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958

第三百一十三章
这回真病了
  2002年岁末,是华语电影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个月份。在12月里,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是《无间道》,12日于香港上映,然后是《英雄》,14日于大陆上映。
  两部片子的意义无须多言,但比较有意思的是:《无间道》成就了港片的最后辉煌,使得这个伴着无数年轻人长大的文化情结,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姿态死去;而《英雄》恰恰拉开了内地大片时代的帷幕,甚至它的制作经验和宣发手段,已经成了日后商业片的标准模版。
  一个正慢慢凋零,一个正生机勃发,不谈什么历史的巧合性,悲伤的只有电影。
  话说《无间道》公映之前,为对得起它的庞大造价和明星阵容,片方便开始了丧心病狂的宣传活动。褚青作为主要演员兼投资方之一,自应参与策划,可人家躲在小煤窑里拍戏,根本不屌。没办法,寰亚只好铁肩担道义,自己敲定了全部流程。
  林建岳搞了个很蛋疼的计划,先是派华仔、伟仔两大巨星跑去新加坡那边,启动了一轮叫“亚洲首映礼”的东东。随后又拉回本土,弄了个“香港首映礼”,这还没完,发行居然不是一下子铺开,而是挤牙膏似的先在大影院试映。
  等过了一周,好么,继续来了个“第三轮首映礼。”
  别看折腾,效果还真不错。《无间道》上映八天,就刷下了2200万的票房,而两周后,这个数字已超过了3000万,破了香港影史两周票房的最高纪录。
  小伙伴们都吓愣了,说实在的,没人对它抱有太大期望,只是尽人事听天命,比如刘德华,他预估的票房仅有两千多万。
  可现在的情况,哇!我发起疯来我自己都害怕的那种敢脚,溜溜地直奔五千万去了。
  这下,事情彻底大条!每个有幸参与其中的家伙,嗨到不能再嗨了。
  其实归结原因,除了电影本身够硬之外,戳动了港人情怀也是重要一点。给《无间道》写文案的那哥们绝对功不可没,早早地就安上了一句:“港片救市之作!”
  就是这句话,公映之前都当它是个玩笑。可公映之后,观众和影评人一看,哟,还真挺屌的!有新意,有技术,有演技,有逼格,这是佳作啊。
  就跟《少林足球》一样,香港太需要振作士气的电影了,没人舍得喷,一水的赞美之词。而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片方也便推波助澜,“救市之作”这个概念,愈发深入人心。
  港人是骄傲的,看着曾经无比辉煌的电影产业逐渐衰退,个中悲戚,旁人无法理解。所以,他们或是真心支持,或是盲目从众,反正G点都被挑起了。
  正像华仔出席的一次活动,有近千名影迷举着“精英救淡市,无间破纪录”的横幅给予鼓励。
  质量、宣传、情怀,三法合一,方造就了无间传奇。不管怎样,电影成功了,演员每天都在赶场助力,报纸每天都在刷着头条,揪住任何一条新消息,及时爆料:
  《无间道震撼国际,柏林电影节诚邀参展》
  《刘伟强刘德华皆表示:望柏林影展可助推海外发行》
  《林建岳亲口证实
第二部已排期开工》
  《五大影帝同台飙戏
剧组秘传五绝封号》
  《施南生笑言
拟邀F4出演无间前传》
  ……
  这些乱七八糟的新闻,不提那些脑残粉,稍微有点智商的读者一看,顿时糟心:前几个都挺正常,最后那F4是什么鬼?
  ……
  却说褚青这边,《盲井》大大超出了预计周期,拍了近一个半月。
  12月16日,电影终于杀青,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订饭局,而是请大家洗澡。
  二十来个老爷们,光溜溜地包了个澡堂,先冲,后泡,再蒸,最后才能搓。哎哟,一把下去就是一层泛着油花的黑泥,搓澡师傅那叫个过瘾,力道,手法,心理承受度,同样达到了职业生涯巅峰。
  好容易都拾掇完,人模人样地往外头一戳,太阳一晒,小风一吹,个个雪白干净。这会,他才拉着这帮孙子去胡吃海塞。
  剧组人员的关系构成并非很熟稔,有先来的,有扛不住中途跑路的,更有后加入的,但此刻都特亲近,酒桌上推杯换盏,哭了笑,笑了再哭,哭了再笑。
  褚青和李杨没多喝,躲在旁边谈了谈发行计划,意见很统一,决定送去柏林参赛。那么时间就很紧张了,柏林影展是明年2月初举办,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月工夫做后期。
  任务虽然繁重,李杨倒没显得担忧,信心满满。
  大家都是成年人,发泄痛快就得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总有江湖重逢的一天。可王宝强不行啊,傻小子头一回经历这种离别,简直稀里哗啦的,情难自已。
  当晚,丫彻底把自己灌多了,醉了一宿,第二天才好了点,但一提回京,马上就要分开,又忍不住开始哭。
  李杨只得哄啊,劝啊,跟带儿子似的。
  褚青则实际一点,知道他生活艰苦,就多给了些片酬,足够他换个好点的出租屋,以及经常出去开顿小灶。
  王宝强对他特不舍,临别时,仍然拽着人家衣服絮絮叨叨。
  褚青身为同行和大哥,勉励了几句,并给了两条挺诚恳的意见:
  1、把口音扳正,尽量说普通话。
  2、别演哪吒。
  ……
  17日,两味爷。确切地说,是老地址的两味爷。
  随着饭馆又开了两家分店,黄颖的事情忽然就多了N倍,她目前是三家店的实际负责人,采购、定价、菜品、卫生、服务、财务等等,皆一手包办,并打理得井井有条。
  别说旁人,连她自己都很惊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能量。
  她今年也二十五岁了,褪去了青涩,长发、高挑、白皙、秀气,早不是那个怯怯的小姑娘,全身散着一股练达通透。
  最近她还学会了开车,用存款买了一辆实用型的小车子,成天往返于三家店铺,工作室,菜市场,工商税务,以及家里。
  可黄颖又不是标准的女强人,骨子里的温婉是改不掉的,这两种气质混合在一起,倒让她有了种很奇妙的吸引力。
  她现在接触的人面非常广,管他结婚没结婚的,只要是生理正常的男性,都对姑娘表示出那么点意思。
  但黄颖始终拒绝,还不是模棱两可的那种,而是干脆利落。这让一票追求者心伤之余,也不免纳闷。
  为这事,程颖没少劝她,说你难道余情未了?
  姑娘当然否认,说自己现阶段的目标,只是好好工作,不想别的。
  啊呸!每次都换来程颖大大的白眼,骗鬼啊?二十五岁了还不想谈恋爱,你个难搞的小处女!
  下午两点钟,黄颖准时出现在店里。
  老员工心里都有数,大忙人黄总若能赏光一见,那肯定是褚先生回来了。
  果然,没等多久,叶开的车就停在了门口。员工们比较兴奋,毕竟这位是大老板,一个个梳头抹面,列驾迎接。
  可当褚青进门时,大伙一瞧,嗬!
  那面容,那神采,那魔鬼的步伐,整个一农民工啊!
  众人吓得一愣,都忘了打招呼,黄颖也怔了怔,连忙凑过去,唤了声:“哥!”
  “哎,小颖,饭好了没?”他问道。
  “呃……好了!”
  姑娘没料到他第一句话居然问这个,又往后瞅了瞅,道:“哥你行李呢?”
  “让小叶送家去了。”
  他简单应了声,就不再搭话,默默地往楼上走。黄颖感觉有点怪异,可又说不好,只得陪着上楼。
  两人进了小屋子,稍坐片刻,饭菜便已备齐,很简单,两菜一汤,小锅米饭。
  褚青盛了一碗,端起来就开始吃,伸筷子夹菜,放到嘴里,慢慢地嚼动,每口能嚼上半分钟。他还低着头,眼神完全没交流,也不吭声。
  黄颖坐在他对面,越看越觉着不对劲儿,便问道:“哥,你没什么事吧?”
  “没事,我挺好。”
  “那你怎么都不笑呢?”
  “嗯?”
  他一怔,反问道:“我没笑么?”
  “没,从你回来就没笑过。”黄颖摇头道。
  “哦,我可能太累了吧。”他没在意。
  姑娘抿着嘴,又盯了他半晌,却始终瞧不出啥毛病,便暂且放弃,随手拿起勺子,就要给他盛汤。
  褚青把筷子放下,伸手道:“哎,我自己来!”
  说着,就见他接过勺子拿起碗,略微笨拙地盛汤,一下一下……忽然胳膊肘一拐,不小心刮掉了根筷子,当啷一声。
  他皱了皱眉,侧身去捡,眼睛的角度正好斜对着黄颖。
  “嘶!”
  姑娘顿时打了个冷战,竟然有点害怕。
  “怎么了?”
  褚青扯了张餐巾纸,细细擦着那根筷子,浑然不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