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6/1306

  “那更厉害了。”乔公赞了一句。
  朱院士捧场道:“杨锐不仅提出了很好的创意,而且做出了切实的工作,将我们的计划推进了一大步……”
  朱院士趁势就汇报起了工作,他们总共只有30分钟,当然不能将之浪费在某个人身上。
  朱院士说的并不快,时不时的还要应付乔公的询问。
  杨锐也是做起了顾问的责任,说到具体细节的时候,就予以补充,不论是脑力还是记忆力,他都比朱院士要强的多,而且,整份计划书的撰写,就集中在过去几天,他是全程参与了的,许多内容掌握的比朱院士要充分的多。
  不过,朱院士和乔公谈到细节的时候也不多,两人更多的还是就宏观问题进行讨论。
  当然,大部分时间,是朱院士说,乔公听。
  两人之间是基本是一种信任关系,在其本身不了解的科学方面,乔公都是以朱院士的建议为准的。
  杨锐报着学习的心态,听着朱院士将话题从计划纲要,讲到发展进程,再讲到资金分配和来源,又讲到制度建设。
  听着听着,就听朱院士说道:“现在的行政机构,尤其是一些地方上的领导,对实验室的管理不科学,不重视,更不了解,简单粗暴的作风,浪费了我们研究人员大量的心血。就比如说,杨锐前一段时间,申请建立的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好不容易做出了国内一流的成果,结果却被主管领导要求与华北畜产品研究所合并,理由是要杨锐的遗传工程实验室,学习华北畜产品研究所的先进经验,简直是滑稽。如果做决定的主管领导了解一下学界的情况,他很容易就能知道,华北畜产品研究所给杨锐的遗传工程实验室做学生都不够格,更别说是提供先进经验了,这样做的后果,完全是浪费了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际信誉,并且影响了尚未成型的科研团队的建设……”
  朱院士说的很快,而且是一口气说完的。
  杨锐简直都听呆了,说好的让我告状呢?
  杨锐看着因为说的激动而面色红润的朱院士,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名菜鸟猎人,好不容易得到一把猎枪,好不容易跟着老猎人学习了好些天的理论课,好不容易的做好了心理建设,好不容易的来到了森林里,好不容易的潜伏好,静静的静静的等待到了猎物,正在将准心套上猎物的时间……
  老猎人兴奋的开枪了!
  真有人会抢着告状吗?
  杨锐满脸惊奇的看向朱院士。
  朱院士一副我刚刚随机应变了的表情,再道:“杨锐,别怕嘛,就用你的经验,给乔公做个说明。”
  “是……事情其实比较简单,我在几个月前,申请建立了一个实验室,因为是挂靠在海淀区的,所以命名为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以后,我们在牛的胚胎移植方面,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杨锐藏在心中的猎人,无奈的放下了装好了子弹的猎枪,掏出了剥皮刀……是的,对于菜鸟猎人来说,他在森林里唯一允许做的事,就是将猎物开膛破肚,剥皮抽筋。
第1048章
拆骨
  “牛的胚胎移植,也是我们计划里的重点项目,和杂交水稻等等,并列为农牧方面的重点投资方向。”朱院士给乔公做着解释,顺便帮杨锐敲边鼓。
  直接说牛的胚胎移植多重要云云,一般人都听不明白,但你说杂交水稻,中国人就都知道了。
  乔公于是饶有兴趣的问:“胚胎移植是怎么个意思?”
  “哦,就是和试管婴儿一样,相当于牛的试管婴儿,叫试管牛犊也可以。这个技术的好处,是掌握了以后,再繁育牛的时候,就可以一次性大规模的繁育良种牛,即使我们没有良种牛,我们也可以通过从国外进口胚胎,甚至牛的配种的方式,进行繁育,比起购买成年牛,再运回国内,要便宜上百倍……”朱院士用了半分钟,给乔公细细解释。
  乔公很高兴的道:“这么说,这项胚胎移植,能结果咱们国内多年存在的牛种不佳的问题。”
  人家也是经常听报告的人,农牧方面存在的问题,农牧技术方面存在的较大的问题,自然都是了解的。
  朱院士用老猎人看菜鸟猎人的眼神,亲切的道:“的确是这样,牛的胚胎移植,一直以来,都是咱们国内生物界重点研究的项目,从60年代开始,就有计划的推进了,但是成果寥寥。说来惭愧,杨锐同志,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研究进度,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即将完成之际,被海淀区的领导傻不拉几的给拆分了……不好意思……想起来有点气,我是觉得,要是不加限制的话,我们上面做的计划再好,都要被下面的和尚念成歪嘴经了。”
  杨锐目瞪口呆之目瞪口呆:咱叔,开膛破肚的机会都不给?要不要这么卖力啊。
  乔公听的表情严肃了一些,道:“这的确是个问题。”
  “我觉得,咱们既然决定,要做国家级的高技术发展计划,那就应该尽可能的杜绝此类现象,否则,上百亿的资金投进去,结果被地方官员想拆就拆,想拿就拿,这个计划的延续性也就没办法保证了。”朱院士意犹未尽的砸砸嘴,却是继续掏出小刀给猎物放血,道:“我们设计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目标是在未来15年里,将中国的高科技水平提高一大截,追平或者基本追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这一点是很难达成的。”
  朱院士此时的表情,在杨锐眼里,就像是在说:哎呀,猎物放血放的不好会很难吃的,还是我来放吧。
  于是,杨锐磨了三个下午的尖刀,也失去了作用。
  当然,身为告状系的老猎人,朱院士的水平还是很高超的,最重要的是,他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了乔公全面的信任。
  乔公身兼重任,不可能从头去学基础科学,因此,当他需要就基础科学的问题发言的时候,当他需要关心和重整科学领域的问题的时候,他的首要选择就是朱铭同志。
  多年以来,朱铭的表现也的确值得乔公的信任,就算是告状,他也告的有理有据,理所当然。
  相应的,朱院士也是摸准了乔公的脉搏,知道他关注的重点和要点在哪里。
  只见乔公略作思量,很快道:“这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行政干部不懂科学,不了解科学,轻视科学是一方面,短时和急功近利是另一方面,另外,眼睛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地方主义,搞山头主义,又是一方面……这样,我写个条子,小李,你一会拿去有关部门,询问一下这件事。”
  “好的。”乔公的秘书微微点头,并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号,他做会议记录都是用速记的,符号记号也是如此。
  “我觉得可能还不止如此。”杨锐身为小猎人,终于抓住了机会,决定把野猪的内脏掏干净算了,免得回家了还要在院子里收拾,弄出一地的腥臭。
  杨锐瞥了朱院士一眼,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再回忆他先前的叮嘱,于是直言道:“我觉得,这位主管科教文卫的吕区长,并不是单纯的不了解科研状况,他还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事实上,我觉得,这种现象在未来,恐怕会越来越多。”
  乔公的秘书悄然抬头,略有些讶异的看了杨锐一眼,又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朱院士一眼,迅速的低下了脑袋,继续记着笔记。
  在沙沙的记录声中,杨锐接着道:“科技是能转化成生产力的,对很多人来说,科技还是能直接转化成金钱的。就以我做的牛的胚胎移植为例,它的经济价值,起码在每年10亿元以上,这一点,能够通过中牧总公司来证实。实际上,我之所以做胚胎移植,也是源于中牧总公司的邀约。单就这项技术而言,最多一年的时间,成果转化的利润,就可能超过千万,华北畜产品研究所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说动吕区长,将我的实验室合并掉的。”
  “成果转化是我们科研的一项目标之一,咱们投入数以百亿的资金,目标是撬动更大规模的经济的发展,所以,以后这种情况,我们还会遇到不少的。”朱院士适时的助攻一枪。
  就两人今天射出的子弹,两只野猪也该死了。
  乔公用手指节敲了敲桌子。
  杨锐等了两秒钟,见乔公没有说话,干脆继续给猎物拆骨,道:“如果是以正常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室能做出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成果,本应该是能受到主管部门保护的,不过,吕区长却把本区的直管实验室,退给了外部的华北畜产品研究所,就我看来,这是很不正常的……”
  杨锐瞄了乔公一眼,再道:“而从华北畜产品研究所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动机,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国家每年都有上百万的经费投入到牛的胚胎移植方面,如果他们不能保证自己的优势地位,他们的经费就要少一大截……”
  “这种行为是一定要得到严惩的!”朱院士又将话头给抢了过去,道:“我们这一次的计划,本身就有优胜劣汰的要求,未来15年,我们将有数以百计的研究所,可以遇到经费被削减,项目被取消的问题,难道全部诉诸于这种不正当的行为?杨锐已经是国内有数的生物学家了,不是青年生物学家,就是把生物学家排个队过来,能有杨锐水平的,也是屈指可数,如果这样的科学家,还要遭遇到此等不公,其他科学家会怎么样?我简直不敢想。”
  顿了一下,朱院士的声音更加沉重,道:“乔公,正本溯源,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杨锐这样的学者。老实说,我的年纪大了,我们这一代人,还能不能撑住15年,都是个问题,但杨锐,杨锐这样的学者,是中国的希望,是祖国的希望啊。咱们不能……不能让他们再经历一遍,我们经历过的悲剧了。”
  祖国这个词,是个书面的不能再书面的用于,但是,当朱院士说出“祖国”两个字的时候,他是饱含深情的。
  乔公亦是动容,用手轻抚朱院士的手背,安慰道:“别激动,别激动,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个姓吕的区长,是什么情况?”
  他也知道,若是普通干部,朱铭也不至于告状告到自己这里来。
  朱院士情到浓时,就像是看到了马鹿的老猎人,哪里还记得之前对杨锐的叮嘱,断然道:“副区长吕寿,应该是吕家的子弟。吕玉山同志的儿子。”
  乔公“哦”的一声,却是干脆无比的道:“高干子弟更是不能姑息!老吕我看也是糊涂了!小李,你去打个电话……”
  他说着想了想,摆摆手,道:“算了,你也别打电话了,就去吕家,叫老吕和他的这个儿子,过来见我。”
  秘书心惊胆战的答应了。
  转过头来,乔公又和颜悦色的安慰杨锐道:“你不要担心,继续做好科研工作,老朱刚才都说了,你们这一代人,是中国的希望,是祖国的希望。你要继续学习,努力工作,遇到事,不要怕,不要慌,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是你的后盾……”
  杨锐感受着乔公的殷殷嘱托,心中安定不已,再看深藏功与名的朱院士,心里默默的给他贴上一个标签:人头狗!
第1049章
务实
  8点零五分开始的工作汇报,到8点35分就准时结束了。
  半个小时的汇报时间,相对于乔公的忙碌来说,实在是非常奢侈了,也是863计划太为重要,才会如此。
  当然,比起“五年计划”此等项目,863项目又显的单薄许多,但863计划一次规划15年的魄力,还是令人心潮澎湃。
  “读书能做什么”——杨锐心里莫名的浮现出许多后世常见的反智问题,他此时默默的回答,读书,能让一个人不至于,想要沉沦下僚都不得。
  再抬起头来,看着前方龙行虎步的朱院士,杨锐又加了一句:还能掌握多种告状的手段。
  小时候看历史故事的时候,杨锐是很看不起那些向皇帝告状的奸臣的,所谓奸臣,自然也都是坏人。
  如今想想,告状实在是一门艺术啊。
  那些能用一件小事,就弄死一门忠良的人,你说得多聪明!得准备多久!得在告状的海洋里修习多久!
  如果成功告状一次就得一份经验的话,你说要抢多少次人头,才能有朱院士的等级?
  杨锐走在朱院士身后,眼神中充满了佩服。
  看看人家,学术做的好,政治水平也不差,既有能力管理一个国家规模的高技术研究计划,又能告状告的风生水起,不仅能照顾后辈,还能不着痕迹的抢走人头,偏偏杨锐还得感谢人家。
  吕玉山和乔公自然是没什么可比性的,杨家和吕家也没什么可比性啊。
  朱院士一个嘲讽,顺手斩杀丢在吕家的头上,将人头抢走的同时,也是把仇恨拉过去了,杨锐背地里输出,安全性上升了不知多少个档次。
  “杨锐!中午有没有什么事?”走在前面的朱院士突然喊了一声,吓了杨锐一跳。
  “应该没什么事了吧。”杨锐有些心虚的望着面前的人头狗,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没事去我家吃饭,今天就不要回去了。”朱院士的话,很容易让人想到潜规则。
  杨锐的思维飘的太远,赶紧拉回来,看两边没人,小声道:“你怕我被人报复啊。应该不会吧?”
  “正常来说不会。”朱院士说着眨眨眼,却道:“我们的工作,不就是从万分之一的可能中,成功一次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