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宫惊梦(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6


第2章
大魏朝新皇登基的典礼从来没有这等寒酸落魄过。
阮公公站在高阶上细着嗓子念着所谓先皇临终的遗诏,下面的文武百官都低着头聆听先皇最后的嘱托,向新皇叩首。
聂清麟被戴上象征九五至尊的冕冠,单薄的小身板套的是不大合身的龙袍,独坐在偌大的龙椅上,倒是把孤家寡人的味道演绎得十足。
要说是这身来不及赶制而不合体的衣服衬得大魏新皇寒酸,那真是有点不公道。
最要命的衬托,其实是那龙椅之旁更加奢华的金椅——整把椅子被龙眼大的明珠装饰,一条在金丝拉成的水纹里翻滚的蛟在椅背上盘踞。
这是卫太傅的座椅。
蛟虽无角,但千年之后便会成龙,尤其是牙尖爪利的恶蛟更是妖气冲天,就算是真龙又会怎么样,照样被着泛着恶气的妖物杀戮吞噬。
最起码,聂清麟这条真龙是彻底被煞气熏成了蚯蚓,顶着三斤重的头冠,裹着布袋般的龙袍,半垂下眼皮坐得端端正正,一心做个尽忠职守的好摆设。
遥想起脾气暴戾的先皇上朝时,朝堂之上还有因为政见不合的大臣高声争吵的情形呢。
可如今,先皇诡异的一夜暴毙,他这样年幼无宠的皇子突然登基,满朝的栋梁居然难得的一团和气,毫无疑义地簇拥着新主登基了。
可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跪的究竟是上面两把椅子中的哪一位。
如果还不清楚,再看看身旁换了大半的同僚的面孔,再仔细想想那些失踪的大臣的下场,叩拜起来便会更加的谦恭和顺。
卫冷侯就是这样善使雷霆手段的一代奸雄,这样的“栋梁”真是百年才得一见。
这么想着,聂清麟不由得把目光偷偷转向坐在身边的那个人。
也难怪有人把他称为大魏第一美男子。这样脱俗的容貌搭配着高挑伟岸的身形,加上一身黑底金丝的朝袍,不明底细的人说不定会暗叹一句:可真是仙人如画啊!
男儿当如斯,样貌、智商、歹毒的心肠样样都不缺,真真的是叫人羡慕。
她的那个不可一世的父皇当年是怎么慧眼蒙尘,在满满一大殿的应试举子里圈出这么一位国之栋梁的?
看来这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跟中山狼的悲剧也只有一步之遥啊!
魂游得正浓的时候,旁边阮公公一声接一声尖细的声音震入了耳膜:“皇上……皇上,该起身祭祖了……”
聂清麟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殿上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自己,而刚刚荣升为摄政王的卫侯爷,正伸着手,目露寒光地望向正在龙椅上直愣愣发呆的新帝。
皇帝年幼,按礼制来说,当时加冕典礼后,应由受命辅政的大臣扶持,一路牵手带至太庙祭祖。
可是当卫冷侯把手伸向新帝时,小皇帝居然视而不见,任由那阎罗王一般索命的主儿,在大殿百官的眼前尴尬地伸着手。
顿时,人群中开始有人在蠢蠢欲动。虽然迫于卫冷遥一时的雷霆手段纷纷雌伏,但他逼宫弑君的行径早已为众人所心知肚明。
原想着新帝羸弱,看来只能任由奸人摆布,没成想倒是个有气节的,敢在众目睽睽下让卫冷遥那厮难堪。
先帝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只可惜新帝年幼,恐怕经此一劫,也要遭卫贼毒手,这父死子随,堪堪列入“二十五孝”,倒是成全了一番佳话!
聂清麟心里却是一颤,这总是爱神游的毛病,怎么在这儿要命的关节犯了?眼看着卫冷侯面无表情地收回了手,准备转身离开,她心底再次大叫一声:“不妙!”
卫冷侯面冷心窄,那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如今登基典礼,文武百官前面得甚是出色,偏偏在摆设儿的身上跌了面子,这雷霆怒火该是怎么样的了得?
不用看黄历,明儿个便是驾崩的好日子!
于是,还没等众位大臣心里推敲琢磨出这第二十五孝的种种动人之处,新帝的身形早已经是动如脱兔。
只见瘦弱的身形提着宽大的袍子,一个趔趄便栽入了卫侯爷的怀中。
卫冷侯只需一低头,便看见一张清秀的小脸微微蹙着眉对自己低声说:“卫侯且慢些,朕这腿坐得发麻,一时缓不过来……”
说着她泰然地靠着权势熏天的侯爷结实的身板直了直腿,随便将自己的小手伸入了他的大掌之中。
新帝这等短了气节的举动,让等待君臣对峙而雀跃纷纷的众臣们大失所望。
哀叹大魏亡矣的同时,各个又重新卑躬屈膝,亦步亦趋地跟随新帝的銮驾之后。
而阮公公则擦了擦冷汗,心里暗叫一声“要命的小祖宗”,然后仰头大喊一声:“起驾!”
按理来说,新帝上了銮驾,辅政的权臣应该跟在銮驾的下面。
但是借了礼部侍郎八个胆子,他也不敢上书直谏,让摄政王下来与群臣步行。
坐在宽大的銮驾上,卫冷侯看了看自己身旁那个单薄的少年,再次地发现,这个在宫中一直不太出众的皇子,果真是不怕自己的。
若是放在以前,倒是可能被自己温文儒雅的外表蒙骗了的,可是就在几天前,这小皇子亲历了血腥的逼宫,明知道自己亲斩了他的父皇,居然如此放松地坐在自己的身侧?
心里千百个念头流转之际,嘴里倒是淡淡问了句:“皇上看起来倒是不太怕微臣啊!”
第3章
聂清麟闻听此话,倒是抬起头来瞄了一眼卫冷侯冷峻的神色,一时拿捏不住卫冷侯的话外音,便斟酌着说道:“朕自幼身体欠佳,入书房读书也照比其他皇兄们晚了些,母妃生前斥责过朕待人礼数有欠妥当,如若人前做了有失体统的地方,请卫侯不必顾忌君臣礼数,指点出来,朕以后自当留心。”
少年的声音不知为何有些沙哑,捎带着稚龄甜美的嗓音,略显硬气的京话在这孩子的口中回转了那么几下再吐出来,居然带着江南吴侬软语的绵软酥柔,刮得人耳膜也那么酥麻了一下。
卫冷侯略微皱了下眉,聂氏皇族向来所出的高大挺健的男子。
譬如先皇,粗眉浓须,虎背熊腰。可是偏偏这位十四皇子的相貌、做派却随了那个来自江南的丽妃,加上是个“天残”,先天存着男儿的不足,喉结也没有冒出,单听这独特的声音一时间还真是分辨不出雌雄。
原想着着少年或许有些城府,立他为帝恐怕要留有后患,卫太傅刚刚冒起的杀意,就这么被轻柔绵然的声音软趴趴地熄灭了。
这种阴阳不明的软货,就算把他架到那九五至尊的位置上也是难以服众。
这么想着,卫冷侯也懒得再跟这早晚要死的无用小儿多废话,岿然正坐在宽大的銮驾上,微眯着眼儿,高深莫测地不知琢磨什么去了。
聂清麟缩在銮驾的一角,检讨了一下自己的紧张度的确是不够,便将身子缩得再近些,摆出些受教的样子出来。
果然提了十二分的小心后,祭祖进行得十分顺畅。
往常祭祀后,群臣们会异常热络的分食打包祭肉供品回家。
分食沾一沾皇家的福泽,历来是祭祖后的重头戏。
哪个是鸿运当头的宠臣,哪个官运要往下走,只要看看食盒子里肉块的大小,点心的碟数便一目了然。
可是,今儿这君臣们各自走完了场面上的礼节,呼啦一下便作鸟兽散。
惨死的先皇画像上的墨迹还没有干呢!摆在他面前的祭品怨气甚大,估计吃了占不到福泽,倒霉小半辈子是少不了的。
不过新皇倒是不介意鬼神之说,老早就盯住了那鲜红发亮的大块烤肉。祭司一结束,便嘱咐身边的小太监,捡了新鲜热气的肉菜带回到寝宫之中。
要知道,新皇这几日的御肠有些素寡。
御膳房的厨子们也不知是不是都在那哀悼先皇呢,悲怆得味道、火候都失了准头,连续几顿的御膳,青菜中难得一见的肉末欲语含羞地沾附在筷头上,就算再耐心的咀嚼,几下子也便捡拾吞咽干净了,聂清麟喟叹一声,这皇上还不如当初备受冷落的皇子来得畅快些。
母妃疾病缠身那几年,争宠的心也淡了下来。自己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甚至在偏居深宫一隅的小院子里,有那闲情逸致给自己垒砌了个小小的炉灶一来是给母妃熬制汤药方便了些,不必看那些踩低就高的奴才眼神;二来,也可以自己做些可口的饭菜。
安巧儿是丽妃当初从娘家带来的,厨艺不错。
商贾出身的丽妃,娘家有几处在江南很有名的酒楼。得皇上盛宠的那会儿,吃用也是无一不精。
后来恩宠不再了,别的还能忍,就是在吃喝上忍不下去。
聂清麟脾气秉性不随丽妃,就是这娇嫩的舌尖独得母妃真传。加上要扮成男子,丽妃生怕她吃得太多发育太快,露出女儿家的线条,从来只准吃五分饱的。
既然不能达到量足,品质的精致弥足珍贵。
聂清麟虽然天生的少了点忧伤的气质,但也心知自己眼下命不久矣。短暂的生命如果用三餐来衡量,哪怕是一年的光阴也会如弹嫩的拉面一般,骤然延长许多。
少年天子自诩自己没有卫太傅翻云覆雨的手段,唯有认真吃好每一餐,才能打起精神做个好傀儡。
皇帝的寝宫不及以前光恩宫食材用具便利,最重要的是没有小灶台。
幸好马上要入冬了,内侍监送来了火炭盆子。稍加改造一下,热个饭菜还是很便利的。
祭祖的第二天,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
聂清麟本来早早起床梳洗打扮了一番,将衣冠发带束好,再收拢好衣袖等着上銮驾去早朝。可是一番折腾后,却等不来太仆司的銮驾。
后来安巧儿命小太监去催促后,才来了个跑腿的大太监懒洋洋地传了太傅口谕,说是天冷路滑,皇上的身子不大稳妥,就不必亲自去早朝了。
这摆明了是不把新皇放在眼里!换个先皇的好儿子,一定会郁郁悲怆异常,大骂太傅的狼子野心。
可聂清麟倒也是泰然处之,换下了衣冠,套着件半旧的夹袄,坐在火盆前读了会儿闲书。
当读到才子佳人在月下小酌,分食了月饼,饮了桂花酒,便入了那帐帘软榻,床板吱呀作响时,猛抬头,发现屋外已经时日头偏西,突然觉得自己这腹中有些空虚。
于是唤来安巧儿,将那隔夜的祭肉切成薄薄的几片,沾上那一壶祭祀时的陈年佳酿腌制一下,夹入同样切成薄片的馒头中,放在铜盘上架在炉炭上微微烘烤了一会,待到两面金黄时,这肉馒头外焦里嫩,醇厚的酒液保证肉汁一点不浪费地浸在了馒头里,轻轻地咬上一口,不但没有隔夜的柴肉味,反而有股子鲜味在唇齿间互相挑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