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6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6/958

  “等等!”
  导演忽地打断,奇道:“你要试镜的不是雷吗?”
  “不,我喜欢的是肯!”他笑道。
  “……”
  全体懵逼,拜托!谁不知道雷才是第一主角啊?
  愣了几秒钟,导演才问:“你为什么,哦不,可以说说你对肯的理解吗?”
  “他的年龄要大一些,看起来很平和。”
  那货琢磨得透透的,张口就来:“不是那种无所谓,或者很淡然的平和,而是把热血都压在心里,一旦爆发就不可阻挡。”
  “他的声音略低,口音模糊,好像是城里人,又好像是乡下人。”
  “他的身材有些胖,像我的体重……”
  丫在腹部比了比,道:“再胖二十斤左右,以至于显得很笨拙,节奏缓慢,所以他走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说着,他站起身,绕着椅子走了几步。
  明明很瘦的身子,似乎瞬间膨胀了一圈,胳膊摆动的幅度,两腿间的摩擦力,以及腰部微微的下沉……都如固定好了一般,毫无别扭之感。
  整个气质一转,就像街头随处可见的那种老实人,会憨憨地问一声:
  “嗨,这是我刚做的土豆薄饼,你可以小小的吃一块。”
第五百五十四章
角色确定
  国内的演员大多出自中戏和北电两大山脉,据说传承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实际却是中国化的一个变种。
  由于它太过完善、严密和具有灌输性,以至于批量生产出一票所谓的演技派明星,这些人之间存在着非常相似的表演模版,又都局限在某个框框之内:
  1,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事物经历的体验和感受会有差异;2,忽视了体验和感受如何通过外在表现出来,并让观众强烈获取。
  两个字:僵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野路子反倒比学院派更为灵动、变通、富有感染力。最典型的,就是周迅和黄渤。
  再看欧美演员,极少念过中戏这类国家级的专业学校,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基础教育。
  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在小学有小学社团,中学有中学社团,平时还有街区剧院、城市剧院等等。舞台剧这种在我们看来挺高冷的玩意儿,只是人家生活中的普遍调剂。
  他们也尊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甚至有专门的教学工作室,可他们没有僵化地去执行,而是结合市场反馈,发展出了一种新流派,“方法派”。
  “方法派”最讲究外在表达,即通过表情、肢体、语言以及各种辅助行为——如道具和布景的移动变换,来帮助观众与演员建立情绪上的联动。
  简单讲,国内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欧美注重观众和整个戏剧效果的交互反应。
  褚青是野路子出身,经历过艺术片的表演启蒙,也接受过简单的学校教育,在比欧美风格次一级的香港刷过经验,也在混杂庞大的好莱坞受过熏陶。
  所以说,他不同于华语区的任何一个演员,无限接近于西方派,又带着特有的东方式含蓄。
  这也是欧洲影迷对他衷情的最大原因。
  当然了,在今天下午的三点四十分,焦点公司的试镜室内——麦克唐纳、格拉汉姆、泰莎·罗斯三个典型的欧美人,同样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我不得不说,你简直棒极了,是的,非常出色!”泰莎女士不停地点头,格拉汉姆没吭声,只是撇了撇嘴。
  麦克唐纳比较古怪,他的眼睛似乎又深陷了一点,仍然很生硬地道:“感谢你的表演,你可以回去了,有消息我们会通知你。”
  “OK!”
  重新坐下的褚青,听了马上站起,笑道:“也感谢你们给予的机会,拜拜!”
  说着,他转身出门。
  “马丁,你……”
  格拉汉姆刚想询问,忽然顿住,而之后的五分钟内,导演始终保持那个低头沉思的姿态,一动不动。
  ……
  “呼!”
  褚青抬头看了眼天空,不禁吐出了一口气。这次试镜,他前所未有的充分、仔细,甚至考虑到了角色差异而可能导致的片方选择。
  雷的戏份要多一些,无论戏中还是演员表,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肯的定位却很暧昧,说是配角,占的比重又太大,说是主角,偏偏差那么一毫。
  如果他选雷,导演或片方拒绝的几率高达90%,如果换成肯,瞬间降至50%。半数对半数,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他都已经尽力。
  剩下的,只有看运气了。
  “叮铃铃!”
  正当他发动那辆破福特,准备跟亚历克斯碰头时,手机忽地响起。
  “喂?冰冰!”
  “哥哥,你干吗呢?”范小爷脆生生地问。
  “我刚试完镜,怎么了?”
  “呃,你能不能回来一趟啊?大小颖有点事……”
  大小颖是程颖,小小颖是黄颖,褚青听她犹犹豫豫的,不禁奇道:“什么事儿不能直接跟我讲啊,再说我下月就回去了。”
  “我也没太明白,反正她就让你尽快回来。”
  “我、我这不太方便啊。”
  他挠了挠头,愁道:“要不等一个礼拜吧,我先看看这边什么情况。”
  “哦,那也行,我跟她说说。”
  “嗯,拜拜。”
  他表情古怪的挂断电话,想了半天毫无头绪,只当是程颖抽风。
  接下来的日子,褚青一边陪亚历克斯做后期,一边等待《杀手没有假期》的消息。起初还挺淡定的,结果第一天,没有。
  第二天,没有。
  第三天,还没有。
  第四天,仍然没有。
  第五天,他已订好了回国机票……
  第六天,殊不知,麦克唐纳本就稀疏的头发又掉了不少,他特么也愁啊!
  因为《杀手没有假期》是正经的欧洲范儿,雷已经圈定了爱尔兰籍的科林·法瑞尔出演,女主角是法国籍的克蕾曼丝,大BOSS哈里也找到了英国籍的拉尔夫·范恩斯(演伏地魔的那个)。
  那么肯,最好也由一位欧洲演员担任。
  但是,但是……他现在一闭上眼睛,出现的不是艾伦·里克曼,不是布莱丹·格里森,而是那个高高瘦瘦的东方人。
  “他的身材应该有些胖,像我的体重,再胖二十斤左右,以至于显得很笨拙,节奏缓慢,所以他走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Oh!
  好吧,麦克唐纳得承认,他太想看到这一幕变成现实了。而且,而且,那家伙的名气也蛮高,在欧洲很脸熟,片方的意见没问题,关于中国人的梗也能用得上……
  他就这么一条条的说服自己,最后成功催眠。
  于是到了第七天,褚青终于接到了电话。导演提了两个要求:口音得变成那种含含糊糊的乡下英语;起码增肥二十斤。
  那货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片子在三月开拍,现在是一月,还有近两个月时间准备。
  至于片酬嘛,呵呵。
  以往由于媒体的炒作渲染,动不动就2000万俱乐部神马的,让许多人都以为好莱坞是个名利双收的天堂。
  可褚青到了这边才发现,拉特么倒吧!
  好莱坞演员的年平均收入不足十万美元,勉强维持温饱。因为当红明星的片酬越高,普通演员的片酬就越低,这是平衡预算的常用方法。
  《杀手没有假期》的投资为一千五百万美元,算是中小成本,他约摸拿了45万美元的酬劳。
  哦对了,这边可是得自己交税的。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6/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