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958

  褚青舔了下嘴唇,竟无言以对,人家说的有道理,还是本身修炼得不够,想了想,道:“那您看这片子够格参展么?”
  葛文懂他的意思,笑道:“别的我不敢保证,入围主竞赛单元应该没问题,至少我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不过……”
  他话音一转,问道:“我要先搞清楚一件事,褚,你究竟是想来参加电影节,还是想来参加电影市场?”
  “这不一码事么。”褚青被问愣了,顿了片刻才答道。
  “不不,这是两回事。”
  葛文摆摆手,道:“参加电影节,是为了评奖,为了增加曝光度。参加电影市场,纯粹为了寻找发行方,是生意。你如果想参加鹿特丹影展,我当然欢迎,但我得先说明,鹿特丹的平台跟电影市场无关,每年来这的片商非常非常少,而且大多数是北欧的公司,发行能力十分有限,你不必抱太大希望。”
  “可,可娄烨不就卖出去了么?”他犹自不解。
  “呵呵,那他肯定没告诉你,他是通过法国一家公司代理才卖出去的。”
  “……”
  好吧,若不是有人在场,褚青只想咣咣撞墙,他是真没那个细胞,又问:“那电影市场是怎么回事?”
  葛文摸了摸鼻子,也比较犯愁,敢情这货屁也不懂就出来蹦跶了,但还是好心道:“这么说,一个成熟完善的影展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电影节,基金会,电影市场。”
  “比如戛纳,它就有Marché
du
Film,是专门的交易平台。本国的片商寻找海外的片商,海外的片商捡漏当地的遗珠,电影在那里只是商品,任意买卖,而且还是由组织提供的商品,他们制定规则,垄断资源,个人不会有任何发展的渠道。”
  市川尚三毕竟是个二级发行方,葛文这番话才算点到了实质问题。
  褚青听了沉默半晌,说来说去,打的还是那个罗圈架:单帮干,压根没戏。
  他原本想得太简单了,参个展,拿个奖,再卖个差不多的价钱,就妥了。结果咧,特么的来错地方了!
  他后悔啊,就因为《苏州河》在鹿特丹的成功,太太太容易造成幻觉了,以至于他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既长庄稼又长金子。
  可最后发现,宝地是宝地,就是偏僻了点,除了能刷刷逼格之外,啥实惠也没有啊。就不是谈钱的地方,主流中心还得往三大影展身上靠。
  他郁闷兼纠结了半晌,真真的不爱求人,没办法,忒难堪地问:“那个,您能不能帮忙介绍几家靠谱的发行公司?”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界电影公民
  “发行公司?”
  葛文哑然失笑,道:“抱歉,褚,我刚刚讲过,鹿特丹的平台跟电影市场无关,我的资源自然也一样。我确实认识几个发行公司的负责人,但多是荷兰、丹麦、瑞典这些国家的小型公司,估计达不到你预期的效果。不过……”
  他唠唠叨叨地打击完,又习惯性地开始转折,道:“我倒可以给你介绍一个朋友。”说着从包里翻出名片夹,取出一张名片,笑道:“你联系他试试,或许能达成所愿。”
  “谢谢。”
  褚青双手接过,自己也看不懂,直接递给程颖。那姑娘迅速瞄了下,似乎感觉挺靠谱,古怪地冲他眨眨眼。
  话说到这,实际已经结束了,他没再追着询问,或者死皮赖脸地继续求助攻。人家又不欠你的,肯指点这么多,够意思的了。
  “葛文先生,不管怎样,我都衷心感谢您的帮助。”他站起身,微微鞠躬道。
  “哦,褚,你太客气了。”
  葛文也连忙起来,拍了拍他肩膀,一本正经道:“我只是看在电影的分上。”
  “呃……”他讶然,随即瞧着对方的表情,才反应过来是开玩笑,不禁抿了抿嘴,跟其告别:“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拜拜!”
  “拜拜!”老外跟着摆摆手。
  褚青拎着拷贝,带程颖走到放映室门口,正要推门,忽听后面喊道:“嘿,褚!”
  他霍地转身,不明所以。
  “不管你将来遇到什么,永远别失去了对它的热爱。”葛文挺着瘦瘦的身子,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看在电影的分上!”
  ……
  中午时分,两人出了HBF的办公室。
  这的环境特别好,挨着奇形怪状的影院建筑群,周围栽树种草,很有点东方的清幽意境。不过因为冬天,树木干谢,满眼的白褐林里夹着极少的翠绿,不显枯败,反而更加生机沸腾。
  “没想到你跟这还挺有面儿的。”
  程颖挎着大包,黑帽子白围巾,打扮得很洋气。她之前只晓得褚青是演员,可究竟到了啥程度却半点不了解。在火车站那块,还没感觉有什么特殊,但一迈进这片小区域,瞬间不同了。
  压根就是两个世界,一个冰冷,一个炙热。好像很多家伙都曾见过,满满扑面的强烈感,连影院的工作人员和HBF的前台妹子,也极主动地对两人打招呼,确切地说,是对旁边那货打招呼。
  “我有什么面儿啊,就是上映了一部电影,大家捧场。”褚青笑笑,又问:“哎,你刚冲我使眼色,怎么着,啥情况?”
  “哦对了,葛文介绍的这人我知道。”她拈着那张名片,道:“我在法国看过他的专栏,叫皮埃尔·里斯安。”
  “这哥们干吗的?”他对老外的名字一向耳盲。
  “法国电影界的大腕啊,戛纳影展顾问,别看不担任职务,地位高着呢。”
  “怎么个高法?”
  “呃,九袋长老知道吧,就是那个范。”
  “哦。”褚青点点头,表示明白,丫就一法国老炮儿。
  “那咱们接着怎么办,去法国?”程颖问。
  “当然去了,那边一堆事呢,大姐你都不看签证啊?”他无语,明明在国内办了俩国家的签证,还问。
  “我忘了嘛。”那姑娘满脸的理所当然,道:“我给里斯安打个电话,先套套词。”
  “行,进里面打吧,顺便吃饭。”褚青转圈瞅瞅,指了指一家路边小店。
  鹿特丹的食物仍然那么糟糕,两人的味蕾相近,一致排除了恶心的奶酪,要了大量的薄煎饼和肉汤。
  褚青心里装着事,吃得很慢,见程颖换了口地道的法国话,叽里咕噜地开嘴炮,自己啥也帮不上,谈得咋样更是不清楚,愈加郁闷。
  约摸聊了七八分钟,那姑娘才挂断电话,兴奋道:“成了!”
  “你怎么说的?”他忙问。
  “我就说我们是谁谁谁,葛文先生介绍的。他就问,是拍《苏州河》和《站台》的那个褚么?我说是。”
  她咬掉半拉薄煎饼,费劲道:“然后他就答应见面了,还说过几天要去南特,能不能在那儿会会……”
  “去哪儿?”褚青猛地顿住勺子。
  “南特。”
  “哟,这可真巧了!”他一乐。
  “是呢,我说我们正好也要去南特,那回见吧,然后就挂了。”程颖的情绪很高涨,莫名其妙地涌出一股自豪感,笑道:“行啊青哥,走哪一提都知道!”
  其实他也挺诧异的,摸了摸脸颊,道:“可能老外没见过我这样的吧。”
  ……
  日程还有点余份,褚青索性又呆了一天,陪程颖好好逛逛,小姑娘很辛苦的。
  去了俩地方,上午是中心购物区,没什么商场大厦,全是街头铺子。前面的屋子用做店面,卖些店主设计的小玩意,家具、珠宝、笔插、杯子之类的。而店主的工作室就在后面,逛着逛着,不时能看到某只艺术青年猫小房间里画画。
  程颖什么东西都没买,纯粹过瘾。她虽然头回来,却混得熟熟的了,下午带着褚青七拐八拐,居然找到了一条唐人街。
  他非常尴尬,自己都不知道鹿特丹还有唐人街,好吧,虽然瞅着不太靠谱的样子。
  一溜典型的欧式建筑,挂着串味儿的汉字招牌,不光有中国人,还有亚洲人和非洲人。随便挑了家进去,结果卖的全是日文标签食品,柜台后还戳着个黑哥们儿。
  更奇葩的是,那黑哥们儿见着俩亚裔面孔,表情格外暧昧,一口地道的广东话:“要啲咩?”
  褚青和程颖面面相觑,连续石化中,又听老板娘躲在角落给国内的供货伙伴打电话,却是另一嘴温州口音。
  最后,他们只得落荒而逃,太特么诡异了。
  经历了不算成功的荷兰之行后,两人于20日赶到了南特,距三大洲国际电影节开幕,还剩两天。
  南特的水域面积很广,河流纵横,跟威尼斯差不多,号称是法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但也就二十多万人口。
  褚青先联系了组委会,对方表示出让人惊讶的热情,作为本届影展大热片子的男主角,组委会也不小气,提供了还算优厚的食宿条件。
  毕竟《站台》已经在威尼斯刷够眼球了,能来南特,确实是给面子。从九月至十二月,市川尚三安排了四个影展,瑞士、加拿大以及新加坡,所有的行程他全跟着,每站都拿奖,每站都满坑赞誉。这次真的是抽不开身,才找褚青撑场。
  若讲渊源,98年《小武》便是在这摘下了最高奖,不过那会儿他正忙着拍还珠二,老贾没知会他。
  褚青稍作休整,随意到外面走了走,较为直接的感受就是人少,不热闹。
  他觉着挺抱歉的,因为卡司忒糊弄了点。即便人家的档次不够力度,顶多算乡下小影展,但瞧瞧自家的德行,一个男主角,外带个翻译,太不尊重对方了。
  好像周迅年初去巴黎,也是同样的情形,却不清楚她当时是什么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