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958

  这里的平台终究过于纯粹,有的人可能找到了自己的独立电影之路,有的人可能准备转场谄媚于三大电影节,有的人可能干脆就放弃了电影。
  无论如何,他们都知道,鹿特丹的告别,只是自己新的开始。
  ……
  娄烨此行是成功的,不仅为履历薄升级了逼格,更实在的是,拉下部片子的资金会容易很多。
  当然褚青也是有收获的,临回北京的头天晚上,葛文就跑到他住的旅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葛文是HBF的负责人之一,他对《今年夏天》非常感兴趣,加上跟褚青也算有数面之缘,便亲自跑了一趟。
  “褚,你那个剧本非常的棒!审查已经通过了,会给你五万美元的辅助金。”他刚进门就直奔主题。
  “啊,谢谢,非常感谢。不过那是导演写的,没我什么事。”褚青先是一怔,随后笑道。
  “你也不错,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制片人。”他说着从包里取出一份协议,递给他,道:“你先看一下。”
  这可是大事,不敢轻慢,褚青娄烨加耐安,三人凑成一团,听那个翻译一条条的念。
  内容有两页,不算多,而且很让他们惊讶。因为除了必要的监督和审查外,没有丝毫介入电影拍摄,以及后期分取利润的条款。也就是说,确实是在白给钱。
  褚青咂巴了下嘴,这样子的基金,能坚持十几年,不免有些敬佩。
  确认无异议后,当下签了协议,葛文正事说完,还没走。许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剧本,希望它能获得成功,他以他所在地位的眼光和高度,给了几点建议:
  “我觉得中国的独立电影是很慢的电影,节奏非常慢,有固定的镜头标准。而且表现出的是中国人这种残酷的生活,很多人在镜头中都在死。”
  “我看过很多中国的片子,它基本就一个主题,比如反映出一些社会结构带来的黑暗面。而在泰国、韩国这些亚洲国家,他们的剧情片比较多样性。这也是我很奇怪的一点,就是很难在中国独立电影中看到关注个人问题的片子。”
  “另外它声音非常的差,配的英文字幕基本看不懂。如果想让这些片子走出去的话,真的需要在这两方面花一些钱。”
  他的话很难听,却很实在,褚青有的明白,有的不太懂,但都牢牢记住,也很感谢这个友善的老外。
  娄烨极少有机会听到西方人这么直白的评价中国独立电影,感触要更深,还藏着一丝悲愤和无奈。
  送走葛文,他们还要赶明天的飞机,早早地洗洗睡了。
  褚青躺在床上,趁着脑袋还清醒,盘点了下这趟出来的所得,大概就是:一双木头鞋,五万美金,以及一个操蛋的制片人头衔。
  以上。
第一百二十五章
臭气熏天
  北京,华亿公司。
  考究的办公室里,坐了两个人,隔着一张实木小几,上面掩着一页纸。华亿老板董平抽着烟,看着对面的姜文,姜文也抽着烟,眼睛却瞄向地板。
  两人一言不发,就像两根烟筒子在烧,屋子里飘着厚厚的尘霾味道。
  “啪!”
  姜文的手猛地落在了木几上,略显粗短的五根手指张开,死死按着那页纸,哑着嗓子道:“我姜文何德何能,担得起祸国殃民的字号,这哥们太看得起我了!”
  “你就别撑着了,想想现在该怎么办?”董平又吐出一口烟。
  “怎么办?你问我?”姜文指了指自己,眯缝着眼睛。
  话说《鬼子来了》从修改剧本到筹备拍摄,再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终于在去年底,彻彻底底地搞定后期。
  这个过程中,国内的媒体一直在跟踪报道。因为老姜的上部电影太给力,以至于跟这个行业沾点边的都非常期待它的上映。
  影迷无疑是最热衷的,但他们可能习惯了那种,从开拍到上映控制在一年之内的节奏。已经被《鬼子来了》超长的制作周期,拖得十分不耐烦。
  今年初,许是从民间流出,又或自媒体爆料,反正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种臆测层出不穷的开始冒泡。这些消息跟挤牙膏一样,隔几天就透出一点,谁也不晓得是真是假。
  姜文和他的团队最初都没在意此类流言,就像小孩子玩闹一样,眨眨眼就过去了,自己又没什么实质性的损害,直到这封匿名信的出现。
  “故意抹杀我军民携手抗战事实,美化日军侵略嘴脸,突出百姓愚昧低下……此罪堪比汉奸国贼……”
  就这样的内容,不知道哪个孙子作的祟,直接把它投到了广电总局,上上下下全看过了,而且居然还炒到了民间。好在姜文和董平都有朋友在那里,漏了些风声,还复印了一份捎过来。
  这下,老姜可真坐不住了。
  广电总局其实不傻,知道自个干的是得罪人的事儿。所以除了特明显的政治敏感性外,他们对那些导演和影片的态度,就是“民不举,官不究。”
  比如田壮壮拍《蓝风筝》,那是自己作死,禁导十年。
  张元拍《北京杂种》,被人告状,禁五年。
  贾樟柯拍《小武》,也是被人告状,禁五年。
  娄烨拍《苏州河》,不涉及政治,也没人告状,所以只是普通的禁映,并没有对他本身采取处罚。结果这货心存侥幸,脑洞一开,又拍了《颐和园》,一下被禁了五年。
  现在,姜文的《鬼子来了》,既违背精神文明建设,又被人告状,两样都特么齐了。
  其实他也是存着侥幸心理,因为上部《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也被禁,可很快就解除了,还拿了几千万的票房。这让老姜产生了一种幻想,就是自己可以继续装逼的拍这种片子。
  就凭着这点幻想,他才敢拎着本子堂堂正正的去送审,并且拿到了拍摄许可证。之前都很美好,可等到收尾的时候,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些腌臜事一下全冒出来了。
  “董事长,您约的记者来了。”
  两人正闹心的时候,秘书敲门进来,提醒道。
  “知道了,你先带他到小会议室坐坐。”董平吩咐一句,捻灭烟头,叹道:“走吧。”
  “我不去!”姜文靠在沙发上,双臂环抱。
  “走吧!虽然没什么大用,但报道出去,起码还能给观众点信心。”
  “给观众信心?您逗我!”姜文嗤笑道。
  “行行!给发行方点信心,好不好?”董平拿他没辙,做了个请的手势。
  姜文瞅了他一会,两道短眉慢慢松缓,也叹了口气,抬起屁股。
  小会议室。
  三个人坐得很松散,来的记者是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新闻周刊首席,秘书倒了茶水,掩门退去。
  那记者很卖力气,废话没有,句句问到点子上。
  “现在对这部电影有很多恶意的传闻,甚至有人说这就是部地下电影,您怎么看?”
  董平端着坐姿,道:“这是很可笑的说法。《鬼子来了》都是按正常程序逐级报批的,有拍摄许可证,不然两三千万的大制作,我们也不敢投。”
  记者又问:“据说有人给主管部门写匿名信,歪曲姜文拍这部电影的动机。而且认为片子根本就不敢送审,因为广电总局早就憋着,只要送审就毙。”
  “类似匿名信之类的做法已经不新鲜了,以前很多好片子都遭到过此类中伤。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和总局一直保持着联系,最近他们也听到了这种传言,非常惊讶。有关领导说,我们怎么可能那么不负责任呢?还没看到电影就憋着要枪毙……”
  姜文面无表情,看着两人彩排样的一问一答,心里就像有团火在燃烧,整个胸膛快被撕裂开。
  采访很短,最后,董平展望了一下对影片市场前景的美好期待和信心,给足了车马费,又亲自送他到电梯口。
  姜文回到会议室,大步冲进去,两只手掌“啪”地拍在木几上,粗糙的膀子微微颤抖。
  “你可别给我拍坏喽,红木的。”董平是生意人,显然比他更习惯这些,要淡定得多。
  姜文猛然回身,像头愤怒的公熊,低吼道:“就他妈是一堆粪坑里的石头,自己臭气熏天,还得拉上别人一起死!”
  ……
  晚,首都机场。
  阿姆斯特丹飞北京,需要十个小时左右,褚青一行人下飞机时已是黑夜。此去十几天,感觉充实又疲惫。挺奇怪的,远行在外,无论心情欢快还是忧伤,当你到家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满足感。
  “青子,你到哪儿?我们送你。”
  耐安事先告诉公司的工作人员开车来接,他们刚过出口,那司机就凑了上来。娄烨看褚青站在原地,没有走的意思,便开口道。
  “不了,我也有朋友来接,走你们的。”褚青笑道。
  “行,那我们先走了,拜拜。”娄烨知道他犯不上撒谎,痛快地摆摆手。
  “拜拜!”褚青也挥了下手,看着几个人钻进一辆黑色本田里,拐了两个弯,消失在视线中。
  今天是2月2号,4号就是除夕了,他这几年似乎都忙忙叨叨直到春节之前。但回过头想想,又觉着没干出点啥成绩来,瞎折腾。
  不过也是,他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压根没有规划,走哪算哪。能混到今天的地步,自个已经觉得是踩了一大坨狗屎了。
  “褚青哥!”
  娄烨走后大概十来分钟,就听路对面有人喊。他抬头,见黄颖站在一辆出租车旁边,正使劲挥着手臂。
  “你也不多穿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