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958

  褚青反问了句,见阿关点头,耸耸肩道:“以前就像手擀面,现在就像泡面,味道都不错。”
  “……”
  关锦鹏喝了口咖啡,慢悠悠地叹了口气,目光飘忽,却没应答。
  演龙套,某种程度上比演主角更困难。因为主角有一套完整的人物设定,基础雄厚,由得你去发挥。而龙套,只是截取了特散碎特散碎的片段,什么来历,什么过往,什么个性,什么心理活动,通通为零。
  当然,若是混日子,就不必犯愁。若想利用这极短的出镜时间,吸人眼球,那方法一般有两种:自行设定,模仿记忆。
  前者,就是虚拟角色性格,尽量的符合思维逻辑和整体剧情,然后使自己沉浸进去,酝酿相应的情绪,过程较为缓慢。
  后者,快速了许多,可需要奇高的天赋和长期锤炼。
  举例讲,吴镇宇拍《双食记》时,闲暇之余就当场炫过:手持一个药瓶,仅仅利用眼神的细微控制,就能演绎出喜、愁、哀、悲的四种层次变化。
  但是,你说他内心有情感么?屁都没有!完全靠在无数烂片中摸爬滚打的积累和经验,让身体模仿记忆,再瞬间释放出来。
  这可以称作:简化版的表现派。
  褚青现在仍然以体验派为主,加上一丢丢的方法派技巧,而并不代表他不会模仿其他人的特征,这是演员最基本的技能。
  他拍《全职杀手》,便是两种方法合一,既凭着以往的经验,又借用现成的模版,才能迅速的爆发。
  这货可不是当年对电影世界懵圈的菜鸟了,自己看的,被女朋友逼着看的,在中戏集体观摩的,见识过的影片海了去了,一直努力着。
  主角有主角的演法,和面,加水,揉搓,擀弄,切刀,撕扯,之后才下锅煮沸。从头到尾,有粗有细,有详有略,四个字:精致,走心。
  龙套有龙套的演法,撕盖,放料,接水,闷着,开吃。五分钟搞定,也是四个字:方便,实用。
  无论手擀面还是泡面,味道都正,莫分好坏,只是情怀不同。
  褚青也一样,没啥偏见,不负我心罢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友
  褚青第一天来香港,第二天就马上拍戏,短短时间,已经感受到了当地的生活节奏。
  香港的空间是立体的,往上,至下,横伸,嵌中,都可以延展许多地方,像奇妙的积木,构造无限。城市太快,太拥挤,比北京更甚,仅仅两日,就有了丝奔波于江湖的风霜。
  大埔墟的那栋老楼,可能是他唯一感到安静的所在。回到房子,脱了鞋洗了澡,躺床上舒舒服服地缓口气,才恍然觉着,哦,今天又过去了。
  仍然是四月初,据戛纳影展开幕还有一个月左右。他给《今年夏天》的三位女主分别打了电话,商谈行程安排。
  先是王彤,姐姐直接告知,此行去不了。她老公苦熬多年,难得被韩三平慧眼相中,钦点执导一部电视剧的机会。正是前期筹备的重要阶段,若去戛纳,来回至少半月,她作为妻子和帮手,自然不忍离开。
  再是张静初,这姑娘在拍部古装剧集,叫《英雄》。她近年接了不少小广告和小配角,略略地有了点名气,价格又便宜,时不时被找去救场。《英雄》的戏份算是一般,很快就能杀青,不会耽误日程。
  更有意思的是,她跟范小爷一样,也接了《爱情宝典》的角色,各自出演单元女主。而想想当年,王彤和范小爷亦是共同演过《达摩传奇》。
  总之,都是缘分。
  最后,才轮到女朋友。两人习惯性的吵吵闹闹,腻腻歪歪,废话说了大箩筐,方讲到正事。
  丫头一听是给自己做衣服,走红毯用,抽风了似的亢奋,乱七八糟地瞎出主意,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要艳压巴拉巴拉……
  褚青无情地全噎回去了,你就一只二十岁的大萝莉,刚刚发育完全,艳压个毛线啊?何况,咱们家可穷,别为了件衣服搞得倾家荡产的。
  好吧,两人简单商量了下,决定还是根据年龄来,主打青春动人,稍稍加点小性感。即便不出彩,也不容易出错。
  至于量体裁衣,虽然没有本人亲自过去精准,但礼服嘛,差个分毫,勒一勒,垫一垫,挤一挤,也便OK了。
  对褚青的工作,丫头只晓得他大概做什么,具体情况不清楚。因为用膝盖想都知道,孤身闯荡的局面往往是糟心郁闷的。他不主动提及,她也根本舍不得问,相信男朋友能调整过来。
  都不是小孩子了,得尽量避免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对方,尽量维持一个单纯干净的二人世界。
  跟三位姑娘沟通之后,李玉那边,他就不管了。那疯婆娘得知作品被提名,打了鸡血般折腾,早早地准备好了。
  私事虽妥当,眼下的工作还没完。
  褚青演的打手A,在《全职杀手》里共出场两次,尚有戏份待拍,但日子不定。罗永昌记了他的电话,只说等通知,并表示要随叫随到。
  没办法,龙套么,就这待遇。
  于是,到香港的第三天,他才总算有了些私人时间,会会老友。
  ……
  跟余力为见面,是在他的家里。
  这货貌似胖了不少,日子蛮舒坦的。人家可不是以前的底层愤青了,拍完《小武》幸运值就噌噌地涨。先是担任许鞍华《千言万语》的摄影师,然后鼓捣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天上人间》,而且入围了当年的戛纳影展。后来又跑到《花样年华》里,混了个二组摄影师。
  可以说,丫也算小有名气的本土电影人了。
  褚青之前就联系了他,今天才得空聚聚。他家住东九龙,房子很小,陈设简单。嫂夫人不在,不知是有事,还是特意轰走了,反正俩老爷们弄了几道小菜,就像在汾阳一样,吃吃喝喝,闲情扯淡。
  “你要是再晚些来,就看不到我了。”
  余力为啪啪起开两罐生力啤酒,笑道:“贾樟柯那边开新戏,找我过去帮忙,后天就走。”
  “嗯,我知道,《任逍遥》嘛。老贾还特意给我打电话解释解释,我说你丫趁早歇歇吧,我不至于那么小心眼。”
  褚青摇摇头,补充道:“他那人就是心思重。”
  “呵,不过我们也算混出头了,青仔!”余力为举了举易拉罐。
  他和对方轻轻碰了下,干了一半,捂着嘴消化片刻,道:“得了,我可没混出头,还跑龙套呢。哎,这跟嘉士伯哪个好喝?”
  “当然是生力了!”
  余力为极其笃定,随即劝道:“你也别丧气,刚来香港大家都不熟悉,肯定会好起来的,何况还有阿关照顾。他是个真正爱电影的,我那部片子就是他主动任监制,还帮忙筹集的资金。”
  “阿关是不错,但这个地方,呵,你应该比我清楚,不是那么太待见我。”褚青耸耸肩,无奈道:“像我现在,拍完一场戏就没事了,居然不知道干什么。”
  “……”
  余力为沉默无语,现实如此。他不好再问,否则就是戳人伤疤了,只得继续喝酒。
  “我觉得来香港啊,有两件事还行。”
  褚青小小地发了发牢骚,便转换了话题,笑道:“一个是看见刘德华了,一个就是吃东西特爽。”
  说着夹了块肉塞嘴里,接着道:“以前没吃过这种甜口的烧腊,尝尝还真不错。哎,你跟哪儿买的?”
  “大磡村的朱记老铺,怎么,你要买点?”对方问。
  “嗯,回家当宵夜,也不能总下面给自己吃啊。”
  ……
  大磡村,香港市中心的最后一个寮屋区。
  所谓寮屋,就是用铁皮、木板搭建成的简易住房。在五十年代,约十万数的难民从大陆逃到港岛,当时的政府无力安置,便容许他们自建寮屋居住,结果形成密密麻麻的特色寮屋区。
  跟内地的棚户区,属于相同性质。
  大磡村辉煌的时候,居民超过七千人,食店,奶茶档,米铺,日杂,甚至还有消防队,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独立社区。可如今,只得为城市发展让路,今年就将被彻底拆除。
  下午时分,天晴气闷,无风无云,颇类似夏季的热度。
  褚青从余力为家出来,闲着没事,索性到这边逛逛。他吃的那口烧腊确实赞到爆,可惜没过足瘾,便想着买只大的回去。
  这货老早就惦记着烤乳猪了!
  走了约二十分钟,忽略华丽丽的荷里活广场,直接穿过龙翔道,抬眼便是一片灰色的破烂屋顶。阳光都不能顺畅地照到地上,总会被各式的诡异东西拦腰截断。
  他深入街巷,很有种童年逛东北大集的感觉,脏兮兮的,到处是低低矮矮的屋檐,下面藏着买卖铺子。居民慢而悠闲,晃悠悠地招呼、砍价,与外面完全两样。
  褚青不想问路,先随意看看,买了杯奶茶边走边喝。利索地避过大石头和小鸭子,无聊地在乌漆麻黑的人造隧道里来回穿插,然后拐到了一条窄街。
  两侧的绸布和铁架子,几乎把路面挤得消失,左边全是废弃的铺面,右边则是家烧腊摊位,牌子明晃晃地标着:朱记!
  丫眼睛顿时一亮,都放着光,老远闻到了香味。见那油腻腻的案板上面,用铁钩吊着烧鹅、烧鸽和让人流口水的烤乳猪,简直就是犯罪。
  老板貌似不在,只有个戴眼镜的小胖子,瞅着顶多十二岁,肉滚滚的颇具喜感。
  铺前还站着位客人,穿着印满星星的吊带衫,下边是条红裙子,左胳膊挎个塑料袋,里面满满的大荔枝。正歪着脑袋,跟胖仔搭话,好像要买肉。
  他摸出钱包,连忙凑过去,刚走近些,便听胖仔问:“东东姐姐,你想不想吃烧肉?”
  “烧肉啊,好呀,两斤。”那人操着口半生不熟的粤语,发音古怪。
  胖仔熟练地摘下一块肉,拎把刀咣咣地开始剁。
  褚青不禁摇摇头,小小年纪就得养家糊口,颠颠地上前问道:“哎,细路仔,乳猪怎么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