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958

  人生无奈,莫过于此。
  《在路上》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之前那如水般的流畅与伤感,似乎让观众觉得,哦,他们俩以后不会再见到了。
  可偏偏在结尾,管虎又无声无息地捅了一刀。两人在站台上的相望,仿若时间流转,物是人非。
  以至于片子放映结束,全场都沦陷在某种难以诉说的惆怅中,半分钟内,没有任何的响动。
  “怎,怎么……”
  汤唯只觉黑压压一片,心里发慌,忍不住要回头看。
  “哎,别急。”
  褚青一把拽住她的胳膊,笑道:“再等等!”
  “哗哗哗!”
  他话音方落,现场就像打碎了玉狮子,清脆、激荡,而又动听的声音于霎时间响起。
  没有全体起立的大场面,更没有疯狂的欢呼高喊,但每个人的掌声和脸上的愉悦,皆是无比真诚。
  他们看到了一部真诚的电影,纵然谈不上经典,思想和手法也没有多么惊艳,可重要的是,自己被打动了。
  情感共鸣,才是电影叙事之外的第二大要素。
  当掌声渐歇,所有的观众都没离场,在等待主创们的交流采访。而褚青见那俩货傻乎乎的样子,连忙唤道:“快上去,别愣着!”
  “啊?哦!”
  汤唯和吴秀波反应过来,精神还很恍惚地走到台前。程颖比他们淡定多了,特大气地戳在旁边,准备翻译。
  褚青没凑热闹,只坐在台下,瞧着男女主角被记者包围,心里特欣慰。
  “嘿,褚!”
  趁着身侧无人,皮埃尔·里斯安拧着胖胖的身子凑了过来,笑道:“恭喜你,你又带来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皮埃尔,我总觉着很抱歉。”
  他十分不好意思,电影代表是当了,嫡系的小灶也吃了,但是没干事啊!划拉了大半年,结果就推荐那么一部,还特么是自己投资的。
  “哈哈,不必介怀!”
  老头儿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好电影可遇不可求,不能以数量去衡量,我相信你的眼光和专业精神。”
  “托你的福,希望明年会好些。”
  褚青也笑道,随意瞄了眼台前,又问:“对了,你等下有没有时间?”
  “我大概有一个小时的空闲,你有事?”皮埃尔奇怪道。
  “嗯,想了解一下法国的电影基金制度。”
第四百三十二章
戛纳随想(3)
  一个小时不算长,但足够让皮埃尔对法国的电影基金制度有个大概的讲解。
  他们有一项电影扶持法案,就是从每张电影票(5-6欧元)中提取约11%的特别附加税,用于扶持本土作品。
  而随着电视业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原本单一的税源已经扩展至DVD销售、网络视频点播、电视台放映等等。
  这一大笔款项,由隶属于文化部的国家电影中心(简称CNC)负责掌管和运行,主要的途径有两种:自动性资助和选择性资助。
  前者,是将片方在电影放映时所缴纳的税款,按照一定比例划入由CNC为其设立的个人账户。当片方在拍摄下一部作品或偿还债务时,就可以直接申请使用。当然,这有个时间限制,5年内不使用,视为自动放弃。
  后者,类似于银行贷款。CNC每年在全国接受几百个候选剧本,再从中挑出几十个,给予不超过50%的资金支持。如果影片可以盈利,片方需将资金还给CNC,如果票房失败,则不必还钱。
  这两种途径的针对群体非常明确,前者支持商业片,后者支持处女作和艺术电影。更重要的是,它激励电影人的多样化创作和坚守品质,争取更多的票房,为今后发展积蓄资金,由此产生滚雪球效应。
  制作、发行和放映,这是三个环节的自身造血过程。
  此项制度,自然利于本土电影发展,却被好莱坞深恶痛绝。因为他们的附加税也包括外国片,但税款不返还,而是直接纳入基金账户。
  就像《泰坦尼克号》,当年在法国缴税1200万欧元,至少够拍5部本土电影。
  再说回国内,那个地球人都知道,偏偏官方死不承认的国产片保护月,被大批量的观众吐槽,乃至冷嘲热讽。
  可其实,抵御好莱坞全球化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情,只是人家做得很有智慧,且真正有利于自己的电影产业。
  我们就简单粗暴,用比较Low的手段去抵抗,初衷是好的,可对整体产业的促进与发展,并没什么卵用。
  看不到改变,始终陷在烂片与伪大片的泥潭中,一步希望,一步失望。
  褚青想起问这些,不是闲得蛋疼。
  刘德华说了那个亚洲新星导之后,他就在琢磨,因为扶持新导演之类的活计,自己从2000年就开始做了。起初是迫于无奈,可几年下来,他也惯成个毛病,看着那些好剧本就想给它拍出来。
  丫就是运气好,没赔过,还赚了不少,但不可能一直走野路子。总拿自己做演员的收入去搞投资,早晚得亏死。
  所以,先抛开能否合作的问题,褚青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件事情规模化、正式化。
  皮埃尔讲得很清楚,他也有些启发,不过在国内肯定扑街。甭提别的,那么一大笔资金放在某局手里,谁敢保证能分毫不差地批给片方?谁敢保证能客观公正地挑选资助对象?
  好吧,道路仍然漫长。
  ……
  转眼,戛纳影展过半。
  大多数的参赛作品已经亮相,虽然评论有好有坏,但总体上有个共识,本届片子的质量比去年强出百倍。
  两大场刊《银幕》和《综艺》,邀请了15国媒体组成非官方评审团,给这些电影打分。
  迈克·摩尔的《华氏911》,王家卫的《2046》,库斯图里卡的《生活是个奇迹》,乔纳斯·诺西特的《蒙多维诺》,排在前四名。褚青很喜欢的日本片《无人知晓》,排在第五。
  而让昆汀“看得流泪”的《老男孩》,却很不受媒体待见,有五家给出了最低分:一个调皮的鬼脸。
  至于影帝影后的热门人选,张曼玉几乎以压倒性的口碑一枝独秀,梁朝伟、杰弗里·拉什、加西亚·贝纳尔、崔岷植、柳乐优弥共同竞争最佳男演员奖。
  其中,梁朝伟的优势似乎最大,以至于难得的张扬一次,放言道:除了杰弗里·拉什,皆不在话下!
  与此同时,好莱坞的各路明星也不安分,变着法儿地为新片作宣传。今天安吉丽娜·朱莉骑着鲨鱼皮艇亮相,明天布拉德·彼特和安妮斯顿大秀恩爱,后天昆汀搂着乌玛·瑟曼出现在《杀死比尔2》的首映场,但他的女友却是索菲亚·科波拉……
  当然,这些纷扰跟褚青无关,他依旧过着繁忙有序的评委生活,若有空闲,便去拜访一下朋友。
  比如巩俐,比如王家卫,比如焦雄屏,以及和焦雄屏一起在路上偶遇的欧洲电影大咖,安哲罗普洛斯。
  他能够沉下心来,去感受那些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接,有一种很满足的奇妙感……除了满大街的韩国代表团,确实有点吵之外。
  5月22日,下午,会议室。
  明天就是闭幕式,十八部参赛作品已全部放映,按照惯例,今天晚上主办方会对那些获奖的剧组表示挽留。
  所以评审团齐聚于此,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戛纳的评审程序和金马奖不同,金马奖是先看片,最后统一讨论,再投票。戛纳是看一部就讨论一部,先把大家的意见定下来,让每人心里都有个大概。
  这样到投票环节就会很轻松,不必浪费时间去争吵。
  一般来说,戛纳的奖项比柏林要固定,较少出现临时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本届主单元的奖项有九个,一种注目和导演双周单元都有独自的评审团,不产生交集。而投票采取不记名方式,由主办方统计。
  工作人员先发的是最佳剧本奖的投票卡,大家的观点集中在《如像一般》和《老男孩》两部片上,褚青写的是《如像一般》。
  之后是金摄影机奖、最佳短片奖、最佳短片评审团奖,这些比较次要,但众人本着负责的态度,也都认认真真地填上了心目中的名字。
  然后是评审团大奖,这个不限于一部电影,主要是安慰那些没希望拿到金棕榈的作品。他考虑片刻,写上了《生活是个奇迹》和《摩托日记》。
  接着,褚青顿了顿。
  他不知道要不要写《2046》,从情感上,那是部华语片,理应支持。但从自己的观感上,真的不喜欢,王家卫就像个精神病人在胡乱呓语。
  “嘿,褚,你在想明天的晚宴吃什么吗?”
  此时大家都已交卡,昆汀见他迟迟不动笔,便开了句玩笑。
  “哦,Sorry!”
  他连忙抱歉,把卡片交给工作人员,到底没加上《2046》。
  再往下,最佳导演写的是日本人是枝裕和,最佳影片是《华氏911》,最佳女演员毫无疑问,是张曼玉。
  等到男演员的时候,他又犯愁。
  梁朝伟的演技固然有保障,但缺乏突破,跟《花样年华》的套路完全一样。柳乐优弥是惊艳了,可才14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