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1306

  有活胎,岂不是说,杨锐儿戏一般的胚胎分割,并冷冻,并解冻,并移植的实验成功了?
  别人做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是要发一篇论文的好不好?
  正常人,不都是一次做一个项目,发一篇论文,然后再两俩串起来,再整组串起来做的。
  “伍研究员,他这个实验做成了?”大家不敢质疑学部委员的判断,只能继续质疑杨锐了。
  “就是说,还活胎移植上去了?”
  “刚才几只都没有的。”
  “会不会就这一只有?”
  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说什么话的都有,但要大家心平气和的接受杨锐的项目成功了这个事实,还是有些脱离事实。
  “我看活胎的状态不错,说不定后面还有成功的,你们继续检查吧。”伍洪波自然不会跳出来给杨锐站台,微微一笑,将位置给让了出来。
  王建成走回到了显微镜前,倒是让周围人的议论声变小了。
  “检查移植到四号小鼠内的胚胎情况……”王建成边说话,边低下头。
  周围人自然而然的安静了下来。
  对于三号小鼠体内有活胎的事实,大家是无从质疑的,不过,反正活胎仍在,之后再检查也是一样,现在就看,三号是孤立的情况,还是有其他成功的例子。
  尽管只要有一个小鼠体内有活胎,就能证明杨锐的项目成功,不过,那是之后发文章之后的事了,要现场观众满意,往往需要更大的成功。
  “四号小鼠,左侧子宫角,一对半胚……无活性。”两分钟后,王建成的声音再起。
  吃瓜群众听的心下一定,世界果然还是正常运转的。
  再半分钟后,王建成又抬起了头,道:“四号小鼠,右侧子宫角,一对半胚……”
  他看看杨锐,又看看伍洪波研究员,稍微直起了一些腰,深吸一口气,重复道:“四号小鼠,右侧子宫角,一对半胚,有活性。”
  三秒钟后。
  吃瓜群众全翻天了。
  “有活性?”
  “年轻人不会看错了吧。”
  “不可能吧。”
  “这样就有两组活胎成功了?”
  “会不会是什么共通的干扰项?”
  比起伍洪波院士说话的时候,这次的反对声音却是尽情的宣泄出来了。
  倒是站在前排的学者们,都只是默默看着,无人耳语。
  杨锐亦是静静地听着身后的声浪,在某些时候,学术是很纯粹的,就比如现在,哪怕是一万人高喊不可能,也不可能改变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果只会改变他们。
  “继续吧。”杨锐轻轻的说了一句。
第1011章
震惊
  杨锐的声音,令王建成莫名的安心了下来。
  被一百多人围观的场景,如果是元旦晚会的话,或许只能写成一个被人排挤的忧伤小故事,但是,如果是一次公开实验的话,一百多人的围观,可谓是壮观了。
  这也就是生物学家了,还勉强能凑出一个加强连的人,再换个生僻点的学科,能来三五十人都要令人紧张的颤抖了——半个世界的人跨过大洋来看我,就是这么酸爽。
  王建成感觉,自己像是在半个北京城的生物学家面前做实验一样。
  “五号小鼠……”王建成一边说,一边将第五只小鼠抓了过来。
  “等等。”张锋突然站了出来,道:“我能看一下刚才的两只小鼠吗?”
  王建成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回答。
  杨锐淡定的看了张锋一眼,声音不大,但很清楚的道:“不能。”
  “嗯?为什么?”张锋没想到杨锐会拒绝自己。
  周围的学者惊讶的议论纷纷。
  杨锐示意王建成继续检查,反问张锋道:“你为什么要看刚才的两只小鼠?”
  “我……”张锋觉得很自信的理由,突然变的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是呀,为什么要看那两只小鼠呢?既是因为他不相信王建成,也是因为他不相信杨锐的实验会成功。
  然而,这样的理由显然不适合这样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等这边检查完成,会给你们机会的,发育的胚胎也不会消失。”杨锐呶呶嘴,转头对王建成,道:“你不用受影响,安心做自己的事就行了。”
  “好的。”王建成快有杨锐两倍的年纪了,此时却是将杨锐看做依靠一般。
  “五号小鼠,左侧子宫角,一对半胚……”王建成的声音再起,也将众人的注意力再次吸引了过去。
  “有活性吗?”有着急的学者,嗷的就是一嗓子问。
  在某些人眼中,这或许就是一场有趣的现场表演。
  虽然冷冻胚胎移植是一个重要的遗传学课题,但如果事不关己的话,心态也就不一样了。
  相比之下,王建成或者张锋这样的学者,就没有如此的洒脱了。
  张锋甚至顺着声音的来源,向后不满的瞅了一眼。
  王建成咳嗽一声,声音有些低沉的道:“嗯,左侧的半胚……是有活性的。”
  正在向后看的张锋不由的一愣,猛的回头来看王建成,眼里满是怀疑。
  “第三只有活性的?”
  “看错了吧。”
  “这是怎么回事?”
  周围学者完全是失去概念了。
  总共五只小鼠里面,三只有活性,这已经不是撞大运能解释的了。
  甚至于,现在许多实验室里,连普通的胚胎分割移植技术,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成功几率。
  包括伍洪波院士,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杨锐。
  杨锐的脸上,却是没什么表情。
  尽管当初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他特意选择了相对落后的方案,但为了增加成功率,方案里采用的技术,却是相对成熟的。所以,眼前的情形,原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事实上,在杨锐看来,五只小鼠,三只有活性,并不是多高的几率。
  要知道,每只小鼠体内,是移植了两对半胚进去的,换言之,每只小鼠体内,是有4个半胚的,五只小鼠,就有总计20个半胚,而到目前为止,总共只有3只半胚是有活性的,成功率只有15%!(MISSING)
  这样的成功率,若是用于商业化的话,可是要赔掉底裤的。
  当然,牛的胚胎移植,与小鼠的胚胎移植又有不同,起码不会一口气移植4个半胚进去。
  不过,杨锐不觉得奇怪的成绩,放在85年的中国,却是超前的不行的成绩。
  国外是70年代开展胚胎移植技术的,就是按照正常的技术扩散来看,到85年,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们来说,胚胎移植依旧是个新技术。比起同级别的国家,例如埃及、印度、土耳其,中国在相关科研方面的起步还要更晚一点。因为70年代的中国基本闭关锁国,国外的技术信息基本是得不到的,也就是说,国内学者还能顺着60年代的国际研究,弄一些纸面或者理论上的学习,但对于70年代才出现的技术,却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
  国门骤然打开,如日中天的胚胎移植技术,一下子照瞎了中国遗传学研究者的眼,这时候,他们才匆匆忙忙的开始研究,就学习效率来说,比在国外读书的研究生或许都不如。
  15%的成功率,要拿来和国内最好成绩相比,那是弱的不行,但要是拿来和平均成绩比,却是强的厉害。
  可以说,在场的学者,做胚胎移植能达到15%的成功率的,屈指可数。
  这种两极分化,就像是贫富差距一样,是穷人想象不到富人的富裕程度的差距。
  一时间,许多人都是投来了怀疑的目光。
  好在有伍洪波院士之前的背书,现场才不至于乱起来。
  但是,乱七八糟的说话声,也是够混乱的了。
  这一次,王建成却是没有再受影响,默默的继续自己的检查工作。
  “六号小鼠,右侧子宫角,一对半胚……有活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