或配图的4页。
  杨锐也不愿意写太长,只将之当做是成就刷一刷。
  而在实验室外的风起云涌,也暂时被杨锐抛之脑后了。
第960章
世界顶级
  9月2日。
  杨锐延迟了一天,到学校来报名。
  虽然出了个大名,但报名的流程还是不能少的。
  好在有刘院长出马,特事特办,并不用杨锐像是普通学生那样排半天的队,只是在几张桌子前穿梭一遍,盖些章子,就算是报名完成了。
  倒是盖章的老师们都要趁此机会,好好的观察一下杨锐,然后发两句感慨:
  “时间过的好快呀,杨锐这就大三了。”
  “是呀,转眼间两年就过去了。”
  “杨锐再过两年就毕业了呢。”
  “都说时间如流水呀,杨锐这两年,可是风光了,和洪水似的。”
  “哎,你这个比喻不恰当呀,应该是这两年过的飞快,转眼即逝。”
  “这和洪水有什么关系?”
  “就是为了说明大学两年时光的短暂啊……”
  老师们聊天聊的兴高采烈,就差出口吟诗,或者引吭高歌了。
  杨锐本人反而是没什么感觉的,他现在上课的时间是逐渐的减少了,大一大二的两年时间里,他算是将数学和化学等基础补了大部分上来,以后,他计划和几名小牛继续学习高等数学和化学相关的学科,从而减少在学校里上大课的时间,毕竟,他的学习进度比同龄人快多了。
  研究所不是武学门派,总有的人擅长些什么,有的人不擅长什么。研究室的主任向低级研究员学习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只要他在科学设想和研究方向上的选择大部分是正确的,研究室的上下级环境就不会改变。
  而在此之外,互相学习往往是免不了的。现代学科实在是太广泛了,不管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又或者生物学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基因等等分类,都不是一个人穷尽一生所能学习完成的,而现代研究的交叉性,又使得大家不得不去了解这些相关的信息。
  生物学界从来都不是自行生长的学科,读数学出生的生物学大拿,读化学出身的生物学大拿,还有读计算机和工业设计出生的计算机大拿。
  就是杨锐的两间实验室里,也是各有擅长。
  而且,大家对于能给杨锐开小灶,也是感到很有兴趣。
  现在人不讲究什么上班时间下班时间,或者私人时间办公时间等等,大家只是在这种时候,才觉得杨锐更像是学生,令自己的世界观能趋于正常。
  杨锐也觉得自己的世界有趋于正常的样子。
  他不喜欢压力,任何人都不喜欢,适当的压力也许会增加效率,但沉重的压力,杨锐怀疑,如果律博定的事件再继续半年一年,他多半是要失眠了。
  至于现在,赞誉产生的压力,明显要比攻击小的多。
  报名结束的第二天,杨锐仪式性的到阶梯里上课。
  进门的一瞬间,就听“啪啪”的掌声响起。
  杨锐讶然发现,上百名同学都站了起来,在给自己鼓掌。
  “多谢多谢。”杨锐连忙拱手道谢。
  掌声很快停了下来,就见白玲三步并作两步的从台阶上冲了下来,将一束新鲜的花递给杨锐,笑面如花。
  “怎么还有送花的。”杨锐有些尴尬。
  “我们在舞台上获奖也会送花啊。”白玲理所当然的回答,也间接证明了自己是主谋。
  杨锐只好将鲜花接过来,又向等待上课的老师致以歉意。
  开学第一堂课向来是教授代的,坐镇中央的方教授亦是杨锐见过的,友好的点点头,笑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收一束花是应该的。”
  杨锐向周围同学拱拱手,再次道谢,乖乖的坐到了教室前排。
  要是坐后排的话,估计问问题的同学会扰的课堂无法进行。
  方教授倒是很满意杨锐表现,上课亦是尽心尽力,现在要教杨锐班的教授都准备的很充分,方教授看着杨锐听的认真,还特意多讲了一些。
  对杨锐来说,这样一堂课也很有价值,做科研的永远都不嫌摄入的知识太多,以方教授的学术能力,他讲的生物学基础还是很有意义的。
  课程结束,杨锐和亲切的方教授聊上两句,就离开教授,身后有白玲自然而然的跟着。
  “你要回实验室吗?”白玲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杨锐。
  杨锐耸耸肩,道:“大概吧。”
  “我能去看吗?”白玲睁大眼睛道:“他们都说你的实验室很厉害,好像把外国人都没做出来的研究,都给做出来了。”
  杨锐腼腆的道:“我们的确是向着世界顶级的研究在做。”
  白玲连连点头,道:“对哦,应该用世界顶级这个形容词。”
  杨锐嘿嘿笑两声。
  “听说美国人做的药有问题是吗?是你们研究出解决方法了?”白玲紧接着就说出让杨锐瞠目结舌的话。
  “我们没有研究出办法……”杨锐无言以对道:“报纸上不是有报道?”
  “报道的太多了,都说不清楚,还有人说外国人送了100万给你呢。感谢你。”白玲撅撅嘴。
  杨锐拍拍额头,不忍告诉她,如果律博定能修复,100万可是差太远了。
  白玲大约也猜到露怯了,羞急道:“我都说了我不了解科研,带我去你实验室看一下吧,让我见识一下世界第一的实验室。”
  “可不敢说世界第一。”杨锐这么说,嘴角却是有笑,在他看来,自己的实验室就算不是世界第一,未来也应该是吧,现在他已经度过了发育期,实力是有资格指数级的膨胀的。
  白玲很乖巧的笑一笑,竖起一根手指,放在胸前,道:“世界顶级的。”
  “这样可以。”说话间,两个人就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
  门口警务室的门敞着,里面人见是杨锐,就站起来示意一下,并不去询问干扰。
  杨锐一路带着白玲进门,顺路给她介绍。
  白玲也不管听懂没听懂,迈着纤细的小腿,就“嗯嗯”的回应。
  “去我自己的实验室吧,给你上上手。”杨锐说的是上手实验,他保证自己没有什么坏心思。
  白玲的脸却是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
第961章
府右街来人
  白玲对杨锐的个人实验室是好奇多于羡慕。
  现在的实验室教学条件,是中学只能看着课本,大学有点试剂,毕业用点仪器。如果看报纸杂志的话,北京少年宫举行航模大赛就算是四个现代化的证明了。
  而在现实中,除了四中之流的示范性高中,能看到试剂的中学实验室算是一流了,能见到科研仪器的中学实验室少之又少,有资格用试剂的自然更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