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1306

  韩立诚眼皮子一跳,心道,这老头可以啊。
  从被子里钻出来,直接套上大衣裤,韩立诚点点头,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您要是能确定从我们村路过,这份就是您的了。”李村长低低的声音。
  “我说了不算。”韩立诚很是遗憾。
  “您同伴那里,我们再准备一份。”李村长咬牙出血的样子,让韩立诚更为心动。
  既然是准备出血了,纸包里装的应该是大团结吧。
  韩立诚这么想着,人也变的积极起来,反正左右都是要跑一遍路的,何不让这趟路走的更划算一点?
  装作迟疑的样子,韩立诚道:“你先去给他说,说完,咱们再说这个。”
  韩立诚指了一下纸包,然后真实的犹豫了一下子。他敢肯定,这个纸包拿回去,再拿出来的时候,就没有这么丰厚了,但他也不敢现在就把纸包给压住了,万一牛安那小子不同意,他就坐蜡了。
  村长倒是没有多想,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再问清楚找谁,就将纸包装回到身上,去隔壁了。
  不一会儿,院子里就传来议论的声音。
  韩立诚不禁笑了出声,将房内装睡的汤材都给吵醒了。
  “走,去看看牛安那小子的笑话。”韩立诚早就憋不住了,一边穿棉鞋,一边道:“搞我们这行的,说话做事都得有分寸,知道为什么?就怕人生地不熟的,得罪了当地人。拉电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得罪人家,那就是脑子问题。”
  说着韩立诚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摆明了要看好戏的样子。
  汤材拖后半步,再出来的时候,就见院子已经堵满了人。
  “不行,这个路太难走了,就是开春了,在山路上运木料,也是大活。”
  “白干肯定不行,管吃都不行,非得给钱。”
  “给的少了也不行。”
  “肯定不能少了,一个人一天两块钱,否则,我宁愿地里刨食。”
  “两块钱?你值两块吗?”
  “我值两块五怎么的?就两块五了!”
  汤材听了一会,完全不得要领,挪步来到韩立诚身后,道:“韩师傅,现在是怎么了?”
  “牛小子疯了。”
  “啊?”
  韩立诚道:“他给李家村的人说,要不要过线,主要看愿不愿意上工。”
  “上工?”
  “给输电线干活。”
  汤材恍然,道:“这不是好事?怎么就疯了?”
  “上工就过线,不上工就不给过线?两家都上工怎么办?”韩立诚嗤之以鼻,道:“我告诉你,到后面,不给过线的村子,非得来现场闹事不可。”
  通电线是大事情,确实是值得一个村子大费周章的。
  汤材似懂非懂的点头,听了一会,却是小声道:“我看牛安不像是不知道的人。”
  “嗯。所以才傻呗。”
  “说不定,他们就不是弄一条输电线呢?”汤材提了一个怪问题。
  韩立诚愣是没给笑出来。
  他们这趟出来,本来就是因为要给西乡开发区做备用输电线的,谁知道杨锐是不是想要一条备用输电线的备用输电线?
  再者,人家村民想要多一条输电线的话,可不会找西乡开发区,而是要找供电局的。
  ……
第1133章
群众的呼声
  韩立诚、汤材和牛安等人,总共是五个人出发探路的,等步行穿过大山,抵达南湖市郊的时候,一行人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三十六人。
  多出来的三十一个人,就来自路过的村子。
  河东省山峦叠嶂,南湖市内欠发达的农村极多,不通电不能说是普遍,但就大山里的村落来说,却可以说是很常见了。
  对各个村子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赶上了,就能比周围的村落提前很久用上电。很朴素很简单的道理,但是非常实在,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有远见。
  村村通电的工程,对中国来说,要到30年后才实现,虽然河东省没有落后到这种程度,但不客气的说,到10年以后,绝对还是有不能通电的农村的。
  1997年的时候,香港都要回归了,不能用电的不方便,更是难以想象。
  不过,要说为了用电,就得在冬天里,扛着几百斤重的电线杆子上山,或者夜宿野地几十天,大家又不愿意如此。
  那不光是疲惫,且耽误地里的农活,还是真的有生命危险的。
  古往今来,搞水利工程、水利建设,又或者上山伐木,下山运木,一个不留神,就是要死人的,如长江三峡运木排的工作,危险到出行前都要交代后事。
  建个输电线,当然不至于如此,可风险总是有的。
  而且,不是死了人才是风险,残疾也是风险,扭到腰,伤到骨头,弄破了手,同样都是风险。
  到了侍弄农活的时间,要是扭了的腰没有好,伤掉的骨头没接住,难道就可以卧床不起吗?
  当然不可能了。
  如果家里的壮劳力受了伤,那家里的苦活累活就得女人老人来做了。
  到最后,就为了一盏点灯吗?
  越是贫瘠的地方,就越是容不得浪漫和幻想的生存。
  遥望青藏高原蓝天最久的人,不是来自包邮区的文青们,而是千年来为生活而困苦不堪的农奴们。
  从西乡开发区到南湖市,区区百余里的山路,最终却有三十一个村子,徘徊于冒险与未来之间。
  他们不敢贸然答应牛安的要求,又不愿意放弃难得的机会。
  进一步,还是退一步,都是攸关生死的大抉择。
  最终,这支队伍就亦步亦趋的来到了南湖市供电局。
  供电局的领导一出门就傻了,拽住韩立诚就问:“派你们出去是惹事的吗?就不知道在外面处理清楚了再回来吗?”
  韩立诚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唉”,“唉”的叹了几口气,只是重复道:“一世英名啊,一世英名啊。”
  韩立诚是供电局的老人了,虽然是工人,但人家只要不犯天条,屁股下的位置就稳如泰山。
  领导没有办法,就找软柿子汤材道:“你来说,你来说,你们这是给我闹了什么事?”
  “这里是……”汤材同样是有口难言,期期艾艾了半天,道:“这里是从西乡开发区到咱们南湖市电厂的三十一个村子的村民,他们……都想给本村通电。”
  “开玩笑,谁想通电就通电,还要我们供电局做什么规划,不要统筹安排了?全局计划要不要搞了?”领导像是听到了什么荒谬的故事似的,简直都要叫起来了。
  事实上,在供电局的领导们看来,这的确是一件荒谬的故事,就像他说的,如今保障城市用电都让供电局筋疲力尽了,哪里有精神做到有求必应。
  就南湖市的现状来说,市辖区内的乡镇供电情况还好一些,县辖区的乡镇都无法做到每天24小时供电,用一首歌来唱的话:打雷要停电,嘞哦;下雨要停电,嘞哦;天冷会停电,嘞哎呀;天热也停电……
  要说供电局不做事是有些冤枉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和物资的限制如此,他们能同步扩容就很难得了。
  领导狠狠地瞪了汤材一眼,道:“把人给我劝走,不许影响局里正常的工作。”
  “这位领导,我们不影响你们正常的工作。”李村长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道:“我们来提意见的。”
  “你说吧。”面对人民群众,领导同志向来是小心翼翼的。
  李村长先打量了一番对方,才道:“您怎么称呼,能做决定吗?”
  “我是康有仁,你们叫我老康就行了。能做点决定。”
  “康领导,我是李家村的村长。”李村长说话的时候有些紧张,但在周围人的鼓励下,很快抬头道:“我们坚持要给村里通电,才派人上工。”
  “什么意思?”康有仁完全没抓住李村长的脑洞。
  “就是说……就是说,你们不给我们通电,我们就不给你们拉电线。”李村长想这个问题想的太久了,以至于一下子就将谜底给揭开了。
  康有仁勃然道:“你们还能翻了天不成?你们不给拉电线,我们就拉不了了?等一下,刚才谁说是从哪拉到哪里的电线?”
  康有仁是问向汤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