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958

  至于刘烨,属于客串性质,不用跟着。剩下的若干小角色,李玉提前跟那边打好了招呼,找当地的朋友来耍一把。
  然后,就没别人了。
  除了司机师傅偶尔往外面吐口痰,车里居然显得很安静。
  范小爷和王彤根本不熟,就觉着这个姐姐话很少,一直在看书。但她又实在很无聊,抱着饭盒左瞅右瞅的,还是张开嘴,准备搭讪。
  “那个,彤姐……”她瞄着那张侧脸,微耸的颧骨和窄窄的眼角,还有半抹唇边。
  王彤稍稍回头,拧着身子,问:“怎么了?”
  “呃,你这件红衬衫哪买的,真好看。”
  “在街边摊子上挑的。”她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小姑娘,笑道:“你这件白的也好看,那个领子更好。”
  “是吧是吧,我专门买的,他说我穿白衬衫可帅了!”范小爷得意起来,往前倾了点,给她看那帅帅的小立领。
  她眨眨眼,道:“那扣子再解开一个,太紧了。”
  “啊,我说呢,难怪脖子有点勒。”丫头傻笑了声,抬起手,又放下,全是油。
  王彤抿抿嘴,夹好书签,把书搁在旁边,蹲在她身前,手指头灵巧地翻转,帮她松开了扣子。
  丫头直挺挺地坐着,感觉那细细的头发丝,磨蹭着自己的下巴,又痒又暖,忽笑道:“我叫你姐姐好不好?”
  “……好啊。”她顿了顿,垂着眸子,退回座位上,抽出几张纸巾递过去。
  “姐姐!”范小爷立马叫了一声,她早把肉春卷消灭干净,盖上饭盒,边擦手边道:“我听他说,你们早就认识啦?”
  “嗯,九七年吧。”
  “咦,我们也是九七年认识的,你是几月份?”
  “好像十月份。”
  “嘻嘻,我是七月份,比你早点。”
  范小爷收拾好包裹,难得有人陪聊,瞬间开启话痨模式,继续巴拉:“那会儿我们拍还珠,他到我家接我,还打跑个抢包的,往人家身上踹了一脚,那叫个狠!哎姐姐,你们怎么认识的?”
  “老贾介绍的,帮他联系上学的事儿。第一次见面,感觉这人特土。”王彤索性也不看书了,背转着身子,双手搭在膝盖上,听这个小姑娘唠叨。
  “没错!那会儿他可邋遢了!”范小爷极力赞同,又颠颠地炫耀着成果,道:“哪像现在人模狗样的,都是我打扮的。”
  “不过也培养出来了,起码能想着拾掇拾掇,给自个买件衣服啥的。”
  “哎对了,你俩拍电影的时候,他还买了串珠子,成天跟宝贝似的戴着,臭美臭美的,你看见过么?”
  “嗯,看过。”
  王彤一只手竖起,拄着脸颊,合了下眼睛。
  ……
  下午时分,剧组到了济南。
  李玉事先订好了宾馆,褚青紧紧挎着个包,里面是几万块现金。他也不晓得别的制片人怎么工作的,反正就觉着把钱随身携带,心里特有底。
  先付了一部分定金,值得庆祝的是,这地方的物价比汾阳高不了哪去。
  房间分配,按人头算,因为比较便宜,也不抠抠嗖嗖的。演员都是每人一间,工作人员则两人一间,算下来,十多间房,连吃带住,一个月也就三万来块钱。
  那三辆面包车打发回去了,接着计划在当地包车,按天结账,更便宜。
  经过一路行程,都很累了,李玉和褚青商量了下,先休息,等吃过晚饭,再开个小会,说说情况,动员下士气。
  大家各自拿着房卡上楼,然后睡觉的睡觉,遛弯的遛弯。
  褚青没把女朋友跟自己凑一屋,这么多人来来往往的,太不好意思。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去,先帮她安置好。
  丫头坐车坐得有点晕,倒在床上就不想动弹,他陪着说了会话,看她睡着了才出去。
  结果到了房间门前,拿卡刷了一下,嘀的一声,没开。又刷了下,还是没开,不停地闪着红灯。
  “啧!”
  他咂巴了下嘴,暗自吐槽,看样子是坏了,只得下楼去换。
  穿过走廊,到了楼梯口,台阶铺着廉价的红地毯,踩上去会发出闷闷的声音,而且,还越来越近。
  褚青侧耳细听,慌乱地往后一闪,避在拐角处。
  不管她穿什么鞋子,走在什么路上,那种脚步声,似乎从来就没变过。
  “出来!”
  王彤停在缓步台,唤了一声,微微仰着头,见他慢腾腾地转出身子,又好气又好笑,道:“你老躲着我干吗?”
  “我没,没躲着。”他讪讪道。
  “没躲着你一天都不跟我说话?”她抬脚,落地,一级级地走上来。
  褚青挠了挠头,目光游移,瞄了眼她手里的饮料,问:“买水去了?”
  “是啊,都渴死了,你这制片人怎么当的?”
  “呃,我忘这茬了,我这就买几箱矿泉水去。”他不好意思道。
  王彤迈上了最后一级梯阶,那件红红的衬衫,在他眸中逐渐放大,清晰而妖娆。自身边擦过时,手忽地一抬,拍了下他的头,道:“用心点!”
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片人的日常
  之前,李玉曾经找褚青深谈过一次。
  因为她见了王彤和张静初后,满满的惊讶。两个人的长相气质,甚至某些方面的性格,要怎么搭就怎么搭,跟角色再适合不过,当下便拍板签约。
  苦恼许久的演员问题,轻松松就搞定,这让她愈加认为,褚青是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的家伙,所以也想听听他对这片子本身的看法。
  他不懂导演技巧和剧本结构,但懂一部电影的好坏,还真提出不少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
  风格,角色。
  李玉在开始的时候,受困于资金和演员的限制,打算把片子拍成熟悉的纪录片形式,难度较低,容易上手。
  其实就是贾樟柯玩得最溜的那种,半纪录片半电影的调调。
  大段大段的长镜头,丧心病狂的中远景,吵吵嚷嚷的外界噪音,天书般的方言对白,几乎可以忽略掉表演的人物塑造……
  褚青做演员时,便罢了,犯不着考虑这些东西。可现在,换成制片人的角度去想,就很古怪了。尤其他还刚从鹿特丹深造回来,牢记着葛文的那几句忠告:
  画面差!
  声音差!
  基本听不懂!
  而且看得难受!
  眼下这一对比,着着实实地生出种挫败感,人家说得真没错,就一个字:糙!
  他倒没想过鼓捣出什么伟大的电影,只是不能容忍,在自己手里拍出一部粗制滥造的作品。
  于是,他跟李玉很深刻,很小心的,提出这个问题。
  结果,那货二话没说同意了,她特么早就想干了!
  这个女人内心的凶残程度远超外表的斯文无害,原先是条件不足,才求稳稳当当的。这会要钱有钱,要演员有演员,还稳个劳什子,撒欢吧。
  好吧……两人也算达成共识。
  至于第二个意见,就麻烦了点。
  《今年夏天》的本子很复杂,人物众多,明线暗线交叉,显得有些繁琐和浮躁,貌似丰富,实则苍白。
  小群、小玲、君君、妈妈、警察……这些角色,每一个都有表述,但每一个都没展开。也许演员本身能理解,可观众看着就费劲了。
  角色的精彩,出镜时间占了很大因素,而按照预期的电影长度来讲,小群、小玲和君君,这三个主要角色,绝对有充足的时间去展现。
  李玉却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十足的坑货,她把大量的时间给了谁呢?
  给了那些路人配角。
  这就蛋疼了!
  她特想表现出一撮边缘群体的普遍性状态,同性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老年人恋爱,单身爸爸等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