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958

  “大,大哥!”
  露着两条小细腿,下半身围着件运动服,勉强遮住内裤的王宝强,见了他就跟见了亲人一样,猛地扑过来,满脸委屈。
  “咋了这是?”
  他吓了一跳,赶紧把外套脱下来给丫披上。
  “我,我没脸见人了,大哥……”那小子扁着嘴,带着哭腔道。
  李杨和刘永宏跟在后面,一脸的不忍直视,店里的姑娘们则挤在沙发上,憋着笑看好戏。
  “你到底咋了?”
  “我,我,反正我没脸见人了!”王宝强继续哭诉。
  “呃……”
  褚青挠挠头,觉着跟这货说不明白,只好先把他撵上楼,转头又问李杨:“怎么回事?”
  对方也是苦逼相,小声道:“根本没事,就是小孩看到女人,就那个,那个了……”
  “哪个了?”
  褚青比较懵圈,方要追问,忽然灵光一现,猛地拍了下巴掌:
  硬了!
第三百零七章
地狱天堂
皆在人间
  什么是知识分子?
  并非读书多就是知识分子,即便你小学毕业,只要你对这个社会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那你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它也没有大小之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这是李杨自己的定义。
  他一向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担起责任来,因为他们更懂得,负责任,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何种意义。
  但可惜,现实恰恰相反。
  李杨绝对不是什么公知,他只是想身体力行地做点事情。
  剧组在小煤窑拍了半个多月,褚青对他的印象也逐渐清晰,这是个好人,善良,诚恳,带着那么一股子激荡人心的鼓动和魅力。
  他从来没发过火,哪怕是王宝强因为一个小纰漏,导致全体十几个小时的井下拍摄彻底作废,他都没骂过一句嘴。
  人们总说,好人发起脾气来是非常可怕的,而今天,褚青就见识到了。
  小镇,邮局。
  他们陪着两个矿工来汇钱,顺便把给孩子新买的书包寄回去。那俩矿工,一个叫朱大国,一个叫魏小军,都是西北人,同村的,结伴出来打工。
  朱大国三十三,有个念初中的娃儿,魏小军二十八,孩子正在读小学。如此的年龄比,把褚青吓了一跳,结婚也忒早了点。
  两人到矿上才三个月,文化不高,人很热心,帮了剧组不少忙。李杨很喜欢他们,拍摄间歇的时候,就经常拉着他们说话,说黄土朝天一贫如洗的老家,说想家里的娃儿和黑黑瘦瘦的婆娘,说在这里干活受的委屈和挺下来的倔劲儿……
  褚青要揣摩角色特点,便时常跟着凑趣。虽没有李杨相处得那般妥帖,大家也算混得挺熟。
  今儿一早,梁矿长就发了工资,两人便急匆匆地跑来镇子汇钱。之所以拉上李杨和褚青,是因为他们还想给娃儿买几本书,可不知道啥书有用。
  褚青压根就是学渣,帮不上忙,李杨倒很认真地帮着挑了几本。四人磨蹭了好半天,临近中午时,才赶到了邮局。
  大厅的设施很简陋,卫生条件也很差,透着股随随便便的肮脏味儿。没有别人,他们排在最前头,隔着厚厚的玻璃挡板,里面有个女职工正在打电话。
  聊得眉飞色舞,情难自禁,喝水、挠脚、转笔、拉抽屉、关抽屉,就是不理外边的人。
  朱大国和魏小军很尴尬,捏着蓝色的双肩书包,猫着腰,歪着脖子,从半圆形的窗口瞄进去,想问,又不敢吭声。
  然后,李杨就发火了,从后面探出身子,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音量吼道:“你能不能先把电话放下!”
  正在门口抽烟的褚青,被吓得手一抖,烟杆差点甩了,转头就见李杨凑到窗口前,使劲拍着台子,又重复了一遍:“这位同志,你能不能先把电话放下?”
  那女人也明显懵圈,卡壳了两秒钟,有心想找回点场子,但看对方人多势众,还有个戴毛线帽子的流氓,只好挂断电话,勉强问了句:“什么事儿?”
  “寄东西!”朱大国连忙答道,还把书包亮了一下。
  那女人动动嘴唇,不晓得嘟囔什么,起身翻出一个纸箱子,又转到前台,道:“是一起的么,都放里边!”
  “诶!”魏小军应道,把两个鼓鼓囊囊的书包放进去。
  接着,女人称了称重量,道:“10千克,一共39,加3块钱挂号费,一共42。要保价不?”
  “不用不用!”
  “那自己填单子!”
  “诶!”
  不提他们俩撅着屁股,费劲地写自家地址,褚青却真真的意外,捻灭了烟头,招呼李杨坐到旁边的长椅上。
  “怎么着,还动脾气了?难得啊!”他先开口道。
  “嗤!”
  对方哂了哂,道:“别取笑我了,我就是看不惯。”说着,又耸耸肩,无奈道:“年轻的时候就这样,没承想去国外呆了十来年,也活了半辈子了,还是看不惯。”
  “哟,这么说,你以前还是个愤青啊?”他奇道。
  李杨笑了笑,道:“愤青谈不上,我就是觉着,人不能欺负人,这样不好。”
  “呵……”
  褚青也笑了笑,没言语。
  中午十二点多,总算办完了事情。
  俩兄弟本想回矿里吃饭,褚青没让,拽着他们找了家小饭馆,叫了几个硬菜。酒不能喝,下午还得干活。
  他们挺不好意思的,略微局促,毕竟人家帮了忙,还请自己吃饭,不是个事儿。可十分钟后,看着一盘又肥又厚又油又腻的回锅肉端上桌,瞬间连亲妈都忘了,夹着那大肉片子就往嘴里塞。
  嚼得满嘴喷香,汁水横流,就俩字:解馋!
  “老李!青子!”
  朱大国终究年长些,吃了几口,便捧起杯茶水,道:“俺们也不会说啥,就以茶代酒,谢谢你们咧!”
  魏小军见了,亦赶紧陪着敬茶。
  “你们真想谢我啊,下午就把戏拍好,争取一条过。”李杨抿了一口,笑道。
  “呃……”
  一提这个,两人都愁了,朱大国挠头道:“老李,俺们也不懂,你还非让俺们拍,万一给你们弄砸喽,心里过意不去。要不你找别人吧,可不是俺们不仗义!”
  “哎没事没事,不怕砸,就怕你们不拍。其实拍戏特简单,保准一学就会。”褚青帮腔道。
  “噫,青子,你可是大明星咧,那《还珠格格》俺们全村都爱看。你现在跟俺说这话,俺可不能信!不能信!”魏小军连忙摆手,表示没被忽悠。
  “哈哈哈!”
  李杨笑得特开心,又倒满茶杯,端起道:“真不用怕,只要你们出场就行,咱们再干一个!”
  “来!”
  “来!”
  ……
  《盲井》的拍摄进度极慢,一是李杨要求严格,二是环境实在太艰苦。
  就说每次下井,待几个小时是少的,十几个小时是正常现象,二十个小时也不意外。这不像在地面,进进出出的太麻烦,折腾不起,所以下来一趟,不把计划内的镜头拍完,就相当于白来了。
  这便罢了,最闹心的是各种出差错。挺简单的一场戏,就因为技术性失误,反反复复地拍。开始还有人不耐烦,后来都磨得没脾气了,特平和地看着一遍遍NG。
  李杨虽然工作严谨,其实心里非常非常的愧对大家。你想啊,一扎下来就是多半天,搞得全组人白天不知黑夜,黑夜不知白天,就跟在地底生活的老鼠一样,糊涂春秋。
  而且什么保障啊,后勤啊,完全扯淡,一帮人累得要死要活,连送饭的都没有,全是自带干粮。
  下午,井底。
  这场戏没什么大内容,属于过渡部分,是讲元凤鸣第一次下井的情况。只是要求出镜的人较多,李杨便找来朱大国和魏小军,以及另两位矿工,加上演员共七个人。
  狭长的矿道里,七人排队从远走近,褚青打头,吹着《离家的孩子》的口哨。
  着实太黑了,根本看不见人,镜头中只有亮着的七顶矿灯,似夜里的萤火虫,颤颤而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