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169

  楚邪抱着她道:“要是母猪便好了,何苦来现在我还要用那羊肠衣避孕,倒是可以痛快淋漓了。”
  琼娘眼见外屋有小丫鬟忙忙碌碌的,连忙伸手堵了他的嘴,却被他狠狠地啃咬了手心。
  最后,琼娘到底是穿得厚重臃肿地陪王伴驾去了。
  江东这几日正天气恶劣。
  可是堂堂九五至尊,常年被圈在京城的一亩三分地里,每年得了空子出去时,就算是年岁甚大了,也内心欢愉的如孩童一般,怎么可能因为下雨,便老老实实呆在房中。
  万岁爷虽则打着体察民情的招牌,但他先巡视的地方却并不是田间地头,而是当初他偷偷跑来江东找寻表姐晴柔时,曾经到过的地方。
  这首先游历的便是郡郊的一处送友长亭。
  当年他来到江东,与晴柔偷偷约见于此,在他心中一定会是自己妻子的女子,彼时却成了他人妻,只冷着脸,凝望远方,嘴里淡淡地与他撇清干系,他心有不甘,便紧紧抱住了她,却被她狠狠地打了嘴巴。
  他捂着脸哭问她的心为何这般狠,她却道是在独自渡江流落江东时,在凄风冷雨中心渐渐变硬变冷的。
  他原是不懂她话里意思,因为上次他将江东时,正赶上天气尚可之时,只觉得江面烟波浩渺,远山映照。
  可是这次,他是跟晴柔当初入江东一般的时节。如今看着周遭的阴雨阵阵,大江长山的大气尽被绵延不休的雨水笼罩上了寒烟萧索。
  此时站在长亭,他朝着当年晴柔眼望的方向看去,正看见被雨水冲刷的码头。
  此时有船靠码头,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正艰难地从船上踏上岸来。她的丈夫正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搀扶这她……
  嘉康帝的喉咙堵住了,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年少时的男子,重游旧地,更能体会到晴柔当时说那绝情断义的话时的心情。
  想到她肚子跋涉万水千山来到异乡,怀着他的孩儿忘山走在这冷风凄雨里,竟是一时哽咽,落下眼泪。
  随行的大臣们一个个撑着伞,在雨里打着哆嗦。
  虽然他们身披厚重的大氅,可是那寒气还是从脚下往上走,真想呆在屋子里挨着火盆好好烤一烤。
  可是万岁放着名山大川不看,非要来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破亭子赏历一番,着实叫人摸不着头脑。
  一个个只能上上下下审视着亭子的木柱茅顶,指望找寻出哪位高士隐者的留墨刻痕,琢磨些门道出来,好迎合万岁的品古心境。
  而琅王则是敛眉独立,不屑于揣摩万岁的心思。
  琼娘倒是隐约猜测出万岁此时所思,料想着接下来的赏玩应该也不大有趣。
  而立在琼娘身侧的嫔妃们则一脸艳羡地看着穿得圆滚滚的韶容公主。
  当初能跟皇帝出来的,除了如静敏妃资历老,加之是江东人,万岁体恤,让她可以返家感受故土之情,其余哪个不是年轻貌美正邀宠时。
  一个个借着出游的机会,都着薄衫彩衣。讲求线条优美,随着外面兜了毛氅披风,在这连绵的阴雨前,也有些不足以抵挡风寒。
  现在皇帝在个破亭子里兜转个没完,泪湿长襟。下面这些个美貌的嫔妃们纷纷忍耐不住,鼻子里吸溜起清涕来。
  偏偏这人多的场合还没法揩拭,皇帝正入情伤感,也不好借口更衣离去,便只能借着手帕遮掩,频频揩拭。
  此时一阵冷风呛来,个个紧紧合着大氅,搂紧怀里的暖炉,脚儿冻得发麻,也不好频频移动。再看那韶容公主,便是安然地将手插在肥大的棉长衣里,粉白的脸儿被棉长衣领口的黑狐狸毛衬得嫩光红润。
  她脚下那双厚毡底儿的棉靴子,先前还被她们私下里嘲笑,说这韶容公主没名没份地流落江东,真是活得不如在京城里滋润。
  可是现在,真恨不得立时跟她交换,将冻僵的脚插进厚实的棉靴子里。
  好不容易,这皇帝总算知道冷了,这才移步回沂园用膳。
  用膳后,万岁问道:“在风里站了甚久,着实有些发冷,爱卿可知有何去处,能消一消寒气?”
  琅王陪王伴驾,吃得倒是不多,此时正在一起吃茶,便放下茶盏,道:“附近有一处温泉,泡浴起来,甚是解乏……不过二殿下能否温泡?”
  这泡温泉,乃是本朝风尚,最讲究个众人老少同浴,衣服除下,不分尊卑,一起喝着温酒,吃着果品温泡畅谈。
  可是王爷却偏偏说着,眼睛充满带着些许探究地望了望刘剡的裆下。
  这刘剡如今刚刚愈合伤口,陪同父王一起来到江东。
  先前他与楚邪照面,二人一直未有交谈。而如今楚邪倒是主动来给他言,可是一开口,就让刘剡想要摔茶杯吗,骂他的祖宗十八代。
  他明明知道自己伤在何处,却偏安排这种众人一起解衣除衫的营生,简直是用心恶毒以极!
  然而二殿下向来是能忍的。在万岁面前摔茶盏是失态,骂楚邪的祖宗十八代,也是骂自己的祖宗十八代,更是失德。
  既然两样都不能失,便只能生硬勾起嘴角,笑着道:“身有不适,一直未曾痊愈,恐怕受不住温泉的热力,父王与诸位大人自便就好。”
  楚邪将身子微微前倾,一脸不解地问:“二殿下哪里不适?可否明示?”
  其实二殿下那点子伤情,朝里也有影传,可是毕竟没有落在实处,就连万岁爷也不好直接派人去给本就受委屈的儿子验伤。
  是以楚邪这么以刨根问底,还真有那好事之人或目光炯炯,或借着茶杯盖遮掩,俱是好奇等待着二殿下的回应。
  
第187章
  二殿下被架在火塘上,
屁股被烤得嗞啦响,
挨了一刀处也隐隐抽痛。可是面儿上却是云淡风轻,不甚在意的表情,只温文尔雅笑道:“脾胃补偿,体虚乏力,倒是不能展示给王爷您看了。”
  楚邪笑得意味深长,
斜看向二皇子的眼神明显不怀好意。
  这两人的神色落在嘉康帝的眼里,愁在帝王的心上。
  他原来有心传位给刘剡,
除了因为他克己奉公,
认真勤勉,在群臣里甚有口碑外,更重要的是他与忘山交情甚好,
让他不用忧愁百年后,忘山的归属。
  可是现在因为一个女人,
两个兄弟便彻底闹翻了脸……
  想到这,
他不由得瞟向了一旁的韶容公主,
此时因为在厅堂内,
她已经脱去了臃肿的棉衣,
露出里面肩头镂花窄袖的玫色长裙,只在香肩处,
搭上一条长长的轻纱披帛,眉眼含笑,玉颈挺直,神态怡然,
一颦一笑皆是独特的气韵。
  红颜祸水啊!也难怪两个儿子争抢。
  嘉康帝在寻思此事时,下意识地将自己要将琼娘赐婚给二皇子的事情忽略了过去,便将这罪过一股脑尽数推卸在了琼娘太过貌美的缘由上。
  不过嘉康帝缅怀了一天的往事,随着他一起入江东的臣子们却没忘了正事。
  那个不依不饶直谏皇帝,不可纵容姑息江东蛮政的胡大人率先开口道:“琅王,您可知将江东的百姓因为你的苛捐暴敛,而民不聊生,按理说您掌管着运河的税务,并不短缺银两,为何还要收刮百姓,收取什么“悦目税”……这是什么个税,真是前朝历代都翻找不出,既然如今万岁亲临,便由你好好解释一番吧!”
  楚邪一早便听闻朝中有人上书写了个什么“十罪状”弹劾自己,倒是早有准备。
  听胡大人这么一说,连眼皮都没有掀动道:“既然连胡大人都觉得荒谬,本王岂会去做?江东连年灾害,百姓食不果腹,本王一早便下令减免今年的耕税,赈灾的粮食更是本王自掏的腰包,别说运河的税钱,便是本王陈年的家底都搭入不少,以致于现在想要娶妻纳利,都有些力不从心,深恐折损了王妃的脸面!”
  就在这时,已经身为吏部司司马的卢卷笑着道:“昨日来了江东,圣上便命微臣去探访民情,原来这‘悦目税’乃是王爷当街戏言,当时街市上有一貌美女子被郡百姓层层包围,追看个不停,琅王为了人群自动退散,才高喊了这么一嗓子,不过是让百姓散去,也并未收一文钱,不知怎么以讹传讹,就成了琅王横征暴敛了。”
  琼娘这时不急不缓地开口道:“全是我的罪过,当时因为初来京东,在街市上行走,也许打扮与当地人不甚相同,引来了他们的好奇,马车差点被掀翻,危急时,恰好琅王赶到,这才解了围困。”
  若是旁的女子说这话,未免有些荒唐走板得可笑。
  可是说这话的是韶容公主,却不会有人觉得夸张。
  不过是数月未见,这位太后的义女竟然是比在京城里更加丰姿绰约,
  这女人的姿色有六分在皮骨,三分靠气质,二分靠打扮,可是这位崔琼娘却是十分尽占,当初京城里流传着她才是京城第一等的美人,可惜出身太低,不能与云曦之类的贵女比肩,才未能入选。
  这等子的美人骤然立在江东的郡城之内,惹动了全城百姓围观,真是太入情入理了。
  若真是这般,那琅王没有举刀维护前妻,已经算是格外施恩了。
  胡大人一时语塞,心内暗闹那写下奏折之人以讹传讹,竟然未加考证便妄议重臣,当真是还降罪。
  跟胡大人一起变脸的还有万岁。为何总有人要害他的忘山?这种吓唬愚民的戏言,却被人拿来去朝堂上弹劾,还把韶容公主污蔑成烟花女子,便是连太后也一并折损了。
  想到这,万岁的脸面岂会好看?当下便决定,定要将那污蔑琅王的官员拿了严办。
  倒是一起随着皇帝出巡的雍阳公主笑着道:“若是韶容公主,便是收钱也是应当,如今我们这些身在京城的却是命苦了,不得时时看着你的打扮,竟是不知该怎么穿衣才好。”
  她此时已经嫁人,夫婿为人宽厚勤勉,皇帝其实也是心疼这个女儿的,便提拔了驸马,他在朝中一路顺遂直升,夫妻二人感情甚笃,也算是琴瑟和鸣。
  然后这雍阳公主说话不过脑子的毛病,算是今生改得不掉了。竟是这般大咧咧地要出钱看琼娘。
  不过琼娘是知道她的,当下便微微一笑,将话题岔到别处去了。
  其实这群臣来江东之前,全是备下腹稿,准备到江东陪王伴驾,抓住了琅王的错处后,再口诛笔伐。
  只是没想到,这胡大人出师不利,一下子便被琅王驳斥得干净。
  其后,甚是体恤臣子的万岁,甚是关心琅王无力娶妻一时,当下便道,趁着他巡游江东是,便做主再为二人主持婚事,破镜重圆,重接秦晋之好,成为百年佳话。
  至于礼金当面,他与诸位皇子臣子们都不会吝啬,也算是变相周济下为民倾家荡产的琅王。
  嘉康帝说得顺溜,下面的臣子们都是一苦脸。
  按理说,同僚们互相贺礼是应当应分,可是琅王这隔三差五娶正妻,实在是让人心内不忿,尤其是那新娘子都不带换一换的,隐隐有圈取贺礼的嫌疑,偏生还不能出口质疑,不然未免小气,外带调唆琅王夫妻不能破镜重圆的嫌疑。
  当下只能自认倒霉,大老远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到江东来给琅王送贺礼。
  琅王自然也只能谢过君恩,自依着原定的日子迎娶琼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1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