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58

  骑到了小区,先呼哧呼哧地扛上楼,费劲地翻越酸菜缸,戳在自家楼道里。然后又下来,呼哧呼哧地爬到了范小爷家。
  刚到她家门口,褚青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从门缝里还不时飘出几缕。
  他急忙掏出钥匙开门,一进去就看整个屋子烟气缭绕,雾蒙蒙一片。刚要喊人,就见厨房里跑出一人来,系着大围裙,还不停地咳嗽。
  褚青松了口气,把门敞得开开的,道:“你干啥呢,我还以为着火了。”
  “咳咳!”范小爷弯着腰,头都抬不起来,连心肝都要咳出来了,道:“我,咳咳咳,炒菜,咳咳,炒菜呢!”
  “大姐那你把窗户都打开啊!”
  褚青又气又笑,把她拉出门外冷静一下,先跑进厨房把火关了,然后又把卧室和阳台的窗户都打开。屋子里全是烟,待不得人,两人就站在楼道里说话。
  范小爷眼睛被熏得通红,还带着泪珠,道:“回锅肉我咋就做不好?上回我还做得挺好的呢。”
  褚青捧着她的脸,笑道:“上回那是我先做一半的,你炒两下就得了,你要想吃等我回来做啊。”
  范小爷沮丧道:“人家想给你庆祝一下啊!”
  褚青道:“你要想做,我教你,别自己乱弄,万一真着火了咋办?”
  两人站外面说了好一会,屋子里的烟才散去。
  他看着锅里那坨黑色的东西吓了一跳,这玩意儿冲马桶里都担心会堵,最后套了足足四个塑料袋,紧紧地系上扔在门口。
  他本想自己做的,范小爷死活不肯,只得在他一步一步的指导下,从切肉切菜,到豆瓣酱的调配比例,到炒菜的顺序火候,总算磕磕绊绊地炒了一盘回锅肉。
  丫头还自己做了个鸡蛋甩袖汤,不知道哪学的,那汤稠得跟炒鸡蛋似的。然后又鬼鬼祟祟地变出来一瓶红酒,褚青怕她乱花钱,仔细瞅了瞅,还行,超市十块钱一瓶那种……
  但是开瓶器忘买了,两人费了半天劲,最后用水果刀把木塞子捅得稀巴烂,硬生生给剜了出来,才算喝到嘴里。
  “你说你,我就上个学,整得跟挺大个事儿似的。”褚青有点小埋怨。
  “上学本来就是大事儿啊!”范小爷嘻嘻笑道。
  女人要细节,男人要大概,褚青虽觉得有点麻烦多余,但也感动她这番心思。
  丫头边给他夹菜,边问:“你一天都干啥了,看着明星没?”
  褚青道:“明星那么好见啊?我就报到了,然后班主任给开了个会,说明天就开始上课了。”
  “这是课表,你看看。”说着拿出夹在蓝皮册子里的薄纸。
  “那叫辅导员,啥班主任!”范小爷鄙视了他一下,接过课表扫了一眼,笑道:“跟我上学那会儿都差不多,就是没有文化课。”
  她又拿过那册子,问:“这个是啥?”
  “说是教材,我也不知道干啥用的。”
  范小爷翻了翻,道:“哦,这是上台词课用的,就是教你怎么说台词,照着上面练。”
  她在上海上的是谢晋表演学校,虽然没中戏那么专业,但对这些东西也都门清,给他解释了下不懂的地方,褚青第一次觉得找个艺术院校毕业的女朋友还是挺靠谱的。
  “对了,何姐来电话了,说开机时间已经定了。”范小爷忽道。
  褚青问:“哪天?”
  “下个礼拜,嗯,十五号,让大家都去。”
  说到这,范小爷有点不好意思,要不是她非磨着褚青演还珠二,他也不用跟上学掺和在一块,以后肯定就是剧组学校两边跑,会很累的。
  褚青倒没想这个,他想的是,十五号……那十六号,就是这丫头生日了。
第四十九章
上课
  清晨,天光初色。
  褚青想是有些兴奋,起得太早了。从他家出发,骑车的话顶多三十分钟就到了。八点半上课,他五点半就起了,洗漱完毕,闲着没事干,索性出门。
  出了小区,过三里河至平安里,再往前,就是后海,过了后海,就到了南锣鼓巷。
  晨霭中的北京有种别样的安静,褚青蹬着那辆破车,直到了南锣鼓巷的巷子口,才下了车。
  巷子里从南到北是条单行线,并没完全改成步行街,车辆还是可以通行的。但街道太窄,物件又多,骑着车都怕撞了,他就推着车子慢慢地走。
  灰砖青瓦,朱檐碧柱,一座座老式的四合院,不时可见的半角门……这巷子比晨色更加静谧,跟巷外的大城相比,一个似白日间的活泼少年,一个似慵起梳妆的少女。
  胡同里住的都是北京老人儿,此时也起床作息。说话带着特有的京腔,锅碗相碰,开门关门,骑着车子送孩子上学,还有老人家逗鸟的声音,让这静谧中起了一点喧闹。
  再往北走,就到了东棉花胡同,还没到胡同口,褚青就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声音,不知从哪座宅院哪方灰墙后面传来。开始听不太清,纷纷杂杂似好多人在说话,后来索性停下脚步,站在那细听。
  “我爱咱的大清国,我是怕它完啊!”
  “噫噫噫……啊啊啊……”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来临?”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霞光万道的云空,搭起了虹桥。”
  “……”
  有的像京剧生旦一样的吊嗓子,有的只是孩童玩耍的绕口令,有的是愤怒深刻的王子,有的又是老北京茶馆里的茶客。
  这些声音和着晨霭在这巷子里飘散,褚青可没觉得美妙动听,他不晓得台词的出处,只当是一群咿咿呀呀的神经病。
  听了一会,觉得无趣,他才推着车子进了校门。
  缓缓往里走,路过那块小得可怜的操场。往南面,是一溜仿旧式的平房,那是声乐室,房前有着一溜的檐廊。
  檐廊下面,外面的空地上,甚至操场上,都有学生在练台词,或清脆洪亮,或柔美灵动,每个人脸上都是满满的朝气蓬勃,这是独属于象牙塔里的一道风景。
  学生们是在做晨功。
  每天早六点到吃早饭之前,表演系的学生都要出来活动身体,拉嗓子,练发音,练台词。低年级一般是绕口令和简单的台词,到了大三,就逐渐变成诗歌散文,长篇独白什么的,这些都要在出晨功的时候练习。
  中戏对专业课的要求和管理极为严苛,学生出晨功都是要记考勤的,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这都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几次不出就算旷课,然后就要处分。
  人都说升级有三大招:打怪,寻宝,混学院。
  哥终于也混到这程度了!
  褚青坐在那间小教室里,看着不算窗明几净的屋子,他此时还不清楚自己在这里会获得什么样的成长。只是感觉太久不上学了,居然有点紧张。
  今天有四节课,上下午各两节。艺术院校的课较其他大学不同,很少有大课,一般都是小课,而且像表演课、台词课这些都要封闭教学的,不许外人旁听。教室也有特点,都是椅子在四周围一圈,中间露出空场来,那是留给学生表演的。
  即便是理论课,老师也会不时叫学生上去表演,极其注重实践,教材自然也少,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做笔记。
  褚青就正在很认真地记笔记。
  上午两节就是那个表演元素概论,老师在黑板上刷刷写下几行字,什么五力六感的,什么观察力、想象力、分寸感、幽默感……然后就围绕这几个词,足足说了一上午。
  褚青开始觉得好复杂,听老师一讲解,果然好复杂。
  云山雾罩地听完,等到下午实践的时候,才有点明白了。
  大家围成一圈,老师坐在中间,手里捏着一摞卡片,叫同学们一个一个来抽,然后照着上面的要求表演。这种形式其实是很直接的一种接触,大家都还不熟,最先上去表演的都有些放不开。
  一个抽到“走进已开演的电影院,一片漆黑,找不到座位”的女生,先是站在中间迷茫了一会,然后居然手搭凉棚,放眼望去……
  接着还有抽到“复习功课,听见老鼠咬东西”的,或者“饿急了回来,吃了变味的饭”,和“屋内有怪味……”的等等。
  他们的表演多多少少都有些夸张,动作幅度很大,表情也很强烈,但也很形象,至少能让别人猜出他是在干什么。
  这些其实就是最基本的表演元素,视、听、味、嗅、触,这五感构建了所有表演的基础框架。
  轮到了褚青,他抽到的却是一张综合感类的卡片:看书时,发现爱人背叛自己的证据。
  他暗自撇了撇嘴,不去考虑这种无厘头的命题设定。
  稍稍想了下,他就搬着凳子走到中间,然后坐下,身子靠后,跷着腿,做看书状。
  翻了一页,又翻了一页,频率很固定,直到有一页,他停留的时间长了一点,然后又翻了过去。
  褚青站起身,朝大家微微躬身,就拎着凳子回到原位。
  他的表演平淡无奇,甚至沉闷,完全没有之前的热闹气氛。同学们很客套地拍了两下手,老师却眼睛一亮。那摞卡片里只有那么一张综合感类的,就被这个年轻人抽到了。
  老师原以为他会表现出惊慌,愤怒,茫然,甚至大喊大叫的状态,但他只是在安静地翻书,只在那么一瞬间,才出现一点情绪波动。
  这并不是说褚青演的有多好,老师对他的称赞,是因为他有自己明确的人物设定。
  这种表演没有具体的套路。
  你发现爱人偷情的证据,你愤怒也好,痛哭也罢,其实都是正确的,唯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人物性格的设定,然后根据这个性格,你才会表现出怎么样的状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