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9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958

  王浩快哭了,道:“天气还冷,您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特意遭罪的,真冻出病来,不也耽误事儿吗?再说了,这女人太闷,搭不了话,我找个能言善道的,您也好沟通啊!”
  “呃……”
  范小爷想想,人家说的有理,便道:“那行,正好我回去有点事儿,下午再过来。你找好地方,我就直接联系你了。”
  “诶,行行!”
  “对了,你再帮我买个山寨机,再办个本地套餐。”
  “没问题,还有别的吗?”
  “暂时没了。”
  呼!
  王浩汗都下来了,躬着腰把老佛爷请上车,溜溜地送回酒店。而林乐怡立即通知当地的一个造型团队,过来给范小爷化妆,毕竟是公众人物,不能引起骚乱。
  转眼到了下午,王浩开着破现代来接。丫望着酒店大楼,不时摇头叹气,这最顶级的套房住一晚,就够自己半个月搂的。
  演艺圈还真是神奇,搞不懂那帮明星咋想的。
  他靠着车,眼睛往门口各种瞄,等了半天不见人影,也不敢催,只好闷闷地点了根烟。刚抽两口,忽见一个臃肿的大妈凑过来,啪地拍了自己一下。
  “你谁啊?”他有点动气。
  “我啊,没认出来?”大妈开口就是一副少女嗓。
  呵!
  这哥们一激灵,立正站好的打量:乱糟糟的头发,脸皮蜡黄,暗斑不少,一双眼睛又干又扁,土气而常见的保暖衣裳,手里拎着大包。
  “您,您……”
  他嘎巴嘎巴嘴,还是没敢认。范小爷扑哧一乐,道:“看来效果不错,走吧!”
  操!
  王浩是崩溃的,开了五分钟才缓过来,又小心翼翼地摸出个盒子,道:“这是您要的手机,卡装好了,我存了五百块钱话费。”
  “哦,谢谢啊。哎你办事挺快的,不错不错!”
  范小爷接过,鼓捣着新机子,压根没提钱的事儿。这趟差办好了,吴总那边自然不会亏待。
  不多时,车子拐进一条巷子,缓缓停了下来。这溜也是扁担房,他敲开一扇门,里面冒出个四十来岁的女人,粗糙健壮,声音奇大。
  “这是钱惠英,您就跟着她,这是……”他正犹疑,范小爷主动伸手,道:“你好,叫我小范就行。”
  那女人显然不适应握手的形式,感觉略慌,道:“啊,都说了,都说了,欢迎欢迎!”
  她没在意对方的修辞和古怪的普通话,自己迈步进屋。同样是脏乱差,但房屋架构很安全,正中是个小炉子,墙边有方桌,床铺也是上下层,满地都是锅碗瓢盆。
  这就妥了!王浩还要磨叽,结果被一脚踹走。范小爷关好门,把包往上铺一扔,见钱惠英很紧张的样子,不禁笑道:“英姐吃饭了吗?”
  “吃,吃了。”
  “你是刚干活回来,还是怎么的?”
  “刚回来,过完年活儿少,下午就没啥事了。”
  聊了几句,气氛慢慢缓和。她盘腿坐在板床上,用方言开始聊:“英姐,我不知道他怎么跟你说的,反正我就在这儿住一段,每天跟着你干活,钱你都收着,带带我就行。”
  “好,好。”钱惠英忙道。
  没办法,这种态度一时半会改不了,她暂且忽视,开始问一些性命攸关的东西。
  “咱们明天几点起来?”
  “四点就行。”
  “那早饭啥时候吃?”
  “中午。”
  “喝水怎么办?”
  “白天在商场里接。”
  “那我还得买个大缸子……哎?这有厕所吗?”她忽然想起一个关键问题。
  “有,出去左转,那边有公厕。”钱惠英伸手一指。
  公厕?
  她眨了眨眼睛,脑回路直接崩到一个点:“那那那起夜咋办?”
  “用这!”
  钱惠英一猫腰,从床底下拽出个物件。
  “……”
  范小爷脸都绿了,那是个圆形的,粉色的,印着鸳鸯戏水的塑料小盆儿……盆儿……儿……
  好吧好吧,一瞬间,她真有那么点后悔,但随即平静。来都来了,就是战!战!战!她努力说服自己,谁还没个野性奔放的时候,反正都是细水长流。
  两人说着说着,她大致摸清了周围环境,天色也逐渐沉暗。
  这房子的隔音超烂,隐约听到邻居们的喝酒吹逼,夫妻吵闹,甚至哼哼哈哈的叫床声。远处是城市,色彩斑斓;这里却像被遗弃的角落,不知哪天就会悄无声息的消失。
  范小爷爬到上铺,穿着中衣一躺,那生硬的木板穿过衣服,直接印在脊梁骨上。她咧了咧嘴,看着在头顶晃悠的昏黄灯泡,道了声:“英姐,我睡了,关灯吧。”
  “哦!”
  下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紧跟着,一片黑暗。
  殊不知,就在板房的数十米开外,整整三拨人在盯着。一拨是王浩的马仔,一拨是公司请的安保,一拨是吴总的手下。
  一个孤身女明星在这种地方,谁特么能放心?三拨人互相知晓,心照不宣,不过也亏得他们,这巷子的治安倒好了不少。
  ……
  范小爷就跟做梦一样。
  以至于钱惠英把她叫醒的时候,她还以为在家里的大床上,可惜身边木有老公,木有瘦子,只有一个黑黑壮壮的乡下女人。
  “几点了?”她坐起身,觉得每块骨头都在疼。
  “四点了,快着点!”
  钱惠英推完她,就连忙收拾东西,显得很着急。她恍恍惚惚的穿衣下床,又费劲地套上一双惨绿惨绿的解放鞋——在国外据说叫时尚。
  磨叽了一会儿,两人出门,天还没有大亮。
  她以为一人挑根扁担就走,结果钱惠英跑到外墙那里,拽出一辆双轮板车。经过昨天的交流,这女人也恢复了几分脾气,变得很爱讲话:“以前巷子多,车进不来,全靠扁担往出挑。现在修路了,还有货运抢生意,我就买了辆板车。不过集家嘴那边不让走,城管一见就没收。”
  “那运多了,不就多挣钱吗?”她问。
  “活儿少了,现在面包车都能进来,一趟顶我们好几趟,人家才15块钱。”
  那女人摇摇头,拉着破车往前走。
  邻居们都已出发,钱惠英愈发焦急,逐渐加快了速度。范小爷在后面扶着,听那嘎吱嘎吱的轮子声碾在黎明前的陋巷里,冷风一吹,面上又干又紧——她脸都没洗。
  这个女人,她还不了解,只觉得粗糙、直接、有力量,像头牛一样在前开路。走了二十来分钟,两人没到商品市场,而是到了一处叫宝善堂的菜场。
  灯光通明,吵吵嚷嚷,十几辆货车挤在街边,不停地卸菜运菜。
  这里是周边最大的菜市场,吞吐量惊人,菜贩自己根本忙不完。而钱惠英赶上前,立时有人喊道:“怎么才来,后边去!”
  “诶!”
  女人一听就放下心,这是还有活计。而范小爷戴上口罩,默默地跟着帮忙,毫不扎眼。
  那些蔬菜笨重而潮湿,伸手一抱,就是满怀的泥土和水汽。她哪干过这个,亏得力气大,一捆捆的搬上车,又一车车的送进市场。
  直到六点多钟,这份工作才算结束,而此时,早市也开始上人。
  钱惠英从一个汉子手里接过几张钞票,转头一瞧,见她正靠着墙根休息,忙问:“咋样,用歇一下不?”
  “没事。”
  她摆摆手,摘下口罩喘了片刻,问:“接着去哪儿?”
  “接着就等活儿了,谁有货就给我打电话,都是老主顾。”
  钱惠英拉起车,方向对着汉正街的商品市场,边走边道:“以前不干这个,以前我往街边一站就有老板叫担货,早上4点到晚上8点都有生意,现在不行了……哎,你还挺有劲儿的啊?”
  “吃得多干得就多。”她还有心思说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