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纳珠(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144

  袁熙看到白水清的样子,轻笑道:“七弟怎么这幅模样?难怪尧家小姐移情别恋,我若是女子也不会喜欢你这样胆小如鼠,懦弱不敢为事的男子。听说那尉迟德贤敢袭杀水军,抢夺战船的图纸,大概就是这等不畏险阻的男子气概才将尧家小姐打动的吧?”
  白水清听了嫂嫂讥讽自己之言,又听到尉迟德贤的名字,脸色不由得变得通红,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袁熙又道:“七弟又有何担心的?圣上此次是微服简出,身边并无御林军随行护驾,只有几个侍卫。七弟只需带得一些兵马就可轻易成事。在这边陲小镇,就算出了天大的事,朝廷也是鞭长莫及,况且圣上久不理政事,朝堂上主理各部的俱是你大哥提拔起来的人,唯你大哥马首是瞻。到时你哥哥真的更进一步,自然会卸了白家族长,那时你便是白家的一族之长了……又不是叫你弑君,尧舜都是禅让贤者,若是皇上肯禅让皇位,更是千古佳话一段,何罪之有?再说,你辅佐了哥哥上位,便是皇亲,陪北朝的皇帝的妹妹也是绰绰有余,到时候,就是昭告了天下,也是南北联姻之美事,南北自然是化干戈为玉帛,实在是造福天下百姓之事啊……”
  袁熙一向巧于辞令,温言细语间也甚是迷惑人的心智,便是软硬兼施,只给那热血方刚,背着哥哥做了亏心事的白水清一路逼进了糊涂巷子里,眼看着就寻不到出口了。
  这时袁熙竟然亮出了一份名单折子,竟然是她暗中联络的朝臣,其中不少臣子分量颇重,这更是叫白水清对自己的嫂嫂有些刮目相看!
  这个女人竟是暗中经营了多久,当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许是刚才的言辞刺激到了白七少,也许是嫂嫂的承诺给了七少勇气,琢磨半响后,白水清咬了咬牙,抬头看着袁熙道:“嫂子……既然你已经联络了众位管家,我听你的,你说怎样便怎样。”
  袁熙听了不由得面露微笑,轻声道:“这才是我的好七弟。到时你便这般行事……”
  白七少送走了袁熙,闷坐在厅堂半响,然后便出府去看被嫂嫂暗中藏起的尧姝亭。
  尧姝亭现在看到昔日的恋人,便是心内一阵犯呕。
  可是在白水清看来,尧姝亭便是时而复得的珍宝,俩人情断之后,他才越发觉得自己爱极了这女子,现在再看她乌发堆鬓,虽然未施粉黛,可是眼眸清凉,娇唇红润的模样,越发的觉得心喜。
  前些日子,他孟浪地将她压在床上轻薄了一番,虽然因为她剧烈挣扎,并未得逞,可是那内里的滋味便是叫人更加心痒难耐了。
  尧姝亭如今被关在地下密室,不得见阳光,脚上更是被扣上了铁链,整整一日被关在这昏暗的室内,心中自然是恐惧而无助。一时间竟然联想到玉珠的父亲被囚了十几年的凄惨,便是以泪洗面,哽咽得不能自制。
  可是看到白水清后,到底是尧家人的傲骨支撑,言语上丝毫不落人下风,便是紧绷着小脸,警惕地望着白水清又奚落了他一番。
  白水清这辈子真心爱的其实也就是尧家小姐这一人,可是始终在她的面前抬不起头来。以前她是尧家嫡女,而他是出不了头的庶子。现在他好不容易煎熬了称头的官职,可是她却已经贵为一国的公主,这等落差,简直是叫人心结越来越大。
  要不是碍着她身上来了月信,盛怒之下,便一定要让她雌伏在自己的身下!可是这般怒极了后,竟然将心内最后一丝犹豫惶恐烧得灰飞烟灭。
  当白水清从密室出来时,眼神中涌动着激动和疯狂,喃喃自语道:“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姝亭,我会让你对我刮目相看的。”说罢站了起来,快步出了院子。不久,一批南朝的精兵骑着战马快速向这个小城驰去。
  一时间,江边镇暗流涌动,乌云渐渐遮蔽了太阳……
  再说尧暮野命令隐身在南朝的间谍密探全部出动,寻找白水清和妹妹的下落,并借口生病休朝几日,然后他便告别了玉珠,与尉迟德贤一起,微服动身偷偷潜往江边镇。
  一路上,他不断得到密探的报告,梳理之后知道南帝与萧妃隐居在一个小城中,白水流也在城中拜见南帝。而白水清不在军营之中,却是不知去了何处,只是最近一批忠于白水清的部将和士兵纷纷以各种理由出了军营,有的甚至干脆偷偷溜了出来,他们重新聚集到一起后便不知所踪,密探猜测他们应该去找白水清了,是以纷纷打探查询这些部将的踪迹。
  尧暮野与尉迟德贤都是经历过叛朝动乱之人,汇集密探打探的消息后,立刻敏锐察觉南朝似乎是要再起喧天的大波澜!
  尧暮野当下决定返回江北,静观其变。同时召见密探首领可再有无什么新的消息?密探道:“陛下,南帝就隐居在小城西北角,身边有几个侍卫,守卫颇严不易混入。当地守军多是白家的部下,是以县城的守卫倒是森严。白水流也在这里,居住之地离南帝甚近。不过臣发现这几日城里突然多了许多身份不明之人,这些人遍布城中,监视着小城的一举一动,我们也不敢像以前那般随意外出打探了。”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来报,有一封书信要呈给尧暮野。
  尧暮野眉头一皱,自己乃是微服前往,是何人送信给自己?
  当展开书信时,一行熟悉的字迹便映入眼帘。
第203章
  君臣相处数载,南帝的御笔字迹是一眼便会被认出的。
  尧暮野皱眉看着信内的内容,眉头紧锁。一旁的尉迟德贤立刻问道:“圣上,可有不妥?”
  尧暮野沉默了一会道:“并无不妥,一老友而已……”
  严格说起来,南帝的确算是北北帝的一位老友,青葱年少时,不涉及权术时,二人相交甚笃,更是年少轻狂少了皇子与世家子之间的礼数,书信往来也甚是密切。
  而现在展开信来,只觉得往事历历在目,可是信纸上承载的事情,却叫人觉得越发沉重。
  一直蛰伏在江边镇的南帝,看似颓废,倒是将臣子们的谋算尽数看在了眼底。
  而他这一封信,看似恳请多年前的好友,替自己清理门户,实则是如战败下来的头狼一般,仰卧匍匐在胜者的面前,亮出了自己的咽喉,是一口咬下,还是暂且绕过他一命,全看狼王的旨意。
  这看似愚蠢之极的做法,却只有熟谙尧暮野性情的人才能大胆做出。
  那个高居帝位许久的男人到底是累了。一个本来是良犬之人,在母后的殷切期盼下伪装了多时的恶狼,终于倦怠了,可是这半壁山河又不是可以随时撒手的。
  所以他写下了这封信,谨希望有野心臣子招惹的起的祸事,能止步在这江边小镇,不再外传,更不要给天下惹来什么是非。
  尧暮野合上书信,只觉得南生还真是摸准了他的脾气向来是吃软不吃硬,主动替他打探到了妹妹的下落,却并没有开口提出什么勒索的条件,却只留下一句:“愿离纷扰,远遁竹林”这样的话语。
  尧暮野一时在想,自己该不该成全老友的这一点念想?
  南魏这一年,本以为战事将歇,能够安稳上几年,可是叫天下人吃惊的的是,竟然发生了“江边镇之变”。
  白家之子白水清与长嫂勾结,妄图让白家族长黄袍加身,逼迫当朝天子退位。
  怎奈逼宫之夜场面失控,不知为何天子秘密暂居之地竟然突然燃起了大火,房梁倒塌,屋内之人无一幸免。虽然白家贼子有心掩盖弑君之罪,奈何太后久不见皇上归来,一时心急,竟然亲自亲来规劝,还未到江边镇便得到了逃出江边镇的侍卫禀报,一时间徐太后差点昏厥过去,但是经历了几许风雨的女人到底是强抑制住悲痛,急急命令大军前来围剿祸乱。
  奈何白水清掌握军权事先布防,匆匆集结而来的军队根本扭转不得颓势。就在此时,隔江的北军却突然出击,帮助协助南军平剿了祸患。
  造反的白家人皆被控制,本以为北军会趁此动乱长驱直入,可是叛乱平息后,北军便止步江边镇,及时退回北江。
  此举再次赢得天下人之民心,尧暮野更是赢得了忠义帝君的美名。
  当然天下人是不会知道,这位忠义帝君懒得打仗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一辈子太短,他还没有好好地与自家可人的皇后舒心过上几天日子。
  既然南帝那个昏君都迷途知返,想要携美隐遁,去过自己的安康日子,他又何苦掀起战火,违逆民心,再次叫两岸百姓颠沛流徙?
  至于那个因为贪嘴而被擒拿的女人,则在兵变失败时,被白水清从密室里捆绑了带出来,准备仓惶出逃时,被由水路潜入江边镇的尉迟德贤堵了个正着。
  说起来,当年尧姝亭自认为与白水清的迷恋不为知晓,却是被从小编一直暗暗恋慕着她的尉迟德贤不懂声色尽是了解得通彻。
  是以当他当初才会甚是把握时机,几经手段博取了尧家小姐一颗失落的芳心。
  可是这白水清到底是他心内的一根毒刺,如今娇妻被劫掠了数日,又这么被他抱入怀中,当真是情敌见面,分外眼红。
  南北两朝的官兵是从来没有见过,人是真的能飞的……
  那尉迟德贤若绽开黑翼的枭鹰一般,之扑了过去,压根不给人喘息之机,一把便将人抢回怀中,同时飞起一脚,将猝不及防的白水清踹飞得老高,可怜翩翩公子就这样如断线风筝一般,被狠狠踹到了城墙之上,口喷鲜血,顿时人事不省!
  尧姝亭本以为自己此生与夫君相聚无望,现在只抱着夫君的脖子失声痛哭,而尉迟德贤虽然不善言辞,却耐心地抱着她一遍遍地拍抚着她的后背,轻声细语地安慰道:“没事了,不过你当初说要离家的,一会要去哪,我送你去……”
  这不禁叫北朝公主的哭声更大,只搂着他的脖子哭喊着:“夫君不要丢下我……”
  然后尉迟德贤命人将这些贼子捆绑,一并交给南朝太后,他便长臂一展,准备夹着不乖的娇妻,一路折返准备细细与她算账。
  “尉迟将军且慢!”
  就在这时,身后有人高叫。
  尉迟德贤回身看时,才发现是被人按倒在地的袁熙散乱了发钗,挣扎着叫他:“公主此番差点被白水流所害,是我出力才维护了公主的周全,还请尉迟将军将我押解到北朝……只要见他一面,任君处置……”
  袁熙心知,自己策谋的这一切如今尽是败落,若是落到南朝太后的手中,自己肯定难逃一死,可是若能被尧暮野带走的话,或许能得一线生机。
  尧暮野看似冷酷,实际上是个重情之人,当年自己背叛了他,他依然能对自己网开一面。而如今,他岂会眼睁睁看着自己送死?
  尉迟德贤低头看着那挣扎着朝他拱过来的女人,冷冷地哼了一声道:“袁熙,你该醒一醒了。”
  说完便大步离去。他只是不爱说话,又不是真傻!圣上的长情也是有限度的,而且绝不会再包括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若真把她带回去,叫新后再与圣上起了什么误会……
  他可以肯定,自己与公主娇妻的休书将由尊贵的大舅哥一手包办,此生便再无破镜重圆的可能!
  袁熙看着尉迟德贤毫不留情地远去,只气愤低痛哭失声。
  而被踹得半死的白水清此时也看明白了自己嫂嫂这副寡情出卖兄长的嘴脸,顿时悔不当初,为何听从了这妖妇之言。
  南魏翌年,南帝在白家之乱中不幸驾崩,人们在火堆里只搜寻到了几具焦黑的尸体。徐太后虽然力主扶持皇帝幼子登基,由她垂帘听政,奈何圣上生前留下秘旨,传位于大皇叔。
  白家族长白水流虽然坚持自己并不知叛乱隐情,然而族长失德,族人败坏的罪名不可逃脱。皇帝死于非命,这样的罪责总是要有人承担的。
  念在他昔日功勋,成全了重臣体面,白水流被赐毒酒一杯留了全尸,叛乱主谋袁氏,白水清,被判腰斩。白家大族,继袁、尧两家之后百年大厦轰然倒塌。
  南朝一夕江山骤变,不能不让玉珠一阵唏嘘感叹。
  若不是收到了二姐的亲笔书信,玉珠此时一定是要为姐姐遭逢意外而痛哭流涕。
  南帝当初与尧暮野串谋诈死,但是到底是受了火灼之伤,带着二姐一路秘密潜往北地,隐居在一处高山之中,据说伤势一直不好,身边离不开人,就算二姐用心想回来看她,也是不能。
  不过鲤儿思念母亲,在一个月前已经被送到了淑惠夫人的身边。
  “不是计划周详吗?为何还会受伤?”想到不能与姐姐团聚,刚刚被封后承袭了典的玉珠新后,不禁出言抱怨。
  尧暮野脱了龙袍,正带着小儿一起在宫苑里拉着小弓学射,听了玉珠的抱怨,也不开口说话。
  他自然不会告知,受伤的主意是他给昔日旧友出的。想要挽留佳人之心,不受伤留些血,怎么可以?
  这个南生也是龟儿子的性情,半生藏掖,不敢表露自己的真情,更是叫自己心爱的女人受了不少委屈,其实那淑慧夫人当年的遭遇,有大半是白妃与她族中之人的谋算,皇帝在慢慢领悟知道之后,却已经是身在局中,不得任性而为,可不能冲冠一怒为红颜。
  可是临了这次的算计,当着乃是憋闷积压甚久之后的报复啊,如此狠毒,竟然是拼了诈死,解脱了自己这一身责任的同时,也将白家至于千古罪人的境地,将百年大家连根拔起……
  想到这,尧暮野眯缝着眼想:自己要不要也斩草除根,哪天给这般心狠的旧友送去毒酒一壶,免除了后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1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