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9

  一次琼娘归省时,他酒后失了分寸,耐不住崔萍儿的主动,半推半就有了首尾,竟食髓知味,愈加耐受不住了。
  那崔氏小娘到底是荒淫的琅王府里出来的,床榻上的放荡叫他真正领略了男女纵情滋味,这般背地里有了几回后,心里的那浓浓的愧疚竟慢慢淡然了许多。
  男儿追逐仕途是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换取人生在世那点子声色享受吗!同自己的那些个三妻四妾的同僚相比,他尚云天的半生竟是虚度罢了!
  但是他心里是认定了柳将琼才够资格做自己的妻子,与这崔萍儿暗地里的露水姻缘,并不想被妻子知道。
  只是今日不知怎么的,向来替自己把风守门的书童却没了影踪,叫突然返家的琼娘看见了自己狼狈之像。
  想到这,他不由得扫了一眼犹在啼哭的崔萍儿,直觉是她动心思做了什么手脚也说不定。
  不过……这样被撞破了也好,就像萍儿说的,她到底是真正的柳府千金,亏待不得。而且萍儿不能生养,又向来疼惜一对小儿女,将来入了尚府,不会生下子嗣危及琼娘的嫡子嫡女地位,他更不会宠妾灭妻,定然雨露匀洒,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般私通固然失了体面,但是他本以为依着琼娘心内对崔萍儿久存的亏欠,这抬妾的事情也是水到渠成。只是不知岳父母大人肯不肯,会不会觉得妾位偏房委屈了柳府真正的小姐。
  可是一向高贵淡然的妻子,却如市井泼妇一般动手打人,又出言刻薄讽刺自己,是他万万没有料想到的。
  望着琼娘漂亮杏眼里的寒芒,他一时哑然,扶着崔萍儿的手也缓缓松开。
  冷言讽刺了丈夫,她又转头看向泪眼婆娑的崔萍儿:“至于你,也甭在我面前装苦主了!我也原不知,可是新近无意听见了父亲母亲的私下闲语,才算是彻底明白当年错抱的一桩官司!你自己回去问问父亲和母亲,当年为何错抱!他们原是为了避祸,想要偷偷拿别家的男孩子敷衍半途劫持的仇家,保住自己的传宗骨血,可谁知避祸之后,匆忙换回来的时候,柳家两个奶娘忙里出错,各自换了一回,虽然换回了两个男孩,却将你我错换了一番!换错的奶娘事后发现,生怕主子怪罪,兀自隐瞒下来,临死才吐露实情。这内里的冤孽缘由,岂是我和崔家所主导?”
  这话她说的没有半点虚假,所以论起来,崔家才是真正的苦主。
  虽然崔萍儿身世飘零,却也不是崔家夫妻贪图权贵,出卖女儿做人小妾的缘故。
  依着柳将琼后来派人打探到的实情,分明是崔萍儿当时年纪小眼皮子浅显,嫌弃崔氏夫妇定的殷实人家的儿郎不够显达富贵,自己仗着年轻貌美,背着家人私奔,主动贴附了琅王,做了他的妾侍。只是后来真的入了琅王府才领教了那位琅王楚邪的残暴本性,叫苦不迭。
  刘将琼所言,其实崔萍儿早就知情了。可是那又如何?若不是当年抱错,她柳将琼这个贱种岂会享受到柳家无边的富华,成就京城闺秀的美名?她欠她萍儿的,永远都是偿还不清!
  这场抓奸闹剧,最后总算是闹到了柳家当家的柳梦堂的面前。
  这等府宅里的丑事,堂堂翰林大学士也不好亲自出面,更何况女婿尚云天如今入主吏部,乃皇帝的左膀右臂,他也要给贤婿几分薄面。
  所以柳大人关上房门,与夫人尧氏商议一番后,由尧氏这个当母亲的来跟将琼交涉。
  自从发现女儿抱错后,再也没有对柳将琼露出慈母微笑的尧氏,这次倒是难得的和善,只面带笑容拉着她的手,将她引到了内室的雕花西窗前,一边递给她热腾腾的茶盏一边说道:“萍儿在市井里长大,到底是亏欠了规矩,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跟我和你父亲商量就自作主张了呢?若是早早说破,你这个当姐姐的又怎么会不体贴容人呢?”
  这番开场的话,叫柳将琼的心一路下沉。
  果然,尧氏又开口道:“只是……叫你妹妹萍儿做妾,我和你父亲心里实在是过不去,原本,我们已经替她物色了几个才俊,入门便是正头的夫人。可是你妹妹一直不肯允诺,既然他们已经……如此了。你心内也不要怨恨她,云天那孩子如今位列公卿,府宅里怎么可能一直空旷下去?她入了你的府宅里,我跟你父亲反而放心些。左右你都会周全了她的短缺,她也会帮衬你的不足,娥皇女英共侍一夫也算是佳话……就算她入门后,与你一般平妻,她生不出儿女来,也不会叫你太委屈的不是?”
  尧氏接下来说了些什么,柳将琼全然听不进去了。原本她以为尧氏肯定不会同意她一向疼爱的崔萍儿入府为妾,却没想到,母亲原来是抱着让崔萍儿成为平妻抬轿入尚府的打算。
  她心内悲凉,可是看着自己一向敬重,当做亲生母亲的尧氏,千万凄苦竟然倒不出来,只说了一句:“娘,你怎么能这样……女儿不愿!”
  尧氏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全退了干净,只紧绷着脸道:“萍儿吃了那么多苦,你又不是不知!要不是崔家夫妻亏欠了她,短少了看护,她至于被那琅王纳了去?可是我们何曾埋怨过你亲生的爹娘,也知道你从小娇养,断然回不得商户庶民的人家,所以从没叫你出府,对待你更视如己出,当年给你置办的嫁妆丫鬟哪样不够体面?你还有什么不足的?”
  柳将琼听到这,猛抬头,直盯着尧氏道:“母亲,我听说了那尹奶娘临终的遗言……崔家原本可不想占了柳家的这般福祉……”
  尧氏突然被揭了短儿,顿时有些语塞,可很快就稳下心神沉着脸道:“现在想不占也不行了……你那亲生的大哥崔传宝不成器,将小舅子打成了重伤不治身亡,如今身陷囹圄。崔家人不要脸面,偷偷求到了萍儿那里,萍儿宅心仁厚,求到了你父亲出面去斡旋。算起来,她算是对得起你们崔家,难道你就这般不容她?你父亲已经同云天和你婆婆商议过了,你婆婆是向来喜欢萍儿的,而云天他说你若愿意,就抬萍儿为平妻。”
  柳将琼听得一怔,什么?……柳尚两家原来是私下里都商议好了的,可笑自己竟然最后一个知道……崔家竟然有这等飞来横祸?崔家夫妻为什么宁可去求崔萍儿也不来找自己呢?
  这么一想,她心内顿时苦涩起来。
  当年骤然知道自己的身世时,柳将琼年纪尚小,在自己的心中柳家夫妻才是自己的骨肉至亲。想到自己要离开熟悉的父母和大哥,回归低贱商户,跟几个陌生人过上未知市井小民的日子,只哭得整夜泪透枕榻。
  好在柳梦堂开口发话,那崔家只是个街市里摆摊卖炊饼餐点的商贾人家,日子清苦,柳家娇养了十六年的女儿怎么好回去当街叫卖?再说家丑不宜外扬,京城谁人不知柳家嫡女柳将琼才貌双全,突然送回,总叫人非议,毁了柳家清誉。柳家再多的女儿也养得起,便回绝了崔家讨要自己亲生女儿的请求。
  后来崔家不肯善罢甘休,只嚷着要到官府里打官司讨要女儿。柳家这才勉强同意他们夫妻来见柳将琼,听听她的意思。
  可笑,她当时还心存感激,加之误会崔家卖女求荣,攀附富贵,对于崔家的固执顿时心生厌恶。只觉得自己要是落入这等破落无赖的市井之民的手里,便堕入火坑,再无出头之日。所以在见到那对夫妻时,看着他们不合时宜的寒酸穿着和一脸上不得台面的局促时,忍不住面露厌恶之色,出口狠狠地嘲讽一番,直言她宁肯死也不要跟他们回去。
  从那以后,他们倒是没有再纠缠柳府,更没有出现在柳将琼的面前。
  就连柳将琼成婚后,听说崔家落魄得要迁往关西讨生活时,她托人送去的一百两银子也被崔家人如数奉还回了尚家府上,只附信言明,叫她安心嫁人,做柳家的女儿,他们绝不会再去找她,叫旁人知晓她真正的身世。
  现在想来,她当时的言行,叫她亲生父母何等的心寒?
  如今,尧氏拿了崔家大哥做了要挟逼着自己低头。柳将琼千万句质问梗在喉咙里,却没法再说出口去。
  崔家二老本就失了女儿,若是再没了儿子,岂不是那对老夫妻的性命?
  尧氏见她不说话,这才笑着和缓了面容道:“你也休要想不开,左右是一家人的事情,大崔家那边也不用担心,你父亲会拜托同年处理妥善的……”
  从柳府出来,柳将琼失魂落魄地上了马车,一路回到了尚府。
  她闷闷地吸了口气,打算去看看正在书房练字的一双儿女,路过小花园时,却听到自己九岁的儿子廉哥儿开怀的笑声:“崔姨,你说得可是真的?以后要常住在我们府上了?”
  “若是你母亲同意,便是真的……只是怕你母亲不愿……”崔萍儿柔声回道。
  她话音未落,女儿倩姐儿奶声奶气道:“母亲为何不愿?”
  “许是怕我陪伴你父亲还有你们太久,她就要陪得少了吧!”崔萍儿故意迟疑道。
  廉哥听了,竟然不高兴地说:“母亲忙得很,她只喜欢与侯门府宅的夫人们饮茶赋诗,施粥茹素,被人夸是闺秀典范,便高兴得忘了我与妹妹,更顾不得父亲了……上次父亲发烧时,她不是也没有陪在身边,正忙着陪那个什么丞相夫人去寺庙筹募赈济灾民的义款吗?要不是崔姨你精心照料,父亲只怕要大病一场呢!”
  接下来,崔萍儿又低低说了什么,柳将琼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若说丈夫的背叛,撕破了她叫人艳羡生活的伪皮。儿子看似童言无忌的话,更击碎了她所有的自欺欺人的努力,眼泪顷刻滑落了下来。
  什么名门贵妇,名动京华?全是狗屁不如的东西!
  从十六岁起,她更看重别人眼中的自己。只一心盼着若是有一天自己的身世被人知晓时,唤来世人的一句:不信!柳家女儿这般无双才貌品行怎么会是卑贱商户之女?
  可是这般的刻意换来了什么?
  养父母为了顾全俩面,给了自己柳家嫡女的虚名,却吝于真正的父慈母爱。而自己诚惶诚恐地扮演着世人眼里的慧心贤妇,却丢了丈夫与儿女的心。
  甚至连自己的亲生爹娘,也被自己的奚落刻薄所伤,落魄远走他乡……
  柳将琼觉得喉咙难受得难以呼吸,茫茫天地间,似乎全失了她的位置。
  如果……当初自己肯与崔家夫妻归去,早早认清了自己的位置,会不会落得今日这般可笑的下场?
  柳将琼无法再设想下去,当她失魂落魄地走到后花园的水井边时,只觉得身后猛一股力道,将她推入了深深的水池中去。
  当吞咽了几口水,整个人猛地下沉时,隐约听到尚云天的书童高声喊道:“不好了!夫人想不开,投井自尽了!”
第3章
  天际渐露鱼肚,靠近京城的水乡芙蓉小镇依然一片静谧,石拱桥下的白蓬船三三两两攒靠在一处,漾着水波静等着艄公如往昔从酣睡中醒来。
  但是靠着时辰吃饭,蒸制炊糕一类的手艺人要较旁人起得早些。
  这不,街边卖桂花糕馄饨早点的崔家已经早早地点了灶火开始和面上蒸锅了。
  不大一会,被烟火熏燎得陈旧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娘子半散着乌黑发亮的长发,拎着一只快要及腰的木桶从门里跨了出来。
  虽然天色未大亮,但那点子微光却足以照亮这小娘白皙的面皮。水乡的斜风细雨,暖风桃花甚是养人,可是如这小姑娘带着不可言状贵气的美人胚子却并不多见。
  只看那飞扬的黛眉下一双眼儿若两泓清泉笼着些许寒烟,挺翘的鼻子下薄唇微微紧抿着,那饱满的唇珠似刚出锅的桂花糕一般,凝着一层诱人的冻儿,馋得人移不开眼。
  她倒是不急着打水,先站在自家门前的过户石桥板上低头照了照水面。有些泛绿的水面依稀能看见她的影子。接着,她放下水桶,从自己腰间缠缚的粗布衿里取出一把掉了齿的桃木梳子,依着水里的影子慢慢地梳拢着垂在肩旁的乌黑长发,再从衣袖里抽出一条青布巾子略显笨拙地将好不容易挽起的头发包裹紧了。
  看着自己还算成形的发丝,虽然鬓角垂挂下几绺头发,但总算是能见得人了。
  算一算,柳将琼已经活了两辈子,但是自己亲自动手梳头的光景却少之又少,也怪不得现在闹得手忙脚乱了。
  柳将琼?她对着河面的影子微微苦笑。不,现在应该唤作自己为崔将琼了。
  沉入冰冷井水之时,爱恨尽数湮灭,本以为自己回天无力,谁知魂魄升天之际却恍如黄粱一梦,转眼间自己竟回到了十五岁的年华。
  只是皮囊依旧,身边的境遇却已乾坤巨变,再看不出前世的半点模样了。
  在那恍如梦境的前世里,自己的生平可谓叫平常女子艳羡的平顺一生。有了这样繁花似锦的前生,再重活一世,却沦为商贾小民之家的女儿,算得上是从云端跌落到了泥潭深处。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愤恨抱怨老天弄人,自挂东南枝头也不受这重活一世卑微不堪的苦楚。
  可变成了崔将琼的她在朦胧的睡眼中看到房梁上的蜘蛛网,还有皱着眉看着自己的崔家老夫妇时,先是震惊,心内却归于一片平静。
  世间冷暖人自知,那些前世浮华的霓裳下,是何等的腌臜不堪,也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成为崔将琼也好,一切不过是都回归本位罢了。只是……明明自己前世到了十六岁才被窥破的身世秘密,为何现在足足提前了一年?难道这一世因为她的重生,发生了什么改变?
  记得初醒来时,手肘处火灼的疼痛,琼娘挽起衣袖看着自己肘弯陡然出现了一枚“卍”字符。这酷似佛家的万字形,颜色艳红,是前世不曾有过的印记,万字形既有光明之意,还有轮回不绝的寓意。琼娘心道难道是生前善事做多积累下来的福报?
  重生的头几天,总是心神恍惚,依稀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中。等总算安稳了心神,弄清自己的境遇后,琼娘只当自己病糊涂了,不露声色地打探前情。
  听父亲崔忠的意思,发现这俩家抱错孩子的由头,还要从崔萍儿出主意,希望自家的糕饼生意做进京城里说起。
  崔忠听了她之言后,她跟随父亲进京城做挑货生意时,给柳府里的丫鬟送定下的糕饼,正巧被柳家的尧氏撞见,崔萍儿的模样像极了尧氏,让尧氏和身边的婆子都直了眼。
  而琼娘却并不肖似柳家人,加之萍儿一句“我与夫人这般像,真以为是当年爹娘抱错了孩子”的玩笑话更是让尧氏疑窦重生。
  闲言几句下,无意中得知她是当年庙宇巧遇崔家的女儿后,想起当年自己指示奶娘做的勾当,尧氏顿时心下惶恐。这么细细查访下来,审了当年的两个奶娘,从一个姓尹的奶娘嘴里才得了实情,闹明白这两家抱错了女儿的真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