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958

  “有人买,但是我拿不准主意。”
  “怎么回事?”
  “刚才有三家公司,欧洲的,北美的,和南美的。”
  几人进到展台里面,聚拢成小圈子,就听李玉道:“他们都想买断全球发行权,一家给三十万,一家给三十五万,一家给四十万。”
  “分成呢?”
  “别提分成了,谈了半天都没谈拢。”
  褚青立时也纠结了,四十万美金,那可是二百多万人民币,不仅成本回来了,还能赚点,但如果真的要卖……
  他跟李玉对视一眼,想法相通,都本能觉得还没到极限。
  这种海外发行,通常是买断和分成两种形式。那些世界性的大片商,压根不会出很高的价格买断。一般会给个保底价,根据导演的咖位上下浮动,比如张艺谋可能是二十万,而菜鸟可能只有二万。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片商把宣传发行的费用全部扣除,最后看能收回多少。如果还有盈余,那就可以分成,如果没有,你就只能拿到保底金。
  像后世,国内有很多公司说一个片子卖了多少钱,动不动就几百万美金,那纯属吹牛逼。
  李玉这类新丁,若是分成的话,保底金肯定极低,而且究竟能赚多少,他们自己也没谱,万一赔了呢?
  所以,买断相对比较安全,一锤子买卖,旱涝保收。可两人毕竟不甘心么,四十万就把亲生孩子卖出去了,还他妈是全球版权,总有点犯贱求抽的感觉。
第二百三十章
MK2
  原本呢,喜欢褚青的影迷不太多。
  确切地说,很少有人会喜欢上一个演员。如梁朝伟,如刘青云,如张震,再好的戏,再低调的作风,粉丝们也只看到他属于明星的那一面。
  因为演员这个概念,特纯粹,孑立于浮华之外。
  褚青本来往这方面发展的,没承想被连续三期的场刊报道,愣给整出点明星气质来。《安阳婴儿》对了影评人的胃口,《今年夏天》讨好了观众,而《蓝宇》又把两个群体齐齐攻陷。别的不说,光凭那一身美美的肉体,就足以圈到相当数量的痴女粉和基佬众。
  结果就是,他虽然自绝于国内,却在戛纳升级成一位小有影响力的家伙。尤其他还来自于中国,起初让老外很诧异,他们极少见到这样风格迥异又充满表演个性的东方电影人。先是惊讶,然后是探究,待影展临近结束时,已经完全接受。
  此种情况,范小爷自然很欢快,特别是作为女朋友,颇有点“跟着他总算熬出头”的心酸敢脚。但更兴奋的是袁蕾,她仗着跟褚青结识的先手,几乎全程陪同,每篇都是独家,而且有图有料。
  这不像柏林时的《小武》,那会儿大陆还处于懵懂状态,现在国内的意识形态逐渐放开,加之网络媒体的强势兴起,信息源四处乱飞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南都即便不能打脸广电总局,把褚青明晃晃地戳在报纸上,可对《今年夏天》的报道一点没少。李玉、张静初、范小爷三人的照片轮天放,顺便鬼鬼祟祟地提两句某人的名字。
  至于最开始的那篇采访稿,袁蕾压根没想给出去,她在等,等到他解禁的那天。
  好吧,又一个看热闹不怕事大的……
  5月19日,电影节闭幕前两天。
  细雨连绵,主场馆附近的小咖啡店,褚青收起伞,又抖了抖水珠,才侧身推开门让程颖先进。
  姑娘的脸色有些倦怠,她一直陪着忙来忙去的,根本没清闲多少。褚青也比较惭愧,别的方面没法补偿,等回去包个大红包还是可以的。
  店里很安静,客人不多,桌椅漂亮,小隔间设置得既隐蔽又舒心。
  他正打量寻找,目标已经发现了他,笑着摆摆手。那是位高个子老外,斯文得体,又不失生意人的精干。
  “你好,杜特龙先生!”他连忙凑过去招呼。
  “很高兴见到你,褚!”
  两人握了握手,程颖又用法语问候了一句,各自落座。
  话说褚青在国外留的联系方式,都是程颖的号码,他那口烂英语也交流不了,只得由姑娘转述。
  就在昨天,皮埃尔·里斯安忽然来了电话,说有位哥们想见见自己。没提啥事,但里斯安的面子必须给啊,便忙不迭地答应。
  至于眼前这货的身份,他就记得名字,好像是个什么什么电影公司的高层。反正都一样了,还不是为了买片,管丫是哪家的。
  “贾樟柯导演的近况如何?”
  褚青本想客套客套,结果老外上来就一句话,搞得有点蒙,问道:“他正在国内拍新片,你认识他?”
  “当然!《站台》的时候我就联系过他,想拿到电影的发行权,可惜他已经跟另一家法国公司签了合同。”
  杜特龙满脸得遇名士的样子,笑道:“不过我告诉他,没关系,我可以等下一部。”
  褚青听完程颖的翻译后,微微耸肩,如果换个场合,他倒有心情探讨下老贾的电影。但眼下正是郁闷的当口,为自家片子愁得不行,哪来闲聊的时间?
  他直接问:“呃,不知杜特龙先生这次找我有什么事?”
  “哦,是这样。”
  老外似乎看出他的不耐,笑道:“我对《安阳婴儿》这部电影很感兴趣,但是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只好拜托里斯安先生跟你见见面。”
  “……”
  好嘛!
  瞧我这男主角当的,还他妈得管发行的事儿。褚青瞬间兴致全无,可又不得不帮,毕竟王超也算哥们,片子能卖出去,自己脸上也有光。
  他管程颖要了纸笔,刷刷写了两个号码,标注姓名,道:“这是导演和出品人的电话,如果还联系不上,也可以找我。”
  “褚,真是太感谢你了!”杜特龙略微夸张地轻呼。
  “呵,不客气。”
  褚青暗自撇嘴,他还约了两家片商碰头,懒得在这费工夫,冲程颖示意,笑道:“抱歉,我还有约会,既然没什么事情了,我就告辞了。”
  说着,起身就要撤。
  “嘿,等等褚!”
  老外赶紧站起相拦,双手往下压了压,道:“请坐,请坐,我们还需要谈谈你的电影。”随即,又推过小杯子,笑道:“这里的咖啡味道不错。”
  褚青抽了抽眼角,不便拒绝,只得抿了一口,等着对方张嘴。
  杜特龙也不绕弯子了,摸出张名片递过,道:“正式认识一下。”
  程颖接过瞅了一眼,见上面标着行名头:法国MK2电影公司副总裁,劳伦·杜特龙。
  哟!姑娘不禁弯了弯嘴角,她倒是听说过。
  MK2,拥有法国第三大院线,从不掩饰自己是艺术电影的狂热拥趸,几十年来毫不妥协。
  这些家伙,极其擅长在一票大片商看不上眼的剩片中捡漏,并将其普及化。曾经捧红过基耶斯洛夫斯基地《红》《白》《蓝》三部曲,以及大卫·林奇的《我心狂野》和《穆赫兰道》。而且对华语电影情有独钟,与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等文艺大咖,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正因为它的这种属性,从根脚上就跟别的片商不同。怎么讲呢?嗯,似乎多了一种安全感。
  程颖对褚青眨眨眼,表示OK,后者则端了端坐姿,露出可以进一步沟通的意思。
  “你们的发行工作进展得怎样?”老外问道。
  程颖没翻译,直接就答了,道:“目前有十几家公司表露了意向,我们也在不断接触中。”
  杜特龙笑笑,没理会她的小技巧,道:“我们觉得这部电影非常适合法国市场,决定购买它的全球发行权。”
  “买断还是分成?”
  “不,都不是。”老外摇摇头,道:“我们想代理。”
  “……”
  那俩人面面相觑,并非不懂,而是没想到MK2对《今年夏天》如此看好。
  所谓代理,就是全权委托对方搞定,人家想怎么交易,是买断,是分红,是在自家院线上映,你都管不着。然后,从毛利润里,对方扣除一定比例的佣金,算作代理费,剩下的给制片方。
  可以说,权限最大,自由度最大,全凭代理商的本事操作。
  之前的公司,没有一家提出用这种方式合作,要么实力不行,要么不相信片子的票房前景,总之都是一锤子买卖,并不想费心营销。
  而MK2的方案,先不管其他因素,至少诚意足足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闭幕
  褚青纵然心动,也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回去跟李玉商量了下。
  《今年夏天》的发行工作很尴尬,貌似有众多买家,其实没半点干货,在四十万这个价格上卡得死死的,而且态度特渣,都他妈一副:赏!赐!还不赶紧跪舔谢恩的操蛋德行。
  两人已经快挺不住了,合计干脆就卖了,谁知又冒出个MK2来,简直屌丝救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