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306

  “这时候,咱们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和大家聊一聊,了解大家的需求,传播咱们的想法,不能闷着脑袋做事,要让大家懂得你这样做的道理。”
  杨峰同志说到这里,就亲切的慰问了在一旁休息的老农。
  年轻人们跟在杨峰的屁股后面,看的甚为开心。
  杨峰说的更高兴,只是不谈他的“帝王术”而已。
  被慰问到的老农也很配合,听着杨峰同志的话,同步回答道:“我今年五十三了,腿脚有点不灵便了,但我还是过来了,能帮得上多少忙,就帮得上多少忙。”
  说着,老农将铁锨在地上一杵啊,站了起来,慢悠悠的走到旁边的沙土水泥堆跟前,费劲的掀起沙土,做出工作时的模样。
  “您先别着急,咱们下午再继续做事。”杨峰看着他演练了两下,就请老农坐了下来。
  老农稍微谦让了一下,缓缓坐回到了大石头上。
  “有肉啊!”
  “大骨头!还有午餐肉!”
  几声高兴的叫声,竟然是暂停了满场数百人的聊天声,也同时中止了杨峰“在南西输电线工作时的路边讲话”。
  几秒钟后,人群忽的动了起来。
  众人奋勇向前,你前我进,一点都看不出劳动后的疲倦。
  杨峰面前的老农更是行动迅速,只见他将手里的铁锨一丢,任由其自由落体,同时,又将身上的衣服猛然一扒,再往铁锨上一贯。
  铁锨落地,衣服盖在铁锨上,几乎分不出先后来。
  分不出先后的还有老农的动作,只见他看也不看衣服落到了哪里,只是右脚一拧,左脚一蹬,整个人就箭射了出去。
  当混乱的人群还是仰着脖子,双手伸开,一边张望一边快走的时候,老农的速度已经彻底起来了,三拐两拐的,就消失在了人群当中。
  跟在杨峰身后的,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们,看到这一幕,登时惊呆了。
  说好的腿脚不灵便呢?
  说话的五十三岁呢?
  说好的疲惫不堪呢?
  年轻人们不禁陷入了肉与学习的天堂中,徘徊了0.5秒后,也学着老农的姿势,像是百米选手听到了发令枪似的,拔腿而跑。
  “让一让。”
  “让一让。”
  “别挤。”
  “别挤了!”
  山坳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叫声和呼声,热闹的就像是赶集似的。
  一瞬间,杨锐和杨峰身边,就被清空了。
  “你买的肉?”杨峰摸摸脑袋,有点明白过来。
  杨锐点点头,道:“我和西堡肉联厂说了,让他们送了些大骨头过来熬汤,又买了午餐肉罐头,给大家尝个鲜。”
  如今的农村可是买不到午餐肉的,因此算是稀罕的商品。
  当然,西堡肉联厂出的午餐肉,也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也是杨锐要求了,人家才给送来。
  杨峰嘴角抽搐两下,问:“花了不少钱吧。”
  “华锐出的钱,我是觉得这样能增加士气,加快工程进度。”
  “嗯,大家的确很有士气。”杨峰一阵郁闷。
  老子辛辛苦苦给你谈经验,你是怎么做的?你跑去买肉?
  买肉是能涨士气,谁不知道吃肉了就干劲十足,你买得起吗?
  好吧,你华锐制药厂有钱……但你们有那么多钱吗?
  杨峰长长的叹一口气,道:“你今天给大家吃了肉,大家是要好好干的,你有没有想过,你之后要是不给买肉了,大家是不是有心理落差呀。”
  “为什么不给买肉了?”杨锐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神,看的老爹心焦。
  杨峰道:“因为你天天买肉,成本就上来了。”
  “不会,大骨头很便宜的,我一次买了好几吨,随时运过来。”杨锐顿了一下,又道:“午餐肉稍微贵一点,我考虑着两天提供一次,这样应该能坚持好长一段时间了。”
  杨峰突然很不想和自己儿子说话了。
第1140章
竖旗
  输电线的建设进度,比南湖市供电局预计的要快的多。
  在山峦中穿行的红旗,也从“李家村青年突击队”换成了“王家村青年突击队”,再换成了“周家村青年突击队”……
  一座座碧绿的山峰间,多了数条羊肠小道和笔直的电线杆,同时,也点亮了一座又一座的山村。
  老实说,这样的变化并没有让山村变美。
  杨锐站在山脚下往上看的时候,更是感觉那些或黄或黑的山路,丑的出奇。
  所有这些山路都是不规整的,更没有任何美学上的考量,只是为了上山运电线杆、水泥或者电缆的时候方便些。
  出于方便的考虑,一些平缓之处的杂草是没有清扫的,而危险路段则收拾的稍微齐整一些,这样从底下看来,就是乱七八糟的景象了。
  那些绿油油的山峰,中间就像是贴了补丁一样,而高出树冠的输电线,更是颜色各异,横拉纵扯。
  若是在旅游经济兴起的年代里,搞这样的建设,大约是弊大于利的。
  但在86年的当下,能够通电的村子,却是羡煞了许多人。
  就在输电线建设的过程中,杨锐便眼睁睁的看着有四户人结了亲。
  “我们村有电。”在短时间内,就变成了流行语。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沿线越来越多的村子,加入了志愿建设的队伍中。
  凡是出工出力了的村子,过后都会拉上电线,这是杨锐代替华锐制药厂做出的承诺。要说起来,这是一项靡费的政策,但在杨锐看来,也说不上是吃亏还是占便宜。
  给山里的村子通电,原本是一件花钱的事,不过,有本村的村民无偿帮忙,开销其实能够减掉不少。
  另一方面,杨锐还考虑到了输电线日后的维护问题。
  “电缆无铜,盗之无用”之类的标语,可不是因为好玩才刷遍大江南北的。
  山村里的居民固然朴素,但要说他们纯洁善良,那就是挑战人类生存基础了。
  华锐制药厂需要的是稳定安全的输电线,而非整日制造事故的麻烦线路。
  再者,备用输电线既然是备用的,就说明平日的用电量不大,如果不在沿线寻找大量的用电户的,输电线的浪费也是惊人的,到时候,南湖市电厂又会有所不满,这也是他们不愿意给华锐制药厂一条备用输电线的原因之一。
  华锐制药厂没有备用输电线就不能安稳的生产,南湖市电厂没有充足的用户就不愿意拉线,这样的矛盾,要么由公共财政解决,要么就是华锐出钱。
  在外企进入中国之初,大部分的项目问题都是如此解决的。
  当然,总有一些项目最终未能解决问题,以至于搁浅的。
  杨锐将华锐制药厂建在内陆的河东省西乡开发区,也就是为了避免各种的此类事件。
  如今看来,效果也确实不错。
  不仅输电线的建设极快,制药厂的改建亦是一日千里。
  换成是在北京的话,央字头的建筑公司,就没有一个是好惹的,别说是大面积的整改了,就是小地方的修改,也不一定能如期进行。
  其实,平江建筑总公司同样不是什么善茬儿,奈何华锐制药厂的项目,在河东更受重视,才将林鸿斌等人给压服了回去。
  杨锐亦是投怀抱李,随着主车间的整改结束,就开始从国外进口各种仪器设备。
  光是价值400万美元的原料配制罐和匀质器,就给河东省政府吃了一颗定心丸,以至于关志勇主任还特意跑了一趟西乡开发区,就为了看这台人民币3000万也买不到的设备。
  摆放在输液生产区的原料配制罐,从外观来看,其实就是几个不锈钢的大罐子,通过不锈钢的管道和架子连接在了一起,它的一侧还有相应的不锈钢柜子,里面是配电器等一应设备。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只不锈钢组成的大家伙。
  光洁明亮,但是看不出什么高科技的基因。
  关志勇主任盯着原料配制罐,绕了一圈又一圈,终于不解的问:“就这么个东西,值3000万人民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