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纳珠(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4

  玉珠听闻了这话,倒是羞涩得轻轻抬头,扫了温将军一眼,低声道:“温大哥的美意,玉珠不敢卷拂,即使如此,那边有劳了。”
  温将军听得了六姑娘的允诺,竟微微松了一口气。再听她改口唤自己作“大哥”,更是平添别样的酥麻。
  这小姑娘看着人不大,可打小待人便冷冷淡淡,当初与她见了几次之后,再去萧府就见不到她的踪影。后来听萧山无意中提及,这位六妹犹喜斯文公子,却对征战沙场的武夫有些许天然的厌恶。这样的话自然是叫当时还是校尉的温疾才听得不大入耳,可是有些愤愤然。
  可是现在他位高权重,把持西北的兵权,面对这商户家的女儿,自然是多了一份居高临下的从容。这么个娇娇软软的小娇娘,养在宅子里,哪里懂得品琢男人的优劣,待得以后与他幽约时,管教她懂得武夫之于那病丈夫在床体间的销魂差异。
  想到这一节,温将军俊逸的脸上笑容更胜,只转身吩咐着自己的亲兵护送着六姑娘去驿馆的客房休憩。却全然不提她的兄长萧山正在半屏山行宫的客房等待着面见自己。
  花前月下,只需要佳人皆可,至于佳人碍事的家兄,自然是能免则免的了。
  可是温将军这才辞别了家人,犹带着些许的意犹未尽,却发现一个高大冷峻的男子带着几位家仆正立在他的身后,似乎将方才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第7章
  温疾才在男女私情一事上,向来是甚是放开。他虽风流却自诩不下流,采玉寻芳凭借的俱是你侬我愿。至于流连勾栏妓馆之事,也绝不沾染。毕竟使了银子权势换来的艳色怎么能彰显出温卿的名流本事?
  可是如今回头发现,自己方才的言语俱被这身后之人听入了耳中,竟然难得升出了勾栏销魂被人抓包现形的窘迫。
  只因这位一身奢霓华服,通身贵气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大魏尧家的二公子尧暮野。尧家百年富贵,将养出来的灵气到了这一代尽是附着在了这位二公子的身上。
  只见他墨发束于峨冠之中,长长的发带在脑后飘逸,衬托得微吊的眼儿带了几分摄魂的不羁风流,一身柔锻华服下摆宽大,衣袖飘摇,看上去飘逸洒脱,宽宽的腰带勾勒出挺拔的腰线。这等峨冠博带的风姿在西北的漫天黄沙里甚是少见。当地人深受北人影响,衣着服饰自然崇尚节俭,不似京华的绚烂奢靡。但连温疾才这等武夫在见了大族的风采之后,也对这等鲜衣华服的风雅心生爱慕之情,暗自琢磨着过后要不要效仿之,裁制几件来穿穿。
  可此刻,他可顾不得欣赏二少的风度,只被二少嘴角的似笑非笑弄得有些忐忑。只让温疾才担心着自己刚才撩拨商妇的行径,被这位高门子弟鄙夷了。
  “久闻温将军虽战场之上骁勇灭敌,可身在后宅却是个难得的文雅知趣之人,今日一见,果然不是虚言,真是叫尧心生艳羡啊!”
  自从尧二少到达西北后,温将军便一直陪伴他左右,只是这位贵人许是嗓子受伤的缘故,平日里不太多言,加之那高高在上的气质,更是叫人有种相形见拙之感。是以温疾才并没有私底下与这位二公子攀附上什么交情。
  但是现在这尧君的调侃之言,倒不似嘲讽,更像是同袍们互相交流着风流韵事,这不由得让温将军的心情为之一松,低头抱拳也跟着笑道:“让尧太尉见笑,只是怜惜那妇人生得姣好,却偏偏在脸面上生出毛病,不加思索便胡乱应下了那妇人求医之事,现在想来,陶先生正在为太尉医治,在下方才之举,甚是欠了周详,不若一会在下派人去回了那妇人,免得干扰了太尉之清净。”
  尧暮野慢慢举步来到温疾才的身前道:“我已经向圣上辞官,赋闲下野,不过是个散漫的闲人,尧将军不必再唤某的官职。”
  的确,就在一个月前,尧暮野以身有顽疾,不堪国事为由,请辞了总管政务的太尉一职,然后便前来西北寻医访药。
  温疾才不是京中的官员,不太了解内情,可当听闻他受了尧家大公子所托,要接待这位京城贵客时,要好的同僚可是暗自给他提了醒——别看这位二少如今下野,但那不过是以退为进,给皇帝一个下马威罢了,这位闲人的手里,依然紧握着大魏的命脉,要不了多久,这位二少就会东山再起,所以千万别误判的局势,怠慢了贵客。
  温疾才是个识时务者,自然将好友的提点记在心头,只拿这位闲人依旧如朝中太尉一般敬重。但听到二少之言,也立刻改口道:“二少莫怪,只因为温某极其敬仰君之治国之才,在温某的心内,只君才配得上这般国之重任。”
  尧二少也许是近几日喉咙顺畅,心情也大松的缘故,一向面色冷淡的他,竟然是含笑听完了这一顿西北风情的马屁。然后接着温疾才的话道:“君子中诺,既然将军这般看中某,某又岂敢让君在佳人面前失信,明日,某便不去医馆,陶先生当是有空,将军自可去医馆安排求医之事。”
  温疾才一听,对这位尧二少倒是真正生出了几许的类友之谊。
  既然得了二少的首肯,接下来的事情如入渠的流水一样顺畅了。
  温将军在照拂佳人上一向心细而周到的,但有很能把握体贴的冷热火候。府宅里的良家并非那些个馆妓,一味的殷勤献媚,反而让人心生疑虑。
  还不若张弛有度,让佳人琢磨不定,便增长了几分相思,平添了几分日后的缠绵。是以温将军虽然很想再会一会佳人的娇艳,却到底忍住,只指派了自己的随侍前去接送六姑娘入医馆行医。
  于是柳妈与珏儿便陪着六姑娘一同上了温将军派来了马车,到了山脚下时,又改乘了软轿,这才到了半山腰的医馆。
  半屏山林茂通幽,虽然是入了深秋时节,可是举目一望,依然有溪底白石,枝残红叶的野趣。而陶先生的茅屋便在一道石头垒砌的半墙之后。
  陶老先生乃是当今隐世的六大怪才之一。一手回春的妙术,脾气却甚是古怪。他只所以肯答应给尧家的贵公子医治,也是在是因为当年欠下了尧家的一份人情,这才勉强出手,现下却骤然又多了一份给小娘子治疹子的差事,怎么能不勃然大怒?
  待得侍从表明来意后,任凭他把温大将军的名头说得山响,老先生却是话从嘴里横着便扔了出来:“这等毛病,叫她去自家的炉灶里抓一把炉灰抹了便是!何苦搅了老朽的清静?不看!不看!
  那办事的久在温疾才的身边,自然是了解自家将军的秉性,原本在佳人面前说满的事情,却生生被这老儿搅合得失了颜面,若是温将军此时就在此院,恐怕是要勃然大怒,一刀砍了这老儿的实心头颅!
  可将军此时不在,若是真让这萧府的小娘子顶着半边的红脸回去,只怕将军失了脸面,那犀利的一刀便要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于是便硬着头皮道:“此事将军昨日已经禀明尧二少,二少也是点头了的……”
  老头的山羊胡一翘:“既然他点头了,你找他便是,干老朽何事?快走!污浊之气,仔细熏坏了我一院子的草药!”
  就在这时,玉珠慢慢摘下兜帽,轻移莲步走到了老先生的面前道:“玉珠向老先生赔不是,若不是因为小女子,先生自当饮茶自在,小女子有一物赠与先生,还望先生笑纳。”
  说着,从斗篷的怀里取出一捧绒布包。珏儿在一旁看得分明,那包里包裹着的,正是六姑娘临行前,在斗室里耗费了一夜的功夫雕刻出来的玉器。
  这玉器其实便是一个盛装药丸的玉盒,乃是寻常可见的器物。
  陶老先生倒是不奇怪小姑娘此举,因为陶逸爱玉的癖好,早就流传于世间,有心人稍微打听一下便可知。显然这小妇人也是听说了这传闻,便投其所好,讨好自己。
  他虽然被这姑娘出众的容貌晃得失神了一下,可到底是久历沧桑的老者,比那些个根基不稳的年轻人要来得稳重,所以很快就回过神来,语气依然不见温暖,却是比较着先前和缓了些:“这等俗物,我有许多,不缺你这一个,自拿回去吧!”
  可是玉珠却微微一笑,伸手解开了盖子,玉手轻托,展示着药盒的内里。
  陶老先生原本是不屑的一瞥,可这一眼,便再也移不开眼了。
  前朝玉雕多是浮雕,讲求的是花纹的精细。到了当代,又以圆雕为最美。雕品立体不再局限一面,观者可从四面八方欣赏精美的雕品。可是浸染玉雕的资深者当知,世间最难得的珍品当时镂雕,世间掌握这等奇技之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在一代玉雕大师袁中越身故之后,除了他遗留下的几尊雕品外,此技近乎成为了绝唱。
  可是眼前这小小的药盒,却是极浮雕、圆雕、镂雕技艺于一身,小小盒盖上的兰花蟋蟀浮雕纹理清晰,逗趣可爱,整个盒身仔细一观,通体圆润,不见败笔,原本白玉之上有一块暗褐色的瑕疵,也被巧妙地雕刻成了圆环卡扣,可以固定盒身与盒盖。这等圆雕技艺,可谓上乘。而再看盒子的里面,竟然是被镂空雕琢成两层,中间那一层,如同荷叶脉络一般,隐约见底。这样的药盒,最适合盛装需要保湿的药丸,下层注水,而中间的一层如笼屉一般讲药丸架空,盖上盖子,药丸可以保湿很久。
  这三种技艺交融本就不易,更何况这药盒小巧得很,更是考验雕工的功底,若不是熟谙袁大师的技艺,还真要疑心这时袁中越的遗作呢!
  陶老先生本就爱玉,加之这又是与他的药理相关的小物,一时间竟是比绝色佳人一般还叫老先生血脉泵张,急于想要占为己有。
  待老先生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将姑娘的纤手连用药盒一并搂在了手里,顿时大窘,连忙收手,又咳嗽了几声,冷声道:“这物想必花费了小娘子不少的金钱,若是有心赠与老夫,老夫也不会无功受禄,该是多少,老夫会等价奉上。”
  别看老先生闲居茅屋,是隐士的高洁志趣,可是早年积累下的金银却是不少,遇见心爱之物,还是用真金白银买来才心安,也免得事主反悔,日后再来索要。
  玉珠虽然被老先生不小心轻薄了玉手,却一直面带微笑,听了老先生的话,才不紧不慢地道:“不必老先生破财,惟愿先生肯出手医治一人,玉盒愿无偿相赠。”
  陶逸觉得与妇人纠缠甚是疲累,懊恼道:“你那脸儿,不过是沾染紫葵花粉,被毒性蛰了罢了,几日后自会便好,何苦来用这等雅物来拿捏老夫?俗人也!不可耐!”
第8章
  听老先生的鄙薄之言,玉珠并未动怒,倒是一旁的珏儿有些沉不住气了。
  六姑娘在这小丫头的眼里,便是谪仙般的人,如今却被个老头指骂着是“俗人”,叫她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那玉盒雅物,便是我家姑娘雕刻出来的,怎么我家六姑娘反而成了俗人?”
  此话一出,顿时叫陶老先生大吃一惊,惊疑不定地望着眼前看是羸弱的女子。老先生自诩结实大半天下的玉雕行家,却不曾想这让他惊艳之物,却是这么个年岁不大的姑娘雕刻的?
  当下眉头一皱,直觉这姑娘甚是狡诈,许是在扯谎。
  可是这时,却有一道略微嘶哑的声音在一旁响起,“若是俗人便雕琢不出这等妙物,看来这位小姐当是有一副玲珑心思了。”众人循声一望,却看到尧家的二公子正立在院子的门口,嘴角带笑,眼望着扭头回身朝他望来的玉珠。
  玉珠并不识得他,只是她自小寄居人下,心思较于那些无忧的少女要敏锐得多,加之她在王家经历的两年,更是让她敏于察言观色,所以她马上察觉到这位容貌不俗,气宇不凡的公子并不像别人见到她出众的容貌如痴如狂的样子,那笑意只是浅浅的一层,一双微吊的凤眼中潜藏着的便是深潭古兽一般让人寒颤的冷意。
  既然不知他的身份,玉珠并不接他的话,此人危险,当敬而远之,避免节外生枝。再说今日之事,不可一蹴而就,既然陶先生很喜欢她的作品,便可徐徐图之。所以转身朝着老先生又做一福道:“我并不是为自己求医,只是有位故人身染宿疾,危在旦夕,是以贸然叨扰老先生,既然有客拜访,玉珠便不多叨扰。这药盒本是一套,分作四季野趣,先生若是喜爱,只管差人来驿馆找我便是。”
  留了诱头后,玉珠便告辞转身欲离开,可惜六姑娘虽然心思聪慧,却是漏算了自己的身体安泰。她在出发前一夜,熬夜雕刻,未及打磨,所以昨日到达驿馆后又是一夜的熬度,今日才拿出了一套成样子的药盒来。
  她平日茹素,不喜荤油,加之玉雕本就耗费心神,常有些血气不畅头晕的毛病,而半屏山又较之山下骤寒许多,是以夜里感染了风寒,这般疲累后早餐也没有多食。
  如今在这院子里言语耗费了太多心神,转身离开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她虽然未抬头,却能感到那突然而来的华衣男子一直冷冷地望着她,待得走门口,路过他的身旁时,可以嗅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衣香,那香气不知怎么的,叫人闻了有晕眩之感,接下来便是眼前一黑,身子软软地倾斜了下来。
  依稀间,似乎是有一双铁臂拦住了自己,再然后便是愈来愈浓烈的香……
  无忧而眠,乃是世间至宝,可是玉珠却是有许久未曾这般踏实的酣睡了。所以待得几次沉沦在攀爬不出的淤泥里,终于努力着睁开了眼时,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软榻之上,待她凝神看清了悬于头顶上的幔帐纹理,微微眨了几下眼之后,猛地坐起身来。
  可是突然一动,又是一阵晕眩。就在这时,听到珏儿在一旁略带颤音地说道:“六姑娘,你可总算是醒过来了,是要吓死珏儿吗?”
  玉珠看见珏儿在身旁,便凝了凝神,问道:“我这是在何处?”
  珏儿说道:“刚才您晕了过去,陶先生替您把了脉象,只说您疲累过度,熬费心血,当进补些补气益中的药材,然后……那位公子便说不宜打扰陶先生的清静,便带着您来到了他的行馆……我和柳妈阻拦着说不妥,可是却被那公子身后的侍卫痛斥了一顿……”
  说到这,珏儿顿了顿,紧张地道:“六姑娘,你可知那位公子是谁?”
  此时沉睡了一觉,玉珠的精气略微恢复了些,微微揉着头道:“可是……尧家的二公子?”
  珏儿有些被小姐的未卜先知吓到,说:“六姑娘,您可真神了,是如何猜到的?”
  玉珠微微苦笑,她那时身体不适,自是强撑着,一时也没有醒悟到。可是现在仔细回想他独特的声音,不正是与当时在府门前华轿里的声音一般无二吗?再说,那人通身不易亲近的清冷,不是名动天下的尧二少,又会是何人?
  只是她有一样不解,就算这位尧二少屈尊纡贵,肯于施以援手解救商妇,可是也不至于殷勤到要将她带到行馆里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声响,原来是行馆的侍女送来了熬制好的汤药。
  久闻尧家这等百年大族的风雅,是皇族都难以企及的,如今看一看这些端药盛水的侍女们,便可窥一斑,这些侍婢们都是容貌绰约,仪态风雅,衣着饰品无一不精巧别致。若是不说,只当是大家的闺秀,哪里想到会是华府豪奴?
  珏儿立在她们的身旁,有些无措地看着她们优雅地掀开妆镜,调抹胭脂,要替六姑娘整理仪貌,连忙道:“小姐才刚刚醒来,你们为何这般折腾?”
  为首的女子,面带微笑,带着客套的疏离道:“尧少请六姑娘到前厅一叙。”
  她并没有询问玉珠是否同意,态度虽然客套委婉,却是不容置疑。
  珏儿听得不入耳,尧家公子叫六姑娘一叙,这般隆重的打扮可是何为?难不成当她家姑娘是舞女歌妓不成?
  可还未待她开口,六姑娘已经欣然起身,坐在了妆凳前,许是透过妆镜看到了珏儿一脸的不忿,便笑着开口道:“珏儿你也累了半响,少说些话,坐到一旁喝茶养神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