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9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0/958

  不过他现在很烦躁,在看过编号9的作品后,啪的一扔鼠标,靠在椅子上叹气。
  “纪录片,又是纪录片,能不能争点气啊!”
  褚青嘀咕两句,起身倒了杯水,转回来时已经恢复平静。也难怪,九个本子,五部纪录片,一部动画片,只有三部剧情片,水准还特别烂。
  反倒纪录片的品质一个比一个高,他决不歧视某种类型,只是为后辈的创作能力感到悲哀。
  想想九十年代,从张艺谋到姜文,再到贾樟柯和娄烨,那是激情井喷的时代。现在环境变好了,市场变热了,最根本的东西却没了。
  像什么《异度迷局》,一部能把人看笑并且中途果断去捏脚的恐怖片。还有《哭笑不得》,烂得太奔放了,看完那叫一空虚寂寞冷。
  “唉……”
  褚青喝了口水,打开第10个附件,随便扫了一眼:《孙子从美国来》,编剧/导演:曲江涛。
  这哥们他还认识,也是拍纪录片出身,颇有水准。这应该是第一部剧情长片,倒是符合条件。
  他没细瞅,扫了个大概,已然心中有数,用笔记了一行。之后,他没有继续,而是关了电脑。屏幕刚刚暗下,就听卧室那边喊:“我饿了!”
  “嗯,这就做饭!”
  褚青应了声,进厨房开始捯饬。不多时,一道肉末茄条,一道清炒肉,一碗素烩汤就摆上了桌。
  范小爷趿拉过来,坐下就吃吃吃。两口子都忙,心里装着事儿,难得安安静静。晚饭后,一个奔书房,一个奔卧室,互不打扰。
  褚青看得比较快,好故事烂故事基本开头就能现形,又扫过两部,就到了编号13。名字很奇怪,叫《倭寇的踪迹》。
  “嗯?”
  他以为是历史题材的片子,本是漫不经心,结果瞄了几页就撤不开眼。
  ……
  明万历年间,得戚继光、俞大猷两位将军功绩,倭寇荡平。
  戚继光从倭刀持法中悟出玄机,对倭刀进行改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随着将军故去,天下安定,戚家倭刀渐渐失传,中原武林也斥之为邪道不予承认。
  主角便是戚家军的高手,打算挑战四大门派,只为戚家倭刀正名。而武林各派干脆将其当作倭寇进行围捕,霜叶城第一高手裘冬月也下山擒贼,最终二人对决。
  这本子的作者叫徐浩峰,北电导演系的教授,以他的人脉找点小投资不成问题。之所以投递,就是为了让某人看看,以及借助平台造势。
  很显然,丫成功了,妥妥吸住了褚青的注意力。
  咱们说,中国的武侠电影经历了很多流派的演变。李小龙、成龙那类属于功夫片,单论武侠:最早有胡金铨的诗意美学,张彻的阳刚暴烈,楚原的奇情诡谲,刘家良的硬桥硬马,徐克的现代式内涵解读等等。
  而此刻,剧本逻辑先不谈,光说打斗风格,褚青敢确定,这个叫徐浩峰的家伙一定会成为新流派的开山怪。
  《倭寇的踪迹》,不仅仅是故事和拍摄计划,还有大量的动作分解和镜头阐述。它花了十几页的篇幅,来讲解末尾的打斗戏。
  没有威亚,没有特效,连基本的招式套路都没有。就是两个人对峙,猴子一样的不停挪动脚步,以寻找对方破绽。
  更逗逼的是,还有中场休息,休息过后,一招致胜。
  旁人看了,或许觉着可笑,但褚青干吗的?三皇炮锤拳,玩的就是实战!清末民国,武林鼎盛,孙禄堂、董海川、李书文,还有炮捶拳的大宗师李尧臣……这些前辈如何怼人,没有留下详细的影像资料,其实也被现代人慢慢神化了。
  但建国之后,还有不少民间高手,褚青真见识过的。哪有什么刀光剑影,噼里啪啦,一拳一脚,一勾一抹,可不就在瞬息之间?
  所以他很兴奋,非常兴奋,大大的兴奋。
  徐浩峰不太熟,只听说北电有这么个怪咖,没承想深藏不露啊!褚青就觉得一股火苗在心里噗噗直冒,也不管什么日子,抄起电话就打了过去。
  “喂,徐老师吗?我是褚青,刚看了您的剧本,想跟您交流交流。”
  “没事儿,您说个地址,我这就过去。”
  “不用不用,我刚吃过,咱聊聊就好。那好,先挂了。”
  丫挂断电话,忙不迭地起身穿衣,范小爷听到动静,喊了一句:“你干吗呢?”
  “我出去一趟,谈个剧本。”
  “你要干啥?”
  她没太听清,嗖地跳下床,刚想出来追问,却见老公已经套上鞋,砰地甩门走了。
第八百零一章
徐浩峰
  夜,萧冷。
  褚青下楼之后,才惦起眼前的年日,又尴尬地转了回去。家里有不少好酒,随便拎了两瓶,都知道他戒烟,烟草倒是绝了。另有没开封的礼盒两件,吃食一件,你送我,我送他,走的就是人情圈。
  把东西往车里一塞,颠颠的启动出发,范小爷的脑袋架在窗口,还在巴拉巴拉吐槽。那嘴里的热气被凉风一搅,全糊回了嗓子眼,嘎!她一个空气嗝,啪地关上了窗户。
  徐浩峰的住处略偏,看地界儿就可估收入,以北电教授的平均水准,算是中等偏上。褚青开了四十分钟,方拐进一处小区,人家在门口恭候多时。
  “先上车!”
  他招呼一声,那人有点费劲地爬上副驾驶。之前没怎么见过,此刻一打量:头发微卷,戴着眼镜,白白胖胖的一张脸颇具富态,羽绒服罩在身上愈显臃肿。
  对方好像很紧张,慢且低沉地道了句:“褚老师,早就想认识认识了,一直没机会。”
  “你比我大几岁,叫青子就行。”
  褚青照着指示往里走,忍不住笑道:“没见你之前吧,感觉是那样的,见了之后,竟然是这样的,有点落差。”
  “哈哈!”
  徐浩峰明白,也笑道:“人都说千古文人侠客梦,写武侠的不一定会功夫,拍电影的不一定懂套路。”
  “诶,千万别懂,你懂我就不来了。”
  两人聊了几句,便到了单元楼下。褚青打开后备箱,满满当当的提在手里,徐浩峰特不好意思,连忙接过:“哎哟,客气了,客气了!”
  “过年嘛,应该的。哎,你是北京人?”
  “祖籍不在这儿,上三代才定的居。”
  “哦,早听说你写书,可惜没看过,这次得瞧瞧。”
  说着,两人进了屋,不大,一般装饰。家里没人,应是单身,打扫得倒很整洁。徐浩峰给倒了杯茶,两人在客厅就坐,闲谈片刻便进入正题。
  “我刚看完那本子,也是心急,你别见怪。我来呢,就想听听你的思路,关于这电影,关于武侠功夫,什么都行。”褚青笑道。
  “呃……”
  徐浩峰理了理逻辑,又是很慢很低沉地开口:“首先我觉得,一个导演的背后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体系。比如徐克,他把西方的现代观点和传统的江湖恩仇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东西,这就是他的体系。那我拍武侠片,我承接的比较特殊,是清末民国那一段的武林文化。”
  “哦,怎么讲?”褚青眼睛一亮。
  “因为我二姥爷叫李仲轩,他师父是尚云祥。二姥爷入门时的年纪太小,怕乱了辈分,就没让他收徒。那尚云祥的师父是李存义……”
  “等会儿!等会儿!”
  褚青差点喷了,赶紧打断。
  李仲轩不熟,但尚云祥可清楚,那是形意拳的大高手。更别提李存义了,大刀王五的兄弟,民国武林的泰山北斗,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
  据老爷子讲,自己学的炮锤属于宋派,再往下捋,都在北京会友混过。李仲轩的辈分太高,真要论起来,他应该管徐浩峰叫师叔,还是师叔公?
  哎妈!拍个片还扯出师门同道来了!
  他咂巴了下嘴,全当这段是红红火火,见对方一脸懵逼,遂道:“没事没事,就是挺惊讶的,你继续。”
  继续个锤子!
  经他这么一打岔,徐浩峰思路散乱,干脆简短截说:“总之,由于家庭原因,我对那个时期很熟悉。我就觉得,功夫不应该是那种飞来飞去的东西,它的一招一式非常符合人体原理,甚至可以称为科学。其实我更想拍的是民国武林,但自觉本事未到,就准备了这部《倭寇的踪迹》。它里面的那种长刀,我小时候就亲眼见过,也听父辈们讲过。”
  “嗯嗯,我理解。”
  褚青听罢,便道:“那我也直说了,你这本子逻辑不通,衔接生硬,尤其是台词,你或许想模仿古龙的简白,但我觉着很失败。偶尔来几句,那叫画龙点睛,所有人都这么说话,观众会笑场。”
  “还有你的几个分镜头,我仔仔细细看了。如果拍出来,视觉感受肯定不会太好,注定是部小众片,十个人里有两个人喜欢,那就算不错。但是……”
  徐浩峰被丫喷的特郁闷,正想辩解,忽听对方话音一转,简直神采通透。
  “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你有风格,有创新,有改变,这是我们最需要的。所以你不用担心,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一切要求都可以提。”
  “……”
  好嘛,徐老师被吓着了,随即又很感慨。褚先生对独立电影和新人新作的支持,果然不是盖的。
  凭他自己的人脉,顶多能拉到一千万,有这位坐镇,翻一倍都不是事儿。
  而褚青话匣子打开,巴拉巴拉地说了好久,又忽地一顿,道:“不过我现在就担心一点,你打斗戏的效果是什么样,心里有数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0/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