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5/1306

  撸开了袖子的张老太,露出万分舒爽的表情,却是低声笑着,道:“女婿送的。”
  “哪个女儿的女婿?”
  “我就一个女儿,还哪个女儿?”
  “张菊家的?他不是辞职了吗?”老大娘一惊一乍的。
  “嗯,新公司更好,效益好的不行。”张老太的手抻的有点累了,就换过来提着菜篮子,半弯曲的状态,还是能露出手腕来。
  一切一切的重点,都在于露出手腕啊。
  张老太的手轻轻的拂过表面,凉冰冰的感觉,沁人心扉。
  “小两口子过日子,还是得省点钱才行呀,动不动就把钱拿出来买了东西,那怎么行,你也不劝劝他们,就让他们这么乱花钱呀。”老大娘一边羡慕的看着张老太的手腕,一边说着劝服的好话。
  张老太呵呵一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人家的一点孝心,我不能挡着吧,再说了,他们单位发钱发的爽快,一块表不算什么。”
  “不算什么?”老大娘的声量又提了起来。
  张老太点点头,道:“我女儿还捉摸着看个大院子呢,他们想买解放路那边的,我说新民路的也不错,就说先看着,哪边的房子大了买哪边的吧。”
  老大娘被她吓的说不出话来。
  “买”房子这个概念,在80年代是与老百姓没关系的。要说商品房,现在也是有的,国内最早开展商品房交易的温州,83年的时候,一平米商品房就要68元,比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一套房子买下来,那就是两三千元,虽然说是楼房,可也太贵了。
  并州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开放程度,都不能和温州这样的城市比,买房子说的就是大院子小院子,即使如此,也没有一个便宜的。
  那些青砖瓦房的大院子,按房间面积算,有的也快赶上温州的价了——附赠的前院后院的,就没有人在乎了,即使院子面子比房间面积还大,现在仍然被看做是不值钱的,至多就是有些附加价值而已。
  老大娘愣愣的跟着张老太走了一路,到了菜市场,才有些缓过劲来,想说什么,耳中就听到了一连串的惊叹。
  “那个,张家的,哪里弄了一块表?”这是卖菜的售货员在叫。
  “坤表吧?张姨,您啥时候还有块坤表的?”这是粮油站的女孩子,和张家有点亲戚关系,就抱着张老太的胳膊看了起来。
  “您是有海外的亲戚回来了?我给你割块肥肉。”肉铺的屠夫是菜市场里最牛气的人,虽然大家都是吃公家饭的,可人家的权力却大,有能耐给你割肥割瘦,一手掌握着你家的幸福指数。
  张老太一一笑着回答,答案亦是大同小异,却是听的每个人都是各种惊讶。
  当然,也有的菜铺的售货员注意力涣散,不能第一时间注意到张老太的新家当。
  走进这样的菜铺,张老太就用手不停的翻看堆起来的菜,明晃晃的手表,毫无疑问的就露了出来。
  那些原本想要呵斥的售货员,看到这样一块稀罕的坤表,也会立即惊讶的换了词:“您的表啥牌子的?怪好看的。”
  “瑞士梅花表。”张老太露出淡散的笑容,威风八面。
  “瑞士的呀?”售货员平时用来骂顾客的嗓子,早就练的又尖又亮了。
  “对,瑞士的,进口的小坤表,走的可准了,里面嵌的都是红宝石。”
  “瑞士进口的得多贵啊!”
  “总得几百块吧,我不清楚,我女婿给买的,说是蛮贵的,嘿,426一块呢。”
  ……
  等从卖菜的小巷子里走出来,跟着张老太一路的老大娘方才惊觉,自己买的肉和菜,竟然都没有张老太的好。
  “势利小人。”老大娘不禁骂了出来。
  张老太走在她的前面,听到没听清楚,笑问:“怎么了?”
  她的左手放在头上,装模作样的梳理着头发,虽然头发早就被梳理的油顺极了,她还是抬起手肘,尽情的晃动明晃晃的手表。
  老大娘被手表闪的两眼发晕,赶紧走了两步,叹口气道:“我是说,你找了个好女婿。”
  “是呀,还是我女儿眼光好。我家女婿说了,这个叫厚积薄发,他在制药业做了20年了,这才找到机遇。人家香港人的公司,有钱的很,发奖金,嘿嘿……我给你说,现在改革开放了,和以前不一样了,你看我女儿女婿,说买一套大院子,转头就去看了,咱们以前分房子,谁能分一套大院子?厂长都不行……”
  张老太说起女婿来,滔滔不绝。
  类似的话听的多了,张大娘不免有些不耐烦的问:“说了你女婿,你儿子最近怎么样了?”
  “哦,好着呢。”张老太撇撇嘴,再与旁边路过的老街坊打个招呼,笑道:“我给你说,我女婿啊,说等买了大院子以后,就买电冰箱和洗衣机,一起吗……”
  ……
  张老太的女婿孙明哲先生,此时却是坐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面前放着笔记本,凝神苦思。
  笔记本上,从上至下,依次是“董事会”,“总经理甘虎”,“销售部长戴飞明”和“人事部长万泉”等人的名字,旁边还有“河东省科委主任关志勇”,“香港律师岳庭”是单独排列的。
  孙明哲将自己的名字写的小小的,列在页脚的位置。
  这是他习惯做的人际关系表。华锐制药厂虽然新建,内部的人事关系也相对清晰,孙明哲却不敢掉以轻心。
  这一次,北河省的销售额在全省排名第五,孙明哲才有机会前往北京做短期培训,他就想借此机会,站一个相对正确的队伍。
  在孙明哲看来,华锐的人事关系,首先是香港管理人员和大陆管理人员的两条线。
  要说香港方面是资方,本来是力量最大的,像是总经理甘虎,就掌握着华锐最大的权力,但是,孙明哲本人毕竟是大陆人,站队到香港方面,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而在这两条粗线之外,少不了还有其他的队伍,比如说,河东省人和非河东省人,在华锐内部,就是两大派系。曾经送他上任的人事部长万泉是非河东省人,而更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却是清一色的河东省人。
  这两大派系,目前看来仍是紧密合作的关系,但谁知道呢。
  孙明哲身为一省的销售经理,总得未雨绸缪。
  孙明哲在万泉的名字上,画了一个粗黑的框子,不是为了祭奠,而是从属性上来说,他应该归于非河东省人。
  不过,人事部长是行政职位,不是技术职位,这让孙明哲又有些犹豫,到时候,万一分派系的方式是行政和技术,或者是有没有制药厂背景这样的分法,那他就变成叛徒了。
  孙明哲挠挠头,突然想到曾经招揽自己的杨锐。
  杨锐是华锐制药厂的顾问,又是河东省人,又有极强的学术背景,双方又有交集,他的父亲还是华锐所在的西乡开发区的管委会书记,要说还真是个不错的投靠对象。
  不过,杨锐的年龄是硬伤,顾问而非实职的身份,更是让他发挥不出多少影响力,学术背景再强,家庭背景再硬,也没有用。
  孙明哲摇摇头,将杨锐的名字填在了河东省科委主任关志勇的右下方,画了一个框,又打了一个叉。
第1173章
玩我啊
  华锐在北京召开培训会,主要是为了方便前来做培训的外方医药代表。
  与其他品种的销售人员一样,医药代表实际上所需要的门槛是很低的,能说会道就算是符合基本要求了,有时候,腼腆一些的销售人员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但是,要想将既有的销售代表水平提高,却往往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大型制药企业在医药代表上面,实际上卡的很严,以美国人为例,选美冠军、模特或者马术公主之类的,是各大公司争相邀请的对象,次一级的,就是长相甜美性格外向的女生,或者擅长集体运动的男生,除此以外,学习成绩好,风趣幽默,或者家庭背景好,又或者种族和肤色特殊,甚至擅长厨艺,能吹小号,也都属于可供选择的人员。
  总而言之,大型制药公司在招聘医药代表的时候,他们要求的第一级都是基础条件好的,第二级则是需要长期训练才具有的技能。
  至于医药代表本身所需要的技能,其实都是后期培训的。
  没有哪家制药公司,指望着学校能给自己培养一堆的医药代表出来。
  而就中国来说,几十年的医药销售历史上,并没有医药代表的身影,从头开始,自然也得依赖培训。
  华锐目前在各地的销售部门,一方面是依靠送礼物的模式生存,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
  但这个时间并不长久,杨锐也不愿意医药代表们就这样野蛮生长,到时候,变成只会送礼的医药代表就麻烦了。
  毕竟,医药代表除了送礼,其实也是有些东西可以学的,最起码,熟悉自家的药品,向医生做出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建议是最起码的。
  再进阶一点,医药代表通常会比医生接触更多的医院和病人,也有助于发现药品的超适应症。
  药品都是有超适应症的,比如说,原本用来做心脏病药的伟哥能让海绵体勃起,那么,心脏病药伟哥的适应症,其实就超过了它的标准适应症。
  医药界目前使用的药品基本都是化合物形式的,既然如此,总有药物具有超适应症,没有超适应症的药物,就像是没有副作用的药物一样,是当前科技条件下不可能存在的。
  若是能够发现超适应症,对制药公司来说,那就是省去了三期临床试验的收入倍增计划。当然,大多数的超适应症都是在实验室里发现的,但是,医药代表们的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在销售本身之外,华锐还希望培训医药代表们会务组织、邀请人员、公关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这是属于中国特色的,若是在国外,某个省份的代表处想要组织一场会议,直接花钱请专业的会务公司就行了。但在80年代,能做会务组织的人,都在各种国家单位里呢,这些工作,自然就得华锐自己承担一部分。
  如此一来,新年伊始的“华锐制药短期培训会”,就拥有了一张长长的培训条目,把初来乍到的孙明哲们,看的浑身发软。
  “这从早到晚都安排了,想出去玩一圈的时间都没有啊。”
  “别说出去玩了,喝点酒的时间都没有。”
  “这才是三天的培训,后面几天的表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