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9/1306

  且不说杨锐对华锐制药厂的期望——期望这个东西,是私人的事,不切实际的期望有时候是做不了数的,所以,当期望与现实的落差碰撞到了一起的时候,杨锐一言不发。
  然而,工厂与研究不同,工厂是要赚钱的。
  一间不赚钱的工厂,任你是金山银山的,也撑不了多久,中国的下岗潮,苏联的解体,落在这个层面上,都是工厂不赚钱了以后惹的祸。
  而华锐制药厂要赚钱,就必须达到GMP规范。
  只有达到了GMP规范,华锐制药才能出口药品到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只有出口药品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华瑞制药才能真的赚上钱,杨锐建设华锐制药的意义才能体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平江建筑总公司是否用心用力了,不管河东省政府是否关心重视了,杨锐都不会轻飘飘“好好好”过去的。
  杨锐酝酿了一会情绪,酝酿的所有人都耐烦的时候,道:“我要先道歉。”
  杨锐道:“我要向华锐制药厂的总经理甘虎,还有外方的设计部门的朋友们道歉,同时,也要向奋斗在一线的,平江建筑总公司的同志们道歉,最后,我要向河东省的领导们,平江市和南湖市的领导们,溪县、西寨子乡和西堡镇,以及西乡开发区的领导们道歉,因为我尚在大学的缘故,未能尽到顾问的职责,未能自始至终的跟踪华锐制药厂的建设,很抱歉。”
  众人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没关系。
  杨锐摆摆手,道:“道歉过后,我得修正自己的错误,提出我看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在场的朋友、同志和领导们,能够协助修改。”
  这段话说的好听,但听在一群人耳中,却真是如晴天霹雳一般。
  林鸿斌更是有些慌张,他熟悉的交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交工,因为有问题,都在交工前谈妥了,没有人会在领导们参观,所谓群贤毕至之时间,提出问题的。
  但是,也不能说这种情况绝无仅有,有的时候,甲方太气愤,的确是会做出这种事的。
  此外,林鸿斌还听说过不少二货甲方的笑话。
  他竭力想要看出杨锐是哪种。
  然而,杨锐是哪种,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交工,眼看着就要被终结了。
  “杨顾问,那个,杨主任,修改是没有问题的,您只要提出来,我们平江建筑总公司,一定竭力完成。不过,咱们是不是先吃饭?已经到了中午时间了,来参观的许多同志,连早饭都没吃呢。”林鸿斌尽可能的想要阻止杨锐。
  可惜,杨锐并不是想要他的竭力完成。
  轻轻的摇摇头,杨锐往前走了两步,像是思考的样子,道:“我只说几句话,非常快的。”
  不等林鸿斌再言语,杨锐继续道:“从最开始部分,我想起来的地方说起吧,首先,厂房的管道夹层不合规。管道夹层的高度要保证,2.5米不能达到的话,2米也是要有的,而且,这部分必须是全明的。”
  第一个问题就点到了管道夹层,林鸿斌的心慌立即扩大了,解释道:“一车间的面积大,跨度更是二车间的好几倍,为了保证厂房的强度,必须做一定程度的加固,这样一来,全明管道就没办法保证了。”
  “我先说问题和要求,解决方案,我们一会再谈。”杨锐并不准备和林鸿斌掰扯细节。建筑上的困难太多了,就算是农村建个土窝子,砌墙的大工也能说出无数的难点痛点,而且头头是道,但是,那又如何呢。
  杨锐稍抬下巴,接着道:“全明管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管道的卫生清洁,也就是保证车间的卫生清洁,从而保证药品的卫生清洁。华锐制药厂的管道夹层,最核心的问题,还有高度问题,为什么要保证两米,目的是让检修人员能舒舒服服的站着做管道检修。”
  杨锐的语气看看周围,道:“大家可能对此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检修为什么一样要站着。但我得说,这个正是GMP规范好的地方。我们保证检修人员舒服一些,检修工作就能做的频繁一些,仔细一些,后期的管理工作就能轻松一些。都说看得见的地方好打扫,边边角角难清洁,管道贯通整个厂房,我们得尽量减少难清洁的部分,是不是?”
  这下子,不懂行的关志勇等人,也算是有些听明白了。转念一想,现在华锐制药厂的部分管道,建的像是烟囱一样,那要想检修情节,的确不容易。
  林鸿斌脸色难看的向两边看看。
  他做老了建筑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全明管道和管道夹层的好处,但是,这东西是有好处就好做的吗?
  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厂房上空不止是有管道经过的,还是加固厂房所需的空间,如果不能通过厂房上半部分做加固,那下半部分的加固材料就要更多更坚固,换言之,就是更费钱。当然,对技术的要求也就更高。
  管道夹层本身也费料,两米五的管道夹层,和建一层楼差不多了,而且,这层楼还不能用普通建筑材料,几乎全都是钢铁。
  一层楼的钢铁,就算省里帮衬,也得把总公司的采购处给吓趴下。
  最重要的是,华锐的厂房都已经完工了,你现在说要全明管道和两米五的管道夹层,难道扒了重来?——恩,就算最初你要求过了,但是,建设过程中,设计标准达不到,修改也是正常的啊,既然已经修改了,你又翻旧账做什么?
  林鸿斌满肚子的话要说,但又不能对着杨锐肆无忌惮的发泄出来,只能皱着眉头,道:“我们也想做出两米五的管道夹层来,条件实在不具备……”
  “通风管道也不行。”杨锐不和林鸿斌谈困难和条件,一句话打断他,道:“主通风管道和部分次通风管道要用不锈钢的,全部采用镀锌铁皮的不行。”
  林鸿斌气急:“通风管道用的镀锌铁皮,还是进口的呢,多出来的15吨的镀锌铁皮,是我们想尽办法调配来的。”
  甘虎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现在有杨锐给他撑腰,立即反唇相讥道:“这批镀锌铁皮本来是用在次通风管道上,你们擅自更改了设计,趁夜施工,要我们接受既成事实……”
  “我们是为抢工期,预定的不锈钢管道没有来,我们难道一直等吗?”
  “你们是怕不锈钢管道太重,不敢放上去,不锈钢管道的最终截止日还没到……”
  “不说这些了。”杨锐同样打断了甘虎的话,也是不给机会让林鸿斌解释,再道:“供电线路只有一条,不行。”
  林鸿斌抛开顾忌,道:“供电线路是供电局的事。”
  杨锐不理他,继续道:“供电必须稳定,而且要有两条供电线路。我们是生产输液品的,药液遇到断电,十五分钟就要报废了,如果断电4个小时,细菌都要繁殖出来了,制药厂的无菌环境就算是完蛋了,必须全场重清洗,两三个星期都不能开工是最起码的。所以,两天供电线是最起码的。”
  稍作停顿,杨锐又道:“目前的环境下,备用电力也要多做考虑,有必要的话,要加码。”
  ……
第1127章
中国式困难
  这下子,不止林鸿斌受不了了,关志勇也听不下去了,道:“杨主任,西乡开发区目前并没有自己的电厂,多加供电线路,就要请供电局同意,而且,目前的电量可能也不够用,再拉过来的距离非常远,不是说做就能做下去的。”
  “虽然困难,但是,断电风险更严重。”
  关志勇打着商量,道:“能不能前期先凑活一下,我们之后请供电局的同志来再想想办法。”
  “没有双线和备用电路,根本谈不上前期。停一次电就停工大半个月的工厂,根本没有开工的必要。”杨锐并没有妥协的意思,而且,立即又转到新的方向,道:“质量控制实验室的空间要独立出来,这个应该是最低设计要求吧。”
  杨锐看向甘虎。
  甘虎郑重点头,道:“我们提出来了,平江建筑总公司表示后期完善。”
  “我们到时候会砌了墙,将质量控制实验室独立出来。”林鸿斌不高兴的解释一句,觉得杨锐吹毛求疵。
  杨锐不在乎他的态度,照旧道:“独立的空调系统,独立的更衣室和专用的卫生设施都必须要有,也就是说,实验室的上下水和空气,都必须是独立的,这不是光砌墙就能解决的,必须补充进去。”
  “人在呼吸,空气怎么隔的开?”林鸿斌已经是气不打一处来了。
  杨锐也不客气的道:“质量控制部是生产车间最重要的部门,药品能否出厂的最后一步,就捏在质量控制部手里,他们的实验室要是出了偏差,把合规的药品倒掉就算了,把不合规的药品运出去,你知道要赔多少钱。”
  “那也不用……”
  “氨基酸分析仪,高雅液相色谱仪,定量和半定量的气象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极谱仪,电光分析天平,我就随便数数,这么多仪器放在实验室里,就为了能多精确一个小数点,然后你告诉我,准备用10块钱的红砖砌墙,解决所有的问题?”
  话说到这个时间,已经没有人想要吃饭了。
  现在才是谈到第一车间的事,是个人都猜得到,隔壁针头厂的锅炉,之后也要被杨锐提溜出来。
  要说杨锐提出要求的时候,都是做了解释的,但是,按照杨锐的要求来做,和推倒重建又有什么区别,华锐制药厂的生产更是要遥遥无期了。
  这是所有人都难以容忍的。
  一群人饿着肚子,运气于胸,气氛僵硬。
  杨锐却不觉得返工是多大的麻烦。
  甘虎在重要的项目上,还是不含糊的,药厂的建设本来就是模块式的,如今主体完工,如一次性浇筑的地面等等,都基本令人满意。
  但是,甘虎毕竟只是华锐制药厂的总经理,对国企平江建筑总公司的挟制不足,也不太理解国内的做事方式,留下遗憾实不可勉。
  另外,华锐制药厂就算不是国内做的第一间GMP制药厂,也差不多是第一批在建的。目前,国内尚未建成任何一间合规的GMP制药厂,要想不返工而得,简直是痴人说梦。
  返工的工作量固然大,却没有磨合所需要的成本高。
  就像是通风管道的问题,林鸿斌敢为了抢工期就枉顾设计,这种事,其实再普遍不过了。
  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方建筑公司和外方签订协议的时候,都是要留出抢工时间的,所谓预计40个月完成工程,提前5个月完成,实际在35个月前就是计划好的。
  当国内的每一处工程和建筑,都是以提前完工来做宣传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抢工已是潜规则了,尤其是与外方签订的协议,为了争取政治资本,领导都是要求抢工的。
  正常的建筑,其实抢工也就抢工了,最紧张的时间,无非是起早贪黑改成两班倒,两班倒改成三班倒,累死的是工人,并不怎么入领导的法眼。
  然而,合乎GMP要求的制药厂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放在20年后,中国的建筑公司倒是能在做药厂的时候随意抢工,可在86年的当下,平江建筑总公司连一次性浇筑都不会,抢工又如何谈起呢?
  用热风吹地面,固然是能争取一些时间,但这种灵光一现的故事,好听是好听了,却很不稳定,不是每个步骤都能想到好用的土办法的。
  无奈之下林鸿斌也就只能在稍微熟悉一点的地方抢工了。
  比如通风管道。用镀锌铁皮做通风管道,国内也是一样的,进口货无非是质量好一点,安装和架设的时候还更轻松。
  只要把人手组织起来,做的时间长一点,抢工是很容易的。
  不锈钢管道就不像是镀锌铁皮那么好做了,英国设计师采用的是1.2毫米厚的不锈钢管道,妥妥的超厚品种,由此带来的不光是超高的重量,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小厚度的不锈钢管道是可以咬口连接的,壁厚超过0.8的不锈钢管道就必须焊接了。
  对建筑公司来说,焊接本来就是比较困难的工作,更别说不锈钢管道的焊接了,至于1.2毫米厚的不锈钢管,林鸿斌打问了一番,更是有想死的感觉。
  华锐制药厂用的是耐高温管,国外进口的不锈钢最高耐高温1100度,仅此一条,就让焊接人员皱眉不已。
  更进一步要求的双面焊的要求,更是超过了平江建筑总公司的焊接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