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纳珠(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44

  然后,群臣被圣上耳提面命,大战虽然结束,可是边关流民四处流窜,造成盗匪横行,民不聊生的困局还亟待更为士卿竭力亲为,一一解除民忧。
  这些民生忧患,一时冲淡了胜利的喜悦,更像是圣上在提点着尧太尉当初一意孤行,出兵惹乱一般。
  不过尧太尉的脸上却并不见怒色,泰然自若地恭谢了圣上的临训,叫暗自想看笑话的人,好生失望。
  同前朝的男子们的暗流涌动相比,世家皇族的女子们就来得简单直白些了。
  早前因为备战,京城里禁止了各种宴席。诸位世家们仅是靠清汤寡水的茶宴应付日常的无聊,真是有些被茶水灌得饱足了。
  如今胜利返师,各个府宅终于寻到了正经的名目可是设通晓宴饮与亲朋同乐了。
  其中以礼部侍郎的夫人的宴席最为别致。
  瑞国夫人向来是举办宴席的好手,这次筹办的宴席名目也雅得叫人敬仰,名唤“千军宴”。
  便是夫人要邀请这次出征的年轻将军们入园,在酒席宴会上给她们这些个身在京城不得领略大漠风光的女眷们讲述一下大漠征尘鏖战的种种。
  现在迎军的风气正盛,能与英豪们同饮也变得甚是吸引人。
  是以瑞国夫人的请柬发下去后,各府的女眷们基本都是回帖应邀出席的。甚至连圣上也听闻了这千军宴,笑着让几个公主也去应景参加一番。
  可是尧府的小姐却被母亲禁足,坚决不允许她参加这“千军宴”再借机与那白家的七小子接触。可是尧家又是这迎军的主力,若是不派人岂不是卷了礼部侍郎夫人的面子?
  于是这应酬的差使,自然而然便落在了太尉的未婚妻玉珠的身上。
  玉珠自回京城后,理所应当地又回到了尧府暂住。
  这次六姑娘行李开箱,太尉大人忙里抽空督导了一番,命令所用的东西必须摆出箱子,更是又为玉珠配置了几个丫鬟下人。
  大人还难得体恤下人,亲自召来了珏儿殷切地叮嘱了她所谓忠仆的真谛。
  比如,六小姐将要出嫁,这尧府理所当然是她的家。若是六小姐偶尔闹了脾气,要置气离家,身为忠仆,应该劝慰六小姐消一消气,静过了一夜再说,而不是一味愚钝不看眼色,手脚麻利收拾箱子行李走人。
  珏儿天生敢说,听了太尉的提点,秉承“不懂就问”的圣人之言,径直问道:“那太尉大人若是再哄撵小姐出府,也要劝她留下?”
  太尉脸色一紧,有些厌弃地看着这顽石般的丫头,半响道:“混账!那便更要留你家小姐下来!
难道我就不需要消一消气吗?”
  珏儿听得懵懵懂懂,她情窦未开,自然不懂这等爱恋横生时,男女之间怄气的玄妙。但是更加觉得太尉大人反复无常,她家的六姑娘受苦了。
  而且,不光要应付喜怒无常的太尉,还有这等起大早参加宴会的苦差事要六姑娘应对。
  虽然宴席是在中午开始,可是参加宴会所用的行头衣服早早便送到了玉珠院落里,再加上要沐浴更衣,修饰面颊,真是得起个大早呢。
  因为瑞国夫人的请柬里点明,为了迎合“千军”的寓意,前来参加的各府女眷们都要身着戎装,彰显对魏军的爱戴之意。所以准备的衣服,也是裁缝们特意改小修饰了胸部腰线的戎装。
  玉珠虽然天生丽质,但是不得不承认,这趟西北之旅甚是辛劳,皮肤被吹得有些干燥。
  幸而尧府里的杏仁鹅油膏甚是好用,在沐浴的时候,用银勺在面颊脖颈处厚厚涂抹一层,再以水汽蒸腾,待得沐浴完毕,洗掉面膏,皮肤立刻变得水润细嫩了许多。
  当沐浴完毕后,便是修剪指甲,修饰面容头发的环节。玉珠昨日又熬夜了,被按捏的甚是舒服,竟然在拍粉的时候闭眼睡着了。
  当尧夫人进来时,便是看到这女子仰面坐在高背椅上睡得正香的样子,不由得微微咳嗽了一声。
  玉珠朦胧地睁开了眼,正看见尧夫人朝着她走来,登时要起身相迎,却被尧夫人先一步按住了肩膀道:“正抹胭脂呢,别乱动弄花了脸。”
  玉珠不好再动,只能任着侍女继续涂抹。
  尧夫人倒是仔细地看了看她的妆容道:“稍微一打扮,更是娇艳了,只怕这千军宴席上,我们尧家的媳妇是最美的戎装女儿了!”
  玉珠听了有些尴尬的一笑。
  尧夫人眉色不懂,继续笑着道:“此前以为你与二郎情尽,原是心有遗憾,不过你们这闹过之后,大约是还要继续好的意思,我年岁大了,看不懂你们的阴晴门道。但是有一样,那就是你如今已经是在尧家的这条百年大船上,当风雨同舟,绝无半途下船的道理。一时的风平浪静,不代表前方没有暴风骤雨。若是没有掌舵的腕力,是撑不起尧家的这条船的……”
  玉珠刚想说自己无才,不配做尧家的儿媳。可是尧夫人根本不给她开口的机会,接着道:“这次宴会,白家,石家等众位家眷云集,这内里的人事也是错综复杂,你又不知内里关节,我无法一一给你详讲,可是你既然能肩挑皇商,自然也有这等察言观色之力,只记住少说多看便是,至于白家……”
  说到这时,尧夫人顿了一下。玉珠却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小声道:“白家女子多才,玉珠自当静静欣赏,绝不会抢了风头去。”
  尧夫人这时倒是真心的笑了笑,说道:“原来是我错了,六小姐知道的也许并不是那么少……”
  说完后,尧夫人又说了些近日京城里的人事变迁,叮嘱了几句后,便起身离去了。
  玉珠梳理好了头发,换好了一身戎装,当真是有些飒爽的英姿之气。
  不过珏儿觉得这身衣服还是比不得长纱拖地的裙子来的好看,小声嘟囔着:“不过是吃酒,怎么穿得这般杀气腾腾。”
  玉珠看了看铜镜里宽带束腰的自己,正了正改良的小头盔,苦笑着道:“可不是就要进了修罗杀场!”
第105章
  当玉珠下了马车,来到瑞国夫人的雅园前时,这里已经的车马云集,宾朋盈门了。
  看着这雅园,她不由得心内微微感慨了一下。
  当初她来到京城时,是随着养母一同来到这雅园作客,如今却已经是时事变迁了。唯一不便的,就是她进入这雅园时,隐约中格格不入的不适之感。
  玉珠深吸了一口气,举步朝前走去。
  瑞国夫人穿着一身将军装正立在朱漆门前迎接宾客。她略微丰满的身材,搭配上宽宽的牛皮腰带,上边还别致地镶嵌了几块玉石,甚是抢眼,倒是穿出了几分威武英挺之气。
  当她抬头看见玉珠下了马车时,立刻笑着招呼到:“六小姐,多时不见,甚是想念啊!”
  这一句“六小姐”倒是让门口的一些女眷们纷纷抬眼望了过来。
  若说大魏收复故土是叫人激荡的壮举,那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皇商竟然能收降了尧家二郎,那便是更叫人惊叹的传奇了!
  前者激荡的是拳拳爱国之心,后者激荡的是寸寸长舌与好奇之心。
  先前尧家二郎成婚取消时,虽然尧夫人对外宣称因为战事多所以延后,但是明眼人都能揣摩出内里的蹊跷。
  不过这桩姻缘本就不般配,若是一时解了婚约,也没有人感到奇怪。大约是尧夫人抵死不同意这种打破了门阀的姻缘,再不然那被美色迷惑的太尉一时清醒乏味了罢。
  可是如今战事结束,这个顶着太尉未婚妻头衔的女子乘坐着尧府的马车前来参加侍郎夫人的盛宴,侍女环绕,一身金贵的模样,实在是看不出她与尧家决裂的迹象。
  众位女眷们第一眼,皆是先看了玉珠那如花的容颜,心里暗叹,生得这般好,难怪迷住了太尉的心智。接下来再去看了看她那紧紧束着的纤腰,看上去也不似怀有身孕的样子。先前盛传的未婚先孕,母凭子贵一说便有些不攻自破。
  玉珠泰然地仰起头,微笑着迎向众人审视的目光,朝着瑞国夫人走去,施礼说道:“夫人好就不见,依然端雅照人,这一身将军服真是好看。”
  瑞国夫人拉住了她的手,笑道:“哪里好看?看了你这一身,我都是不能见人的。到底比不得你们年轻女子的身材窈窕。不过你我可真是有缘,初初见你时就有说不出的喜欢,总想着这般女子该由京城哪一位显贵配得,如今一看我果真没有看错,也不知你与太尉何日成婚,我当备下大礼恭贺。”
  玉珠微微一笑:“这等大事,自有长辈做主,我不敢做主,听长辈安排就是。”
  瑞国夫人没有套出话来,便也不好再继续问下去,只是又笑着寒暄了几句,然后安排了府里的侍女引着玉珠一路入了园中。
  此番盛宴,瑞国夫人可真是下一番气力。邀请的将帅们都是年轻而又俊帅之辈。个个高大健挺,很是养眼,看得那些入了园中的小姐们个个是脸红心跳,就连成了婚的贵妇们,也毫不吝惜赞赏的目光。
  要知道看够肚满肠肥的丈夫们,偶尔欣赏些别处的风景也是美甚妙甚的……
  玉珠却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只是先勘察了一番地形“敌情”。
  只见前方不远处被一群女眷环绕的是白家的七少,看他频频朝自己往来的眼神,恐怕一会又要缠过来问白家小姐的事情……玉珠决定要避将开来。
  右前方是风情万种的冠雅夫人,此时她被几个年轻将军环绕,看向自己时,不怀好意挑了挑眼梢,玉珠也不想与她插肩而过。
  唯一略觉欣慰的时,并不曾见到白少等人,又少了言语的纠缠。
  她向四周看了看,倒是一旁的院落里人事清静些。于是玉珠带着身后的一干侍女,朝那里的走去。只见此处宽敞的院中还有特制的牛皮扎了许多敞开式的小帐,如一个个小凉亭般,账外是铺设的香席还有炭火盘,炙烤着鲜嫩的牛肉,营造出“八百里分麾下炙”氛围。
  这样新鲜的吃法自然比寻常所见的分席排布佳肴酒肉来得有趣。
  一时间,这次酒宴的气氛就是有了几分赏花节时,男女同席而坐的快乐随意。
  不过玉珠此来不过就是要应付了差使罢了,并没有想着要与女眷们交际,于是只想着寻一处清静些的地方熬度了时光。
  可是刚走几步便看到了白夫人与白小姐坐在一处雕梁高亭下的席子上朝着她笑,白小姐更是挥手示意着她过来。
  避无可避,于是玉珠只能走过去问一声安好。
  白夫人说道:“别处闹哄哄的,只有我这处还算清静,袁小姐若是不嫌弃,请这边一坐。”
  玉珠谢过之后,便脱了鞋履坐在的香席上。
  白夫人不耐炭火熏着,所以这边的香席旁并没有烤炉,只是小桌上盛摆着炙烤分切好的牛肉,配肉食用的软饼,和清爽的菜肴,西域进贡的瓜果也堆积在果盘之上。
  几个人一边食着一边说话。
  “圣上已经拟下了圣旨,玉佛工期甚紧,不知袁小姐何时能入寺动工?”白夫人倒是单刀直入,只捡了自己关心的事情来谈。
  玉珠想了想说道:“此前我派人与胡掌柜商议,在雕工细琢上,胡先生的技法远远超过了我,所以这雕琢玉佛当是以胡先生为主导,我在一旁协助,若是没有别的事情,大约明日,我便会去慈云寺。
  白夫人听了甚是满意地点了点头。此番尧家的准儿媳在自己的主导下做事,这种微妙的满足感,还真笔墨难以形容。
  百夫人倒不是故意非要与尧夫人一争高下。只是京城世家门阀里,尧夫人一直是掌府贵妇的典范,无论诸事排位,白夫人总是要屈尊尧夫人一头,久而久之难免会生出几分“更上一层楼”的进取心来。
  而此番慈云庵的修缮,在白夫人看来就是一个契机,尧夫人因为心烦战事与儿子的婚事而撇手不管,尧家这个端不上台面的儿媳妇又恰好是个玉匠,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白夫人更是打了十二分的精神要将此事办好,在贵妇人里彰显下本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