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958

  “我不合计方便吗?”
  他一屁股坐下,刚想跷腿,又忽觉不妥,只好默默地卡在那里。
  “你呀……”
  王彤摇摇头,无话可说。
  不多时,待两人把新加的台词记熟,大家便各自就位,重新开拍。
  “Action!”
  她继续冲着水,从最后一句开始接:“你要是早来两年,现在电视也有了,冰箱也有了……哎,我在这都闻见你臭味了,快死进来洗洗!”
  此时,焦点完全集中在左侧,整个右边的画面都是空镜,只传出褚青的调笑声:“你真叫我进去咧?”
  “我叫你进来洗……嘿,你想啥咧?”
  “我想啥你还不知道?”
  那边又停了几秒钟,紧接着,一个光溜溜的男人就钻了进去。
  “……”
  姐姐见他的样子,脸色微红,虽说前面的部位遮挡严密,但情况着实尴尬。亏得两人的职业素质够硬,才不至于NG。
  “你看你臭的!”
  王彤咬着小牙,拿起瓢给他冲水。
  顶上的灯光昏黄,散着淡淡的暖色,恰到好处地将他们笼罩。整个画面,都似乎凝固在那抹光晕中,只有这两个人在温柔闪烁。
  褚青站得稍稍倾斜,任她在胸前揉搓,笑道:“姐,我刚娶你的时候,你这儿大得能划船哩!现在……”
  “咋?你还嫌弃咱?”她猛地打断。
  “莫嫌弃!莫嫌弃!我疼还来不及……”
  说着,他伸手就要抱,却被姐姐一把推开。
  “回屋去,这是个啥地方!”她不依。
  “娃儿都睡了,这挺好的。”
  他觍着脸,又要去抱。
  “好你自己呆着!”
  王彤忽然把瓢一摔,半羞半气的挑开帘子,踏踏的先出去了。
  “哎,门儿关上!”
  褚青连忙喊道,见对方不理,只得叹了句:“真是个小娘哩!”
  此刻,王昱的镜头慢慢移到外面,对准门口。暗夜无边,一灯如豆,那窄窄的门中映着些许亮色,圈住了一具高高瘦瘦的雄性身体。
  只见他拎桶,照头,哗地就一浇,升腾着热气的水珠,顺着躯干倾泻而下。王昱瞬间拉近,从头到脚给了个大特写:
  那光,那水,那白雾,如地垄沟一样的后背与伤疤,以及扭曲的,根本挺不直溜的右腿……几乎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头,都迸裂出一种砰砰的跳动。
  阳刚壮烈,轩然如是!
  “咔!”
  姜文心满意足地喊了停,往后一靠,转头望了望远天,晨曦初露。
  ……
  窑洞,小卖部。
  老板戴着副厚眼镜,站在柜台后面,面带笑容,却十分诡异。周围的光线特虚,晃得一切很不真实,连东西都看不太清。
  王昱把机器架在他对面,再无第二名演员,就这样开拍。
  “当!”
  一个可乐的空罐子被扔到柜台上,滴溜溜的滚到边沿。姜文缩在机器旁侧,操着方言问道:“那看林子的,常来你这儿?”
  “常来常来!”
  “那你卖他多少钱一罐?”
  “嘿嘿……”
  那人凑近镜头,脸部忽地放大,怪笑道:“我卖别人两块五,卖他得放点血,三块四!”
  “那你算算,他一共在你这买了多少钱的水?”
  姜文的语调基本是平的,似没有半点感情色彩,再配上如此情景,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老板则翻出账本,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道:“从十月十二号开始,到这个月的十五号,三十四天,买了二百二十三块。还有些蜡烛油盐酱醋的,那赚不了几个钱!”
  “咔!”
  他喊了停,拍手道:“老哥不错,咱再来一条成不成?”
  “成!成!”那演员连连点头。
  话说在《凶犯》的原著中,作者写了一个很关键性的人物,派出所所长老王。
  在狗子杀人后,他第一时间赶到村里,调查取证,问遍了相关村民。但村里人或畏惧孔家的势力,或已被其洗脑,竟然一致将狗子视为仇人。
  当真相浮出水面后,县里极力掩盖,而结尾处便是,老王打算去省里告状——因为他也曾是名军人。
  如今到了姜文手里,就把这个人物完全虚化,不露脸,采用主观镜头拍摄——类似《苏州河》中的摄影师。
  老王从义士变成了最冷漠的观察者,以他的视角,去看那个更加冷漠和畸形的乡村社会。
  而那些村民的证词,姜文将其提炼、浓缩,又借鉴罗生门的手法,让影片的前半部分扑朔迷离。再穿插大量的倒叙、插叙,随着老王一点点揭开真相,最后定格在狗子的三声枪响。
  那些小配角中,比较重要的是老板筋、老七叔、村长媳妇儿、厚眼镜等人。他们的扮演者,都是褚青从北京带过来的,名声不显,实力却很坚挺。
  至于别的龙套,剧组便当地招募,省事儿,还便宜。
  姜文在拍他们表述“真相”的时候,用了种特有想象力的方式。色调灰暗,偏偏灯光打得雪亮,如此就呈现出一种戏台的效果。
  同时,他要求那些人的表情、语气尽量夸张,大段大段的方言和动作,像极了戴着面具的小丑,努力演着连自己都可笑的人生。
  对于这部分内容,拍摄的进度很缓慢,比不得男女主角狂刷演技,导演得不时的指导、调整,一场戏NG二十几条是常有的事儿。
  没办法,自褚青邀请他执导的那一刻起,《天狗》就不再是一部普通的农村题材电影。那货的脑洞太开,追求的是创造、新鲜、无拘无束的个性化。
  风险OR惊喜,各占半数。
  可以说,两人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不管后果如何,都得共进退。
  ……
  八月,北京。
  第十一届华表奖正在北展剧场举行,此时已经进入后半段,嘉宾们都有些疲倦,张静初却依然精神奕奕地盯着台上。
  就见颁奖人拆开信封,公布道:“获得优秀新人男女演员奖的是,钟丘《我的法兰西岁月》、张静初《花腰新娘》!”
  “哗哗哗!”
  底下立时掌声雷动。
  那姑娘大场面经历无数,早就学会了淡定自若,起身跟范冰冰抱了抱,便上台领奖。丫头则扫了扫四周,无聊地打了个呵欠。
  也难怪她,本届华表奖简直不要逼脸,猪肉分得那叫一个大方。几乎每个奖项,都有两位以上的获奖者,最牛逼的是优秀故事片,十八部提名,足足有十部电影拿奖。
  丫头就日了狗了,因为以如此海量的概率,《天下无贼》都特么没评上!
  人家一水的《张思德》《任长霞》和《郑培民》,商业片全灭。去年的票房大头《天下无贼》和《十面埋伏》,竟成了难兄难弟,共享了一个狗屁倒灶的市场开拓奖。
  公司仅有的收获,便是张静初的这座新人奖杯了。
  “谢谢大会,谢谢章家瑞导演,谢谢褚青哥,谢谢冰冰……”
  “哈!”
  范小爷顿时又打了个呵欠。
  她还没进驻《墨攻》剧组,处于短暂的休整期,每天闲得要死,唯一操心的就是《武林外传》的首播合同。
  央视那边有意购买,但价格出得忒低,公司还想争取争取。
  “嗡嗡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