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958

  而在他养病期间,外面世界仍然纷纷扰扰,单说电影圈的喧嚣沸腾,《英雄》已经破了两亿,《无间道》已经破了五千万,中港两地皆是人心振奋,仿佛盛世来临。
  媒体见天地刷头条,打嘴仗,观众则满屏地喷口水,赞《英雄》的少,捧《无间道》的多。
  你想啊,巴巴地挤到电影院,结果看了一场花里胡哨的大型MV。花三块钱买张盗版盘,却稳稳爽足了一百一十分钟。没办法,反差忒强,不喷都特么不好意思!
  张艺谋可不管那个,凭借此片终于干掉了陈凯歌,名正言顺地登顶国内导演No.1。并在张伟平的策划下,正准备横扫柏林、金球,一路进军奥斯卡。
  至于寰亚呢,倒没那么多心思,只想借着东风把火烧进大陆市场,好多卖点票钱。但《无间道》属于纯港片,按政策只有中影有权引进,而中影,自然不会犯低级的政治错误,选择性Pass掉。
  1月17日,第53届柏林电影节公布了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名单。
  其中,亚洲区仅有三部片子存活,大陆的《英雄》,日本的《黄昏的清兵卫》,以及香港投资的《盲井》。比较惊奇的是,一向不怎么屌美国的柏林,居然划拉了五部好莱坞电影入围,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抛开主竞赛,华语片在其他单元中却颇为亮眼。
  包括国际、观摩论坛的《无间道》《枪火》《天下无双》《PTU》《龙的深处》《三更之回家》,青年论坛的《卡拉是条狗》,还有参展的《周渔的火车》《芬妮的微笑》等等,共计十五部。
  此名单一出,国内媒体群起造势,同时又集体无视。他们把每部电影都介绍个遍,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解,可对《盲井》咧,就是看不见啊,看不见!
  不过,现在不比以往,随着网络愈发普及,信息量井喷,观众的认识水准和意识进步,早不像《小武》那会儿了。
  根本拦不住,褚青的名字瞬间又铺满了各大影视BBS.
  咦?为毛要说又呢?
  因为上一次的大争论,他已经刷过一回屏了,顺带圈了不少死忠粉。影迷们对他,从不以偶像视之,纯当神话故事。
  没办法,这货太低调了,跟失踪人口似的。最近难得有了点动静,先出了本盗版碟,马上又要征战柏林,大家都显得很亢奋。
  《盲井》嘛,就是前段在圈子里传得特邪乎的那部,虽然不知道具体内容,但不妨碍他们变身初代脑残粉,纷纷叫嚣:
  干死《英雄》!
  ……
  北京,华谊。
  冯小刚特郁闷,原本在家琢磨剧本,正有点思路的时候,愣被叫过来开会。可又不能不来,毕竟还得靠人家吃饭。
  “冯大导!”
  他穿过走廊,方要拐弯,背后忽传来一声喊,扭头一瞅,笑道:“花姐,您拿我开涮不是?”
  王京花抱着个文件夹,吧嗒吧嗒地走近,道:“哟,我可不敢,我手下人都盼着你翻牌子呢!”
  “啧!低俗!”
  他指了指对方,笑骂一句,马屁拍得比较舒心。
  他们在公司,一个是顶梁柱,一个是艺人总管,各执江山,互争互利。两人边聊着闲话,边进了会议室,里面已有另外的高层等候。
  稍坐片刻,门外又进来两位,正是公司老板王中军和王中磊。大哥戴着副眼镜,面相嶙峋,显得不太好相处,小弟身形略胖,笑呵呵的倒是亲切。
  华谊作为国内第一批的民营影视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兄弟俩功不可没。王中军不太管具体事务,专负责跟政治、资本层面的大咖打交道。王中磊则是执行总裁,管理上上下下的糟烂事。
  待人员聚齐,冯小刚环顾一圈,不禁撇了撇嘴,规格够高的啊,起码诸侯以上。
  “我等会还有点事,我就先说。”
  大哥先开口,也没拿稿子,直接道:“前几天,宣传部开了个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传达了些重要的政策改革,我选了几点,给你们简单讲讲。”
  “第一,电影要贴合市场,就是得赚钱,别扯艺术。第二,要培养专业的发行公司,这都懂,我不细说。第三,鼓励合拍片,这个讲一下,我估计很快会出台文件,加大港产片配额,并放宽合拍片限制。第四,关于审批环节,虽然他们没详细说,但肯定有所松动,至于能松到什么程度,我保持乐观。”
  王中军简直雷厉风行,没半句废话,道:“好了,剩下的你们商量,我先走了。”
  众人见怪不怪,目送他出门,气氛顿时一松。
  随即,王中磊接过了话头,笑道:“大家刚才都听到了,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机遇两个字。碰到机遇不行动,那是十足的笨蛋,现在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要扶持出一个繁荣的电影市场,那我们身在其中,应该怎么做?”
  没人搭茬……拜托!都不是小孩子了,这么明显的“皇上圣明”的环节还看不出来?
  果然,就听他继续道:“做产业,最重要的就是认清本质,和自身的优劣性。那娱乐产业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就三点,明星!噱头!好看!”
  “反观我们,好看不用说,有小刚在,拍什么火什么,而且我们已经培养出了一个很成熟的贺岁片市场和观众认知。”
  “噱头,我们还得继续努力,要找准观众的兴趣点,再进行宣传营销。”
  “明星,我觉得也很弱,看看我们公司,男演员方面非常优秀,有葛优、陈道明、任泉、夏雨等等。但女演员的竞争力就明显不足,尤其是年轻演员,只有一个李冰冰。所以我们今年的目标,就是签三到四个有大潜力,或是已经成功的女演员,来推动我们平衡发展。”
  他顿了顿,给了众人消化的时间,又往椅背上一靠,道:“大家都说说吧!”
  冯小刚和王京花,一个望天,一个低头,堂而皇之地溜号。他俩本来也不是管事的,今儿就是来旁听,必要的时候给点意见。
  至于那些高管,思量了片刻,便有人道:“王董既然说要放宽合拍片限制,那日后香港明星必然北上,我们可以从中选一些人,负责她们在内地的演艺事务。”
  “嗯不错,过几天开会,立即着手施行。”王中磊想了想,给予充分肯定。
  随后,又有人接道:“还有台湾,那边的市场太小,大陆才是主阵地,我们同样要考虑。”
  “没错,港台两地的艺人又多又有名声,我们只要截流一小部分,就够我们吃饱的。”
  “对,这个思路我支持!”
  “那,国内的呢?”
  “……”
  一提这茬,顿时没声了。
  明摆着的!国内女星最红的那几个,章子怡根本没戏,赵薇也悬乎,徐静蕾有自己的公司,周迅跟李小婉正在蜜月期,挖都挖不来……那他妈还剩谁了?
  范冰冰!
  大家都有些古怪,因为今时不同往日,当初找她签约,那还是个三线小菜鸟,自己是主导方。
  可现在,人家在圈里混得风生水起,一路飙高,已经有足够的资格与公司谈条件了。
  而王京花,作为当年的实际执行人,不得不说了句:“她,她那位太敏感了吧,何况两人还有工作室,可能性不大。”
  “敏感?”
  王中磊笑得很微妙,道:“一个国家的市场都要开放了,怎么可能还揪着某个人不放?工作室嘛,我们可以先谈谈,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么。”
  他又转向冯导,问道:“小刚,你那片子还差个女主演吧,你觉得她怎么样?”
  冯小刚耷拉着一张脸,特烦这种运作方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交易,就为换回一明星。
  不过,单从角色论,他考虑了几秒钟,道:“形象绝对没问题,演技么,最好让她试一段,我先看看。”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来的发展
  自冯小刚和葛优这对组合,在贺岁片市场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后,华谊就确定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哥一姐一导演。
  在娱乐产业开展初期,这类粗放式的推广策略是非常管用的,但也让公司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并且中下层的艺人基础很不稳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就哗啦啦的广厦倾塌。
  不过现在,华谊还是以某种先锋性的姿态领跑业内。
  目前,一哥和一导演都有了,就差个一姐。高层本来很看好李冰冰,不遗余力地捧,什么《紫蝴蝶》《百年好合》《老鼠爱上猫》,有点规模的片子都上。可惜效果特诡异,名气是有了点,却远没达到公司的期望值。
  相反那边,范冰冰虽然只在《河东狮吼》里打了个酱油,但凭借《今年夏天》已经有座金马奖在手。何况她在电视剧圈里,从《武林外史》到《倚天屠龙记》,更别提国家级的项目《天龙八部》,开了挂似的往上飙升,坐稳了小荧幕新生代女星的头把交椅。
  这不得不让华谊浮想联翩:把范冰冰拉过来,再好好培养李冰冰,那自己旗下便有了对潜力百合,即便跟四小花旦死磕,也有一拼之力。
  这些理由,是讲给外人听的,可还有一部分,是不能说透的。
  比如兄弟俩的野心超大,始终在觊觎海外市场;比如01年的《大腕》,首次对外进军,由哥伦比亚公司负责全球发行,结果扑街扑到死。
  我就操操操操操了!
  《大腕》的制作费3000万,宣传费1000万,共4000万的大电影,妈逼的全国票房才3500万,海外更是连手续费都没赚到!
  而某个家伙咧,投个一百来万的破片子,居然能收回近两百万美元的利润。
  美元啊!你逗我呢!
  所以,华谊的真正目标,除了笼络范冰冰,还要把她的男人一网打尽。
  ……
  王京花知道公司的底线后,立即联系了范冰冰,对方比较懵圈,又抽不开空,便委托程颖处理。
  兹事体大,程颖自然告诉了褚青,而这货歇了一个多月,早闲得发慌,巴巴陪着过来。若说他跟花姐,在2000年还见过一次,此番再会,也没啥感慨,根本不熟。
  双方约在了一家茶楼,那边出面的是王京花以及另一位高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