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1306

  “陈麻烂谷子?呵,我那两毛钱是好几天的口粮……”梅局长念念不忘,瘦骨嶙峋的胸脯起起伏伏。他当年要是多吃两口,也不至于瘦成这样。
  壮硕的男人摇摇头,转头笑道:“杨主任,不好意思,让您看笑话了。”
  “铁局长和梅局长以前是同学?”杨锐有些好奇。
  “中专的同学。”铁局长说着感慨道:“一晃也有二十多年了。”
  梅局长再哼一声,却没有反对。
  “没想到两位还有这样的渊源。”杨锐有些惊讶。
  梅局长这时候也从两毛钱的困扰中脱离了出来,突然皱眉问:“铁公鸡,你到北京来做什么?”
  “为了创汇牛啊。”铁局长理所当然的道。
  梅局长不由一滞,哂笑道:“真没想到,创汇的威力这么大。连你也个铁公鸡,也跑过来捐款了。”
  “你这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知道我们省一年才创汇多少?要是养牛就能创汇,别说60万了,600万也肯啊。”铁局长停了一下,又道:“再说,我们也不是因为牛而出钱的,杨锐主任实力出众,他做的项目错不了。”
  “拍马屁也没用。”梅局长喷了一句,再次皱起眉头来,道:“你说你们省?你不在北大荒了?”
  “早就调走了,青牧,青海牧业公司。”铁局长直直看着梅局长。
  “从北大荒调到青海?”梅局长看着皮肤又黑又糙的铁局长,在他看来,这两块地方,显然都不算好地方。
  不过,他的怜悯并没有持续几秒钟,在念叨了两句“青牧”之后,梅局长迅速反应了过来,大声道:“就是你投了60万?哈,我就知道,我们投了50万,你就多投10万,果然是你铁公鸡的风格,又想要第一,又舍不得给钱。”
  铁局长的面皮有些红,道:“不管多10万还是多5万,最后给最多的,不还是我们青牧。”
  “晚了,我们中牧已经决定再多投50万了。”梅局长抬抬下巴,得意非常。
  “我们还给杨主任捐了牛,国外进口的西门塔尔牛4头,算上运费,不比你们少。”铁局长不由的比较起来。
  梅局长缓缓的伸出两根手指。
  “我说你有完没完,又拿两毛钱说事?”铁局长也愤怒了。
  梅局长不屑的撇撇嘴,道:“我这是20的意思,知道不?20头西门塔尔牛,我们中牧捐的。”
  “我们青牧第一次就捐了60万,反正,是比你们捐的多。”铁局长忽然找到了新的逻辑点,并转向杨锐,道:“杨主任,捐款也应该按照第一波第二波的顺序计算吧,对不对?我们是第一波里捐的最多的,对吧?”
  “胡扯八道,我们捐款的时候,你铁公鸡还玩泥巴呢。”梅局长怒气冲冲。
  “我们陇畜也捐了20万。”不知什么时间,有人从门外进来了,此时以为大家在报金额,弱弱的说了一句。
  “没你事!”
  “没你事!”
  梅局长和铁局长同时扭头,放声大吼。
  “声音小点,声音小点,捐款数额又不排名,你们比什么啊。”杨锐不能让他们吼金主啊,金主不分大小,都是好人来着,好好养一养,以后都是下金蛋的鸡。
  杨锐笑眯眯的来到被吼的陇畜的男人面前,将他拉过来笑道:“屈场长别理他们,两个老同学闹别扭呢,咱们过来喝茶。”
  本来很不高兴的屈场长一看杨锐如此和颜悦色,不高兴也高兴了,故作大度的道:“没事,咱们搞畜牧的人,糙的多。”
  “谁和他是老同学啊!”
  “谁和他是老同学啊!”
  梅局长和铁局长却是再次大吼一声,说出来的话,却是惊人的一致。
  两人的视线“嗖”的交汇起来。
  杨锐仿佛能够闻到淡淡的,空气电离后的臭氧的味道。
第1024章
爱给不给
  “梅局长,铁局长,来,过来坐下喝口茶。”杨锐将大仓库的一角,辟成了办公区,摆了一组老旧的桌椅板凳,以招待客人。
  实验室里的客人,自然就是捐款者了。
  要说以杨锐之前的风格,他是不愿意浪费时间来招待投资人的,迎来送往多麻烦啊……不过,遗传工程实验室募集资金募集的实在容易,却是让此时的杨锐有了轻松喝茶的兴趣。
  再者说,募集的资金越多,实验室的效率其实就越高。同样是做实验,你的离心机比别人转的快,你的PCR比别人的方便,你岂不是就要省下时间?若是能多雇佣几名技术高超的实验员,实验进度就更有保证了。而这些,都有赖于庞大的资金量。
  实验室不是有常规收入的公司,募集资金也都是一阵一阵的,募集来的资金,不能只考虑短期内的开销,还要考虑到长期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募集到大量的资金,才敢于更新设备,增加人手。
  否则,一旦资金链断裂,实验室面临生死存亡的话,最令人难受的砍项目事件,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哪怕是到了21世纪,敢于以十亿为单位投入科研的实验室,仍然是屈指可数的。不是说你今年收到了10亿元,你就可以做十亿级投入的科研,现实中,越是投资巨大的项目,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不说人体基因组计划这样的项目,就是克隆羊的项目,说不好也得以十年计的科研时间,稍微出现一点障碍,20年没跑的。
  这么长时间,甚至不能保证说,我今年收了10亿元,我今年就先开展一个1亿元的项目,持续十年——长期性的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会让第五年的经费需求上涨到1.4亿元,到第八年,原本1亿美元的成本将变成1.7亿,这等于经费变相减少了一半,若是没有提前准备的话,10年项目死在第8年,真是一点都不冤。
  杨锐是很需要给遗传工程实验室提前做准备的。
  首先是他所了解的遗传工程的信息本来就少,其次,他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少,如此一来,要让遗传工程实验室在10年,20年后,依旧健康生存,他就需要额外的为遗传工程实验室,储备一些资源。
  公平的讲,遗传工程实验室,需要储备的资源要比离子通道实验室还多才行。
  因为离子通道实验室有杨锐的长期管理和干涉,利用资源的能力,转化资源的能力更强。
  也许会有人说,20年后的事谁管得着……
  可惜,科研的系统性风险就在于此,如果一间实验室,没有预期20年的寿命的话,它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
  别的不说,光是一间实验室升级到有资格招募博士生或者博士后,就得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而这不过说明,这间实验室站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罢了,还是第三世界的相关领域的前沿。
  而培养一名博士生,少则3年,多则六七年,20年时间,也不过培养七代博士生,总人数不超过20个。
  也就是说,自产自销的话,这间实验室用20年的时间,不过才是刚刚摸到了一流实验室的边而已。
  杨锐如果创建一间实验室,竟然不能达到一流实验室的水平,他又何必浪费时间,干脆将时间和资源,拿去玩娱乐圈算了。
  反正,二流实验室的二流实验员,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与小明星也相差不多。
  金主其实也算是一种资源。
  从实验室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现在愿意捐款的,日后应该也会有捐款的倾向的。
  尤其是中牧、青牧这样的大型国有集团,他们每年投入到自己的实验室里的经费都是百万计,算上人工开支和基础建设的成本,一年千万都是有的。
  这么多的资金,相对于他们所产生的成果,其实真的是造不如买,其性质,就与国企自己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一样——教学质量会更好吗?不见得。但成本是一定数倍于其,其核心,无非是个方便二字罢了。
  等到国企自负盈亏,生存不易的时候,国企对于这种“方便”,或者说,对于这种任性的承受能力就很弱了,杨锐的遗传工程实验室若是能抓住机会,反而能够积蓄起一大笔的资源。
  而“创汇牛”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这种概念,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尤其是局限于遗传工程领域的话,能赚钱的项目实在不多。
  像是克隆羊多利这种项目,听起来像是应用型的,实际上等于是基础研究,很难找到商业机构来捐助的——事实上,英国人做克隆羊多利的时候,根本是秘而不宣,直到成功以后,才向外宣布。而英国政府的反应也很快,第一时间消减了该实验室的经费。
  是的,是消减而不是增加,因为政客们对于克隆人的恐惧,是相对于普通人的恐惧的放大,为了避免该实验室进一步的深入下去,消减经费几乎是没有受到任何反应的通过了。
  以科学家的观点来看,这简直是毫无意义的蠢事,这种情况,其实不止一次的出现在科研实验室里。
  项目做的差劲,消减经费;项目做的不如预期,消减经费;项目做的不如政客的预期,消减经费;项目做的足够好,满足的消减经费;项目做的特别好,特别满足的消减经费……还有换人减,世事变化减,经济危机减……
  总而言之,实验室要找到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不容易的,仅仅依靠政府或者某一个捐赠者是不靠谱的。
  杨锐装模作样的倒茶,心里想的,却是怎么往金矿里灌氰化物。
  梅局长和铁局长,依旧是冷漠相对的样子,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多年不见的好友。
  好在大家都是场面人,半分钟的尴尬后,还是新来的屈场长呵呵的笑两声,道:“杨主任,我今天来,是想专程来试试你们的午餐的,听说你们的自助餐,做的比五道口的罗马餐厅还好。”
  “是从罗马餐厅请来的厨师做的。”杨锐笑笑,道:“好眼光。”
  他说的罗马餐厅,正是杨锐和史贵合资的自助餐,位于杨锐在五道口的保龄球馆的上方。杨锐需要两三名厨师帮忙,自然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有了自己的经费的遗传工程实验室,已经和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彻底分开了,厨师什么的来不及招募,倒是不如请外援。
  屈场长翘起拇指,又道:“估摸着要花不少钱吧。”
  “是挺贵的,我们的研究员每天的伙食标准,目前暂定是3块钱,不算主食的开销。”杨锐没准备隐瞒,他招募研究员的时候,是用这个来吸引人的,有兴趣的人想问总能问道。
  屈场长倒吸一口凉气,道:“一天吃3块钱,一个月不是要吃90块钱?”
  “一个月有4天多的假期。”现在仍然是每周六天的工作制,全国人民皆如此。
  “那还是要花七十多呢。”屈场长看看四周,道:“咱们现在这么小的规模,一个月就要吃三四百的,还没算厨师和其他的花销吧。”
  “没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