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1306

  “就算是用外币,你们也不吃亏。”杨锐却是好脾气的样子,安静的道:“你想想看,中牧从瑞典引进一头西门塔尔牛要花多少钱?咱们做一次胚胎移植,他们就有一头西门塔尔牛了,几年时间就成种群,这样的好处,他们得给多少钱?”
  姜志军哼哼了两声,道:“要不是因为这个,我们也不搞这劳什子的公司。”
  看姜志军的样子,老营长和杨峰同志的交情,是发挥不了作用了。
  事实上,杨锐也没想过利用这交情。老战友的情怀或许是坚固且绵长的,但两人身为后辈,这份关系却经不起多大的考验。
  或许能帮忙办个农转非的户口,弄不好,还能搞定北京户口,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面对几千万的诱惑,依靠战友情是很不靠谱的事。
  杨锐也宁愿大家先谈利益。
  不过,杨锐看待利益的方向,却与姜志军不尽相同。
  他想了一下,露出一层浅笑,道:“或者这样吧,我今年给你一个试用期的优惠。”
  “嗯?”
  “不管你们找多少人来培训,或者搞多大规模的胚胎移植,最终,移植成功一头牛,我收你100块钱,人民币。”杨锐挥手间就大甩卖了,又道:“等明年,你们成本都收回来了,市场也了解了,咱们再谈价格。”
  姜志军一算,若是每头牛收中牧总公司1000元,去掉三五百元的各种成本,一头牛他们少则赚500元,多则赚700元,4人合伙,等于每人100到200元的利润。
  杨锐的100元,正好是将自己的利益给度让了出来。
  如此一来,1000头牛下来,姜志军等人,每人就能赚到10万到20万,若是弄了1万头,每人就是100万到200万。
  后一个数字当然是不可能的,第一年无论如何都不会做这么多只牛的,但即使按照1000头来算,这个数字也比他们工作赚的多的多了。
  姜志军的愤怒迅速消失,转而换成了赧然,道:“这怎么好意思。”
  “没啥,反正实验室是公家的,赚多赚少和我没关系。”
  杨锐的目标从来就不是钱。
  对杨锐来说,钱也不过是资源的一种而已,重要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需要关心的部分。
  若是为了私人盈利,杨锐有太多太多的投资方式了。
  相比之下,要做科研所需的资金,却不是私人投资所能满足的。
  就是杨锐赚再多的钱,超过比尔盖茨,数倍于巴菲特,他依然需要公共研究机构的投入,因为许多资源是只有公共研究机构,才容易获取的。
  就比如克隆羊多利所需要的研究员,杨锐若是全靠钱来招募,他得开出多高的薪水,才能找到满意的人和满意的人数?到时候,华锐实验室的薪酬水平也变相提高了,等于整体的成本提升。
  如果这还不是问题的话,那以华锐实验室的名义,做出克隆羊的结果会是什么?
  一家私人实验室首先完成了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
  全世界范围内的非议,能将杨锐和他的实验室一起埋掉。
  相比之下,如果是公共实验室的话,杨锐不仅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还能得到国家体系的帮助,尤其是后者提供的资源,远远不是几千万或者几亿美元所能比拟的。
  而在杨锐看来,控制资源,是比拥有资源更重要的事。
  姜志军的思维还处在“致富”的阶段,因此,他对杨锐的评价是“真傻”。
  出于战友子弟间的友谊,也是因为杨锐刚才释放的善意,姜志军好心的提醒了杨锐一句,道:“你自己也说,实验室是公家的,给公家赚钱,哪里有给自己赚钱有意思?不如还是这样,你继续和我们合伙……”
  “不用,姜哥,我是真的不缺钱,你们只要帮我把实验室的编制搞出来,再给我要一笔差不多的启动经费,之后,你们就等着赚钱好了。”杨锐做出大义凛然的姿态,又道:“我个人其实是赞成私营经济,你们愿意投身农业,我也愿意支持。”
  姜志军突然有了一瞬间的感动,联想到杨锐在律博定事件中的表现,姜志军突然感受到了深深的愧疚,他不由自主的叹口气,道:“杨兄弟,你叫我一声姜哥,我惭愧,惭愧啊……”
  杨锐拍拍姜志军的脊背,风吹过他的肩,带来马克思的味道。
第987章
随意
  姜志军回去将情况一说,文泽林、丁十一和焦场长都有些沉默。
  良久,丁十一突然一拍桌子,站起了身,道:“我得去给杨锐道歉。”
  “道什么歉啊,你坐下坐下。”焦场长将丁十一拉回来,道:“你去了说什么?”
  丁十一抚走焦场长的手,道:“做对了就要坚持,做错了就要改正。我丁十一这辈子,见过的人多了,但你要说,能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好处的人,我见的真不多。”
  丁十一看看姜志军,又看看焦场长,道:“你俩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见过杨锐这样的吗?”
  两人迟疑的摇头。
  文泽林抢着道:“丁哥,你不地道,我也在社会上混了好些年了。”
  “你才几岁。”丁十一转头就将文泽林给拨拉开了,道:“这个事,咱哥几个做差了。论大度,咱们让杨锐给比下去了,我不服。”
  焦场长拼命的向姜志军使眼色。
  姜志军无奈拉住丁十一,道:“你别不服了。你不服也不行啊。这个道歉啊,你不能做。”
  “为啥?”丁十一的牛脾气上来了,那是军长都拽不住的。
  姜志军摇头,道:“你道歉,就说明咱们的合同不合适,这合同,是不是要重签?”
  丁十一愣了一下,道:“怎么?你们还想着占人家杨锐的便宜?”
  “这不是占便宜,这是各取所需。杨锐人家说了,他不差钱,就想鼓捣个实验室。你说,一个实验室,有编制有经费,一年不得好几十万,这不就是钱?”
  丁十一呵呵笑两声,道:“老姜,你在南方呆糊涂了吧,实验室是国家的,一个月1000块的经费是国家的,一千万的经费也是国家的,你伸手是要被抓的。这能和自己的钱比?”
  “能不能比,是个人的想法问题,杨锐觉得值得,咱们就满足他的要求,不就成了?”
  丁十一摇头:“杨锐太年轻,不懂事,我得给他说道说道。”
  姜志军无法,勾肩搭背的搂住丁十一,却是面向焦场长,道:“老焦,说实话,我也觉得,咱们有点过了,真让人家杨锐白干?”
  焦场长看看姜志军,又看看丁十一,叹口气,道:“不是我抠门,你说分成给杨锐,分多少?”
  “20%太少?”
  “肯定啊,而且,杨锐现在还要一个实验室,又分了利润到实验室……”
  “实验室也省了成本,最起码,用不着贷款了。”
  “农业部的贷款拿着和白给的一样。”
  “想拿可不容易,盯着这东西的不是一个两个。”
  “说的也是。”
  焦场长看着气氛渐渐回归理性,轻松了一些,道:“我觉得刚老姜说的那个话,各取所需改一下,叫个人的追求不同,杨锐,人家就是要做研究的,诺贝尔奖,才是人家的追求,是不是?”
  几个人再次沉浸了几秒钟,丁十一摇头失笑,道:“说来说去,还是咱们境界不够,多活20年,都活到狗肚子里了。”
  “人家是要得诺贝尔奖的,不一样。”焦场长说着,又道:“咱们尽心尽力的帮他把实验室跑下来,也算是有所回报吧。”
  “说的是。”
  “老焦这个话没错。”
  四人齐齐表达态度,进而投入到了更有力的社会活动当中去。
  没几天时间,一个区级实验室的编制,竟然真的让四人给弄了过来。
  区级是北京市的区级,用行政级别来说,就是正厅级的编制,比不上省级实验室的水准,也相当于普通高校的校级实验室了。
  这个级别,要用来勾引大牛是不够的,但作为初生的实验室,却是相当不错了。
  事实上,大部分初生的实验室都达不到这个程度,慢慢晋升才是实验室的主流。
  也是杨锐的条件够硬,丁十一等人又够卖力,才有这样一个实验室出来。
  毕竟,新设实验室是要编制办点头的,而编制,从来都是不够用的。
  丁十一等人是从农业部直接要来的实验室名额,又将之挂靠到了海淀区,过程繁复不说,用掉的人情也是不少。
  杨锐是一阵真诚的感谢。
  他当年读研的时候,学校的老师想弄一个实验室编制,不知道是多困难的事,有时候请客吃饭,花费几年的时间都搞不定——至于花钱,更是提着猪头拜不到庙门了。
  一间区级实验室,就等于是一个小单位,八名研究员的编制,更等于是八名公务员的编制——放在30年后,这8个职位值得几百上千人考试来竞争,如今,却是杨锐一言而决了。
  丁十一认真看着杨锐的表情,确认他的确是在感谢,不由的又是一阵感慨,心道:学术大家,估计都是这样子吧。
  杨锐毫无所觉的回家。
  第二天,杨锐又向蔡教授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