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1306

  杨山的虚荣心也确实膨胀的很厉害。
  离子通道实验室里的许多东西,在杨山眼里,几乎就和科幻一样,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欣赏,只要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归杨锐管就可以了。
  姜志军看着老革命似的杨山骄傲的样子,莫名的有些嫉妒,不禁道:“老爷子,您当了一辈子军人,就不想着儿子孙子的,也做军人?”
  “不想。”杨山盯着一台正在工作的机器看,神情认真。
  “为啥不想?”姜志军不理解,道:“我爸就逼着我要参军,不去还不行,您看我这个名字,志军志军的,我妹都没逃过,愣当了三年兵才退役。”
  杨山呵呵笑两声,道:“当兵也好,但我觉得,不必逼着子孙当兵。”
  “就是说,您说道说道。”
  “因为当兵要死人啊。”杨山叹口气,摸摸自己的大腿,道:“上了战场,命就不是你的了,阎王爷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我们这一代,送的命够多了,可以了。”
  这个话要是别人说的,姜志军说不定要喷他一脸,但是当过兵打过仗,奋斗了一辈子的老革命说的,姜志军是无言以对。
  而在一旁的丁十一,因为现在就是军人,说不得要替自己说话,道:“老爷子,国家要有科学家,也要有人保家卫国嘛……”
  杨山目光深邃的看着丁十一,道:“那是因为你考不上北大,做不了科学家啊。”
  丁十一好悬没一口血呛死自己。
  “考北大和保家卫国不冲突。”杨锐打断两人的讨论,笑道:“像是我们生物实验室,如果要做遗传的话,就可以保护咱们国家的珍惜物种,比如说大熊猫的遗传资源,就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室来保护。”
  “还可以做生物武器。”丁十一有自己的重点。
  杨锐叹口气,道:“我们不做生物武器。”
  “但是可以做。”
  “咱们还是说胚胎移植吧。”杨锐放弃了。
  许正平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自从杨锐要求他们检索和查找遗传工程的资料以后,他们就知道杨锐有扩大的心思了。
  没想到还有投资人,这让一群研究员心里都乐开了花。
  他们自然是希望实验室的规模越大越好的。
  中国的科研模式就是赢者通吃的模式,越大的实验室越能获得资源和重视,大家拥有独立项目和独立实验室的可能性也越高。
  就是85年,国内科研经费如此紧缺的情况下,北大清华的高端实验室依旧能拿出几百万经费,厉害的院士能筹集上千万元,放在地方的小实验室,简直是天方夜谭,就河东大学的普通实验室,一年拿不出2000块经费的大有人在。
  杨锐要做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自然需要扩展人手,获取经费。
  这些在别人眼里无比困难的工作,对于今时今日的杨锐来说,却是相对容易的。
  丁十一用审视的目光,扫视着实验室,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你能做出,这个胚胎移植吗?”丁十一是外行,只能问结果。
  对研究员来说,糊弄外行是基本功里的基本功。
  杨锐作势想了想,道:“做是能做出来,但得一段时间。”
  他苦恼的是克隆要不要做,能不能做,胚胎移植从30年后的角度来看,实在简单的不行。找个技术好点的兽医,将流程和细节优化一下,剩下的就是尝试的事了。
  不用太久,就是到了90年代,胚胎移植都已经是大牧场的标配了,全世界范围内,每年轻松完成上百万例。这么大的数量,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培养出了大量的熟练工,还因为胚胎移植的技术改良让操作越来越简单。
  当然,还有相应的药品和器械的进步,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些也都是钱和门槛啊。
  丁十一全然不动,只问:“一段时间得多久?我们得有一个计划。”
  “半年是起码的,然后,你得准备大量的兽医做培训,这又是不短的时间。”杨锐将时间拉的很长。
  不过,这并未浇灭几个人的热情。
  姜志军拉着杨锐到一边,道:“半年真的能做出来?”
  看来是说少了,杨锐立即意识到此点,他也不能出尔反尔,于是轻轻点头。
  几个人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姜志军道:“杨兄弟,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这个机会是应该抓住的。你看,现在公司虽然没有成立,但资金已经有了,公司的产品出路也有了。”
  他指着焦场长笑笑,道:“老焦保证,咱们的公司弄好了,中牧采购。”
  “第一年,采购价2000一头,如果量小的话,价格还可以提高。”焦场长竖起两根手指。
  杨锐嘴角抽动了两下,道:“一头两千块,总公司能同意?他们恐怕会想自己搞这个技术吧。”
  焦场长呵呵笑两声,道:“现在是这个技术谁都搞不出来。再说,您要是两千块钱弄一头西门塔尔牛,总公司得高兴疯了。”
  一头黄牛生一头西门塔尔牛,这就像是让苹果树上长出了榴莲,自然是睡觉都笑醒的好事。
  杨锐微微点头,暗自思量。
  文泽林最年轻,奈不住性子地喊道:“杨兄弟,这还有啥考虑的,咱们五个,你,我,老姜,老丁和老焦,你负责技术,我和老丁去弄贷款,老姜负责招人和做管理,老焦负责产品出路,配合起来多合适?到时候,一人二成的利润,怎么都得上百万了。”
  杨锐嘴角抽动了两下,五个人,一人20%的分配,听起来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不过,创业者多是如此,倒不是80年代的通病。
  杨锐亦不争辩,想了想,道:“不如这样,你们四个建一家公司,我只负责技术和实验室就行了。”
  “那不行,总不能让你白干吧。”文泽林抢着摇头。
  姜志军一把拉住他,道:“谁都不能让谁白干,杨兄弟,你的意思,是我们提供经费,你负责技术?”
  “经费也不用你们提供,我自己想办法解决。”杨锐停顿了一下,道:“你就当我白干好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白干,那就是杨锐自己的事了。
  四人满面狐疑,又无话可说,人家都要白干了,你还想怎么着。
第985章
实验室编制
  杨锐想来想去,还是不愿意搀和到几位二代的合伙生意中去。
  杨锐太知道二代们的尿性了,因为他自己在西堡镇的时候,也能做到为所欲为。
  一旦能为所欲为的时候,合同的意义就不大了,一切取决于双方的利益交换。当然,还有情感的维系,只是后者的力量,是否能维系上千万元的利益?杨锐深表怀疑。
  与其到时候一团浆糊,杨锐不如先将自己摘出来。
  本着这种想法,杨锐缓缓的道:“胚胎移植的研究,不可能我一个人来做,还得多名研究人员配合,所以,还是依托现有的实验室来做,比较适合。”
  他这么说,文泽林首先信了,只微微皱眉道:“就算这样,也没有你来解决经费的道理,而且,白干也不合适,要不然,你也派个代理好了,仍然是一家20%……”
  杨锐立即摇头道:“不用,我喜欢倒腾实验室,做研究,不爱搞这种公司的事,也搞不来。”
  “看你说的,公司其实挺简单的。”文泽林以为杨锐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公司,还给他科普起了现在的私人公司的制度。
  当然,在84年的当下,公司也的确是个新鲜事物,尤其是私人公司,都绝迹几十年了。
  杨锐听着,笑而不语。
  他现在已经决定将克隆的工作拿到离子通道实验室来完成了,既然是通过离子通道实验室,那就可以拿到国家经费,或者像是中牧总公司这样的赞助,拿起来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相比之下,华锐实验室反而不适合承担这份工作,因为华锐实验室一方面要承担PCR的后续研发,一方面要对华锐制药进行支持,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若是要新开项目,杨锐宁愿再做一款药品。
  不仅是资金上的考量,人员方面,杨锐其实也有多重考虑。所谓隔行如隔山,离子通道项目组的研究员,专业多偏向于基因等生物基础专业,而胚胎移植,却是项技术性极强的应用专业。
  用中国式的专业分配来看的话,胚胎移植是属于农学院的生物学,而离子通道属于理学院的生物学。
  两者的区别,比物理和化学的差距也差不多了。
  既如此,杨锐不管是做胚胎移植,还是进一步的克隆项目,都需要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增加人手,而且是完全不熟悉的遗传工程学的研究员……
  杨锐觉得,经过两轮抓小牛活动,他已经不适合再玩这个项目了。
  事实上,就他目前的学术地位,也脱离了抓小牛的程度了。
  世界第二阶的学者,国内从上往下数,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屈指可数的,要是将年龄限定在65岁以下——勉强算是仍然有创造力的年纪,一个专业能不能有两个人都得单说。
  因此,杨锐如果要再开一个实验室,不管是私人的还是公家的,至少在学术界,都是万众瞩目的。根本轮不到小牛们找上门,大牛自荐都是可以想见的。
  他也需要成熟的学者加入,离子通道方面的小牛,他有一定的指导能力,遗传工程方面的,他自己还需要学习呢。
  这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实验室管理的问题。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规模至少要翻倍,或者说,新建实验室的规模起码又是一个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规模——这并不稀奇,后世的国家级实验室,都是研究人员过百的规模,占据两三栋小楼属于常态,但不管是几十名还是上百名的研究员,其中一些还是牛级人物,你怎么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进度和研究方向?
  不管是哪个方面,杨锐都需要成熟的管理者的帮助,并且自我学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