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1306

  谷强道:“看过资料,没有实地操作过,设备太贵。”
  他左右看看,又有些不服气的呶呶嘴。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做基础生物学的,竟而能够凑出完整的遗传工程学的设备,却是普通科研机构羡慕不来的。
  “没操作过好,我这里有几个实验设计,我们做个交叉比较。”杨锐说着将一张纸递给谷强。
  “肯拿实验设计出来了?”谷强哼哼两声,拿起来就看,边看边道:“胚胎放入平衡液平衡,装管,降温,植冰,再平衡……呵呵,这种文章我早就看过了,降温降到多少度?平衡液用什么?没有这些资料,我怎么做?”
  他提的问题,除了语气之外,倒是实在的不能再实在了。
  杨锐并不意外的道:“先说平衡液。我们用甘油。”
  “甘油?甘油是能调节细胞脱水,保护蛋白结构,不过,甘油只适合慢速冷冻。”
  “我们也没有快速冷冻的设备。”
  “浓度呢?”
  “暂选百分之二摩尔每升,用缓冲的PBS液来配置,PH要保证在7.2到7.4之间……”杨锐说的这些,就全都是细节的不能再细节了,例如PH值,它的波动范围,在普通实验中都是不在乎的,只看最终结果的PH即可。但在这里,却不行了,这就要求配置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PH,并调整加注的次序和速率,若是没有相关信息的话,试错试十年都有可能。
  谷强有些怪异的看了杨锐一眼,却是嘟囔道:“人比人气死人啊。”
  他却是以为,这些信息是杨锐从国外某位学者那里得到的,所谓学术界人脉,有时候就是很不公平的潜规则,谷强一个外国学者都不认识,他实验技巧再好,也没机会展现,杨锐虽然不会遗传学的实验操作,但他能得到相关信息,却是坐稳了项目负责人的位置。
  平衡液的调制本身没什么问题,谷强不再多说,专心操作了起来。
  过了一会,许正平走了过来,道:“杨主任,第三批访客的名单确定了,你看怎么安排,主要是实验室参观的时间。”
  “就让他们来参观冷冻胚胎移植这个项目好了。”杨锐干净利落的回答了一句。
  许正平就是一愣,高技术的项目自然是好,但也得有结果才好看吧。
  谷强头也不回的道:“我可不保证能做出来。”
  “你只要手法不出错就行了。”杨锐回答的更气人。
  许正平有些不安心,但还是点了点头,再靠近杨锐,小声道:“这次来的有南农的张锋教授,还有山大的欧阳仕教授。”
  “两只大牛?”
  “是。”
  “我给蔡教授说一声好了。”杨锐觉得自己一口气吃两只大牛还是有困难的,立即想到了胃口不错的蔡教授。他之前还拿这个做过许诺呢。
  谷强则是听到山大两个字,眉头皱了皱,手里的动作却是更仔细了。
第1003章
老年人的梦想
  来自南农的张锋教授,是自己坐着公交车到北大的。
  他背了一个绿军包,有点土,有点风尘仆仆,但在北大校园里,只是很普通的画面。
  85年的国内校园,要多淳朴有多淳朴,当然,是比不上70年代的淳朴,但也就是多了一点黑皮鞋,有些穿红裙子的女生罢了。
  张锋先在校园里绕了一圈,还去听了一节生物系的课,差不多到了中午时间,才踱步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
  实验室里,正是吃饭的时间。
  研究员们三五成群的往外走,各自谈着喜欢的话题。
  张锋靠近来听,如果不是学校八卦和政治议题的话,基本就是学术内容了。
  张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是他所熟悉的气氛,又是他很少再能感受到的气氛了。
  安心学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肚子都吃不饱,肚子没油水的日子里,如何安心学术?
  当然,总有些人是能安心学术的,不过,要让一个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安安心心的吃午饭聊学术,却是不容易的。
  张锋望着这些年轻的研究员,神情满是回忆。
  “您是张锋教授吧。”许正平经人提醒,匆忙自实验室里出来了。最近两天来访的宾客很多,大家都比较有集体意识。
  许正平是见过张锋的照片的,稍微注意了一下就认出来了。
  张锋转头,道:“是我。”
  “欢迎,我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副主任许正平。”许正平习惯了各种学者的不同性格,只保持自己热情洋溢就行了。
  张锋盯着许正平看了一会,伸手道:“你好。”
  “您好您好。”许正平被盯得发毛,现在看见人家主动伸手,竟有感激之情,忙道:“我们派了人去火车站接您,是没碰到吗?”
  “我看到了,特意避开了。”张锋的回答令许正平好生无语,还有人在火车站看到接车的,直接绕开走的?这还是提前电话联系过的。
  “那您吃饭了吗,我们先用餐,然后再做其他安排怎么样?”
  “杨锐呢?”张锋却是不按照许正平的套路来。
  “杨主任现在不在。”
  “实验室主任,大中午的不在实验室,在做什么?”
  “去和中牧总公司的人开会去了。新建的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所需要的经费,还没有筹措齐全呢。”
  “哦。”张锋这才稍微满意了一些,又顺着年轻研究员们的方向,边走边道:“你们不要钱的食堂是这边?”
  “是……”许正平连忙跟上,又低声道:“食堂的主食是要钱的,只有菜不要钱。另外,杨主任吩咐我们高规格接待您,食堂……这个……”
  张锋摇头:“用不着。”
  说着,他就快步来到了食堂。
  比起食堂刚开张时的简陋,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小食堂又做了改进,不仅替换了桌椅,头顶也搭上了防雨棚,至少到冬天之前,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大师傅用的器具也有了一些变化,装菜的大锅都换成了铁盆,下方有热水涌过保温,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许正平给张锋简单的介绍了规矩,就主动拿了两个大餐盘过来,道:“这是我们给访客准备的,都用开水烫过的,很干净。您要点什么。”
  “你挑几样就行。”张锋说过,又问:“你们实验室,有多少年轻研究员?”
  “现在大概有十几个吧。”
  “有下海的吗?”
  许正平拿着餐盘的手顿了一下,有些奇怪的道:“没有,实验室里都是好不容易才进行的研究员,不会下海的。”
  “是吗?”张锋的声音拉的有点长。
  许正平小心的问:“南农有研究员辞职?”
  “哼。”张锋鼻孔里出气,一会儿,才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要走,我也拦不住,但你说,读了大学的研究员,在实验室里又练了五六年,结果辞职去开一家小饭店,这叫什么事?”
  说到这件事了,张锋的脸上才有了表情。
  许正平陪着笑,不敢说话。
  “北大的校风还是不错的。”张锋说了一句,有些羡慕。
  许正平觉得自己该争取一下,于是道:“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待遇和条件比较好,北大校内,还是有下海的老师的。”
  “哦,怎么个好法。”张锋不是特别信的样子。
  许正平想想,道:“不谈物质条件,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今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很多,大家都有奔头。想做实验的话,条件也很好,我们有信心,在五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实验室。”
  张锋听过太多国内领先的话,有点想笑,却笑不出来。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北大的,而北大生物系原本就是国内领先的生物专业,仅此一点,就让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发展潜力很大。而就离子通道实验室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来说,要说国内领先,也是勉勉强强,再怎么扯,人家是发表过Cell级论文的。
  何况,许正平还加上了一个五年的限定词。
  张锋长长的叹了口气,道:“野心不小,确实有可能。”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现在的野心都不小。”许正平笑了一下,敲边鼓道:“杨主任已经确定,我们明年就冲击国家级实验室,经费也会翻一番,大家的研究条件都会改善。”
  张锋哼哼了两声,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情绪。
  身为南农的教授,张锋目前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也是可以的。
  南农是中国大学系统里的名校了,63年就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不过,南农和所有农业院校的问题都是一样,它是农业院校。
  读农业在21世纪倒是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大家毕业并不一定要从事相关的行业,农业院校也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但是,85年的大学可是包分配的,读什么专业就会去做什么行业,这是跑不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