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6/1306


第1084章
得寸进亩
  牧场内,清风微抚。
  抚的人心里,总是难以平静。
  杨锐胡思乱想了两秒钟,抬头露出诚恳帅气惹人好感的年轻面孔,道:“主要还是场地问题,现在200只牛的胚胎移植,就需要先对两百只牛做超数排卵,接着对1000多头牛做胚胎移植,其实本来是可以对两千多头牛做胚胎移植的,实在是摆不开了。我们目前的场地就这么大,要说全部两千多头牛的胚胎移植,运转起来,肯定比现在慢得多。”
  “这样子……”老总沉稳的点点头,一副思考的模样。
  他的样子,立刻引起了中牧官员们的警惕。
  有在土地问题上敏感的官员,马上跳了出来,虎视眈眈的望着杨锐,道:“我听说,你们的牛只都是不断转运的,每次运送十只二十只的过来,这边做着,那边就十只二十只的运走了,是不是?既然如此,完全没必要扩大面积。十亩的面积也不小了,再增加的只不过是草场的面积而已。咱们在北京的农场,用地也是很紧张的。”
  他说最后一句,是向着老总等人说的,饱含着劝说之情。
  老总继续沉稳的点点头,思考状道:“这样子……”
  杨锐暗自撇撇嘴:您是表演上瘾了啊,莫非是办公室里坐的太无聊了?
  想归想,现在是个难得的要地方的机会,杨锐为了自己的实验室考虑,只能不辞劳苦的出来站场,道:“您说的转运,正好说明了我们土地不够的窘况。”
  稍微停了一下,杨锐斟酌语言,道:“咱们不说高科技,就是普通的动物,如果怀孕了,尤其是最开始几天,是不是静养比较好?你们牧场是怎么对怀孕的母牛的,把它们不停的赶上车,赶下车吗?更别说转运的时候,环境混乱,条件糟糕,时间漫长了。”
  杨锐指了一下前方的千多只本地黄牛,道:“就现在这些母牛,从遗传工程实验室运出来,再到贵牧场,这么短的路,有多少头母牛流产了?有十头了吧。要我说,这是完全没必要的损耗。经过胚胎移植的母牛,正确的做法,本来应该是在实验室的牧场里,吃饲料,喝净水,安心养胎,随时接受技术人员的关心和检查的……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必须的场地的原因。”
  1000多头母牛,总归是要有流产的,无非是比例问题,杨锐现在直接拿数字出来,却是令人颇有感触。
  十头西门塔尔牛,若是从国外购买的话,可是相当不便宜的,再怎么往低里算,都得几十万打底,若是任何一方面不精打细算,上百万也不稀奇。
  事实上,运送十头牛花费上百万美元的都多了,从瑞士山地到出海口,再从出海口上船,然后运送到天津,这条漫漫长路,对金钱和牛本身,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活牛运输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活计,再加上往来的手续和到地之后的饲养,皆是一堆一堆的麻烦。
  在场有经历过此事的官员,立即大摇其头。
  老总亦是很有感触的迈起了步子。
  有反对割地的官员,赶紧再跳出来,道:“即使如此,也用不着分割牧场给遗传工程实验室,我们划一片地方,给他们做转运的牧场就好了。”
  “那我们要是给其他单位做胚胎移植,比如青牧之类的,岂不是还要看你们的眼色,那不行。”杨锐大摇其头。他也不掩饰自己会拓展业务的理由,大家原本就是两个单位。
  这位却以为抓住了杨锐的话柄,不屑的道:“你们要给青牧做胚胎移植,还要我们出牧场?”
  “话不是这么说,我们倒是想给你们一口气做9万头牛的胚胎移植,你们吃得下吗?”杨锐说的是全年份的。一年三次的超数排卵的话,光是中牧的这两千头牛,就能得到9万份胚胎。事实上,国内其他单位也是有良种牛的,只是没有一家有这么多的罢了。
  要说9万头西门塔尔牛,对中牧这样的公司也是小菜一碟了,不过,胚胎移植毕竟是个新东西,一口气吞下这么大的份额,就不是特别令人放心了。
  老总呵呵的笑两声,道:“咱们不说气话,遗传工程实验室确实是有需要,我们呢,也应该是建立平等互利的良好关系,不能仗势欺人,也不能忘恩负义。”
  最后两句话,说的人想反驳都反驳不出来。
  杨锐脸上笑着,心里赞叹:认真的演员,最美。
  ……
  分割牧场给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事,层层转移,最终还是丢给了焦场长。
  焦场长是北京地区的负责人,牧场自然要从他这里出来,中牧总公司直属的那点草场,老总就是舍得拿出来,面积也不过关,几十亩几十亩的碎地,要说乘上一个660,按平米数来说,也不算小了,但是,和1000亩的单位比较,那就小的太多了。
  焦场长带着杨锐,再次绕着北京市,逛了一圈牧场,最后停在了卢沟桥农场。
  杨锐最终还是看上了这里毗邻未来的四环的优势,相比地处六环的西郊农场,四环对于后世的新北京人们来说,已经称不上远了。
  如果再对应的盖上一圈住宅楼,未来遗传工程实验室想必也有吸引名校毕业生的资格了。
  做科研终究是顶尖一撮人的事,虽然中坚力量和底层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放眼未来,目标是做中坚力量和底层支持的呢?
  杨锐希望自己创立的遗传工程实验室,能有大的发展,甚至成为知名的生物学实验室,那他需要的就是顶尖人才。仅仅就目前的几只小猫,再凶也吃不了多少肉的。
  焦场长陪着杨锐逛了许多牧场,这里是逛的最久的,于是也很快了解了杨锐的倾向,道:“卢沟桥农场是挺不错的,另外,这里还有一桩好处,是面积够大,总共6000亩的地盘,就是划1000亩出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一千五百亩?”
  “嗯?”
  “我想要一千五百亩。”杨锐将悠远的目光收了起来,做出了得寸进尺的要求。
  现在不得寸进尺,还什么时候得寸进尺呢。中牧现在是最心热的时候,等过两年,他们的西门塔尔牛长起来,到了不缺钱不缺牛甚至有外汇的时候,可就不会放出土地了。
  而且,北京的土地从来都是很紧张的,各级部委和国企单位,从来都是只圈地的主儿,早将城内和城郊的土地给占的七七八八了,除了中牧这样的单位,能一口气拿出上千亩的单位,弄不好真是没有了。
第1085章
两相合宜
  焦场长却是被杨锐的胃口给吓了一跳,迟疑了一下,苦笑道:“不瞒您说,我这两天带你四处跑,都有人说怪话呢。总公司内部有一层意思,是让我拖着你。我当时给骂回去了,凭什么总公司做不到的事,让我做……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现在一千亩的话,单位里的阻力都很大了,一千五百五,我真的要不来了。”
  “我出钱买。”杨锐回答的更利落。
  “你现在也得出钱买啊。”焦场长无奈道:“一千亩地呢,你把车的油门踩到底,想溜一圈都得一阵子呢,不出钱也不可能啊。”
  “你们本来一亩地想要多少钱?”杨锐反问。
  这原本应该是内部意见的,焦场长见周围没人,直接回答道:“总得几千块一亩。现在知道你手里起码能有上千万,他们就想尽可能的拿回来。”
  杨锐通过姜志军,首批就从中牧拿到了1100万,不过,去掉还要付给中牧的成本,遗传工程实验室能落下600万的样子。
  至于杨锐还能从其他单位赚到多少钱,中牧也基本是有个数的,这也是他们开价的基础了,否则,再多杨锐也拿不出来,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也不可能真指着海淀区的拨款。
  相反,杨锐还怕区政府从自己手里反要钱呢。
  实际上,身为国企单位,本来就是要有所谓的全局性的,一家单位赚了钱,上缴给上级单位,再由后者进行分配是很正常的行为,否则,现在那么多亏损的企业是怎么活下来的?
  如果不是有野猪吕寿那一茬事,杨锐别等钱到手了,就是签个合同,说不定都要接到区里的电话了。
  至于现在,区里虽然没有做出要求,但杨锐并不觉得应该把希望放在他们的自动自觉上。
  这笔资金的数额就85年的标准来说,委实是有些太大了,而且全部都是人民币,要说大肆购买仪器设备,总不能指望80年代的国企能给他把实验室需求全满足了。同样的,这么大的数额,用来兑换美元也不是特别靠谱。
  因此,与其将钱放在实验室的账户上招腥,杨锐更愿意多花掉一些。
  在这方面,他和中牧的目标是一致的。
  中牧其实也不是特别愿意拿出几千万的现金,就是现在该给遗传工程实验室的600万,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笔现金了,所以,他们才想着用土地的事收钱回去。
  杨锐倒是有心配合,他踩了踩脚下四环的土地,眼都不眨的道:“1000亩以内,我愿意支付5000块一亩的价格,这样是500万。另外,你们再多给我500亩,我每亩付一万五千给你们,怎么样?”
  “不可能的,就算一万五千一亩地,也就是750万,总公司不差这么些。”焦场长笑了一下。
  “两万!”杨锐主动涨价。
  他这一波,光是从中牧手里就能得到600万,足够支付1000亩的土地价格。而剩下的2万份胚胎,他起码还能落下2200万,这么大一笔钱,存在账上毫无意义,因为用不了两三个月,遗传工程实验室就能再做一波胚胎移植了。
  考虑到这门生意的成本奇低,至少年内的成本奇低,而且起码年内并没有竞争对手,这就意味着遗传工程实验室,就算是花钱买地,也能剩下超5000万的利润。
  想到这个数字,杨锐不光勇气大增,而且还稍稍有些心虚的。
  焦场长却是面带难色,道:“杨主任,不是我不想给你……”
  他向四周看一看,见离的最近的人都在百米开外,于是放心的道:“杨主任,就咱们的关系,如果能给您这块地,我肯定是给的,所以,这个不是价钱的问题。就刚才的话,总公司还有人让我卡着您呢,最好是给个一百亩一百五十亩的对付过去。这1000亩,真的是最大限额了,而且,价格还真少不了。”
  杨锐默然无语,心里反而有些期望现在的市场放开一些。要是市场放开了,就他手里的资金,拍个地方出来也不是问题呀。
  想到市场问题,杨锐突然又起了心思,问道:“要不这样,1000亩的还是按照5000的价格,这个定下来,可以吧?”
  “可以,这个我就决定了。”焦场长认可了。
  “这1000亩地,就算是从你们北京分公司名下划走的了?”
  “是啊。”焦场长感慨了一下。
  “但要是算起来,具体是从卢沟桥农场划走的吧。”杨锐意有所指。
  焦场长愣了一下,道:“是这样没错。”
  “这样看,其实是有点不公平不是?中牧今年等于是多了一万头良种牛了,主要是分给直属牧场和你们北京分公司的牧场吧,卢沟桥农场能分多少?能有1000头不?”
  焦场长迟疑了一下,道:“良种牛是要集中养殖的,总公司的意见,估计不是西郊农场,就是豆各庄,北郊多少能落一点……卢沟桥农场的话,不一定会有。”
  不一定会有,就是没有了。
  杨锐呵呵笑两声,道:“那让我和卢沟桥农场这边的负责人谈一下?”
  焦场长已经有点意识到杨锐要做什么了,但还是问了出来:“你想谈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