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0/1306

  三人都是一副开会的架势,和杨锐最近温习的新闻联播录像里的形象差不多,或者说,基本是完全一致的。
  不过,三人的态度明显更加温和,而少了新闻中的严肃。
  杨锐莫名的想起了法国总统希拉克。之所以想到希拉克,是因为希拉克号称是最后一位靠与选民握手而当选的总统,据称,此君和他的多位前任,都有类似的所谓天然的亲和力,他朝你伸手过来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情,似乎是非常熟悉的友人似的。
  这样的总统在各国的评价也很好,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同样受到美国和德国人的欢迎,英国人不怎么喜欢他,却非常关注他,希拉克在任时期,也是法国外交最有力的时代。
  不过,希拉克在现场给人以真诚的感觉,其在电视媒体上的表现却略显冷漠,与之相反的是其继任密特朗。密特朗在电视上给人的印象极亲切,和人握手的时候却是冷冰冰的。
  在电视媒体兴起的后民选时代,希拉克这样的总统,就很难再在民选政府出现了。
  乔公、李老和汤公,却给了杨锐极亲和的感觉,让他略显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舒缓了过来,甚至连准备好的寒暄语都没有用到。
  “那咱们就开始吧?”杨锐的感觉有点好的过头,一下子有了再做补习老师的赶脚。
  乔公笑着说“好”,就乖乖的坐在了位置上。
  其他两位大佬亦是好学生的模样,正襟危坐,态度认真。
第969章
我赞成
  “我先讲一下国内和国外,目前的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状况吧。几句话交代清楚。”杨锐想了一下,道:“简而言之,从70年代开始,是世界新药研发的黄金时期,一系列的原创药物和模仿创新药先后上市,合成要中的首个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普萘洛尔,组胺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都是首例,挽救的患者很多,利润也很高。由此带来的,是将近20年的新药研究理论的发展,各种技术平台和方法的发展也很快,就目前来说,中国完全没有跟上时代。”
  杨锐看了一眼三人,见他们的确在听,就继续道:“就目前来说,我们在新药研究方面的落后,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原因也很简单,咱们国家没钱。就目前来说,新药研发的投入是在每款药4亿美元左右,但这个数字会飞速的飙升,就我预计,到80年代末,一款新药的资金成本就会上升到10亿美元到15亿美元,研发周期增加到10年到12年……”
  杨锐毫不在意的做出了预测,他却不知道,这种预测是在给大佬们讲课时很少出现的——你猜对了还好,猜错了岂不是完蛋。
  杨锐却不怕这些,素无忌惮的说了药物研发方面的多个问题,并就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发散开去。
  这些内容,他实在是太熟悉了,根本不用多想,就能说的准确而详尽。
  三名听众听的也极认真,制药业是国内目前少有的能赚取外汇的高技术行业——尽管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高技术高的很勉强,但终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产业,用两个小时了解一下,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汤公甚至拿出了笔记本做了简略的记录,并在杨锐停顿的时候,问道:“杨锐,我听说你做了一款新药,已经卖给了外国人,价值很高?”
  杨锐并不避讳的道:“是,我签订的是里程碑式的合同,合同总价值超过千万美元了。”
  三名大佬互相看看,谁都没问钱去哪里了的问题。
  倒是汤公饶有兴致的问:“国内如果开发一款这样的药物,是否可能?”
  杨锐想了一下,道:“虽然不想说,但我觉得,不太可能。”
  “嗯?”
  “新药研发是一种概率性的问题,就现在来看,开发一款新化合物的成本预算是5000万美元,当然,500万美元也可能做得出来,但500万美元也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为了不至于血本无归,5000万美元的预算是需要准备起来的。”杨锐停了一下,又道:“国内的预算成本可能还要做高一点,毕竟设备什么的都没有,得全部买新。我说的只是做新化合物,就像是我之前做的那样的,完整的药物研发的话,时间更久,效率更低,更不现实。”
  “这么说,国内药企是不能做原创药了?”汤公有些遗憾的样子,大约是看不得利润流失的那类人。
  杨锐略作思考后,道:“我赞成先做仿制药,再做原创药,但做仿制药的目标应该是做原创药,而不是就一路仿制下去。”
  杨锐说着停顿一下,道:“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是新药研发的基础,否则,没有公司会用10亿美元给人做嫁衣的。”
  他说到这里,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印度的仿制药发展史。后世的印度,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仿制药国家,他们的国家政策,更是要求药企强迫授权,当然,目前的印度,这项制度和法规还不完善。
  于是,杨锐再次以预测的形式,道:“以原创药为目标发展仿制药产业,和以仿制药为目标发展的仿制药产业,是有根本区别的,日本目前走的是前一条路,已经初见曙光,印度政府目前走的就是后面一条路,预计也会有相当的成绩……”
  紧接着,杨锐将印度会执行的政策,说了出来,道:“我估计,印度的仿制药产业,是能够做大的。不过,做仿制药的终究要受限制于原创药,政策的改变,甚至国际形式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他们的产业,并不是非常适合中国来学习。”
  三位大佬想听的自然是国家层面的内容,杨锐的回答也是极有吸引力的。
  医药产业在全球是上万亿美元的产业,乃是数一数二的大行业,而且,它对资源的消耗量是极小的,属于附加值极高的一类,稍微有点想法的国家,都不能等闲视之。
  “那么,咱们中国如果要以原创药为目标来发展,你认为是否可行?”汤公问出了具体的步骤,这已经是政策咨询的程度了。
  杨锐认真的思考片刻,道:“总体上,我认为四个或者五个五年计划,应该能看到成果。不过,药物研发的成本这么高,还是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充分考虑收益的,否则,再富裕的国家财政,也支撑不了这样漫长而巨大的投入。就目前来说,我认为推行GMP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GMP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对,GMP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国内的医药公司的主要问题,还是太多了。不论是美国的经验,日本的经验,还是北欧的经验,医药公司都是越大越强的,兼并重组也是必然的途径,国内目前有4000多家制药企业,实在太多,做仿制药的仿制药都分不匀,开发原创药……”杨锐呵呵的笑两声,继而摇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我认为,国内药企保持在100家左右就很多了,短期内,将药企的规模控制在1000家是必须的。”
  历史上,GMP制度的推行,将中国的医药公司从4000家一路减少到了2000家,而杨锐的态度自然更坚决和激进,毕竟,就目前那些年产值几百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小药厂,基本都是地方保护产生的孽种,市场竞争力是完全没有的,甚至某些药企现在就处在亏损状态——在政府公权力提供原料保障,并且药品采购政府化的情况下,还能产生亏损,这样的药企别说价值了,生产出来的都是伪劣产品,只是病患没有选择权和反抗权而已。
  三位大佬则不由的陷入了深思,乔公更是一下子来了精神,他是赞成对国内企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的,从医药企业开始,则是有律博定的诱因,若是因此而能施行全行业的关停并转,自然更符合他的施政理念。
  汤公和李老的施政理念要更平和一些,但杨锐的说法,却让两人的立场发生了动摇。
  的确,4000家制药企业确实是太多了。
  中国的经济政策一向是倾向于大而全的,因为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小而美的公司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意味着高到难以达到的管理成本。
  中国的铁路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石油业、金融、通信、航天等领域,都是一家独大或者数家垄断的模式,就目前来看,还都是运作的比较好的行业,尤其是相比煤矿、纺织之类的行业,管理效率和利润率都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医药行业要发展,4000家制药企业肯定是不行的,甚至可以说,4000家药企的存在,让整个制药行业的生存都受到了挑战,现在是有国外的外包订单,让许多药企都活的颇滋润,但就依靠这样的低端进出口,又能延续多久?
  因此,缩减药企的规模几乎是必须的。
  汤公和李老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在杨锐作答之后,渐渐的陷入了沉思。
  乔公趁热打铁的道:“杨锐,关停并转是个大命题,你也谈一谈。”
  杨锐犹豫了一下,道:“这个是管理学方面的内容。”
  “你就谈药企的,医药行业是你的本行嘛,再说,你之前不是就有这方面的建议吗?”乔公毫不迟疑的将杨锐卖到了台上。
  杨锐推脱不去,犹豫了一下,道:“就我看来,药企最需要的是资金,其次才是技术和设备,人力方面的需求是最低的。相比机械制造业,药企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提的很高,因此,虽然需要熟练工人,但数量的要求其实是降低的。换句话说,兼并重组药企,最重要的财务上的统和,其次是技术上的提高和互补,然后是设备的添置和互补,最后,大概是要分流大量的工人。”
  杨锐没有用淘汰或者裁员这样的词语,因为在“下岗”这个概念提出以前,工人是终身制的职业,偶尔出现关停并转的国企,也是要重新分配工人工作的。
  尽管如此,分流依旧是一个残酷而难以避免的话题。
  乔公却是早有设想,看向汤李二人,道:“我看,杨锐说的很有道理,咱们要不做个试点,就用生产律博定违规的京西制药总厂为试点,怎么样?”
  “京西制药总厂的规模很大吧。”汤公抬头。
  乔公就是想要大的,立即道:“大有大的好处,能充分的发现问题嘛。再者,卫生部报上来的处理意见,就是关停并转,这是现成的试验材料。”
  汤公没说话,李老却是开口道:“我赞成,不过,不能简单的关停了事,就是处理,也要处理的有意义。”
  “我赞成,我们可以现在就分析一下。”乔公来了精神,两只眼都在冒光。
第970章

  “京西制药总厂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就此关停并转,似乎不符合规模化的理念吧。”汤公与乔公的想法有一定的差距,当然,他不是为了京西制药总厂本身而说话,更多的是考虑改革的问题。
  乔公则将目光投向杨锐,考校似的道:“你怎么说?”
  按道理,杨锐是不适合再就此发言的,但乔公点名了,杨锐就不能将曾经表达过的想法再藏起来了。
  杨锐略作思考,安静的输出:“以GMP的标准来说,关停并转的并不一定是小型药厂。规模应该只是GMP的标准之一,生产安全有效的药品是GMP的目的,生产过程的规范,审批的规范等等,则是GMP审查的主要目标。”
  杨锐看了眼三位大佬,又缓缓的道:“GMP审查标准是打分制的,以京西制药总厂在律博定事件中的表现,他们的分数恐怕要全部扣光都不够,因此,关停并转是非常符合GMP规则的处理。”
  “这么大的厂子,关停并转以后,工人问题也会很复杂。”
  杨锐硬着头皮道:“京西制药总厂在过去几个月里欺上瞒下,违规生产,甚至不惜以罢工来对抗审核。证明了他们自上而下的漠视审批制度,漠视安全规范,除了法不责众,我认为没有让他们逃脱惩处的理由。”
  这是他曾经表述过的理由,说不定乔公都已经看过了。
  汤公则是被杨锐给弄的一僵,微微蹙眉,道:“几千名工人,涉及到的是上万个家庭了。”
  杨锐不好再说,心道:律博定已经影响到了数万个家庭,如果不是发现的早,最多两年,就能办起数万起葬礼了。
  乔公这时候摆摆手,笑道:“不要这么严肃嘛,咱们就说关停并转的事。京西制药总厂关停并转的理由是很充分的,厂子大也有厂子大的好处,我们能试点的更充分,对不对?”
  汤公端起茶杯喝水,之后又点了一根烟,想了想,却是没有直接回答乔公的话,而是看向杨锐,道:“小伙子,你说说看,怎么个关停并转?”
  杨锐苦笑,这事情怎么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但是,同样的,这个问题依旧是杨锐曾经向王司长说过的。
  这时候,杨锐才稍微有点后悔当日的多嘴。
  事实上,还是他小看了关停并转在80年代的威力。
  现在可不是一个县长就能轻松卖掉几十家国有企业的年代,现在要让一家企业,而且是正厅级的企业关停,涉及到的问题简直要直达天听。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有这样的经验,才将关停企业的权力一步步的下放到了基层。
  杨锐本身不在国企系统里厮混,其实也不在乎国企人怎么想,略作思考后,道:“我认为就一个组织来说,京西制药总厂已经是不行了,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企业文化烂掉了。这样的工厂,它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设备,工人拆散了有用,聚在一起就是麻烦。干部更是应当承担责任,应该有惩戒的处理。所以,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京西制药总厂拆牌,干部降职解职,支援其他省份,工人的话,不做相同处理,也应该分散到不同的工厂去。”
  比起之前说的,杨锐又更加圆滑了一些,所说的处理意见,也更收敛一些,这多多少少是受到环境的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