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9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3/958

  主持人接了一句,又问:“星爷是特意来参加北影节的,那除了回顾展,您还安排了哪些行程呢?”
  “呃,接下来还有一个交流论坛,褚青先生也请我去交易市场看看,说是会有收获,我也很感兴趣。”
  “哦?我们知道,很多国内外的优秀电影人都会去交易市场,那您有没有合作计划呢?”
  “暂时,暂时还没有,以后可能会的。”
  “那继《长江七号》到现在,已经三年之久了,我们什么时候会看到您的新作品?”
  “不远了,我们正在拍,但具体的就不便透露了。”
  “那好了,时间有限,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下次再与大家见面。我们掌声欢送星爷!”
  “哗哗哗!”
  众人比之前还要疯狂。
  有些人就是用来怀念的,虽然他还在努力和奋斗,只是他过去的影子远比现在的白发更加美好。
  而他不去更有影响力的《大话西游》,选择了《喜剧之王》,是因为这片子的版权在自己手里。
  ……
  午后,大雨。
  北京下雨必堵,这是比物理规则还要牛掰的一条定律。今天也不例外,二三四环路堵车也就罢了,连五环也爆堵。
  在机场辅路附近,徐克就坐在车里频频看表。今天是关于“世界合拍电影发展之路研讨”的交流论坛,地点在电影博物馆。
  下午三点开始,现在已经三点零五分了。他瞧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流,无奈的给主办方打了电话,遗憾缺席。
  而在博物馆内,现场却热闹非凡。
  童刚、卡梅隆、韩三爷、王中军、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总裁、福克斯电影公司主席等等,这十几个重量级大咖,一起组成了今天的讨论团。
  童刚表示,将中国的内容,用世界上都能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吸引世界的目光。
  韩三爷表示,未来的中国电影,一方面是由中国电影人独立拍片;另一方面是广泛吸收全球的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共同谋划合拍片,这是我们取得更多成就的一个方式。
  王中军也说,电影公司间的合作应该是互助,希望外国公司能在发行和渠道上给中国电影以真心的帮助。
  这些都没问题,很贴合主题。
  结果轮到卡梅隆的时候,画风就一落千丈:“我此次来有两个任务,第一是参加电影节,第二是将最新的3D技术介绍给中国电影人。昨晚,我跟褚青先生见了面,中午跟姜文吃了午饭,晚上还要见张艺谋导演,他们对3D技术都非常感兴趣,我也希望与其合作,帮他们拍出更加精美的电影。”
  “……”
  台上的几位咖,台下的众多记者都默默吐槽,听着这么别扭呢!
  卡梅隆在中国的人气非常旺,为了抢到前排座位,提前3、4个小时来占座的人不在少数。这可倒好,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我和我的搭档文斯佩斯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3D技术的开发。我一向秉承这个观点,3D技术应该用来分享而不是垄断。中国电影正处于一个特别的时期,市场和院线扩大速度是惊人的,不久就能赶超欧美。而且,中国市场非常欢迎3D电影和数字电影。”
  说到这,有记者终于忍不住了,有点不礼貌的打断:“卡梅隆先生,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导演,我们的电影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您对中国电影有哪些建议呢?”
  白胡子沙哑地笑了笑,道:“我不认为中国电影有什么缺憾,表演、导演、服装、设计都是一流,只是尖端的技术方面有些缺乏,比如《阿凡达》中的全虚拟布景,可能中国还做不到。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电影人可以在特效上与好莱坞进行合作。凡是中国电影,我都会全力支持。”
  得!又特么绕回来了!
  在座的全听明白了,这位就是来卖货的,压根就没诚意。这也是官方和行业最担忧的:好莱坞只惦记中国市场,根本不想合作共进。
  而更可悲的是,在论坛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一位国内的制片人。
  这哥们信誓旦旦的表示:“我们完全能做出同样的效果,找卡梅隆团队纯属冤大头,他们价格至少高4倍,不是贵在技术好,而是贵在员工工资上。”
  ……
  北京,影院。
  这家是星美院线的龙头之一,也是本届参展影片的主要放映地。院方辟开了一个600多人的厅,专供展映和交流。
  下午亮相的作品是部纪录片,叫《Samsara》。导演是美国人罗恩·弗兰克,他带着团队走进影厅,又看了眼观众席,不禁略微失望。
  如果说文艺片是小众,那纪录片就是偏安一隅。以国内观众的观影趣味,能保持四成的上座率已算成功。
  “哗哗哗!”
  虽然不认识,大家礼貌地给予掌声,可随后,却没有开始的迹象。正疑惑间,忽见入口处又进来一人。
  “哇哦!”
  妥妥的大惊喜,气氛骤然热烈。
  “大家好,我是褚青!”
  他穿着非正式的休闲装,站在台子右侧,道:“在正式放映前,我先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导演罗恩·弗兰克先生!”
  “摄影朗弗利克!”
  “制片人迈尔斯·康纳利!”
  众人一字排开,褚青又道:“今年参展的纪录片有42部,这是我最想给大家推荐的。《Samsara》是藏语发音,就是轮回的意思。弗兰克团队花了5年时间,走了25个国家才完成这部作品。它没有字幕,没有对白,但没关系,你们有眼睛,你们有思想。”
  “轮回在这里的含义极为广博,比如一部电影的开始与结束,一件产品的诞生与销毁,甚至性与爱,繁华与尘土,都可以叫做轮回。或者说,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形式。好了,我不多讲,请大家用心去感受。”
  话落,几人在前排就座,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轮回》的前半部分,是宗教自然、异族文化,后半部分是资本消费和工业社会。70mm的胶片,呈现了让人窒息的画面享受。
  从缅甸蒲甘的古城,到纳米比亚的卡曼斯科,从站在裸男海报前的阿拉伯妇女,到郑州三全公司的食品生产基地……世间万象,鲜明对比,不断冲击着众人眼球。
  最震撼的是现代篇,着重描绘了各种工厂的流水线作业。
  一头头肥大的母猪被固定住,死了一样的侧躺,七八只小猪抢着去吃奶。一头头奶牛站在钢铁的小栅栏里,身下装着自动吸奶器。还有无数的工人在忙碌,从电熨斗到速冻饺子,再到简单的线路板。
  镜头忽然停在一个小女工的手上。她负责给熨斗缠电线,上个环节的同事似乎慢了一点,传送带没有东西过来。就在这几秒钟的空当,那两只年轻的手在不安分地骚动着。
  “……”
  观众从最初的沉闷,到此刻的专注。这是非常新鲜的观影体验,集体性的无意识,个体的孤独,乃至生命,都可以批量生产。
  褚青看得也很认真,不时跟弗兰克交谈几句。
  203部参展影片,他挑了15部作为重点。平均每天跑两家影院,介绍主创团队,向观众推荐,顺便担当主持。
  在戛纳,每一部竞赛影片的首映礼,雅各布主席都会参加,并且亲自推介。但在北影节,你指望谁来做?
  蔡福超?童刚?韩三平?那太玄幻了。
  展映和青年电影计划这两项工作,已快占满他的行程,他只希望还能有些富余,好去交易市场转转。
  老实讲,观众在影院看一部纪录片的经验非常少,会困,会无聊,甚至提前离场。今儿就很遗憾,有几对情侣实在忍受不了,选择了离开。
  不过还好,大部分人都看进去了。
  当喇嘛们将那幅独特精致的坛城沙画抹去,一切繁华归于尘土——《轮回》也到了片尾。
  褚青又把主创请上台与大家交流,观众的情绪都很高涨,因为片子确实很好,而且也没有这么大咖的翻译兼主持人。
  等忙完这些,已到了晚饭时间。
  他急匆匆的下楼,在路边买了个超豪华加蛋加肠的十块钱鸡蛋饼,直奔国家会议中心——那里还有一群人在等着。
第八百二十三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4)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晚了点!”
  19点左右,褚青快步走进一间会议室,顾不上别的,先是连连道歉。
  “没事儿,我们也刚到。小褚吃饭了吗?”
  “路上吃了,刚从展映那边过来。”
  问话的是个女人,50来岁,戴着黑框眼镜。这位叫苏小卫,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丈夫是霍建起。两届华表,两届金鸡,一届百花,算国内获得荣誉最多的编剧之一。
  坐在她旁边的男人叫夏钢,也是非常资深的导演,拍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撒把》,还有褚青很喜欢的一部片《与往事干杯》。里面有个叫刘岩的小姑娘,美得是惊心动魄。
  至于对面的两位,一个是文化界,一个是传媒界,根本不熟。而这五个人,便是青年电影计划的评审团成员。
  褚青急匆匆地进来,初时没注意,坐下之后才发现这个格局:一张长桌,左右各两人,特意留着主位。
  他顿时尴尬,屋子里都是前辈,自己算怎么回事儿?可又不好起身,你屁股都落下了,再让出去未免惺惺作态。
  正纠结间,苏小卫似有所察觉,笑道:“我们之前没做讨论,现在人齐了,咱们开始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3/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