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7/1306

  可惜杨锐更有底气。
  在送走了中牧总公司的一行人之后,杨锐又向蔡教授等人说明了实验,紧接着,就开始了第二轮的实验。
  这一次,就不止谷强一个人能做事了。
  欧阳仕教授是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尽管这个实验室连个固定的实验地址都没有,欧阳教授亦是一往无前。
  用他的话说——“只要有杨锐先生在就可以了”。
  除此以外,另有两名三十许的中青年学者加盟,就人数来说,也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团队了。
  倒是南农的张锋教授,对是否加入杨锐的实验室犹豫不决,或许是与杨锐相性不符的缘故,他也不想贸贸然的就换个单位。
  对于实验室外的事情,杨锐再次变的不甚关心起来。
  要说的话,他前些天的心情可不是这样的。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前些天,杨锐可没想到,自己能做出16.5%的成功率的冷冻胚胎移植。
  虽然一成六的成功率,听起来很少,也远远不够商业化的水平,但这一次的实验,原本就是第一波的尝试,后续更改平衡液的配方,控制冷冻时间,更改分割胚胎的方式等等,还是能够提高很高的成功率的。
  若是冷冻胚胎移植能有40%的成功率,那就很不少了,已经可以进入商业化了。
  比起国内不能冷冻的胚胎移植,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有这样的成绩,杨锐的心情自然不同了。
  除非中牧总公司不想做胚胎移植了,否则,杨锐这里就是最有希望的。
  中牧总公司,显然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两天后,陈强同志再次带队前来。
  比起前两天浩浩荡荡的队伍,这一次,陈强身边只跟着一名秘书而已。
  他再次参观了实验室——实际上,也就是三张实验桌大小的格挡。
  谷强和欧阳仕一人一张桌子,正忙的不亦乐乎。
  这样的环境,比起之前犹有不如。
  陈强不禁有些奇怪的问:“不是实验成功了吗?怎么反而弄到一个小角落里了?”
  杨锐微笑着解释道:“前两天是临时布置了一个位置,本来是我的实验桌。”
  “咦,这个项目不是你的项目?”陈副总大为惊诧,如果不是的话,咱就不用谈了啊。
  杨锐道:“项目是属于我的,但也是属于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
  “哦……是两个实验室。”陈副总一下子明白了。
  “是,这几台实验桌,就算是离子通道实验室,借出来的,自然不能太占地方。”
  “那不会影响到研究吧?”
  “影响肯定会有的,不过,遗传工程实验室毕竟是新创,用一段时间来调整一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陈副总皱起眉头来,道:“你之前说,到明年年底,就能见到第一头牛犊……”
  “那是经费充足的情况。”杨锐看一眼陈副总,道:“不瞒您说,之前有你们中牧总公司,还有中科院等部门的领导在场,我是把话说的比较满的,也希望借此能拿到经费,现在看来,我是把事情想的简单了。没有经费,这个项目就只能慢慢做了。”
  杨锐的语气,与他的年龄很是相称。
  陈副总再次听明白了,太简单了,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我们中牧总公司,对你弄的这个项目,还是很感兴趣的。”陈副总做思考状,道:“我看,要不然这样,你把项目拿到中牧过来,我担保给你50万的经费。”
  杨锐好险没笑出声,转念一想,50万其实也不少了。
  就是号称有钱的不行的风投公司,也有种子基金,天使投资的前期小额投入,陈副总开口就是50万,就目前来说,也称得上豪迈了。
  想想看,身为大牛的唐集中,整个实验室,一年的经费也就是百万不到,扣除各种开销,能用在实验上的,有五十万就不错了。
  “50万经费是不少了。”杨锐露出和谐的笑,不等陈副总高兴,又道:“但项目不能拿给中牧。”
  “这样子的话,我们也不可能出到50万了。”陈副总稍微逼了一步。
  杨锐做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道:“我就是想把这个遗传工程实验室做起来,否则,我直接把项目拿到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来做就好了。我们去年的经费有好几百万,做这个项目还是比较充裕的。”
  这么一说,陈副总恍然,嫌钱少啊。
  陈副总想了想,道:“要不然这样,咱们合作开发这个项目,金额不变,仍然是50万,中牧只要占一定的比例就可以了。”
  他也不说具体是多少比例,但是给人很大气的感觉。
  杨锐却是想都没想,道:“遗传工程实验室刚刚成立,暂时,我们只接受单纯的捐助。”
  “啥?”陈副总没听明白。
  “就是说,遗传工程学实验室,您可以投钱,但是,您不能指定资金的用途,也不能分成,或者获得研究成果产生的利润。”杨锐用大白话给解释了一遍。
  这一次,陈副总笑了起来:“等于什么好处都不能沾?”
  “是。”
  “那我给你钱做什么?”
  “如果遗传工程实验室获得的经费充裕的话,研究进度会加快的。”杨锐面向陈副总微笑。
  想到胚胎移植技术,可能产生的过亿元的利益,陈副总一下子愣住了。
  这时候,又听杨锐道:“这种捐助的方式,在国外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尚未开展,但我觉得很值得尝试。”
  “国内外的环境毕竟不同。”
  “确实……”杨锐赞同了一句,又道:“实在不行,就只能用海淀区政府给的拨款,慢慢来了。”
  “海淀区政府拨了多少钱给你们?”
  “几万块吧。”
  “够用吗?”
  “当然不够了,有多少做多少吧,今年做不完的,明年再做好了。”杨锐一副洒脱的表情。
  陈副总却是立即觉得不洒脱了。
  杨锐的实验室等得住,他们等不住啊。
  想到每年损失的,都是漫山遍野的西门塔尔牛,陈副总的心就在滴血。
第1014章
傲骨嶙峋
  杨锐等得起,而中牧总公司等不起,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矛盾。
  杨锐已经不是一名学术界的小新人了。
  在学术界,如果你拥有一间独立的实验室,你就是一名拥有独立科格的科学家,最起码,被别人称作“学者”是不会感觉到惭愧的。
  参与过科研竞争的又是一类人,大部分学者是不敢参与学术竞争的,胜利的滋味固然甘美,然而,失败的后果却是许多人无力承担的。因此,敢于参与学术竞争的学者,就像是参战过的老兵似的,无论胜负,都会被人高看一等,而参与学术竞争且获胜的学者,就像是血战而胜的将军一样,受人尊重。
  当然,最受人尊重的,永远是掌握着大部分资源的人。
  就像是现在的杨锐,他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就是他在明面上最大的依仗。
  换一名小研究员,中牧总公司多半会想些盘外招,来逼杨锐就范。但是,面对拥有几百万经费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中牧陈总的底气就不是那么足了。
  几百万的经费,杨锐不做胚胎移植的研究,照样有的是科研项目。
  而中牧总公司呢?
  他们给中科院的研究所的投入就不止百万了。
  虽然中科院的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要无偿给中牧总公司使用,然而,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能用的研究成果。
  同样是胚胎分割,其他研究所在不冷冻,不分割的情况下,最多也只能保证40%的成功率,这是完全不足以商业化的成果,因为一个胚胎换一个胚胎,还要损失60%,成本骤然上升。再者,移植前的存放过程,也都是有损耗的,不冷冻的话,损耗更大。
  偏偏胚胎分割的门槛不低,其他研究所,一旦牵扯到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就会降到二成以下,这样的数据,不对比也就罢了,对比起来,着实令人伤心。
  稍微了解科研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差距,要缩短起来,起码是以计算的。战天战地也没用,即使你能拿到国外的资料,投入研究和分析的时间,同样少不了。
  换言之,杨锐给出的方案,差不多就是最优方案了。
  陈强回到总公司的办公室,越想越是坐不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