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58

  许是吃了药的缘故,这会子只觉得眼睛沉沉的想睡觉,她摸过遥控器刚要按下去,忽而脑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又缓缓松开了手。
  还珠的成功,除了因为小燕子这种二百五主角的长相性格都很讨喜之外,就是琼瑶开创了一种偶像剧的新模式。四大主演,很明显的分作两种用途,一组负责逗逼,一组负责煽情,尽量扩大了受众面,而且纷纷被击中爽点。
  这些爽点在现在看来很二逼,但在当时绝对搔到了观众的痒处。
  有老套的皇子与瘪三少女,有狗血的山无棱天地合,有啪啪啪打脸的草根对抗权威,还有喜闻乐见的主角不死光环,当然还有最主要的,颜的力量!
  可以说还珠的一切,小燕子五阿哥,紫薇尔康,包括皇上皇后容嬷嬷,都是在为这些爽点服务的。他们的风格统一,模版固定,各司其职,也正是这些,才让台湾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们看得欲罢不能。
  然后,就到了古怪的第八集。
  尔康紫薇带着一马车的慰问品回到大杂院,看到了柳青。
  柳青这个龙套,基本上没啥存在感,观众也没觉得有啥特殊之处。甚至之前跟尔康那场对手戏,那种生涩的咆哮技让人很别扭,一看就知道是菜鸟,技能熟练度还没提上去。
  就在这种前提下,台湾的小朋友们就看到了一副很诡异的场面。
  柳青靠在木桩上,双臂环抱,就那样看着紫薇。
  紫薇颤颤地唤了一声:“柳青……”然后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只有这么两个字,柳青听懂了紫薇,紫薇也看懂了柳青,观众更懂了他们俩,但他们就是觉着诡异。
  放在通篇都吵吵闹闹的背景里,很不协调,但偏偏还能看得进去,更诡异的是,看得进去也就罢了,偏偏还觉着有那么点赏心悦目的意思。
  这一个镜头,慢,而且安静。
  宛若在喧嚣烦攘的春夜,两个人在细风中相遇,然后,好似风都停住,好似时间静止,好似柳青的那个眼神里沉着一汪深泉,好似紫薇那一声轻唤中蕴着万缕柔丝。
  喜欢上一个人,或者喜欢上一个角色,往往就是在这么一瞬间。
  就如,有多少人不知是因为孙兴喜欢上了杨逍,还是因为杨逍喜欢上了孙兴。
  同样在这一刻,在台北,有多少人不知是因为这个眼神喜欢上了柳青,还是因为柳青喜欢上了这个眼神。
  直到很多年后,他们都不会忘记这一刻,这是如同第一次牵手,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打架般的刻骨铭心。
  林心如看那个眼神看得痴了,听自己的那声轻唤也听得痴了。她从来不知道自己也可以这样去演戏,不是只去夸张,不是只去流眼泪,不是只去大喊大叫。而是那么自然的,水到渠成地就流露出来。
  她不由瞥了眼茶几,在那撮药的下面,垫着一摞报纸,最上面都是这几天的关于还珠的娱乐版面。最底下,还露出一版来,那是好久之前的一份报纸,起码有两个多月了。
  上面有张图片,里面是两个人。前面那个抱着两座奖杯被一圈话筒包围,神情谨慎而隐藏喜悦。
  后面那个,似故意躲在角落,眼睛里带着笑意,跟前面那人的急促紧张不同,他慢,且安静。
第四十四章
五月的回锅肉
  北京的五月,寒凉尽去,微暑来临。
  褚青从上海回到北京,居然感到踏实了些。这两个城市都广阔到夸张,一个背负着历史的雾霭,一个飘浮于现代的浮华,都让人难以扎下根去。
  他离开的这两月,应该发生了很多事情。
  老贾又在国外兜了一圈刚刚回来,带着法国三大洲电影节和温哥华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据说在回程途中还顺道到釜山抢了个奖。
  可谓意气风发。
  杰克伯也在香港那边打了个招呼,说影片的国外发行权卖得相当不错,法国,英国,阿根廷,比利时都有片商买断,还有台湾。
  而几天前,《小武》也在新加坡正式公映。
  杰克伯说这些的意思是,资方老板很高兴,给了老贾额外的一笔分红,原来合同上没有的。
  老贾也没隐瞒,十万块。
  他本想也给褚青争取一笔分红,可惜面子还不够大。褚青对此倒没什么想法,本来合同上也没写这个,本来也不是他的钱。
  就如你炒股,一百块钱赚了一万块,但你没抛,八千块的时候抛了,你就觉着自己亏了两千块。
  这是什么逻辑?
  《小武》虽然没能在国内上映,但老贾的身价却随着《小武》在西方获得一个个奇迹般的成功而水涨船高,忙得不行。刚回国没歇几天,又要跑去上海,那里的电影制片厂主动凑上来,想跟他商讨下部电影的合作计划。
  不过他还是抽空跟褚青小聚了一下,其实主要是想忽悠他继续担当男主角。
  老贾说下部片叫《站台》,还是发生在汾阳的故事。
  许是有了大电影制片厂做靠山,这孙子嘚瑟得不行,直接开出了五万块的片酬,把褚青震得一惊一乍的。
  虽然剧本都没写完,但这是哥们的忙,得帮,褚青担心的是会跟自己上学发生冲突,很实在地说出了原因。
  老贾笑笑,说没事,这片子要冬天才开机,那会儿你也放寒假了。
  褚青更颤,他二十多岁人了,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寒假这东西扯上关系,不禁问“为毛非得在冬天拍?”
  老贾理所当然道:“因为有几场冬天的戏。”
  “……”
  褚青对他的思维理解无能。
  好吧,他又被忽悠了。
  老贾的意思是,这电影得筹备一段时间,最快也要冬天开拍,然后就正好有几段在雪地里的戏份。
  但他就是不说,真是贱而闷骚。
  不管冲着哪方面的情谊,褚青都得点头答应。老贾忽悠成功,兴高采烈地飞去了上海。
  还有娄烨。
  他回到北京后,继续努力地寻找着资金,周迅则去找李少红报到了。褚青觉得,跟她的交集就如一段双股道,在人生的某一段路途并肩而行,然后到下一个岔口,分道扬镳。不出意外,以后再见她只能在电视里了。
  娄烨是个很厚道的人,按理说《苏州河》还没有完全杀青,就算不给演员片酬,或是只给一部分,也没人会挑出毛病。但娄烨一想,这片子就还剩一个开头没有拍,也没有用到两位主演的地方了,就跟耐安商量把片酬结了。
  褚青看着存折里实打实的两万块钱有些蒙,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去买点啥,而是,我得交多少税?
  他上辈子就是个修鞋的,一笔一笔的生意数额都非常小,倒是有税务局的不时来收点这个税那个税啥的,反都不带重名的,但是钱也不多。
  这两万块,可是一次性的收入,真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褚青就认识那么几个圈内人,想来想去都没有合适的人询问,最后只能很不好意思的问自己女朋友。
  范小爷拍还珠时,一集只有一千八百块,整部戏下来拿了三万多块,但是那会儿她得把这些钱寄回家里给妈妈,然后老妈再每月给她打生活费。
  直到今年,这种情况才好些,有了点自己独立的财产支配权。
  范小爷面色古怪的听完,道:“你用不着交税啊。”
  褚青愣道:“为啥不用交?”
  范小爷道:“咱们拿的钱都是税后的,投资方已经给交完了。”
  “……”
  褚青没想到是这样,不觉着窃喜,反而觉得这钱拿在手里很别扭,就是不踏实。
  ……
  “褚大爷!”
  在出租屋里,褚青正满头汗地在厨房炒回锅肉,听范小爷叫他,回道:“干吗?”
  “你过来一下。”
  褚青只得关小了火,拎着炒勺跑到卧室,看小丫头百无聊赖地趴在床垫子上。头和肩膀歪歪的枕着枕头,两条腿笔直地搭在墙上,还在一点点往上蹭。
  “啥事啥事?”
  范小爷近乎用倒立的姿势瞅着他,嘻嘻一笑,道:“没事,就是想叫你。”
  “有病啊!我炒菜呢!”
  褚青没好气道,又急急跑回厨房。
  范小爷没穿袜子,两只小脚继续在墙上蹭啊蹭的。她真的很无聊,于是她又开始喊:“褚大爷!褚大爷!”
  “干什么!”褚青吼道。
  “你过来。”
  “老实躺着,别捣乱,我忙着呢。”
  “真有事,你快点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